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布施】
世尊用了二十二年講解《般若經》,講的就是兩個字:「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而現在人是做一點好事,念念不忘;做多少壞事,忘得干干淨淨。我在新加坡遇到一位談禅法師,此人值得我們尊敬。他最大的長處,就是布施之後就忘記了。他布施的手筆很大,都是美金幾十萬、一百多萬。他布施出去之後,心裡干干淨淨,絕對不會去過問:「我供養你這麼多錢,你做了什麼事情?」連此念頭都沒有。他只說:「我布施給你,這是我的因果,你怎麼做是你的因果,各人有各人的因果。我真心付托你做一件好事,你願意做,我幫助你,至於你將來做不做,是你的事情、你的因果,與我不相干。」心多清淨!《無量壽經》教我們修「清淨、平等、覺」,他真做到了,這是出家人、修行人的好榜樣。布施後還念念不忘,將來是在六道享有漏的福報。
冷靜去思惟這一生所造的行業,是善多、還是惡多?有沒有把握來生再得人身?經上說,得人身的條件要具足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偷盜包括漏稅,國家要我們繳稅,你想盡方法逃稅。要知道,少繳一塊錢,就是偷一塊錢;少繳兩塊錢,就是偷兩塊錢,這是偷國家的。偷國家的財物,罪比什麼都重,因為偷一個人的,將來還債還一個人,偷一個國家的,要還這個國家的每個人。
佛在經上將這些事理為我們講得很透徹。而偷三寶物的罪更重,三寶物是來自十方,比一個國家的范圍還大,這是偷了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的出家人。經上講,造五逆罪,佛有辦法救;偷三寶物,佛不能救。三寶物的來源,是十方善心的信眾恭恭敬敬的供養。所以,一定要懂得因果報應,要如理如法的修學,要肩負起因果的責任。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因果的定律決定逃不過,不是說信就有、不信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