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索達吉堪布:你在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你在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嗎?

索達吉堪布講述

節選自《般若攝頌》淺釋

在名言中一定要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勝義中連眾生的想也不能有。

 執著我和眾生的菩薩並沒有真正行持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

 只要有我執,所作所為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菩薩前際與後際,現在不得三時淨,

彼是無為無戲論,此即行持勝般若。

    前面已經講了不可得,其實它可分為法不可得與人不可得兩種。首先講行者菩薩不可得。雖然在名言中很多人都說:這個菩薩以前如何修持、現在如何修持,以後還會通過不斷修持而獲得佛果;但在勝義中,行者菩薩根本就得不到。首先菩薩的前際——以前的整個過程不可得。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全都已經滅完了,所以也不可能存在。而現在的行者也不可得:若行者指的是心,那從顏色、形狀等方面一一觀察時就能了知,它的本體根本就不存在;若行者指的是身,也可將它抉擇為微塵,最後也不可得。至於後際的菩薩,他也不可得。為什麼呢?因為未來是未生法,跟石女的兒子和空中的鮮花沒有任何差別,所以也不可得。而這就是所謂的三時清淨。

    《金剛經》亦雲:“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按照密法的教言來解釋:“過去心不可得”是心的來源抉擇為清淨,“現在心不可得”是心的住處抉擇為清淨,“未來心不可得”是心的去處抉擇為清淨。六祖慧能禅師亦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意思是說,心的本性於三時皆不可得,也沒有所謂的生和滅,即本來就是大空性、大清淨的法界。

    對三時不可得或身心如虛空般無為的菩薩來講,無論他在眾生面前顯現什麼樣的身相,其本體都與虛空沒有任何差別。對虛空來講,無論有烏雲遮蔽,還是沒有烏雲遮蔽,它的本體始終都是無為法,不可能有任何改變。同樣的道理,任何一位發菩提心的行者,不管他是自己修行,還是度化眾生,在真實中都沒有修道者或得果者等名言戲論,因為本體如虛空般無為的緣故。

    若菩薩通達了這樣的道理,他就在行持最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若有人認為,修行般若波羅蜜多的行者存在,那他並非行持殊勝般若者。為什麼呢?因為這在真正的理證面前根本就得不到。當然在名言中,我們可以說:過去心存在、過去身存在……但在勝義中,無論你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建立也不可得。不僅如此,三時所攝的一切萬法也不可能存在,因為根本找不到它們存在的比喻和理證。若誰通達了這樣的道理,就可以說他在行持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那我們能不能說真正在行持呢?不能。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還覺得一切萬法都存在。但是,當我們用智慧來觀察時,也覺得萬法確實是大空性,這是稍微靠近般若,並不是完全能行持。

菩薩通曉證知時,思維無生如此行,

起大悲無眾生想,此即行持勝般若。

    前面講了行持般若的補特伽羅不存在,下面講般若不存在。任何一位菩薩,他在通曉緣起顯現的萬法如幻如夢存在的世俗法相,與證知一切體相不可得的勝義法相時,就會從因、果、本體三方面觀察一切萬法,並再再思維無生之理,最後也能安住在這種最殊勝的境界當中。為什麼呢?因為,只要通過長期聞思修行,最後自己真正有所領悟時,就會行持這一點。比如,有些人中觀學得很好,所以他終身也不會放下中觀的境界;有些人覺得念咒語最殊勝,那他也不會放棄這一點。

