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音》 作者: 陳兵
貪愛雖然有害,但作為由愛而生的人類,也依愛而存,離不了愛之營養。現代心理學、醫學研究發現,愛情與人的身心健康關系至大,能促進性激素的分泌,能減低壓力、焦躁,提高免疫力,化解矛盾,增加生活樂趣,有益身心健康。生活在婚姻美滿、夫妻和睦的家庭中的人,患癌症者要比生活在婚姻不幸或暴力家庭中的人至少要少50%,愛情不幸福的人患心髒病的可能性要比愛情生活幸福的人高出10倍,缺乏愛情的人比起有美好愛情的同齡人,患抑郁症、失眠等心理疾病的危險,起碼要大50%。夫妻不和、經常爭吵,互相嫌棄敵視,體內會分泌出有害物質,丈夫易患高血壓、潰瘍病或冠心病,妻子易患食道癌、乳腺癌等疾病。日本學者調查發現:離婚者比有美滿婚姻生活的人平均壽命要短,男的平均短12歲,女的平均短5歲。缺乏愛情和性激素者,容易性情異常,表現出執拗、猜忌、陰險等病態人格。愛心療法、婚姻療法,成為一種重要的心理治療方法。
大概見及於此,佛教對人間男女、夫妻間的愛情、婚姻,並非一味否定。《雜阿含經》卷三六佛謂“貞祥賢良妻,居家善知識。”《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佛稱“妻為最親友”,說夫妻應“異體同心”。佛陀並非勸所有的人出家斷愛,而教導善生、玉耶女等在家弟子恪盡人道。《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說長者女善無獨要求出家,佛陀不許,令她嫁給信奉外道的牛授童子,感化夫家多人令入正道。大乘《惟日雜難經》一方面說“有婦不得佛道”,教誡菩薩“見妻子當如見冤家,意莫隨貪愛”,一方面又說菩薩若具四種因緣,也可娶妻結婚:一者“宿命同福”,享受前世共同創造的福報;二者“畢罪”,酬償宿債;三者“應當共生男女”,有共同生子女的業報;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有智慧者的婚姻是快速得道的助緣。
大乘、密乘還以愛情、婚姻為菩薩隨順眾生而度化的重要“方便”。《大乘方便經》中,佛陀自言他宿世曾為樹提梵志,常修梵行,清淨離欲,然被一女子鐘情,貪戀不捨,樹提乃以悲愍心遂其所願,與之成婚,經十二年,還復出家,命終上生於梵天。佛言:
我於爾時為彼女欲暫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
《華嚴經》卷七五釋迦瞿波女自述前生曾為居士女妙德,極其愛戀行菩薩道的威德主太子(釋迦佛前身),情願為愛情受一切苦、捨棄一切,不求豪富及五欲樂,只願與所愛者共同修行,釋迦瞿波女因此愛情,滿足所願,生多功德,偈雲:
雖以愛染心,供養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墮三惡趣。
是則對菩薩行者及其菩提心的愛情,即便摻雜染心,也是一種修行了,其功德比嚴持五戒還要大得多。
對於夫妻之間的倫理法則,佛陀頗有開示。《增一阿含經》卷五十佛陀教人應“貞廉自守,一妻一婦,慈心不怒”,主張一夫一妻制。佛教戒律以“不邪YIN”為在家佛徒必守的五戒之三,不邪YIN,用現代漢語來講即不發生不正當的性關系,具體指不侵犯屬於他、為他所護(未成年男女)的異性,不非時(經期、孕期等)、非處(男女性器之外的地方及寺廟、公眾場所等處)交合。《長阿含經·善生經》佛教導青年善生:盡到夫妻之間的倫理責任,為每天應禮拜的六方之一。丈夫應“敬妻”、“憐念妻子”,妻子應“愛念夫主”、“重愛敬夫”、“恭敬於夫”。為人之夫,當以五事“愛敬供給”妻子:1、“憐愛”,愛妻子。2、“不輕慢”,尊重對方。3、供給衣物化妝品。4、“委付家事”。5、“念妻親親”,善待妻子的親屬。為妻者則以五事“敬順”其夫:1、愛敬關懷。2、備設衣食,照顧好丈夫的生活。3、“和言實語”。4、善體人意。5、“善攝眷屬”,善於教育子女,尊長敬老,和睦家庭。《玉耶女經》中,佛教導少婦玉耶:為人妻婦,應做愛夫如母愛子的“母婦”、如妹事兄的“妹婦”、如良朋益友的“知識婦”,或孝敬公婆、善於持家的“婦婦”,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婦”,不做“怨家婦”、“奪命婦”。
