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中國文化與佛學八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中國文化與佛學八講

 

 

南懷瑾先生講於中華文化大樓

 

劉豫洪記錄

 

五部原典概論

 

因為缺乏理想的佛學概論,我常建議學子們從原典開始。在原典之中,有五部很好的佛學概論,其中兩部是印度原著,三部是中國的作品:

一、《大智度論》(印度)

二、《瑜伽師地論》(印度)

三、《摩诃止觀》(中國)

四、《宗鏡錄》(中國)

五、《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國)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作者,是密宗黃教教主宗喀巴大師。《宗鏡錄》則是永明壽禅師的作品。

永明壽禅師,氣魄宏大,在他的門下,有幾十個精通佛法的高手,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這部《宗鏡錄》。

因為佛學是重視實踐的,前面已提到過。所以純粹宗教信仰,或一味思想的追求,都脫離了佛學的本質。

談到佛學的偏差,目前還有一種奇特的現象,許多地方招待青年人學佛,如同招待老太爺一樣,管吃管住又送書。使青年人覺得,要學佛伸手去拿可也,養成了占便宜的毛病。所謂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佛家的這兩句話,充分說明了過分慈悲的流弊,適足以贻害對方,過份方便的作風,徒徒養成對方下流的習氣而已,對於學佛來說,卻形成背其道而馳的辦法。 

不久前,有一個青年來問一本佛學的書,我建議他去買一本,豈知這位青年甚感詫異的說:還要花錢買?我學佛的書都是不花錢得來的呢?

是的,佛學講求的是布施,但卻是布施給別人,不是要求別人永遠對自己布施。

    在漢朝末年,因為學佛的人要出家,在宗法社會之中,產生了"無父無君"的反感。所以,佛學雖是中國文化的大主流,卻變成了人皆懼怕。明理學雖偷竊了佛學,但是卻排斥佛學。王安石、蘇東坡之流搞佛學者,宦場皆難如意。直到元明清三代,凡接近佛學之士,亦皆缺乏政治前途。這是一個事實,相沿至今。

三國時代有一位大學問家――牟子,精通儒釋道三家之學,曾作了一本書,名叫《理惑論》。對於中國文化中三教之爭,本書的見地是為調和論。其次則有《弘明集》《廣弘明集》兩部書。

有許多人認為,佛學即是印度的產物,欲學正統佛學,應該先從梵文入手。這種說法,與十七世紀英國人注意印度梵文有關。

這種說法對不對?大有疑問。

釋迦牟尼在印度文化中的成就,就像孔子在中國一樣。孔子刪詩書、訂禮樂,把中國文化來了一番大整理。印度的釋迦,也精通種種學問,創立了佛學。但到了唐代,佛學已被中國文化吸收發揚,到了宋代(十三世紀)佛學在印度即徹底絕跡了。

十七世紀的時候,印度連佛學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正統不正統呢?

唐代印度的梵文,尚有五印之別。語言字音因地區而異,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使文字產生很大的變動。即使孔子在世,親自來講論語,大家也可能聽不太懂。語言文字雖然有關,要緊的仍然是學問的本身,所以在佛學絕跡的印度,它的梵文是否是佛學入門的文字,就大大值得考慮了。

誠如莊子所謂:"得意忘言",今日要研究佛學,只有在中國文化中去尋求。

在中國歷史文化中,佛學被攻擊的罪名,主要有二。其一為"無父無君"的作風;其二為莫名其妙的兩桶水,倒來倒去,一會兒空,一會兒有,就算是佛學(顧亭林亦如此說)。

事實上所謂出家,並不是無父無君,也不過像隱士一樣,即古之逸民,離群修持而已。

唐代之後,諸子百家的思想,無一不受了佛學的潤滑劑作用。而在宗法社會之中,佛學卻是居於被人輕視的地位,那種處境,恰如一個童養媳,在一家之中,無事不做,無話不聽,到處受氣,還要口不出怨言,連心中的怨氣都不能有一丁點兒。

儒家的人最後終於說話了,認為幼有所養,老有所終的一切社會福利,都是佛家的功勞,確為一個不能抹煞的事實。

在釋迦的傳記中,這個十九歲的王子,父親給他娶了印度小姐、世界小姐等等一般的美麗小姐,但他一心要出家。

這位王子一天出了東門,看見病人,詢問隨從的人,才知道是病人。第二天出了西門,看見死人裝在棺內,詢問了別人,才知道人生原來會死等等。

總之,在傳記中,釋迦花了四天時間,出了四個城門,經過四次的詢問,才知道人生原來有生老病死四大苦。

請問,這個釋迦王子不是太愚笨了嗎?

為什麼傳記上要把釋迦描寫成如此愚笨的人呢?

原來這是印度文學上的啰嗦毛病,就像玄奘法師所譯《心經》上的一段文字:"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異空,空……"等等。

但《心經》在鸠摩羅什譯成中文時,刪繁就簡,就成為: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中文簡練美妙之處。

可是,在釋迦傳記、佛學概論,卻都仍沿用啰嗦的印度方式,在今天的時代裡,給人一種愚不可及的印象,技術太差,實在不能再用了。

後來,釋迦在三十二歲悟道,又弘法四十九年,於八十歲時涅盤了。

宋朝的大詞人辛稼軒為此作了一首詞:

[卜算子]:

一個去學仙,一個去學佛,

飲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

不飲便康強,佛壽需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盤,且進杯中物。”

釋迦涅盤了,他有沒有跳出生死,並不是釋迦的問題。

這是我們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跳出生死的問題。

說到輪回,曾有一位宗教徒問我,佛學是否無神論。他的見解是,佛學的輪回,應是唯心所造,故稱為無神論。進一步支持他這種說法的原因是,佛學的道理一切都空,結果當然神也空,於是,他的結論――佛學是無神論。

在以往的定律中,佛的教義可以研究,但是佛的本身是不可以研究的,也就是說,釋迦是至高無上的,對釋迦的本身,只能絕對的相信,不可以考慮、懷疑,或研究。

在《楞伽經》中,有一百零八個問題,代表著人類的種種疑問。

《大藏經》中的《阿含經》《本行經》等,描寫釋迦由腋下出生,甫自墮地,即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站在文化的立場上來看,實在傲慢之極。這種傲慢,也是自古以來英雄們的共同氣魄:唯我獨尊,捨我其誰。

否認釋迦是否由腋下所生,他像普通孩子一樣的被姨母撫養長大。

釋迦的幼年,也和我們一樣平常,但他特別聰明,充滿了智慧。他冷靜,喜問,多懷疑,對於萬事都有追根究底的意志。

在他少年時期,已完成了世間的教育,他對數學更有特別的成就,可以達到五十三個數字單位以上,到達無量數。

至於他的武功,更是了不起,拉弓射箭,只手將大象丟出城外,再跑到城外去接住,一箭可以射穿七重銅鼓(不要因為我們做不到而否定)。

釋迦的時代,正當中國春秋前後時代。春秋共有百多個大小不同的政治單位,當時的印度,則有五百多個小國,印度的階級更有四五百種之多。

在印度這個貧富懸殊,階級森嚴的地方,王族,婆羅門教,僧侶為第一等,軍人次之,農、工商人再次之,而以賤民為最下等。

印度的賤民,見了上等階級,爬進爬出,好像狗畜一樣,在落後地區,至今仍是如此。

印度當時的修道宗派,極為繁雜、無神論、有神論、唯物論、唯心論,及其他派別極多。修法各異,有拜火、有塗炭。打坐的方法亦多,有的坐、有的站、有烤火入定,像烤肉一般,都是欲求離苦得樂的沙門修行方法。

