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嘉揚彭措仁波切:如何確保剛去世的親人不墮三惡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何確保剛去世的親人不墮三惡道?……嘉揚彭措仁波切關於佛學重要問題的開示

嘉揚彭措仁波切關於佛學重要問題的開示(摘錄二)
 

請問法師:佛經中說,父母去世後,在四十九天內為父母印經造佛像,其功德非常大,可以將父母超度出惡趣。若是在父母去世後就開始發心印經,但因為排版的時間長,在四十九天後才印刷出版,這樣是否還能有相同的功德?

答:若在父母去世後的四十九天中發願為其印經造佛像,可令父母不墮惡趣。在四十九天內發心,但四十九天後才印刷出版,雖然如此但其功德還是一樣的。因為起初之發心是在四十九天內發起的,因此功德是一樣的。 

請問法師:在家居士飯前、飯後應該念什麼?應該如何觀想?還有在上廁所時打響指是什麼意思?念什麼咒?

答:飯前應該念: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並且要從內心中真實的發起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心來;應觀想飯食來之不易,生起惜福想。觀飯食為藥石想。觀吃飯為療病想。具足此等觀想後,開始吃飯時當將心安住於能知味之覺性,不隨味塵而起貪嗔等念,或者將心專注於口舌之覺受而不散亂,如是亦為禅食也。飯後當念准提咒和結齋文,詳細儀規在《佛教念誦集》中。

上廁所時打響指,是為了驚動那些非人眾生,讓它們在聽到響聲後離開廁所,以免不小心觸怒了這些眾生。這是毘尼中對修行者的要求。上廁所要念的咒語是: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唵很魯陀耶娑诃。欲詳細了知請請查閱《毘尼切要》。 

請問法師:念佛時心總是靜不下來,如何對治?

答:念佛時心不能得到清淨,首先應該觀察自己的念佛方法是否正確。若念佛方法沒有錯誤,那就說明是自己的業障深重,應該勤修忏悔法後再去念佛,這樣就可以使心清淨下來。

有時心不能清淨是因為非人眾生的惱害和干擾所致,若是這樣則當多多誦經放生回向給這些眾生,讓它們離開即可。雖然這樣做了但是這些眾生還不離開,那就要修學一些回遮或遣除違緣之法,強行令其非人眾生離開。

簡單說一下念佛方法。行者若念佛之時,心總是掉舉,則應該在自己前下方觀想一尊阿彌陀佛像,使心專一緣於像上即可。若心昏沉,則應該在自己頭頂上觀想一尊阿彌陀佛像,使心專一緣於此像而定住,即可消除昏沉。若心總是外散,則應加強心之所緣,明觀所緣之像,即可除去散亂。 

請問法師:修學淨土法門的居士,應該修什麼法才能一生成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能明心見性?

答:欲想往生極樂世界,當專修念佛法門,或者修學破瓦法都可以成就往生之道業。相比而言,破瓦法要比念佛法門快得多,破瓦法不必長期修學,只須要七天精進地修持就可以了。

若欲明心見性,先當尋訪一位已經開悟或者是證悟的成就者,在其名下承侍供養,聆聽見性之竅訣,如此機緣成熟即可見到自性。要想見性亦當勤學《楞嚴經》,此經實實在在是成佛見性之無上法寶,楞嚴乃是文字之宗門,楞嚴所示之成佛法門亦屬宗門妙法,但於禅宗不同的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所以愚僧勸你們多學習此經,必然會有很大的收獲。 

請問法師:守持八關齋戒,不允許坐臥高廣大床,這裡的高廣大床是指得什麼樣的床?單人床算不算?另外,已婚的在家居士晚上睡覺時,應不應該把戴在身上的加持物摘下來?

答:八關齋戒裡所講的高廣大床是指:高度超過一尺四寸,寬度超過單人床的寬度就為高廣大床,若把床妝飾得非常華麗,也屬於高廣大床的范疇,故也屬於違犯戒律。在‘廣’字裡包含了‘華麗的意思。’

已婚的在家居士在晚上睡覺時,應該將身上佩戴的加持物摘下來。若身上佩戴加持物而行夫妻之事,則屬於觸犯邪YIN罪。如《菩提道次第廣論》雲:‘若在塔廟,有經書、佛像、加持物、父母前等處行YIN欲,則為觸犯邪YIN罪。’ 

請問法師:戴著念珠是否可以入廁所?睡覺時是否可以戴著念珠?坐在拜墊上可否念經?

