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設置佛堂
若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了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不要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臥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禅修、念佛,不作其他用途。
家庭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佛代表萬佛,以一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彌勒菩薩,或任擇其一亦可。如果已經有了佛與菩薩的聖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聖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
每天最好應該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時,也當先在佛前禮拜,以表示感謝、恭敬、系念之心。
如何食素
所謂吃素,指不吃含有葷(“葷”正指蔥、韭、薤、蒜之物,故從草。葷物此方只有四種,西域加興渠,故名五辛,亦名五葷。)和腥(動物肉)的食物。因五辛含有刺激性,熟吃使人YIN火焚身,生啖令人增長瞋恚,學佛人有了欲念與瞋恚,便會蒙蔽智慧,增長愚癡,妄動無明,造諸惡業;而吃眾生肉,則有失慈悲心,又增加血管內膽固醇,影響健康,故學佛人主張“吃素”。
學佛人食素的最主要目的是培養慈悲心和修定,如果環境不允許,可以吃“三淨肉”(即不見殺、不聞殺聲、不是專為自己而殺),或吃肉邊的蔬菜;如果條件改善,再逐步過渡到吃全素。如存“不吃素便不能學佛成道”這種觀念,時時起愧疚自責之心,便落入了非因計因的“戒禁取見”,反而成為障道的因緣。真心修道,就要堅定信心與目標,不要過分執著於現有的外部條件的改善。
持齋
在佛教中,過正午不食叫做“齋”,受持齋法而不違越叫做“持齋”。釋制持齋之意,一是為了不讓弟子在吃飯上占用太多時間,以免修道的時間減少;二是飽食不利於修定。大乘佛教因憐憫餓鬼不得食之苦,也提倡過正午不食,是捨自我而培養慈悲心的一種做法。
今人體弱多病,需多次進食,多不能持齋,故古人稱晚食為“藥石”,取其以食療饑病之意。雖然對於在家學佛人,並沒有持齋的戒律要求,然而居士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選擇受持八關齋戒,或者依六齋日、十齋日等齋日持齋,或持三齋月的長齋,乃至盡形壽持長齋。在持齋的問題上,也不能生執著心。
佛教中的主要齋日
六齋日:為農歷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日、月末最後兩日。
十齋日:每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月末最後三日。
月齋:農歷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月。
朔望齋:農歷每月初一、十五日。
回向
回是回轉,向是趣向,所謂回向,就是指回轉自己所修的功德而趣向自己期望的目標。若期望施捨自己的善根功德與他人,就是回向於眾生。若以自己的功德而期望自他皆成佛果者,就是回向於佛道。
回向是功德輾轉增廣的最佳途徑,通過回向,個人所修功德,不斷地呈幾何倍放大,從有限量轉為不可限量。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普皆回向,就是稱法界性而作的最深遠、最完備的回向。在家學佛的淨業行人,也應該掌握回向的技巧,以增益往生西方世界的功德資糧。依大乘精神,應將自己所修功德與法界眾生平等共有回向極樂世界,而生到極樂淨土,便可一生圓滿成佛。
淨土宗通用的回向偈為: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或選用:願消累劫諸業障,願得福慧日增長,願盡此身出娑婆,願佛接引生安養。
發露忏悔
所謂發露忏悔,就是將自己以前身口意做的罪業罪障,毫無覆蓋掩藏,公開表露呈現在三寶或者大眾面前,令其得知。
由於眾生造作惡業之後,總是掩藏覆蓋隱瞞自己的罪業,唯恐給別人知道,所謂“善欲人知即非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此種掩藏罪業的心態會助長罪業生長,並且阻礙罪業的淨除,而反之如果將罪業表露公開公布出來,則利於罪業的清除。所以,發露忏悔的好處,就是迅速地暴露罪業並將其滅除。
發露忏悔的方式方法:一是對十方三寶表露忏悔罪業;二是對被罪業加害的眾生忏悔;三是對善知識忏悔;四是匿名忏悔;五是對一切公眾廣做忏悔。采用哪種方式方法,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以不傷害、擾亂別人為原則。另外,發露忏悔是發露自己的惡業罪業,不是去發露揭發別人的罪業,所以,自己發露忏悔要照顧受害者隱私和利益,否則揚人之惡反成新罪,故而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