在《大藏經》中有"金七十論",是南北朝時代翻譯,內中論及釋迦修道時代數理哲學的理論,共分廿五谛,其中的所謂"冥谛"就是談論宇宙的開始,與後來吳稚晖稱之為"混蛋"(混沌)的東西相似。

在"異部宗輪論"中,將種種不同的見解,分為廿多派。

《華嚴經》中,又歸納為十二大派。

在釋迦出生不久,有神秘學派的大相士,替釋迦看相說,如果釋迦長大後不出家,即為"轉輪聖王"。

什麼是轉輪聖王?

那是一個蓋世英豪,轉動世界人類的一切,使天下得太平,其功德如同如來。所以在釋迦以後的說法歲月中,多處強調轉輪聖王的雄偉和功德。

釋迦在出家前,應該有過一段矛盾的心理,他當然考慮到不出家,統治全世界,使人類享有安樂和太平,作一個轉輪聖王。

但最後他感覺到(這個道理,散見大小乘各佛經中),天下盡管太平,並不是人類的至高至樂。轉化聖王去逝,天下又會大亂,所以並不徹底,還是出家求得一個方法,能根本解決人類的苦惱為佳。

所以,他出家了,最後的成功,使他成為"萬世教主"。

十九歲的王子釋迦,在夜裡騎了一白馬,離開了王宮,開始了學道的生活,這是一個真正的白馬王子。

在開始的歲月中,他學盡了各種外道,各種派別,這些外道的實證法,釋迦統統學會了。這位重實行的王子,並不是像一般人一樣,在未學之前就下一個結論,而是等到自己學會了,才來一個明智的判斷,這也是古今聖賢學問的一個態度。

釋迦曾學過"無想定",三年學成了,當他學成後,自覺其非道而棄之。為什麼認為無想定不是道呢?

因為他覺得,能做到無想定的是"我",但究竟什麼是"我'則不得而知,故知其非道。

後來,釋迦又找到一個教師,去學"非想非非想",大意就是無思想,也不是不知道的意思。

他又學成了,一定就是三年,學會了仍丟棄,認為非道。

釋迦沒有老師可投,一人感覺憂悶,就走到印度北部雪山,去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麥,打坐入定,參究生命的真谛。

釋迦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髪如亂草,竟然有鳥來做巢下蛋,釋迦只好不動直到育出小鳥,他的慈愛恰如中國人所說,是"仁民愛物"之心。

小鳥人頭上巢中飛走了,釋迦摸摸自己的肚子,卻摸到了脊背,然後站起來說:"苦行非道"。

學遍了一切法門,"知非即捨"。

修成功的還是道,因為能修的是"我"。

後來禅宗說,釋迦尋找的是生命的真"我",我們的身體是物質,將來總要完結,歸還大地,但那不是真正的"我"。

什麼是真"我"?釋迦學佛成功,即是"真悟",也即"真吾"的意思。

釋迦在冰天雪地的雪山,患上了風濕症,他說了"苦行非道",即離開雪山,向南行,渡了恆河。這時,他遇見了一個牧場的少女,極同情他的饑病交迫,便用牛奶來營養他,使他漸漸恢復了年輕時的活力。

這時的釋迦已是卅二歲了,有一天,他到菩提樹下打坐,按照佛經的記載,座下鋪了吉祥草,在他入坐時,發了一個大誓:

"不證菩提,不起此座"

前六日中即神通具足,第七日,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用現在的話來形容,他是徹底大澈大悟了。

釋迦找到宇宙的真谛,大悟後說道:

"異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這是一個無比的大英雄,比英雄更偉大,英雄可以征服天下,卻不能征服自己。釋迦征服了自己,找到了人類的真"我"。

釋迦證得菩提,意義到底是什麼?

在當時的婆羅門教,認為神我是一切的主宰,並且又把這位主宰人格化,有喜怒是非和偏愛,非相信不可,這個所謂的主宰,創造了萬事萬物。

可是,釋迦悟道後,推翻了宇宙間有主宰的說法,認為宇宙並沒有超現實的東西為主宰,人們所謂的主宰,仍然沒有擺脫現象。宇宙萬物,有一個共同的真"我",即:性相平等。這就是說,宇宙的創造為"體",世界的一切為"用"。釋迦是人類文化中,第一個提出平等的人。

不但人是個個平等,而且與萬物平等。

天人、人,以及有生命的動物、生物,性相皆平等。

釋迦的平等論,打破了階級觀念,在當時的神權社會中,很了不起。在釋迦日後的弘法歲月裡,指派一個賤民出身的修道弟子阿那律執掌紀律,也是因為平等論的關系。

戰國時代的驺衍,稱世界有九大洲,中國乃九洲中的一洲,他的說法,當時被認為瘋狂。

可是釋迦卻提出了更擴大的宇宙觀,認為像如此的世界,宇宙中不知有多少,宇宙本身就是無限的。

釋迦認為每一個日月系統,為一個世界。

一千個太陽系統,為一個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

宇宙間比三千大千世界還多,不可說,不可知,如恆河中沙子一樣,不可數。

宇宙是無比的大,無限的大,現在的科學,已經證明了這個無限的宇宙觀,但在三千年前,釋迦就已經知道了。為什麼?

答案是,一切唯心。生命的功能找到,即找到整個宇宙的功能,性相是平等的。

 

佛學的宇宙觀,在中國文化中的說法,就是天與人的關系。

漢代之前,只提到一個"天"字,根據上古的神話,認為人與天,本來是很接近的。人類所生存的這個地方,與太陽、月亮、星辰等,並是比鄰而居。但是,人的行為一天比一天壞,一年比一年糟,以致日月星辰都開始遠離人類,最後使人類在宇宙中孤立起來。

我們不要輕視這些神話,世界文化的基礎,都是以神話起源而流遠,中國是如此,西洋也不例外。像最近的一部外國科學想像新書,書名為《史前星際大戰》,以及《外太空人》等著作,相信古代星際之戰,一部分人逃離至其他星球,才保留了文化。這些理論現在雖是假想,但是卻說明了人類的宇宙觀在擴大,在向佛學擴大宇宙觀接近,未來科學的發達,更可證明佛學宇宙觀的正確性。

先了解一下佛學上所講的"心"是什麼?