答:戴持念珠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可以滅除無邊重罪,所以佛弟子應該時常戴持念珠。在家居士若有夫妻生活時,當將念珠放置在臥室之外,除夫妻有欲事之時當令念珠離身外,其它時間中應該恆時戴持念珠。如在《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中說:‘設安頂髻或掛身,或安頸上及安肩,所說言論成念誦,以此念誦淨三業。由安頂髻淨無間,由戴頸上淨四重,手持臂上除眾罪,能令行人速清淨。若修真言陀羅尼,念諸如來菩薩名,當獲無量勝功德,所求勝願皆成就。’在顯宗裡不允許在家居士戴持念珠,這種說法在經書裡面找不到教證,實際上在家居士也可以把念珠掛在身上。

念誦經文最重要的是具足恭敬心,若具足了恭敬心就可以坐在拜墊上念誦的。古代的僧眾走在野外時,若要念誦經文時就席地而坐。同理,若坐在地上可以念經的話,那麼坐在拜墊上也可以念經了。 

請問法師:單身一人睡在佛堂是否要把佛像遮擋起來?

答:當然要把佛像遮擋起來了。凡是有如法開過光的佛像所在之處,都有護法神守護。若是佛弟子在佛像前橫躺豎臥不守威儀,護法神會生起嗔恨心來,進而責難此人。 

請問法師:您說佛前的供果在供完後,上供的人自己不可以吃,吃了即是偷盜,那麼送給其它人吃不也是一樣的嗎?

答:這兩種是完全不一樣的。若將佛的物品以無貪之心給眾生結緣,即可以此方便而令眾生與三寶結下善緣,如此做是符合佛陀心意的,也不會觸犯偷盜戒。若是以貪心自己食用,即是違背了佛陀的心意與教言,故屬於偷盜。因為在發心供佛的那一剎那起,這些水果已經成為了佛物,既已成為佛物就有護法神來守護,護法神對其供果有執著,故私自食用不僅會犯盜佛物罪,而且還會令護法惱怒。上供的人有管理佛物的權利,但是沒有享用佛物的資格。

若是以供果給眾生結緣,即可以令眾生與三寶方便地結下了善緣,以此善緣在將來業果成熟時,即可以歸投於三寶門下,而獲得出世之果證。 

請問法師:守持八關齋戒時,離座後即不可以吃飯或者飲水了,但是在飯後喝的第一口水該怎麼處理?其實這口水是漱口水,有食物的水是不可以飲用的?

答:若是守持上等的八關齋戒,一日中除不說話外,還不能吃飯,而且不可以喝水。若是守持中等的八關齋戒,除不說話外則可以吃一餐午飯,在午前可以喝水。若是守持下等八關齋戒,則可以吃兩餐飯,午後也可以喝水。

若是守持中等齋戒,在吃完飯離座後是不可以喝水的,喝水就屬於違犯齋戒了。

若是守持下等齋戒,在吃完飯後未離座結齋之前,可以用水漱口後將其喝下,然後結齋。若是在結齋後漱口,再將漱口水喝下,這就屬於觸犯了齋戒。若未結齋前飲用漱口水,不犯。 

請問法師:昨天聽您講經說:‘大修行人超出三界外不受因果報應。’請問法師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釋迦牟尼佛三個月馬麥之報又說明了什麼?

答:這個可能是你聽錯了,愚僧並沒有說過‘大修行人不受因果報應。’

大修行人因明白一切諸法實相,對緣起諸法生滅遷變所生之因果業力無余而了知,故大修行者因不昧因果,而不落因果。並不是說修行者在業果未盡時,不受因果之報應,於此應當善加思維,不應該斷章取義也。

至於釋迦牟尼佛三月馬麥之報,那是佛陀方便示現而已。佛陀已經成就了圓滿的修證,已經消除了所有的業障,所以這只是方便示現而已。修行者在證得二地果位時就已經是戒度圓滿了,同時也滅去了一切業障,既然二地菩薩就已經有如此的境界,那麼已經獲得了圓滿佛果的佛陀還會有業障嗎?成佛之人已經將無明破盡,既然無明已經破盡,那麼依無明所生之惑業還會有嗎?如草根一段草葉還會活著嗎?所以馬麥之報只是顯現而已。