    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呢?因為很多眾生都不懂世俗和勝義的法相,所以他會對他們生起無緣的大悲心,但並沒有眾生之想。其實,這就是真正的智悲雙運或現空雙運,誰能做到這樣,那他就在真正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所以,在名言中一定要度化無量無邊的眾生,而勝義中連眾生的想也不能有。《金剛經》亦雲:“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有人會想:有時候說眾生存在,且要度化眾生;而有時候卻說眾生相不存在,所以無眾生可度,我真有點接受不了。其實,這就像《定解寶燈論》所說那樣[即:“空性顯現凡夫前,雖似相違於現見,諸智者以奇語贊,說此雙運真奇妙!” ]:雖然在凡夫人面前看似相違,但實際並不相違。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老師為了攝受某位學生,一會兒說你可以好好地玩,並把玩具交給他;一會兒說不准玩,你應好好讀書。對學生來講,雖然他不一定能理解,但作為老師,他所作所為皆有密意。另外,作為老師,他根本不願意玩這些玩具。就像無垢光尊者在《七寶藏》中所說那樣:孩童手中的玩具到了老年人的手裡,就會覺得毫無意義。同樣的道理,雖然得到菩薩果位的聖者會在幻化中度化可憐的眾生,但他們卻遠遠超越所化眾生的境界,即沒有眾生之想、度與不度之想,等等。但這樣的境界對凡夫人來講確實很難接受,而一旦獲得聖果則能了如指掌。

    所以,對不能接受現空雙運等甚深境界的人來講,大家一定要好好發願,並虔誠祈禱上師三寶。若能生起這樣的境界,就能於空性界中度化天下無邊的眾生。對末法時代的眾生來講,祈禱非常重要;因為依靠自力戰勝一切魔障非常困難,而依靠般若波羅蜜多、無上咒語和上師所傳不共竅訣等的威力,則能無余遣除一切違緣。同時大家也要發願長期行持般若波羅蜜多法,當然這也是每一位大乘修行者的究竟願望。

    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般若攝頌》。現在正在講宣說道般若不可得,其中所行已經講完了,下面講所止。

若起眾生痛苦想,思利眾生除痛苦,

執我眾生之菩薩,此非行持勝般若。

    前面已經講了,作為菩薩,若能了知勝義中一切都了不可得,且能如是而行,這就是真正行持般若。反之,若對眾生起實有之想:這是天人、這是人、這是旁生,並認為眾生都有不同的痛苦,如:天人有放逸之苦、人類有生老病死之苦、地獄有寒熱之苦等,且思量我要發無上菩提心利益天下無邊的眾生,從而解除他們的痛苦。當然,從世俗谛的角度來講,這非常好。因為作為大乘行者,首先必須了知各種各樣的眾生都在感受無量無邊的痛苦,然後自己還要發心救度他們,也即遣除他們身心中的種種痛苦。但是,勝義中一切都了不可得的緣故,這樣執著我和眾生的菩薩並沒有真正行持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還沒有超越分別念。所以,只要有這方面的執著,就不是真正的菩薩。《金剛經》雲:“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意思是說,如果菩薩有這些方面的相執,就不是真正的菩薩,因為他並沒有行持真正的智慧波羅蜜多。當然,在世俗中這樣的有緣悲心也可利益眾生,但這只不過是暫時的修法。從究竟的角度來講,還是應以無緣的慈悲心來度化眾生。如《觀經》雲:“以無緣慈,攝護眾生。”

    關於悲心,在《往生論注》[北魏·釋昙鸾(476~542)撰,詳稱《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中講了三類:第一是緣眾生的悲心,此乃小悲心;第二是緣法的悲心,這是中悲心;第三是無緣的悲心,這是大悲心。在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這樣祈求上師加持:請用您的大慈大悲來攝受我!那要成為大慈大悲,就必須以真正無緣的空性來攝持,否則也不可能達到我們所需要的境界。

    大家也清楚,真正作勝義觀察時,眾生也沒有、眾生的痛苦也沒有,我也沒有、我所也沒有……一切都了不可得。這一點,只要稍微對中觀或般若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明白。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和眾生本來都實實在在存在,而我們為了誣蔑或抹殺事實,反而說一切都是空性;而是他們本來都不存在,但眾生卻認為存在,故有必要澄清事實。有一位精神稍微正常的精神病患者給我這樣說:“以前,我的所說、所想全都是錯的,當時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現在一點也不知道。”凡夫人也是這樣,他所認為存在的這些法,其實全都沒有。