"心"並不是思想的,更不是我們的意識思維。

"心"是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大問題和萬象的一個表達語。

按照佛學的說法,時間壽命是相對的。在苦難的時候,一秒鐘就像一日,在歡樂中,一日卻像一秒。

    用現代語來說,釋迦所證到的,就是解脫時間和空間,情和欲交織於我們的束縛,以及物理世界給我們的各種束縛。

釋迦所證到的,並不僅是一種學理,而是人類生命的功能,可以達到超脫時空的限制,找到生命的真谛,打破物理世界的種種束縛。

這是靠自己的力量修行而得,不能也不必靠他力而得到的。

所謂修行,也就是往這條路上努力前進。

根據釋迦所證得的結論,三千大千世界,即為一佛國土。他又將之整理,成為有系統,有條理的佛理。宗教、哲學、科學的問題,也即是佛學的中心問題。人類文化的趨勢,是在挖掘佛學的寶庫。

釋迦將宇宙之間,分為三個界限,即所謂:

欲界

色界

無色界

(三界天人表,請參閱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三界天人體系表"。)

在這個三界天人表中,欲界在最下面,欲界的中心是須彌山,這個須彌山有兩個不同的說法。

小乘的說法,須彌山好像就是喜馬拉雅山,這種說法只是地理性的說法。

大乘的說法,須彌山是一個形容詞,並不局限於地理范圍之內,其所指有地軸、銀河系等等含義。

三界中,基本的是欲界,其定義也有兩種:

狹義的說法,欲界中是以男女兩性的性欲構成生命的延續。

廣義的說法,欲界有生命的眾生,均有貪欲。

在欲界人的世界中,包括了四大洲。但《華嚴經》中所謂的香水海,它所形容的,好像是指外太空的界層。

我們的世界是南贍部洲,界於日月星辰之間,在須彌山之南。

四大天王天,則是位於太陽與月亮之間,在須彌山之半。所謂玉皇大帝的帝釋天,是欲界中的天王。

欲界中,除了人之外,下級的有畜生,餓鬼和地獄三個境界。原始稱地獄為具苦,表示地獄中具有種種的痛苦。地獄的分類有十八種之多,所謂十八層地獄,即是此意。但天堂與地獄,也都具在人間。

在欲界中的眾生,是靠五欲而生的,所謂:

聲色香味觸

笑視交抱觸

尤其以飲食、男女二欲最難斷除。

欲界是物質器世間、國土世間、有情世間,也有聖賢世界。

欲界中的阿修羅(魔障),位於天人與人之間。

在欲界之上,就是色界,共有十八層。

色界之中,仍有物理的色相。色界的人,在情操方面來說,比欲界的人升華很多。色界的人沒有YIN食二欲,所以沒有男女兩根,無男女相。所住宮殿,一切物質享受,都非常美好,所以稱為色界。

色界由禅定之淺深粗妙分四級,稱為四禅天。

色界的人,壽命很長,究竟多麼長,是根據每人的品德、情操和善心的不同而有異。

色界中最高的是有頂天,有大梵天主,掌管一個大千世界。

色界之上就是無色界了,其中大多是聖賢世間,沒有物理的色相,只有精神的情況。無色界的人,壽命更長。

無色界中的天人,有生死,也有生育。天人生下來頭上便有花冠,形狀難以描述。天人容顏永不會變老,但他們的生死要看頭上的花冠,年歲老時,花冠漸漸萎縮終至於死。

三界之中分為六道,天、人、阿修羅為上等的三道,餓鬼、畜生和地獄是下級的三道。

在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的生命,皆無任何外力的主宰或安排。相反的,卻是由自己業力作主而輪轉,這就是六道輪回。

前面說到,死後一切的去留方向,都是自己做主的。這個自己作主的,可稱為心速的力量,即是佛學上所說的業力,三界系由業力所構成。

換言之,業力決定一個人死後所輪轉的地方及形態,但是這個業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前面也提到過,六道是根據個人的行為、善惡及道德而自然輪轉。所以,個人的一切行為、思想等所產生的力量,都構成了業力。

業力共分三種性質,即善、惡、無記。

所謂無記,就是不善不惡而無意識的思想和行為。

由業力的性質,很明顯的可以了解,不僅孽是業力,好的行為也是業力,日常生活所說的造孽,應該是造業的意思。

時間和空間的觀念

佛學數量名位表(依俱捨論提所載,共有五十三位)

1個          2十

3百          4千

5萬          6洛叉

7大洛叉        8俱胝

9末胝(億)      10阿庾

11大阿庾        12那由他

13大那由他       14缽羅庾多

15大缽羅庾多      16矜羯羅

17大矜羯羅       18頻跋羅

19大頻跋羅       20阿刍羅

21大阿刍羅       22毗婆诃

23大毗婆诃       24(足+昷)蹭伽

25大(足+昷)蹭伽   26婆喝那

27大婆喝那       28地致婆

29大地致婆       30醯都

31大醯都        32羯臘婆

33大羯臘婆       34印達羅

34大印達羅       36三摩缽躭

37大三摩缽躭      38揭底

39大揭底        40拈閥羅阇

41大拈閥羅阇      42姥達羅

43大姥達羅       44跋羅

45大跋羅        46珊若

47大珊若        48毗步多

49大毗步多       50跋羅

51大跋羅        52阿僧祇

53大阿僧祇耶 

劫:梵語"劫簸",或意譯"長時"或"大時",為佛學中計算時間之單位,又分大、中、小劫,其算法:

(一)依俱捨論:人壽自十歲起,每百年增一歲,到人壽至八萬四千歲止,是為一小劫,依上文,人壽從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至十歲止,如是一增一減(兩小劫)為一中劫,八十中劫為一大劫。 

(二)依智度論:人壽自十歲起,百年增一,至八萬四千歲,再百年減一,又減至十歲止,為一小劫(同俱捨論中劫),十二小劫為一中劫,四中劫為大劫(同俱捨論)。

釋:成、住、壞、空及三大災,三小災: 

據阿毗昙論

(一)成、住、壞、空之義如字面,謂一大劫之間,此世界(非指地球)必經此四階段――世界住經二十小劫"壞",次經二十小劫壞已"空"。……如是循環,現即當住劫之第十一小劫。

(二)每大劫之間,有水、火、風三大災。

(三)每二十小劫之間,有疾疫、刀兵、饑馑三小災次第輪轉,現當三小劫之饑馑災。

小劫:是以地球形成,人類出現後,人壽之增減來計算。起初人壽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低一歲,降至只有十歲,由此起每年增一歲,至八萬四千歲,此一增一減之周期稱之為一小劫。一小劫計一千六百七十九萬八千年。

中劫:合二十小劫之久,有成、住、壞、空四劫,每一劫即為中劫,一中劫計二億三千五百九十六萬年。

大劫:即包括成、住、壞、空四中劫,計九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年。(以上均指娑婆世界)