修行者在證得空性那一剎那,即可滅除一切業障。一切業障之根乃是‘妄心’,行者證得空性時,妄心已經滅盡,妄心既然滅去,則業障之根本已滅,故一切業障亦在頃刻間消滅無余。故菩薩證入初地得不退之位,初地菩薩安住時於佛無二,出定時仍有分別智生起,雖有分別智生起但不隨塵境而轉,故非是凡夫境也。既然初地菩薩在證得空性之時既已滅除了一切業障,那麼身為萬德莊嚴的佛陀還會有業障嗎?以此可知,馬麥之報乃是佛陀善巧示現也。

至於什麼是宇宙人生的實相,這個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所謂宇宙人生之實相既是指:情器世間之一切諸法皆擁有一個不生不滅之本體。一切諸法之本體真如無相,無無相,而此無相之真如本體又能生起萬法諸相。此本體妙用雖能生起諸法,而不隨諸法生滅流轉變遷。一切眾生因迷於諸法幻相而生起實有之執著,妄興貪嗔諸業,故隨業而轉也。眾生本具圓滿不生不滅之真如,只因迷於塵相向外執取而迷失了本性。故宇宙人生的實相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請問法師:如何修行才能達到真心離念之境界?

答:要想達到真心離念的境界,必須要修學見性之法門,如禅宗、密宗等。首先還要尋訪一位已經見性的師父而做為依止,依師父之教導修學,方可達到真心離念的境界。若是在密宗裡,則可以通過依止上師而獲得證悟,亦可以通過聽聞上師之見性竅訣而證悟,這是密宗的不共方便,其它宗派沒有。

真心離念,其實就是使自己萬緣放下,令真心自顯,真心本來離念如如不動,只是眾生自己不覺知而已。倘若真能做到萬緣放下,則真心必現,當真心自顯之時,即可在無造作中圓滿一切修證也。如《心王經》雲:“真如佛性沒在知見六識海中,沉淪生死不得解脫。努力會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滅自然與佛平等無二。”若能如此識得自性,只需守心保任,則自然得證圓滿之果。如《最上乘論》雲:“無自性無他性,法本無生今即無滅,此悟即離二邊入無分別智。若解此義但於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盤之根本入道之要門,十二部經之宗,三世諸佛之祖。” 

請問法師:佛陀為什麼說出八萬四千法門?佛說諸法平等,那麼一切法門中哪一個法門最為殊勝,穩當快捷,能頓超三界,圓成佛道呢? 

答:佛陀出世度化眾生,本欲說一乘無上成佛之妙法,奈何眾生之根基參差不齊,故我佛大興慈悲建立言說之教,教法廣設八萬四千,乃為迎合眾生之根基而方便宣說,故大教所立之因,皆緣於眾生之根基,別無他意也。

一切法門惟說對機,而不言此勝彼劣也。若自己對哪個法門有極大的信心,那麼這個法門對你來說就是殊勝的法門了。這是就對機而言,若實在來說,哪個法門是直指如來之境界,亦能令眾生直證如來之境界者,即是最殊勝快捷的法門。十方一切諸佛度化眾生惟欲令眾生開佛知見,悟佛境界究竟成就佛果也。但為接引根機下劣之人,才設次第方便之教。若回到各宗派實際之成佛速度而言,則密宗在一切宗派中最為殊勝快捷。 

請問法師:在佛法中如何幫助一個剛剛步入校門的孩子,令其不厭惡學習,而順利完成學業呢?家長該如何做呢?

答:這種情況須要觀察一下這個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不願意學習的,若是後天的因素,就應該從教學方式和家長身上找出問題,將其糾正即可。若是先天因素,那就要從忏悔業障開始做起,令其消除開啟智慧之障礙,如此即可。

至於如何觀察,可以按照《地藏菩薩占察善惡業報經》中的占卜方法,進行占卜即可得知。或者用《文殊勇士祈夢法》和《觀音菩薩祈夢法》進行占卜,便可很容易地了知。 

請問法師:經忏是一種忏悔的法,有人病的很重經過念誦《地藏經》或者其它經典會很快好起來。請問師父,這是否是冤親債主聽到後受益了嗎?

答:是的。念誦經典有很大的功德。若給身體有病者發心念誦,則會令其病者的業障減輕,身體很快康復。若是所得為冤親債主纏繞之病,則為其誦經可令其冤親債主獲得誦經之功德而離開彼病人。 

請問法師:印刷紙佛像與塑佛像的功德是否一樣?刻弘揚佛法的光盤與印經書的功德是否一樣?