    《大寶積經》雲:“一切諸法無我、無有情,但是言說之所假立。”雖然每個人都說我,但大家一定要清楚萬事萬物的法都沒有我,既然我不存在,那有情也不會有;所以只是言語、分別的假立,並非真實存在。《大寶積經》還說:“不見少法遠離於空……不見少法遠離緣起。”講得很清楚,在萬事萬物中,根本見不到任何一法遠離空性,也就是說與空性無二無別;也根本見不到任何一法遠離緣起,即在世俗中眾緣和合的顯現是存在的,但在勝義中一切都遠離四邊八戲、了不可得。

    任何一位菩薩,若能通達這樣的見解,他就在行持殊勝的般若波羅蜜多。如果沒有通達這種境界,表面上再怎麼樣,實際上也不應理。比如有人說:我度化了多少眾生,我的事業如何廣大。其實這也是一種執著相,因為在勝義中絕對沒有這些執著的緣故。當然在世俗中,為了息滅眾生的煩惱,也可這樣假立;但這畢竟是假立,就像夢中出現違緣使用武器、發動軍隊一樣,當醒過來時一切都會無蹤無影。

知諸有情與我同,知一切法如眾生,

無生與生不分別,此即行持勝般若。

    作為修學般若法門的菩薩來講,首先要知道自己——我不存在,這非常重要;因為佛經裡面也說我執乃為大魔。所以,只要有我執,所作所為就不會有好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因為人們有我執的原因,就會以自我為中心,這樣就會出現諸多不愉快的事情。大家想一想:很小的一件事情就跟道友吵架或跟他人不和,這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肯定是。“因為這個人對我不好、因為我的什麼什麼事情……”這樣就跟人爭斗。但所謂的我存不存在呢?若能詳細觀察,則能了知我跟天空中的鮮花一樣了不可得,在這個時候也就通達了所謂的人我空性。

    既然我不存在,那天下無邊的有情也不存在。雖然表面上看,螞蟻等小動物的身體非常細小,雪山獅子等大動物的身軀異常龐大,而人類又與它們完全不相同,但在具有我執方面卻沒有差別。比如,螞蟻之所以辛辛苦苦營建自己的蟻穴,或經常拉著小蟲的屍體拼命往回跑,其目的就是為了自己過美滿幸福的生活;而獅子之所以要捕食等,其目的也是為了自己過快樂的生活;世間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其目的也是為了追求自己生活的目標。可見,只不過我執體現的方式不同而已,實際上世間任何一個眾生都有我執,他們皆以自我為中心。但是,若能作真正觀察,則可了知所謂的我並不存在;與我不存在一樣,天下無邊眾生的我也不存在。其實,這就像一個精神癫狂的人所說的話全是假的一樣,千千萬萬精神病者所說的話都不符合真理。所以,我們應了知有情與我相同,一切眾生皆了不可得。

    同樣,一切諸法皆與眾生相同。若人們在諸佛菩薩面前作供養、發無上菩提心度化眾生,當然這是行持善法;若生嗔恨心、嫉妒心等惡念,還做許多不如法的行為,那這就是行持惡法。但善惡所攝的萬法皆與眾生相同,它們皆不存在。

    為什麼他們皆不存在呢?因為從本體上觀察時,他們的產生都不可能有。既然產生沒有,那不生也不會存在。為什麼呢?因為生和不生皆是分別念的觀待假立,除了分別念之外,根本就不成立。而什麼時候我們真正懂得這樣的道理,就能了知一切萬法在世俗中是夢幻泡影,在勝義中是微妙的空性。若誰能通達生與不生皆不分別的境界,或誰有這樣的修行功夫,他就在行持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法非常殊勝。《般若贊》雲:“無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滅虛空體,各別自證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禮。”既然具有如此體性的般若是諸佛之母,那我們就應對這樣的空性妙理有所認識。現在世間,很多人對空性一無所知,短暫的人生一直在恐慌和希望的狀態中度過,活得特別累,非常可憐!如果他們能對空性有所認識,就不會那麼苦,而在現見心的本來面目後,千千萬萬邪見密林全都能焚毀無余。聖天論師亦雲:“空無我妙理,諸佛真境界,能壞眾惡見,涅槃不二門。”意思是說,諸法空性無我的妙理,是諸佛聖者所行的一真境界,修行此法則能摧毀所有世間惡見,故它是獲得涅槃的不二法門。雖然表面上看來很多人是凡夫,但若心中真正對空性有所認識,那就跟佛的智慧無二無別。