注(《華嚴經》):娑婆世界一大劫等於極樂世界一晝夜,極樂世界一大劫等於袈裟幢世界一晝夜,袈裟幢世界一大劫等於不退轉音聲輪世界一晝夜,不退轉音聲輪世界一大劫,等於離垢世界一晝夜,離垢世界一大劫,等於善燈世界一晝夜,善燈世界一大劫,等於妙光明世界一晝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於難超過世界一晝夜,妙光明世界一大劫,等於莊嚴慧世界一晝夜,莊嚴慧世界一大劫,等於鏡尖明世界一大劫,等於勝蓮花世界一晝夜。 

由旬:距離之單位,或訛稱逾繕那、逾阇那、由延等。其長為古聖王一日行軍距離,印俗為卅裡,或日四十裡,亦有定十六裡者。

    又一由旬為八拘盧捨(意為大牛鳴聲所極聞之距離)。一拘盧捨為五百弓,分一弓為四吋,分一吋為廿四指,分一指為七宿麥(《西域記》)。

仔細看了前面大小乘佛學的時空觀,可知人的壽命極為短暫。月亮中的一晝夜,等於人間的一個月,太陽中的一晝夜,又是人間的一年。其他星際等處宇宙中的時間,則更不可知。

佛學的觀念,時間壽命並不是絕對的。極樂世界中,壽命雖長,但在當地的感覺中,也是像人類世界中的幾十年一樣,這就是時間空間的相對性。時間的長短,常常是心的感受而已。

三藏十二部

談到佛學,大家都聽說過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經、律、論,是佛學在印度的分類,分成大乘和小乘。佛經包括了全部印度文化,其中最講求因明學,自從科學到了中國,通常也隨便叫它是邏輯。所謂三藏的藏字,是庫的意思,好像中國文化中四庫全書等。

經、律、論之中,論藏是佛的弟子們所著。全部的佛經又分成十二部門,皆為佛所說。

實際上佛經大都是佛與弟子們的問答討論記錄。

十二部經之分類:

1.契經

2.重頌     

3.諷誦

  以體裁立名。

  4.因緣

5.本事:報告前生經過,三世因果。

6.本生:佛一生所行之記載。

7.未曾有:佛所創見。

8.譬喻:一種方法。善說者用譬喻,如《莊子》。

9.論議:研究討論專集。

10.自說:從平實的生活開始,如《金剛經》。

11.方廣:包括各科系的知識。

12.授記:預言某人來日的成就 。 

分科判教

在南北朝的陳、隋之間,天台三祖智者大師,將凌亂的佛學整理,分科判教為天台四教儀,後代極負盛名。天台宗在陳、隋之間創立。

天台宗的分類,認為釋迦悟道後,先說《華嚴經》。後來到了唐代,又有賢首大師,以華嚴為主,分科判教創立了華嚴宗。後人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可見《華嚴經》內容之豐富,以及其在佛學中的份量。

華嚴經的故事

所說,在釋迦悟道後,就想要涅盤了。這時的天人天主們,大大著急起來,連忙去勸釋迦,囑其信守諾言,教化眾生,而釋迦卻說:

"止!止!我法妙難思。"

這是一個運用智慧和實踐的東西,絕不是用思想和討論可以解決,這本不可用思議的方法來解決的。

但是,後來人們卻把不可思議,解釋成不能思議了。

話說,釋迦受了天人的意見,先對天人說法,也是天人發起的《華嚴經》,翻譯成中文後,共有八十卷。

事實如何呢?《華嚴經》是釋迦滅度後七百年間,由一位中國佛學的八宗之祖,龍樹菩薩所流布出來的。後來幾經翻譯,成為現在中文佛學中的巨著。

《華嚴經》由龍樹菩薩流傳。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在他年輕的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太保。印度任何的學問,他都精通,後來學會隱身術,就與另外二位太保同學,到處去玩,玩到無處可玩,竟然想入非非,跑到皇宮中搗亂了。

皇宮受此騷擾,埋伏了武士到處知砍亂刺,那兩位同學被刺死了,顯現人身,而龍樹躲在國王的椅下發抖,心生懊悔,發誓如能不死,則要學佛。

僥幸不死的龍樹,果然去學佛了,花了三年的時期,又學會了,就一心想當教主。

這個念頭,感動了一位龍王,想要折服龍樹的傲慢,就找到龍樹,引他參觀龍宮佛經圖書館。當時龍樹走馬看經題,美不勝收,歎為觀止,一共拿了十萬卷華嚴(後來翻成中文的只有八十卷)。

相傳,密宗在打開南印度塔的時候,曾發現有釋迦的密宗經典,也是龍樹所傳。但又稱為龍猛,而非龍樹雲雲。

 天台四教

天台宗的五時八教,是將佛學的教化儀式、教化內容及方法,以及時間分類整理。

天台四教(五時八教)(隋天台三祖智者大師判)

在化儀四教,即教授方法上面,共有頓、漸、秘密、不定四種。

所謂五時,第一是華嚴,前面已談到過。第二、鹿苑,是一個地方,那是屬於小乘方面的。第三是方等經,屬於普通的智慧。第四般若,是性空、智慧方面。第五為法華、涅盤經是。

化法四教,是內容和方法。

藏――保留了一部份神秘學的方法。

通――融通大小乘諸宗。

別――修者因人而異的方法。有一個八十歲老人要出家,因記性不佳,不能記住佛號,釋迦教以掃地,念掃把,後來此人也有神通。

圓――含融周遍,包羅萬類。

最下面的真、俗、中,即是空、假、中,這有天台宗修止觀的法門,後面再解釋。

華嚴分科判教

唐代賢首大師,為華嚴第三祖,將佛學另作分科判教,華嚴的修法,是以生命作為實驗。

這個分類的方法,並非印度原來的方法。在這個批判中,表示太陽出來時,先照到高山,這是上根器者,先接受到佛學。

太陽繼續上升就轉照大地,遍及鈍根、中根、善根,最後日落西山之時,只照到高山,只有上上根器的才能持續。

華嚴宗的十儀十門,太專門,又涉及佛學的邏輯分類,在此暫時從略。現在先來了解五教六宗,這是將三藏分為五教六宗的意思。

賢首時、儀、教、規、表解(賢首大師,唐人,華嚴第三祖)

我空法不空

前面的表中五教,首先是小乘教。修小法者為隨相法執宗,顧名思義,小的修法,總要執著一個東西。小的修法,最高境界達到人空,即"我空"。 

空雖然是空,只是我空而已,"法"並沒有空。

小乘修者,有法可證,有法可得,但卻不能把法空掉,如果空了法,則無法可修了,無法可證了,那還搞個什麼名堂呢?

一個小乘的四果羅漢,可以入定到億萬年之久,盡管宇宙成壞多次,這個四果羅漢可以仍在定中,他有"定"可"執",事實上,他豈不是在"執"著這個法嗎?

