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有的人像換鞋墊一樣,到處換法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為什麼說“依義不依詞”——依含義不依詞句呢?聞法方式裡講過“五不持”,其中有“持文不持義”,是一種過患。“持義”主要說的是要懂得佛法的含義,不是要懂得詞句。真正的佛法不是詞句上的,而是勝義谛的,是不可言、不可喻,超越我們的語言和思想范圍的。我們能表達、能思維的,都不是真正的佛法,不是勝義谛的。然而你們現在是“依詞不依義”,只學些詞句,不修持它真實的含義。而無我的智慧和空性的智慧這兩種智慧都是勝義谛的,是需要通過修行,最後才能證得的。 我們應該怎樣修行?我講過法門平等,不能有分別。但你們總是覺得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不好;這個法門殊勝,那個法門不殊勝。你們哪有判斷能力,哪有資格說這些啊?你們怎麼知道這個法門好,那個法門不好呢? 還有的人認為都是平等的,不能分別,然後就像換鞋墊一樣,到處換法門。《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平等與不平等,分別與不分別也是一樣的,即平等而又不平等,即不平等而又平等;即分別而又不分別,即不分別而又分別。心裡無分別,但表面上還是有分別的;體上無分別,但相上還是有分別的。諸法的本性是空的、平等的,但緣起是不平等的。如果緣起是平等的,那就沒有善惡、高低、長短之分了。 比如:如果不分別飽和餓,那肯定沒有肚子飽,也沒有肚子餓的時候,不然應該總是飽,或者總是餓的狀態。平等的就是不能變化的,不能變化的肯定就總是飽的,或者總是餓的狀態,而且這個狀態不能變。這樣對人來說吃飯就沒有作用了,就不用吃飯了。都是平等的、不變的,還吃飯干什麼?所以說是即平等而又不平等。平等即是不平等,不平等即是平等;分別即是不分別,不分別即是分別。這是在相上和體上分別講的,站的角度不一樣。
……
節選自達真堪布《法門平等,而緣起有分別》
|
|
|
|
|
|
上一篇:廣欽老和尚:得一心不亂,必先無悭貪、無掛礙、無散亂心才可
下一篇:達真堪布:學佛修行不是誠心誠意,才是最大的不恭敬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