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溫州人喜歡做善事過大壽
本報駐溫州記者 苗麗娜
早些年,溫州的新聞中,時常可以看到花錢大搞排場做壽的事情。可如今這樣的新聞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當地老人中開始流行起來的做善事過大壽。
這些天,市區的朱大爺就在忙著給社區的困難家庭送被子,而買被子的錢,就是他不擺壽酒省下來的。
不擺壽酒,買了百床棉被送鄰裡
朱大爺叫朱勝濤,農歷十一月廿五是他的八十大壽。
一開始子女為表孝心,都希望在酒店為朱大爺擺場壽宴熱鬧一下。可朱大爺有自己的想法,他覺得行善比大擺酒席更讓人開心。
大爺說,擺酒吃喝其實挺浪費的,還不如花錢給周圍有困難的家庭添條棉被,“我們以前也很窮,得到過大家的幫助。”
子女們一商量,大家都非常尊重老人的想法。農歷十一月廿五,也就是朱大爺生日那一天,他們專門聯系一家生產棉被的廠家下了訂單,買了100床棉被。
這次100床被子一共花了1萬多元,是老人和四個兒子一起出的。
要送的100戶人家,朱大爺挑得很仔細,他委托社區居委會,一定要找出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困難住戶名單。
社區干部對朱大爺委托的這件事,也做得格外上心。社區主任說,一床被子雖然算不了什麼,但在冬天,尤其是剛剛下了一場大雪的溫州,一床被子對一些困難家庭來說,是特別溫暖的一件禮物。
其實,社區工作人員早就知道朱大爺是個熱心腸,因為在這之前,他還曾給貧困家庭捐過40台電風扇,給社區捐贈過70張凳子,為18名特困生繳納過學費。
做善事過大壽,現在溫州很流行
現在,在溫州的老人中,像朱大爺這樣做善事過大壽的老人層出不窮,有的老人選擇造橋修路、有的選擇施粥行善。
最早的一條新聞,是永嘉90歲的金奶奶過壽,沒擺酒,沒分禮,把省下的兩萬元錢給村裡購買了200只垃圾桶。
後來,離開故鄉半個世紀的潘爺爺重回故裡,也在80大壽的時候,一共捐了12萬元,先造了一座19米長的橋;後來又造了一條盤山水泥路和一條過溪小路。
而在去年的10月28日,本報也第一時間報道了90歲老人謝彩弟施粥9天行善做壽的新聞,當時有700多名路人一同吃了老人的長壽面,一時間成為溫州的美談。
這件事情上了報紙之後,不少網友都挺有感觸,“比排場,並不是表達孝心的最好方式。”
許多老人都說,做善事來過大壽,不鋪張不浪費,還特別有意義:“這是行善積德啊,比吃點喝點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