所以,小乘教稱為隨相法執宗。

大乘教

華嚴的觀點,認為唯識法相過,和真空無相宗都是大乘的基本。

唯識法相宗所講求的是"勝義有"。

真空無相宗所講求的是"畢竟空"。

否認是"空"是"有",都是大乘的根本。

方等經內容豐富,涉及知識又廣,應該多讀,也是大乘法門的基本。

  般若經,內容討論的都是,也是屬於大乘教的基本。

關於大乘與小乘,大家都知道,南傳的佛教只有小乘,而佛滅後幾千年來,這一派並沒有人承認大乘的存在。

終教

終教是釋迦臨終前的說教。

釋迦在世說法四十九年,所講的不外乎兩點:

一、無常――世間的苦況。

二、空――是無我的意思。

終其一生,所說的都是開導世間的現象界,世間的一切都是不可靠,這些現象界是暫時所偶存的現實事物,也可以說是物理世界的變化組合,並不永存。

但在釋迦臨終時,卻另外有兩個表面看來相反的說法,認為生命的真谛是:

一、常――永恆的快"樂"。

二、淨――真"我"呈現。

這個相反的論調與無常及空並不沖突,因為這個常、樂、我、淨,所指的是超現實的。

這個臨終所說超現實的常樂我淨,就是終教。藏心緣起宗,熟讀涅盤經便知。

 

一乘頓教圓教

禅宗所講求的,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就是頓悟法門。

但以華嚴的觀點來看禅宗,不過就是頓教而已,一乘教也就是真性寂滅宗。

  最上乘的是圓教,所謂法界圓融宗,是五教中最圓滿的,一切體用皆圓滿。

止和觀

小乘教及大乘教所采用的是真空絕相觀。

佛學不是哲學,必須參究通了道理,再以心身來修持開始作實證。

天台宗所采用的修法,是止觀法。其實,任何佛法宗流的修法,也都不外於止觀。

止者止也。簡單的歸納,一個凡夫生命心理思想,像流水一樣,每秒流動不停。如果開始修行,先要訓練自己思想靜止於一,這是所有修定者都采用的共法。

    但修慧方法則不是共法。

修到思想能止,則妄心頓止。

使惦念靜下來的方法,有八萬四千種之多。小乘有九個階段,大乘更多。

修"止"成功,可以化除自己的情欲,身心的感受都空了,這是小乘最高的境界。

能夠"空"雖好,但只是沉緬在"空"中,卻不是道。

能止之後,必定要能起"觀",即般若慧觀,才能產生三個慧學,即真、俗、中。才能起"妙有"。

不能起"妙有",就不能入世度人。

"空"與"有"是相對的。"空"是體,"有"是用,在功夫到達時,就是"止觀"成功,即所謂"中觀"。

"中觀"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龍樹菩薩所著《中論》也是這個內容。

法界

終教和一乘頓教,所修的是理事無礙觀。

華嚴提出"法界"的說法,包括了世間宇宙中萬事萬物和許多抽象的事物。

這個"法界"是由四大原則構成。即"理"、"事"、"事理"和"事事"。

一、理法界――理代表了形而上,代表了本體,有抽象的,精神的,理性的含義。宋明理學的理字,即從此處所借用而直接《易經》的易理。

二、事法界――是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物理世界。

三、事理法界――天地之間充滿了"理"和"事",也就是充滿了本體和現象。有事不能通理,是智慧的不足;通理不能處事,則是經驗不足。

凡有心想及非想,最終皆能達成事實,這是事理無礙,是真俗無礙,必要修行成功,才能到達。

四、事事法界――即理即事,即事即理。事理融通,無二無別。

周遍含融觀

從圓教的法界圓融宗看世界,一切都是圓融之美,世界上的"有"是美,"空"也是美。

花開花謝,生老病死,由周遍圓融來看,只不過是宇宙現象。

有白天的吵鬧,有夜晚的寧靜,一切圓融周遍,達到了真善美的境界。

四大之身

大小乘的佛經,名詞有一兩百之多,倒來倒去像水桶一樣,但歸納來看其中心,極為簡單。

以人的文化立場來了解,釋迦分析一個人,是由兩部分所構成。

其一為身,其二為心。物質和精神兩種世界,是構成一個人的根本。

1.地――即骨骼。

2.水――血和內分泌。

3.火――熱能。

4.風――氣。

這地水火風,稱為四大,(有人加上空、覺、識,稱為七大。)也是物質世界的四大類,人身有卅六件零件,皆為地水火風所作成。

人身有十萬八千毛孔,有無數寄生蟲,這個人身,也像物理世界一樣,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此身只是我之所屬,並非我之所有,借用而已。

人身是無常的,非永恆的,像莊子所說"不亡以待盡",像《易經》所說的變,必變的道理一樣。

五蘊之心

生命的存在,除了一個成住壞空的身以外,加上另外一部為看不見的受想行識,合稱為"五蘊"。

五蘊――色、受、想、行、識。

1.色――是物質物理的東西,地水火風也是,嚴格說來,色有三種意義:

  顯色――一切顏色等。

  有表色――長短方圓等。

  無表色――是作用的,抽象的,如說一個人的風度等。

2.受――由生理上感覺到心理上的反應,感受的溫度等。

3.想――思想,絕不屬於生理的部份。

4.行――這個字是借用《易經·乾卦》而譯,"天行健"之行。人死之後,一樣在行,在轉動,是為"行蘊"。修行如能除去普通的亂,才能體會到"行蘊"。再將行蘊空了,則近道矣。

5.識――有鑒別的作用,是識別的意思,死後即是靈魂,活時則為神識。 

關於識的問題,南北朝時百年間展開學術論辨,無神論、有神論,梁武帝也參加論辨(見《廣弘明集》)。

兩重世界

根據小乘佛學及方等佛學,是將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分開的。

舉個明顯的例子來說,"對境心不起"這句話,有人說是得道了,但境是地水火風,心仍是心,如果這就是道,意思是說,你的心雖然不動,地水火風等外境仍然存在,並未"空",這豈不是兩重世界。

再舉一個例子,《六祖壇經》中"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的境界。

這是悟道嗎?盡管你的心不動,但幡仍在動,風也在動,豈不也是兩重世界。

事實上,這是理論和實踐不能配合,因而產生了誤解所致。

六根六塵

在構成一個人之後,與五蘊並存的是六根和六塵。心的作用和生命的關系,藉六根六塵表達出來。

這裡所說的心,是心、意、識、念的意思。所謂念,就是妄念分別心。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六根是生理的分類,六塵是人對物理世界產生的官感作用。

根塵的前五項,是生理有關的。"意"和"法"則是與心理有關的。

釋迦認為,人類至可憐憫,不知道就此自己的心身內外,有一種超作用的存在。

談到食的問題,茲事體大,尤其是中國人,對吃已形成了藝術。

三界中的"吃"法,分成段、觸、思、識四種。

段食――分段吃,用筷子、叉子等,欲界中的吃法。所以也叫做抟食。

觸食――靠感覺來吃。例如人身連皮膚都需要呼吸才能生存。

思食-精神食糧。

識食――這不是普通人的境界,而是修道成功的人如羅漢、菩薩等的境界。

因緣

 

什麼是親因緣?

