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紅樓夢》與佛教(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作者: 西南隱人 

四、劉老老念了多少佛?

  提起劉老老這個人物,我們便自然會想起她滿嘴的佛號。稍有佛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念佛法門修的是淨土宗。淨土一宗在我國民間具有廣泛的基礎,信眾多為普通勞動者。如今在大陸和東南亞地區信奉淨土的人也相當多。

  劉老老雖是農村人,但她對念佛是很誠心的。老老第一次到賈府時,年景不好,迫不得已來“投親”,但候門似海的賈府是不接受她這個窮親戚的。初次見面就弄得她戰戰兢兢遭人賺,看夠了白眼,聽夠了冷語。當聽說要見鳳姐時,老老一陣膽怯之下不自覺地打了一個佛號。周瑞家的領她來見鳳姐,她錯將平兒當成了鳳姐,在滿屋耀眼爭光,頭暈目眩之下被嚇得咂嘴念佛。真見了鳳姐,被對方奚落幾句後,老老更是趕忙念佛保佑:“我們家道艱難,走不起。來到這裡,沒的給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爺們瞧著也不象。”此次進賈府,二十兩銀子便將她悄悄打發走了。

  老老第二次到賈府時,情況有所改變。這時候大觀園也修好了,但賈府已是外強中干。一開始老老仍被當作玩物,被一家老小開夠了心。由於多住了些日子,與賈府上下有了感情,這才有送這樣送那樣的,讓老人家感動不已。



  到賈府的第一天,正值平兒與周瑞家的談論螃蟹的事。經老人一算,一頓螃蟹就要耗去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銀子,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一句不經意的佛號道出她平時對佛陀的虔誠。劉老老不僅自己信佛,而且還能講述佛法感應人間的故事:說自己莊子上有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如何因長年吃齋而感動了觀音,觀音菩薩托夢給她並給她送了一個孫子。老老從賈府回去前,賈家送了她半炕的東西,她十分感動。平兒在一旁為她清點物品,點一樣她就念一句佛號,竟念了幾千佛。為了報答大家對她的愛護,她發誓回去後每天為他們燒香拜佛,保佑他們長命百歲。向賈母辭行時,老老又得到許多老太太和姐妹們贈送的物品,這時的老人家更是感激不盡,連連念佛。

  第三次來到賈府時,賈母剛好新亡,鳳姐也危在旦夕。這時的賈府一派破敗,昔日繁華如煙散,真是如夢一場。當聽說趙姨娘沒了時,老老忙念了句佛號。這時的鳳姐意欲將巧姐托負給她,並言巧姐的名字是她取的,就和干媽一樣。老老又打了句佛號;鳳姐問及鄉下的光景如何,老老說全仗了奶奶,還時常給些衣服,第三次打佛語;第四次是平兒怕她把鳳姐吵鬧到,將她催出屋,老老恍然大悟,念了佛號;最後是鳳姐臨危,老老在炕前念佛,為鳳姐“搗了些鬼”。

  念佛法門的關鍵是都攝六根,一念專念。念佛的方法可分為實相念佛、持名念佛、觀像念佛和觀想念佛等幾種。第一種為念自佛,其他三種為念他佛。劉老老的念佛,可以說就是一種最典型的持名念佛。

  西方阿彌陀佛翻譯過來為無量光佛。是佛都有光,而在迷的眾生則無光。光又有身光和心光之分。心光為一切種智,能遍照虛空無邊法界。身光則有兩種:一為常光,二為放光。常光因所化機不同,其光的大小也不同。因此說:釋迦牟尼佛常光一丈,阿彌陀佛常光能照十方界。放光更是因機而設,時間處所不定。

  佛光與凡光(日、月、燈)不同之處在於,其無障礙無時空界限,無有形無形所阻。故有“日光照日不照夜,月光照夜不照日,佛光日夜皆照”的說法。凡光所照,有形世間眾生獲得生命;佛光所照,眾生得智慧大覺,終為成佛究竟。

