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陡峭險峻的九十九道拐起點處
看來前路難行,歇腳山谷聽聽潺潺流泉,放松身心再行。
九十九道拐為峨眉山著名險坡,起於凌霄亭,止於壽星橋。一拐連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頭,忽地峰回路轉,又是一坡。
九十九道拐實際並沒有九十九那麼多。相傳普賢菩薩到峨眉山體中腰部時,看到凹凸蜿蜒的山體和陡峭險峻的秀麗風光,認為此處也是絕好的讓人思索悟道的場所,遂命開路的靈祖菩薩和三千門人每人修了一級,蜿蜒曲折上了還下下了再上的三千級階梯,正好有九十九個拐點而得名。後因一雲游至此的高僧,感慨路險難登,即動了悲憫之心,欲施善行,則作法於此,減去了四十四折,余下五十五彎,這便是九十九道拐的來歷了。後來因為多次修路改善,變成了現在的六十九彎了。
從洪椿坪至仙峰寺15公裡,這是最難走的。因為路陡,一路上念佛反而比前面專心了。往上爬的過程中是很辛苦,但這種累不用你要它消失,它自然會離開。當靜靜地站著或坐著,只是看著它,根本就沒有累,累是空的、無常的。這個時候其它的妄念似乎被山谷的靈靜所過濾,內心只有“阿彌陀佛”時,會覺得那些路行得很輕松了。但是爬幾段後又會累了,念頭起來不理它,內心其實沒有任何有為之法可干擾,保持念佛再坐坐歇歇再行。
不知不覺險峰已在腳下過了,山谷裡響起了“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是寺院裡的播音器在念!給人帶來光明!
“不管路遙遠,何時到終點,我會完成這心願, 阿彌陀佛在心間。”
仙峰寺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又名仙峰禅院。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擴建,明末毀於火,清乾隆年間再建。寺宇屋面全為錫瓦、鋁皮所蓋,襯托於濃翠欲滴的蒼籐古樹之中,有“碧海圭玉”的美譽。
仙峰寺第一殿原為財神殿,後改供彌勒菩薩,稱彌勒殿。現又改為財神殿。匾額“仙峰禅林”。有聯語“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悟三乘遙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等。殿堂內左壁懸掛木屏四扇,簡述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傳說。
第二殿是大雄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兩旁十八羅漢,背面供奉阿彌陀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全為脫紗佛像。內有一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峰頭外布些慈雲,常庇琉璃世界;願人出孽海迷津,名場利薮,洞口前撐來寶筏,普渡億萬生靈”。
第三殿是捨利殿,供奉漢白玉雕刻的藥師佛像。有捨利銅塔,六方七層,高3.6米,通體敷金,金光閃閃。1904年、1906、1910年,上海龍華寺僧清福三次經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錫蘭(斯裡南卡)取回佛骨捨利15枚、貝葉經3卷、玉佛五尊。後以捨利3枚、貝葉經2卷留贈仙峰寺,寺僧海岸、海良特建造捨利殿存放,“經捨”在“文革”中被毀,現捨利殿重建於解放初期。
正好是中午吃飯時間,法師在打鐘板!我倆走近問問可否在寺院吃飯,師父說是可以。這兒離車子可到的地方較遠,東西都是靠人力扛上來的,要翻過重重山嶺真是不容易啊!
九老洞位於位於峨眉山左山道仙峰寺( 距2裡路)背後的九老峰下,海拔1752米,籐蘿倒植,下臨絕壁。洞口呈三角形,高約4米。從洞裡向外看,洞口輪廓恰似一尊老道塑像。屬於喀斯特地形的峨眉山區,溶洞成群,崖穴成網,九老洞可以算得上山中洞穴之首。
明崇祯年間,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胡世安三次游歷峨眉山後,在《登峨山道裡記》一文中說“最奇者,莫如九老仙人洞。昔黃帝訪廣成子天皇真人游此,遇一叟洞外,詢‘有侶乎?’答以‘九人’。今名以此。”所謂九老,即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輔、天沖、天芮、天蓬。
洞裡無人,英英師兄連進去都不敢。我走了幾步看她沒來也不敢再往裡走了,裡面幽深得很。回來後英英說她以前打坐入定知道前世做過一條赤龍,在定中還看到往昔世的眷屬抬了寶座來接她,那肯定不去的了!
難怪以後見到龍洞之類的她可是避而不入的啦!還有她喜歡穿紅衣服,雙盤幾小時可不動。呵。。。今生她是下定了決心了生死要緊!
[點擊下載此錄音]
注:圖原創,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絡
清夢居博客(2011.雲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