這是漢代以後的翻譯,因緣還涵有"業果"、"命運"等含義。一個鄉下老太婆說他認命了,就是接受了緣的結果。

因緣是合於邏輯的,凡事都有前因,自有後果,但是平常人都認為它是"宿命",其實,並非命定。世上沒有"無因"的事,一件事不連續發展,就是親因緣。

什麼是增上緣?

一個家庭中生了十個孩子,他們都在相同的環境中長大,好像陽光、空氣、水,對種子來說是增上緣。後天的環境教育等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增上緣。

什麼是所緣緣?

種子加上增上緣,生命生長發展的過程,接近到一種事物,繼續連續發展。一個孩子,接近佛學,就繼續研究下去了,這是所緣緣。

什麼是等無間緣?

種子,加上增上緣,再加上所緣緣,繼續發生成為來生的種子,就是等無間緣。

《易經》文化,陰陽之道循環,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循環的圓圈不斷。

這也同於唯識法相采用四緣的解釋。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的說法,是大小佛學最重要的地方。

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般的佛經,只把十二因緣當作生死法則,但深入真正的佛法研究,這十二因緣是代表了宇宙的時間。

十二因緣是佛學的算命法,等於中國的二十地支,也是宇宙時間的代表,十二地支的代號,鼠、牛虎等,是起源自印度。 

一、無明――我們的思想從何而來?這是一個大問題。

剛剛睡醒,眼睛還沒有睜開,但已知道自己是醒了,這就是思想。

無論大小乘的佛學,稱這個不知道而來的思想為"無明",因為,如果我們明白了思想的來去,就是"明",也就是"悟"了的意思。

人,每天在"無明"之中,連第一個念頭都不知道。作人的憂悶,不知道為什麼做人,這就是"無明"。

"無明"是解釋生命的來源,一個生命的形成,是由三個"無明"的湊合而成。

第一個"無明"是男人的性欲沖動,第二個無明是女人的沖動,第三個"無明"是自己糊裡糊塗撞上而投胎。

這就是是"三緣和合的生命來源。

有關於"無明"的心理狀態,分析為三點:即貪、嗔、癡,稱為三毒。

再加上"慢"和"疑"兩個助伴,合稱為五毒,後面再加說明。

二、行――從無始以來,過去的因緣所帶的"因",構成的一種特性,稱為"種性",在佛學上的說法,又稱為第八識。父母的遺傳,後天的環境和教育,都屬於增上緣。每人一生的遭遇,都是過去的"因"所帶來的。每人不符合與生俱來的種性,開始了"行"。

行是恆動的意思,恆動的力量所形成的東西就是業,成為一種力量。

一個人要發脾氣,是內在一種力量的驅使,想控制也辦不到,這就是業的力量。一個人喜愛學問,見書就要看一看,也是內在業力的關系,稱為文人的慧業。這些都是恆動。

三、識――在變成胎兒時,只具備了七識和八識,並無第六意識,待嬰兒漸長,才有第六意識。有了"識"就構成現今生命的果。唯識學稱"因"為種子,"種性"的改變,只會藉自身修行的方法,絕無任何外力可以改變種性。

四、名色――這是生物的物理狀態,初生的嬰兒,男嬰或女嬰的區別,屬於名,也屬於色。有了名色之後則有"色"和"對",胎兒有色無對,嬰兒則有色有對。

五、六入――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必須嬰兒成熟才能具備六根的作用。

六、觸――這是指對物理世界的感觸性,一個嬰兒,必須達到五六歲時,對物理世界的反應,才能逐漸增強。

七、受――一個人逐漸長大,反應更趨強烈,感受更為增濃,知道吃什麼好,穿什麼好,感受意識與日俱增,造成思想的感染,開始了新的"見思惑",即新的結使。

八、愛――這裡單純指男女的性愛,過去的種子顯現出一種行為,稱為種子起現行,構成現有生命的現狀,對愛的占有欲極強。

九、取――生命有了愛,對其他的一切也都產生了"取"的心理,把一切身外之物都抓緊不放,年紀愈大,抓得愈緊。孔子說:晚年戒之在得。這個道理與佛學的理論,不謀而合。

十、有――"有"系來自"取"。一切眾生,若沒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等,則不會產生"有"。

十一、生――有了"有",則產生了"生",一切欲、色、無色,等"有"具備,自然發生了"生。沒有一切的"有"自不會有"生"。

十二、老死――沒有"生",即沒有"老死",老死是由"生"而演變的結果。

三毒五毒

貪――人類天生具備了自私、占有的欲望,這種貪得無厭的心理,永遠無法滿足,永遠沒有止境。

瞋――這是一種怨天尤人的心理,充滿了憂怨、牢騷,所謂"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毫無理性可言。

癡――愛得發癡,想得發癡多情也是癡,人人都有癡心,詩人、文學家、藝術家,更是癡。這是一個癡的世界,使每人心中都有一把屠刀。

這個貪瞋癡,是大無明,是佛學上基本心理狀態,危害了永恆的大生命。

慢――忌嫉的心理,自以為了不起,就是我慢,看不起他人,是增上慢,甚至,我崇拜某人,也因是"我"在崇拜,成為我慢。

疑――人類多疑的心理,是與生俱來的,對人的懷疑,對事的懷疑,隨時在"疑"中。

根本煩惱

貪瞋癡三毒,再加上慢和疑,是為人類的根本煩惱。

佛學所說的煩惱二字,並非痛苦的意思,而是一種無明。

形而上的哲學,倡出人性性惡之說,是從這個五毒的觀點來看人性的。

相反的,清明的心境就算是善。站在心理思想立志來說,一個無惡念的心境就是善了。

誰能夠除掉自身的"無明",使它變成光明?

修行的人是在努力除掉五毒,但是,念經打坐,無一不是五毒的表現。

想修行成佛,是貪。努力斷除煩惱,是瞋。

打坐念經搞得腳酸腿麻,是癡。

別人可以修成,為什麼我修不成,是慢。

這輩子成佛沒有希望了,是疑。

所以學佛要通理才行,所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態度。密過的行者,先要花十六年的時間,學通了佛理,才能開始修行,就是這個原因。

俱捨論

關於思想觀念的問題,人類有許多的迷惑。在《俱捨論》這本書中,列舉了概括三界煩惱的種種迷惑,小乘俱捨有八十八惑,大乘唯識立一百十二惑。

《俱捨論》的作者,是世親,無著是他哥哥。曾作了不少佛學的書籍。世親改學大乘佛法後,發現自己以往的論作中,有許多偏差的見解。世親尊者傷心之余,就要自殺,不忍看到自己著作贻誤後人。

他的哥無著勸他不要自殺,並說:"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再努力於著作,改正以往的錯誤才是正理,《俱捨論》就是以後世親所著。無著菩薩是唯識大師,《瑜伽師地論》的作者。

    這二位弟兄下傳甚廣,唐玄奘大師赴印留學,所承受的佛學,大部分是這二位弟兄菩薩的系統。

十惑

八十八惑可稱八十八結使,是與生俱來的結使。使就是指揮的意思。小乘的修法,能斷八十八惑,修行才能成功。首先看欲界中苦谛下的十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瞋、慢、無明、疑。

