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解讀古代教育大綱:知其心然後能救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蕭成志

    教師的施教,是以對學生的了解為前提的。《學記》就要求先生了解學生,特別要掌握學生常犯的錯誤,吸取教育教學中的教訓,提出了長善救失的職責。《學記》的原文是這樣的: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

  它的大概意思是:讀書的人,有四種過失,教書的先生一定要掌握。人們在學習中,有的人錯在浮躁,喜歡貪多求全;有的人不與人交往,孤陋寡聞;有的人錯在不專心,見異思遷;有的人驕傲自滿,學一點就停滯不前。

  這四種過失,是由各人的心態不同造成的。教書的人懂得了學生們的心態,然後才能補救他們的過失。教書的重要職責,就是鼓勵學生增加、發展好的方面,補救、糾正他們的失誤。 

  好比一位善於唱歌的人,不僅歌聲優美,還能夠使聽眾跟著他們一起唱。善於教書的人,不僅能啟發學生的心智,還能夠使學生跟著自己,像自己一樣專心刻苦讀書。

  教師的語言要簡約而通達,教育學生的言語要細微而恰到好處,舉例要少而說理卻要明白透徹。這樣就能讓學生自覺地跟著自己學習了。

  那時學生學習的四大毛病,與兩千多年後的學生相比,是多麼驚人地相似啊。現在的學生中,有的貪多求全,想把滿天麻雀都捉住,結果每一只都跑掉了。有的見異思遷,像猴子摘包米,摘一個丟一個。有的同學驕傲自滿,半桶子水就覺得淌得很,到此止步。只有那個“或失則寡”有點不同。那時根本沒有現在這麼多圖書資料,現在的學生除了與同學交往外,還有大量的紙書與電子書,電腦、電視、錄像比比皆是,學習的條件與手段多得很。可惜有些同學在學習應試考試科目的同時,也不再學習其他的知識了,心中只有考試的資料,大面積地形成了孤陋寡聞。可見古人對讀書的認識有多麼的深刻而准確啊。

 

  知其心然後能救失

  “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這特別有現實意義。現在教師要救學生之失,家長要救小孩之失,為什麼老是效果不佳呢?恐怕就在於不知其心。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心的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不懂學生的心行嗎?即使是文化知識的傳授,也應懂得學生學習的態度與掌握知識的實際程度,特別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碰到了什麼障礙。

  對教師的職能也說得很別致,就是要鼓勵學生發展好的方面,挽救、糾正其缺失。當然,長善救失是從德育方面來講的,現在的學生也需要培養高尚的品德啊,可不可以按古人的做法來教育我們的學生和小孩呢?教師家長都來做這個工作,何愁不會把他們培養成品德高尚的人呢。就是文化知識教育,也要鼓勵他們堅持學習,及時克服在學習中存在的種種缺陷。文化知識的善和失,還有考試能夠檢測。

  我們家長的眼睛先不忙盯住那個分數,也不要忙著去批評小孩,逼著他們寫保證書,最重要的是盯住那些錯了的地方,我們考試的目的是找出學生掌握知識的缺陷。家長的任務就是幫助小孩找出並分析這些知識上的缺陷,想出補救的辦法。在文化知識的教育上,不僅僅是知識的缺陷,更是學習的態度、目的、方法上的缺陷。尤其是家長,對自己子女的學習態度、學習精神、學習方法,要特別加以關注,要及時地發現其過失,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小孩的善和失又是動態的,舊的糾正了,新的又會來,不存在一勞永逸啊。

  現在教師的職能正在萎縮,正在異化,變成了單純地傳授知識。

  品德的成長與學習精神上的有沒有成了家長的私事。這偏離了人的成長規律,注定不會長久。但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我們的家長只能把小孩的全面成長一肩挑起來,不能只是跟隨學校瞎跑,搞純知識的注入,那將會加劇小孩的畸形發展。

  這裡要說清楚的是:長善救失不是揚長避短。長善救失是教師的重要職能,揚長避短是用人的原則。對於人來說,前者是要健康地發展人,是動態的;後者是要使用人,是靜態的。如果把長善救失理解成揚長避短,就失去了對人的培養。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善於唱歌的人,不僅自己歌聲清晰、優美、嘹亮,還能使觀眾共鳴,情不自禁地跟著自己唱起來。以此來比喻教書的先生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非常確切。優秀的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要能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對學生、小孩知其心,長其善,救其失的人,定能產生一種自然的親和力,“繼其志”是自然的事。

  約而達微而臧

  “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這不是重復,而是進一步的補充。教書先生的語言特別重要,這裡講了三個要求。教人者的語言是育人的工具,是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最忌諱啰嗦與含混不清,達,通達流暢,一聽就明白,效果當然要好得多。微,含蓄幽默?輕聲細語?反正是一種語言技巧,要恰到好處,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譬的意思是舉例子,還是打比喻?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比喻也是舉例。

  當道理講不清時,又舉例子,又是打比喻,做到能准確、簡潔、明白地說明道理,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要求少舉例子,少打比喻,而能把道理說得最清楚,就更不簡單了,語言表達不清,教學目的就達不到。家長也一樣,對小孩的教育也要一說中的。令人痛心的是,我們今天的整個教育,從小學到大學,教師不注意自己的語言修煉,也太輕視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了!

 

上一篇:你有斗媽大全,我有降孩秘籍
下一篇:把握好命運的摩天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