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居士學佛100問》)
‘殿’者王所居:佛謂之大醫王,能醫眾生之煩惱生死大病,又佛教初傳入中國,為君王等貴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辭,乃武則天所立,如眾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雲:‘無事不登三寶殿’ 。
(一)進入大殿應有的禮儀。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梭游走。
(4)進殿之前當先淨身心,洗淨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能瞻仰聖容,默念偈雲:“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禅坐外,不可坐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穢等,坐時不可箕坐171。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臥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172;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處置,切不可任意堆置:
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盡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並使其潔淨。
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並將余灰持往淨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後,灑散於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余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
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後,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淨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三)如何禮佛(拜佛)。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
※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並向上。
其一、折伏驕慢心。長養恭敬心、慈悲心、清淨心、真誠心、平等心和智慧。
其二、見賢思齊。即以佛陀為榜樣,利益眾生,行善積德,福慧雙修。
其三、忏除173業障174:所謂‘禮佛一拜滅罪河沙175’。滅罪當先整肅威儀,內外威儀176具足,自能感應諸佛、菩薩之護持加被177。這是說,至誠、恭敬禮佛,功德無量,可以消除業障,有益於身心健康,增長福德、智慧,一切事業皆易於成就。
(4)其方法:
第一拜:(發露、實相)忏悔178:弟子○○願與眾生同修忏悔。
※發露忏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實相忏悔: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妄,心妄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忏悔。
第二拜:發願修道:弟子○○願與法界179眾生同消三障180諸煩惱,同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181。
第三拜:同普賢回向:弟子○○願與法界眾生同生極樂,共證真常182。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183剎。
(5)禮三寶文。
我弟子○○願與弟子多生、現在父母、師長、知識、檀越184、法俗眷屬、冤親債主,乃至四恩185三有186、法界眾生各個得仗觀音菩薩、普賢菩薩,身、智、行、願威神之力清淨三業187分身塵剎188盡未來際,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微塵189剎土中,十方190三世191一切諸佛。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192寂,感應道交193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6)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無194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7)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虔謹、恭敬,則能感應道交。
(8)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迳行而過。
(9)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並行,當位於師之後。
(10)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11)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備注:
172 【問訊】 敬禮法之一。即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起居安否。至後世之問訊,僅為合掌低頭。
173 【忏除】忏悔而除罪。《普賢觀經》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圓能消除。”《華嚴經》曰:“忏除罪障,隨喜福德。”
174 【業障】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
175 【河沙】恆河沙之略。印度恆河之沙,譬數之多。
176 【威儀】
行住坐臥應有的威德和儀則。
177 【加被】保佑的意思。
178 【忏悔】忏是發露過去所作的舊惡,悔是知錯以後不會再作。即追悔過去之罪,而於佛、菩薩、師長、大眾面前告白道歉;期達滅罪之目的。
179 【法界】1.法者諸法,界者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故稱法界。2.法者諸法,界者邊際之義,窮極諸法的邊際,故稱法界。3.法者諸法,界者性之義,諸法在外相上雖千差萬別,但皆同一性,故稱法界。4.一 一之法,法爾圓融,具足一切諸法,故稱法界。
180 【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煩惱障,如貪欲嗔恚愚癡等之惑是;業障,如五逆十惡等之業是;報障,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是。眾生因有此三障,所以不能開悟佛道。
181 【菩薩道】(一)菩薩之修行。即修六度萬行,圓滿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故菩薩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欲成佛,必先行菩薩道。(二)指大乘佛教。即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教法。
182 【真常】 (一)謂如來所得之法真實常住。(二)指如來真空常寂的涅槃之境。
183 【無量光佛】即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的身光無量。
184【檀越】指“施主”。即施與僧眾衣食,或出資舉行法會等之信眾。音譯陀那缽底、陀那婆。梵漢兼舉稱作:檀越施主、檀越主、檀那主、檀主。
185 【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佛、法、僧)。
186 【三有】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三、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2.本有、當有、中有。本有指現生的身心;當有指未來的身心;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
187 【三業】身口意三業。(一)身業,指身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殺生、不與取、欲邪行等為身惡業;若不殺、不盜、不YIN,即為身善業。(二)口業,又作語業,指口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妄語、離間語、惡語、绮語等為口惡業;若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绮語則為口善業。(三)意業,指意所起之業,有善有惡,若貪欲、嗔恚、邪見等為意惡業;若不貪、不嗔、不邪見則為意善業。此外,另有非善非惡、無感果之力的無記之身口意三業。
188 【塵剎】剎,為國土之意。塵剎,謂多如微塵數之無量世界。
189 【微塵數】比喻數量很多。
190 【十方】為四方、四維、上下之總稱。即指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淨土,稱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淨土、十方剎等。又其中之諸佛及眾生,則稱為十方諸佛、十方眾生。
191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凡已生已滅之法叫做過去世,已生未滅之法叫做現在世,未生未起之法叫做未來世。
192 【性空】謂眾緣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沒有真實的自體可得。
193 【感應道交】指眾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交之意。佛陀與眾生之關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眾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於機緣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與之相應,亦即眾生之“感”與佛陀之“應”互相交融。復次,眾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諸佛之巧應亦有無量之數,由是而有各種不同之機應,根據法華玄義卷六上所綜言,而以下列四句統括之:(一)冥機冥應,謂眾生於過去世善修三業,於現在世未運身口業,藉於往昔之善根,是為冥機;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為法身所益,不見不聞而覺知,是為冥應。(二)冥機顯應,謂眾生於過去世植善,冥機已成,得值佛聞法,於現前得利益。(三)顯機顯應,謂眾生於現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四)顯機冥應,謂眾生於一世勤苦,現善濃積,雖不顯感,然有冥利。
【感應】感是感召,應是應現,謂我對佛菩薩有什麼要求,如果心意至誠,便可以感召佛菩薩來應現,以滿我之所願。
194 【南無】又作南牟、那谟、南谟、那摩、曩莫、納莫等。意譯作敬禮、歸敬、歸依、歸命、信從。原為“禮拜”之意,但多使用於禮敬之物件,表歸依信順,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如稱南無三寶,即表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意。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妙法蓮華經等,將“南無”兩字冠於佛名或經名前,亦表歸依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