身見――第一個結就是身見,每人不自知的為身體所迷惑,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這個身體,又要忙著吃,忙著穿,給自己無限的煩惱,一切的占有欲,領導欲,皆因身見而造成。

邊見――邊見就是偏見,這個偏見,純由主觀而造成,有人認為禅宗才對,淨土不對,這是邊見。有人認為"空"才對,"有"不對,也是邊見。《維摩诘經》中,在維摩居士的方丈中,天女散花時,花落在阿羅漢們的身上時,花就沾在衣服上了。因為小乘的阿羅漢們,邊見的結習未除,遇見外力而結合不散。而那些大乘的菩薩們,結習已除,什麼東西都不會沾著了。

邪見――人世間的事情,有許多被認為是邪見的,卻是因為時代和觀念而改變的,這不算真正的邪見。例如現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四五十年前會被認為是邪氣,這些邪與不邪的標准是受時間地區決定的。但是,有些使眾生起煩惱的才是真邪見,對生命無認識,認為靠外力可以成佛,是真正的邪見。

見取見――眾生喜歡取得一件東西才能相信,學佛的人要得到一個秘密的傳授,才能相信其真實,這就是見取見,有任何一點見取見存留,都不能證得菩提。

戒禁取見――與見取見相反的一種態度,稱為戒禁取見,譬如有人說某樁事不可做才能成功,就牢記戒作某樁事,或者自立一種戒條,認為信守此戒條才能成道,都屬於戒禁取見。

在欲界天中,能夠解除十惑中的三惑,身見、邊見、戒禁取見三個結,此生即為天人境界,等於初果或二果羅漢,死後則為天人。

第六講

見解和思想的迷亂

八十八結使,就是"見思惑"。"惑"者亂也,一般佛學上又稱為妄念。

"見思惑"的意思,也就是思想的不能解脫。"見"是見解的意思,"思"是思想的意思,所以"見思惑"就是見解和思想的迷惑。

禅宗上常談到"見地"二字,"地"就是一種境界,"見地"就是上達到某種境界。

"見惑"即是見解上的迷惑,所以容易破除了。

譬如說,有"我"的存在,這種意識就是"思"。

情人相思難忘,像《西廂記》裡所描述:"茶裡也是他,飯裡也是他",就是"思惑"。

一般人常說:身外之物。這句話中的"身",就是牢不可破的"身見",也是思惑。

唐代的呂純陽,上京趕考時,旅店中黃粱一夢,夢見了四十年功名富貴,最後終被殺頭,驚醒時,旁邊的道人――鐘離權正在做的黃梁米飯還未熟,這個黃粱一夢,使呂純陽悟到人生四大皆空,這是"見"。

清代的詩人,為了此事還做了一首詩,羨慕這個黃粱美夢:

四十所來公與侯

縱然是夢也風流

我今落魄邯鄲道

要向先生借枕頭

凡是詩人等的情感,都是"見思惑"的高度發揚。

如何破除迷亂

"見思惑"有兩方面的破除方法。

其一是見解方面的破除法。譬如一個窮人,看見百貨公司的東西,心中甚為想買,但是又買不起,心中十分蹩扭,如果多轉幾個圈,多反省自己沒有能力,不可勉強,結果就不買了,這是在見解方面的破惑。

其二是修行方面的破除法,人人都知道四大皆空,但這見解方面的破除。事實上,當身體遭遇到任何的痛苦時,四大一點不能空,如果要真正的達到四大皆空,必須用修行的方法,才可以真正的破除見思惑。

所以,佛學不是單純理論的學說,最重要的是修行的實證,只學理論的佛學是沒有用的,只有用修行的實證法,才能證明佛學理論的正確性。換句話說,全部佛學的理論,也都是由實驗而得來的。

如何進入色界

前面討論過欲界的十惑,是在苦谛之下所包括的,另外還有:

集谛――集谛的意思,是指普通人,集中許多的苦,以為是樂。在集谛之中,共有七惑(除去欲界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

滅谛――其中也有七惑。達到無"我",破除三惑――身見、邊見、戒禁取見,即是滅谛的境界。

道谛――這是欲界中的天人境界,所謂天人,與科學上所指外太空生物相似。另外欲界的神及人世間的忠臣、孝子,為他人可以捨棄自己生命的,都屬於天人境界。

再看色界的苦集滅道四谛,與欲界相同,只是沒有"瞋"心。

欲界修行的人,如果能夠沒有怨,沒有怒,沒有恨,則瞋心自然除去。按照孔夫子的說法,"人不知而不愠"即是怨、怒、恨完全消除,到了這個境界,十惑中的瞋惑沒有了,就具備了脫離欲界,進入色界的資格了。

頑固的見思惑

八十八結使也好,九十八結使也好,都是分析心理狀態的歸類方法,歸根結底,都是無明。

平日喜歡修道打坐的人,等到處理日常事務的時候,那些迷惑之多,甚至超過了九十八個結使,可見斷惑的困難,和業力的難於解脫。

修道、禅定都是用寧靜的方法,反照自身,應從內心切實修持除掉種種的"惑"。

斷惑誠然不易,但持續的努力,至少可以到達薄地,即見思惑慢慢的變得輕了,程度上變淺了,這是真正的修持之路,所謂漸修。

如果只注重氣脈的修煉,身體的修煉,雖然會日益健康,甚至紅光滿面,但是"身見"卻愈加重,離斷惑證真則愈遠,這是佛法的修持與其他方面修持基本不同之處。

見思惑是十二因緣中的無明,如果斷了見思惑,就是從"無明"而達到"明",明了以後,十二因緣之中其余的十一因緣,隨之了斷,就是斷惑證真了。

人類的來源

十二因緣講的是三世因果,當時用印度的說法,稱之為輪回。中國的十二地支,則稱為循環。

宇宙的一切,都是十二因緣在循環,在輪轉,不過當第二次循環時,與第一次的十二階段,是不會完全相同的,果報產生了一種變異,佛學上稱為"異熟"。

在入胎時,是因無明而來,那裡的中有身(科學上稱其為靈魂,即舊的身死了,新的身尚未成),被業力推動,產生了"行"。二千年前的《入胎記》,所講的細節,比今天醫學上的說法還要復雜。

大乘佛學中一篇"原人論",談論的人類的來源,認為無明的力量是緣,產生了行。

在唯識宗的論據,"行"是由三種屬於"心不相應法"的因素所構成:即"勢"、"時"、"速"等。

所謂心不相應法,是說不論人的心中怎麼想,這個事情都是超過心而存在的。

"勢"――太陽在照耀,地球在轉動,都是一種勢。

"時"――時雖不是絕對的,但是個人的感受卻不能影響那另外存在的"時"。

"速"――是一種力量,明天如何,今天不得而知,但是有力量在推動著,卻非主宰。

 