答:不管什麼樣的佛像只要能起到廣泛接引眾生的作用,其功德就非常大。同理若是在寺院道場裡塑造佛像,其功德就要比在個人家裡塑造佛像的功德大,因為在寺院道場裡所造之佛像能起到廣泛利益眾生的作用。

造佛像必須要遵守佛陀所留下來的量度,若是隨意亂造,也不能得到那麼多的功德。這在《造像量度經》裡有嚴格的要求。

至於刻光盤與印刷經書的問題是這樣的,一般來說我們所刻之光盤都是一些講法的光盤,這和佛陀金口所講的經典還是有區別的。佛陀所講之法語乃是由自性流露之金剛語,具足無邊的加持力,故凡有經典之處皆有龍天護法護持,因此印刷佛經和刻錄一些講法的光盤還是有一點差別的。 

請問法師:怎麼樣能確切地判斷一個命終的人有沒有往生?

答:若是一個人命終八個小時後,將手放在亡者頭頂佛穴上空半寸之處能感覺到有熱氣,這就可以證明亡者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了。若是在亡者命終時見到佛菩薩等來接引,這也是往生之瑞相。在火葬後見到有捨利子等,也是往生的跡象。但有些人是在中陰身時往生,這就很難在外表上看出往生的跡象,這就需要用《地藏木輪相法》或者是《妙吉祥占卜法》及《觀音占卜法》等占卜法來占查了,或者用祈夢法也可以得知。 

請問法師:亡者臨終時一般都神識顛倒,助念還有益否?亡者是否可以獲得利益?

答:為臨終的人助念是有必要的,正因為臨終的人都很顛倒我們才要為他(她)助念,以我們的助念幫他(她)提起正念。但是助念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助念的人戒律一定要清淨,若是助念團中有破根本重戒之人,就會障礙亡者往生。助念的人必須要懂得如何對亡者進行開示,若助念之人只知道一味地念佛,而不懂得如何為亡者開示中陰之境界,這樣的助念雖然有一點功德,但對亡者來說利益不是很大。

亡者死後要經歷法性中陰、生死中陰等境界,在這些境界中亡者往往會被迷惑,而淪落於輪回之中。因此就要靠助念之人給予開示,令亡者在中陰中能正確地選擇投生的道路。

但是現在有很多居士或是出家人不懂得中陰中所生之各種境界,而為亡者亂作開示,這樣不僅不能利益亡者,而且還會使亡者更加迷惑,以至於令其亡者墮落輪回,這樣的助念不僅沒有功德而且有很大的罪過。若是亡者因此淪落於鬼道,必定會以嗔心對那個令自己顛倒墮落鬼道的人進行報復。若是自己實在不會為亡者做開示,倒不如實實在在地為亡者多念幾句佛號的好。 

請問法師:中陰身境界中見到非常明亮的光都是魔道之光,見到柔和暗淡的光都是佛光,是這樣的嗎?

答:不是的。在生死中陰中見到非常強烈耀眼的光明都是佛菩薩放出來的光,若是見到柔和暗淡的光則是魔王和惡道的光明。

請問法師:出家師父送給在家居士東西,此居士是否可以接受?

答:一般來說僧眾的東西在家人不可以享受的,所以在家人最好不接受。若是師父非給不可,又很難推脫,這時可以接受,但是自己還要對師父做供養,不能白拿出家人的東西。 

請問法師:發菩提心之大小,在果位上有什麼差別? 

答:行者若在因地中發心廣大,將來證果亦是很大。同理,若是發心較小,所證之果也必然不大。如阿羅漢只發起出離心,無有發起菩提心,故只能證羅漢之果位。《佛說演道俗業經》雲:“畏無量生死,周旋之艱難,心已懷恐懼,唯欲求自安,坐禅而數息,專精志安般,觀身中惡露,不淨有若干,棄捐三界色,斷欲得自安,不能修大慈,唯志樂泥洹。”辟支佛在因地中雖發起了菩提心,但其發心乃是有求之發心,非是菩薩無漏之發心,故所證果位仍然屬於小乘果位。《佛說演道俗業經》雲:“本發菩薩意,志慕大乘業,但欲著佛身,不了無適莫。”

再者發心大的行者,因其發心之故,可快速圓成佛道,而發心小者成佛就比較慢了。在因地中因發心廣大,將來成佛以後度化眾生的事業也非常廣大。 

頂禮十方諸佛菩薩!

頂禮上師嘎瑪仁波切!

頂禮嘉揚彭措仁波切!

 

上一篇:淨空法師:學習《曾國藩家書》有很大很大的幫助
下一篇:嘉揚彭措仁波切:關於佛學重要問題的開示(摘錄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