    在修上師瑜伽時,最後要觀想上師化為五光融入自己的心,其實此時安住於不可言說的勝義狀態中的這顆心,就是所謂的三世諸佛,也是真正的上師。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有血有肉的人才是上師,其實真正了義的上師並非如此,而是自己所證悟的般若空性;它是釋迦佛,也是阿彌陀佛。當然要講得深一點,密宗當中有許許多多竅訣,而這樣的深法又與每個人的心無二無別,但我們以前從來都沒有認識過,所以修學空性非常有必要。

    《維摩诘經》雲:“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表面上看,一切萬法都有不同形相,但實際上,它們皆為空性的緣故,並沒什麼差別;同樣,萬法皆遠離戲論,因為它們的本體畢竟空故。可見,執著實有只是一種分別妄念,因為真正尋找時根本就得不到。

    其實這樣的真理,我以前講《中論》時也講過。當時我感覺,世界上很多文學家和科學家都很可惜。如果他們能用智慧來觀察龍猛菩薩的思想,就有機會真正放下一切,可是他們卻在實有的基礎上繼續研究,一直去尋找他們所謂的真理,當然這永遠也得不到。其實,這就像瘋狂病者在沒有痊愈之前不可能說真話一樣,一切眾生就這樣可憐!但有人認為:佛教太極端了,因為它讓所有正常人全都退到不正常的狀態。其實也不是這樣,若我們能從正理上分析,就不得不承認這樣的道理。很多人都認為萬法實有存在,但用中觀理證剖析時,它們的確不存在;那不存在的東西我們認為存在,這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故萬法皆是空性,這就是正確的結論。所以不管是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大家皆應對空性法門有所認識,這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懂得《般若攝頌》,那以後學修《金剛經》、《心經》等空性法門就沒有問題。

    而且,這樣的法門我們能得到教授或傳承,其價值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所以,現在聽受空性法門的人,的確有非常好的緣分。當然這並不是說,因為我講者很了不起,大家才能得到利益。喬美仁波切曾引用噶瑪巴的教證說:“即使是凡夫上師,他在灌頂或講經時,諸佛菩薩也會降臨在他身上,而他也能給弟子賜予加持;在傳完法之後,諸佛菩薩又會馬上回到清淨剎土。”當然,對這些上師的金剛語我們不應有任何懷疑。所以,即使是一個小小輔導員,或小小的堪姆,依靠他們的傳法,也能讓聞者得到利益。但有人卻這樣認為:在大的仁波切,或大的法王身上,諸佛菩薩來住一會兒也有可能,而小法師或小輔導員那裡,恐怕不會有這種情況。他們之所以這樣說,就是因為對佛法的威力和加持不太了解的原因導致的。因此,大家在找到一些有緣弟子時,也應盡可能地為他們傳授《般若攝頌》等空性法門。當然在末法時代,弟子找上師也很困難,上師找弟子也很困難;若實在找不到,自己也應大聲念誦《般若攝頌》、《金剛經》和《心經》,其功德也非常大!

    其實,本經經函在哪裡存在,這個地方就成了經堂,誰身上帶有,這個人的身體就成了佛塔;所以大家一定要隨身攜帶《般若攝頌》。若身上有《般若攝頌》,那別人向你磕頭也不用害怕,有多少人磕頭都可以,根本不用跑來跑去。以前一座寺院中住有一位老活佛,他很害怕別人對他磕頭。有一次我們去磕頭,他說:“不要磕頭、不要磕頭。”最後所有人全部都磕,他說:“快快快,那個經書拿來。”但侍者的動作很慢,在那兒找啊找,等經書放在他前面時,我們全都磕完了。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惡道眾生和中陰眾生盼的就是回向!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如何讓布施具無量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