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流轉

整個的佛學,可以用十二因緣法則解釋,十二因緣代表了過去、現在和未來,共是三世,也可以說是三個階段的循環流轉和輪回。

在范圍上來說,大乘的說法,是擴大的觀念,所謂三世流轉,其范圍廣及欲界、色界和無色界。

也就是說,一個欲界的生命,在未來可能流轉到色界,一個無色界的眾生,老死後也可能到流轉到色界,一切的眾生,就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流轉中,在三界六道中輪轉。

1.無明

2.行

3.識

4.名色

5.六入

6.觸

7.受

8.愛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

佛學上所講的成佛,就是證悟,在實證上,是徹底破除了十二因緣中的根本"無明"。

如果能一刀打開貪瞋癡的老根,即是頓悟。如果達不到這個標准,則用修行的方法,逐漸進入薄地。能夠多多體貼他人,原諒他人,包容他人,就是漸修的入門,將來自會頓悟。所以頓漸是不能分開的。

禅定的修法也是破除無明――貪瞋癡。證道之後,十二因緣都消除了,因為"因"不起現行,業力一掃而空。

如果不能證悟的話,從十二因緣的"老死",再起"無明"。

現在修行的路線,是從"有"返修到"觸"。在禅定的時候,返視自己,從6(觸)到10(有)能除掉多少,能夠消除到"觸"(打坐時腿麻腳酸就是觸),再修六入等,最困難消除了,就是"識"、"行"及"無明"。等到這三種消除了,修道就成功了。

空有之爭

整個佛學的研究,都在"空"和"有"之中,所以常常聽見對"空""有"二者之爭論。

禅宗講求空,被認為是空宗,有些人甚至認為空是外道。

密宗的修法,注重形式,被認為是有,結手印,念咒,一切供養極盡復雜豪華,處處是有,窮人甚至修不起密宗。

淨土念佛派,也被認為是有。

這些空有之說,實際上都是一種教育方法,並不涉及佛學的基本理論。

佛學的教育方法,極為可觀,各宗派方法不同,均甚偉大。可惜,不論空宗有宗,目前均在宗教的灰色內衣下進行。如果能用新時代的教育分類,對人類的貢獻必定不可限量。

除掉涉及教育方法的空有不論,唯識學、法相宗將整個佛學整理綜合,歸納為一百種。

真正佛學的"空",並非指打坐而言,所指是形而上的本體,不是現狀。

透過自己的身心,了解原來的本體,是"有"。

"空"與"有"是一體的。

《大智度論》,由性宗――空宗,形而上的本體(第一義悉檀)講起,這本書文學氣息很高,文字灑脫,翻譯的又好,因為中國人天生愛好文學,所以容易契入這本書。

至於《瑜伽師地論》,是以極為科學化的,邏輯化的方式而寫,過於精詳周密,不合中國民族性,看時可能比較困難。

大乘在那裡

在整個佛法之中,所講的,事實上都是小乘佛教。

佛法各宗派,均以小乘為基礎,其修持的方法,都是斷惑證真。即斷除心理上的結使,證到真如本性之體。不論任何一派,所修持的目標都不出這個范圍。

中國文化中提到佛學時,統稱中國的佛法是屬於大乘的,不承認小乘在中國文化中的存在。但是,所謂大乘者也,事實上大不起來。

為什麼大不起來?

因為真正的大乘佛法,處處都要犧牲自己。舉例來說,天下雨了,有一個人對你說,他在這裡聽講要你回家替他拿傘,你就要無條件的照辦,捨己為人。

請問這件事辦得到嗎?

在學佛功夫沒有相當基礎時,大乘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任何的佛法,都必須以小乘為基礎,就像是一個大建築物之中,我們不可輕視任何一粒沙子或一塊石頭,因為這些沙石,正是構成這個建築的基本。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築在小乘佛法上的,沒有小乘佛法,也就談不到大乘了。

緣起和性空

稍稍涉獵佛法的朋友們,一定都聽到過"緣起性空"和"性空緣起"兩名話,這是大小乘佛學所共有的理論。

觀察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以及人的喜怒哀樂等等,無一不是從緣而生,也無一樁事是單獨忽然孤起的。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手表是如何產生的?因為有了金屬的零件,有了技術工人,有了手表工廠,這一切的因緣湊合起來,一支手表誕生了,這是因"緣"而起。

可是在這支手表未造以前,這個手表是沒有的,是不存在的,這支表根本是空無一物,沒有自性的,這就是它"本來性空"的道理。

在《易經》來說,稱之為變易,等於在十二因緣中,都系連鎖性的生起,而事物的本身,並無單獨的性質存在。

這就是緣起性空和性空緣起的道理。

無風不起浪

我們內在的思想,究竟從何而來?我們每天的第一個念頭,又是從哪裡來的?

再仔細檢查,我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這個念頭又是從何而起?有誰能夠預先知道自己每天的第一個念頭?又有誰能夠控制自己的第一個念頭呢?

根據唯識宗的學理,一念緣起,是"境風生識浪",然後連續的偏差思想,像波浪一樣,一個連接一個,永無休止。

就像一池春水,本來平靜無波,忽然吹來一陣微風,水上就起了漣漪。或者忽然地震了,水上也起了波浪。總之,沒有風和外來因素的緣故,波浪是不會起來的。

我們的念頭,正像一池春水,也是因境風而起,能夠使念頭起來的,都像是池水興波一樣,屬於境風。

擊破連鎖

第一個念頭起來之後,即刻緣到第二個念頭,接著就一個一個的連下去。

我們的心理狀況,就像許多小圓圈,每一個念頭都構成一個小圓圈,一個小圓圈連到另一個小圈。

每一個小圓圈,本來都不存在,但是卻構成了"前"、"現"及"後"的心理狀況,成為一個大圓圈,不停的在循環下去,就像右面的圖:(圖暫缺)

  奇怪的是,我們明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但是卻不能斷念,不能擊破這個大圓圈。

問題是,怎樣來擊破一個圓圈?

初步的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念頭,將惡念轉變為善念,任何的修法,包括儒家的修身,反省,都是將惡念轉變為善念的做法,就連西洋文化宗教也不例外。中國較早時期的功過格,記錄自己一日的行為,善事記一紅點,惡事記一黑點,逐日記載反省,甚至在祖宗神位啼泣悔過,都是改變心念的修法。

這裡所談到的善惡,不是屬於觀念問題的善惡,但卻是與戒禁取見有關的。

另外反省時要注意的,善念也常是由貪瞋癡而引起的。舉例來說,自覺應對某人慈悲,實質上是一種自以為比某人強的我慢心理。有人又會說,自從學佛後,做生意都要虧本,這也是一種疑的心理。事實上,做生意虧本,一定是該全力以赴時,自己松懈了,屬於選擇不善。

能夠擊破心念的連鎖,就是斷惑得果。在唐宋以前,實證得果位的人很多,那些種種不同姿勢得定的羅漢或仙人,都能達到空,屬於得果位的人。

 

上一篇:南懷瑾:談孝道
下一篇:南懷瑾:佛法重孝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