  “明心見性”即心光初發,見到心光即獲得佛法的加被,就見法身,就具備成佛的條件。隨著修持的長久,法力的增長,心光會大發,融為心身不二。

  五、《紅樓夢》與淨土宗

  許多人都以為淨土宗好修,不過是念念佛號而已,這樣臨終即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佛道都這麼容易,那任何人都可以成佛了。修淨土只念佛,不發心是不行的,發心小了也不行。實際上,修淨土是很難的。它對修者的要求很高,是要上根之人才易修成。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中有曰:“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我們從《紅樓夢》中念佛修淨土的信眾當中不難發現,往生彼國者幾乎沒有,原因何在?一是發心不大,發心大小及修持的高下決定了成佛往生的果報;二是慧根太低,多為“情執深重”,個個都是情種胚子,能獲得個有漏果報就不錯了,更不要奢談成佛。信佛之人沒有得到佛的接引,這是很可悲的。特別是鴛鴦,盡管其念的是“米佛”,而臨終顯現的卻是秦可卿的亡魂。賈母更是,由於平常不吃齋念佛,連夢都沒有,臨終才後悔將人間的福已享盡,必墮下道無疑。所以她對鳳姐說:“我的兒,你是太聰明了,將來修修福罷!我也沒有修什麼,不過實心吃虧。那些吃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干,就是舊年叫人寫了些《金剛經》送送人,不知道送完了沒有?當鳳姐說沒有時,她也只有無柰。

  淨土發展到後來,只有念佛一項,既不持戒,也不行功打坐,甚至把發願也給丟了。所以佛陀曾預言:淨土宗最後滅。原因就在於它被簡單化了。下面讓我們再繼續看一看《阿彌陀經》是怎樣說的:“捨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捨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此段經文強調修淨有三點:一是善根福德要好,即只有上根之人才能往生極樂國土;二是必須執持名號,即一心念佛;三是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仍以賈母為例不難發現:她可不是一個擁有善根福德之人,平時不念佛,臨終卻坦言人應該修行,這雖已有所覺悟,但發心已晚。劉老老執持名號很心誠,但她並非一心不亂,而是波動心一起,名號即脫口而出,根本就做不到一心不亂。至於鴛鴦雖念“米佛”,名號可為念得多矣,心念也專一,但和劉老老一樣,其在發願上出了問題:即一個幾乎不發願,而另一個卻發錯了願,把賈母當做觀音來認。至於妙玉身邊的那些小市民們,他們渴望的是來世有一個男身,其願心是很小的,終究在六道輪回當中。

  既然淨土一宗是要發菩提心的,因此我們從淨土各經中就不難發現,發心的大小與功德圓滿與否都會影響往生極樂國土的層次。《無量壽經》將其分為上、中、下三輩。上輩者必須是捨身出家的沙門行者,須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此輩行者,臨終前是阿彌陀佛真身顯現。行者被接引後,在極樂國土還有自在神通等智慧。中輩者雖不如出家沙門,但也由於發心之大,臨終時亦可獲化身佛的接引。下輩者也需發菩提心,但臨終時就被動得多,其只能在夢中見到佛陀而往生彼國。

  淨土一宗最適合缺少資糧的信眾修行。因為他們倍感現世痛苦無期,急需有救苦救難的菩薩救出苦海,以求解脫,往生到一個清淨的國土。釋迦牟尼對彌勒描寫人間苦難時亦說:“我悲此土眾生,盡其形壽,為心走使;無田宅,憂田宅;無財寶,憂財寶;無眷屬,憂眷屬。適然得之,又憂非常、水火盜賊、怨家債主、焚漂劫奪。……惟己之神識,獨生獨死,獨往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或有勉修福田,情執深重,但求人天有漏果報,只增生死,不出輪回。……此皆不了佛智,不信佛語,不拔生死輪回根本,迷沒愚癡苦海,無有出期。”(《無量壽經》)這也就是娑婆界的性質,即輪回無期,眾生在迷不覺。

  西方極樂國土真那麼好嗎?對於在世受苦受難的眾生來說,那的確是一個美好的去處。那裡沒有煩惱,有的是七寶蓮台,有金砂鋪地。由於佛力化作,虛空界住有眾鳥,其鳴如佛聲說法,其界法音悅耳。除了阿彌陀佛能放無量慧光外,還有兩位大菩薩,即觀世音與大勢至護持左右。所謂佛就是大覺悟者,在世的最大覺悟不過就是先要了脫生死,因而在生死關頭也最能體現眾生悟性的高下。賈母臨終雖有覺悟,但只是渴望修福,遠未達到了脫出期的大發心。她的果報正如佛陀所言:“或有勉修福田,情執深重,但求人天有漏果報,只增生死,不出輪回。”發心太小,更何況是發心修福,只會增加生死的次數,終究不出輪回之苦。

 

上一篇:心律法師:修行之人如何選擇名師
下一篇:人蛇大戰—厄運的開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