愛情心理學家斯騰柏格以熱情、親密、承諾三因齊備合一者為完美的愛情,互相溫存、信任,平淡而深厚的“伴侶式愛情”或“友誼式愛情”,是最為合理、牢靠的愛情,這種愛情,正如佛所言“知識婦”(對男方應為“知識夫”)。王骧陸居士《婚姻之禮》說:夫婦之愛,有小愛大愛之別,小愛是一時形色,有時而衰,靠不住的。大愛是精神,以情意相交,處處體恤憐愛。即有不合處,大皆能原諒退讓,遇著失誤的事,勿彼此埋怨;遇著惱怒的事,雙方先忍耐一下,過了一分鐘,就忘記了。所謂不念舊惡,怨是用稀。各人的脾氣,應先預告。切不可因愛而求其同我一樣。做男的,勿使女子有怨意;做女的,務使男子得安慰。飲食起居,以及家庭整潔,井井有條,使男子自然向內不向外,感情自然一日好一日,意外的非禮也自然絕了。
貪愛的超越與轉化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情歌感歎:“世間那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生活在恩愛糾纏中的在家佛子,若欲使愛情婚姻家庭生活與解脫生死的修行生活雙全,或曰世間與出世間、做人與成佛雙全,那只有依大乘般若慧,居塵不染,將有染污的貪愛轉化為無染污的慈悲、敬愛、法愛。這是大乘菩薩道的基本精神。
從佛法的真實谛來看,作為生死之根的貪愛雖然可怕,其本性也是緣起無自性,本來是空、無生。自性本空者必不能真實受污染,本來清淨。以觀貪愛、YIN欲本空、本淨的智慧轉貪愛煩惱為菩提,是大乘、密乘的基本見地和修行訣要。菩薩若了知貪愛的過患和實性,未必要亟求斷盡一切愛,可以“留惑潤生”,保留一些愛,作為入生死中度化眾生的“方便”。《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說菩薩“深貪染愛而離諸欲一切煩惱。” 《維摩經》說在家菩薩“在欲而行禅”,如火中生蓮。《大般涅槃經》卷十三雲:
凡夫愛者名之為集,不名為谛;菩薩愛者名為實谛,不名為集,何以故?為度眾生所以受生,不以愛故而受生也。
因為菩薩雖然受生,乃至戀愛、結婚,而非出於染污的貪愛,故其愛為實谛(符合真理),即法愛。在禅宗人看來,禅者應著力於見性,而不在汲汲斷除貪愛、性欲,傳為達摩所撰《血脈論》答“白衣有妻子,YIN欲不除,憑何得成佛”之問曰:
只言見性,不言YIN欲。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YIN欲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余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淨故。雖處在五蘊色身中,其性本來清淨,染污不得。
法身本來無受、無恩愛、無眷屬、無苦樂、無好惡,無有一物可得。只緣執有此色身,因而才有貪愛YIN欲,“若不執,即一任作”(任其自然)。
菩薩還以貪愛為度化眾生的方便,引導貪愛熾盛的眾生,《維摩經》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密教《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卷二六偈雲:
觀察貪性本清淨,譬如蓮花正開敷。此中若染若愛時,如應調伏作敬愛。
謂貪愛性本清淨,就像從污泥中長出的蓮花一樣芳潔,應以此智慧,如實觀察貪愛的本性,將有染污的貪愛轉化為無染污的敬愛。密乘所奉本尊中,有專表轉貪愛為菩提的“愛金剛”、“愛金剛女”、“愛染明王”。無上瑜伽部的本尊,幾乎都是男女合抱、各有配偶的雙身,表轉貪愛為菩提、即YIN欲為道之義。
據無上瑜伽見地,大悲周遍,為佛與眾生心性本具的功德。大概正因為如此,在凡夫眾生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的慈愛、夫婦之間的愛情、朋友之間的友愛、師生之間的敬愛中,往往可見類似菩薩唯念利他不圖回報、犧牲自己利樂對方的精神,這應是本性大悲的自然流露。這種無我真愛,為佛教所贊歎。當然,這種愛盡管能犧牲自己,將愛從自我為中心轉依到以他為中心,但對所愛的他(她)尚不能沒有執著,故即便為愛犧牲自我,也未必能得到究竟的解脫,與佛菩薩離我法二執的大慈大悲尚有不同。
愛之所以成為有害的貪愛,根子並不在“愛”而“貪”--以妄認的自我和我所為中心的占有欲,亦即私欲。愛情、婚姻關系中處理的種種失敗、種種問題,終歸以自私為病根。慈悲、平等、無私利他,乃轉化貪愛,處理好愛情、婚姻關系的關鍵。傑克·康菲爾德《心靈幽徑--冥想的自我療法》中說:成熟的愛不是依賴,它來自對自己以及他人的尊重。關愛--沒有期望與要求的愛,與依戀--區分你我的愛,是“接近的敵人 ”,依戀的愛之結果,是依賴、控制、恐懼。應對對方關愛而不依戀,從依賴和互相糾纏的愛(貪愛)轉化成奠基於互相尊重的愛,在考慮自己的需要下學習給予:“在愛的關系如婚姻中,全心的付出是成功必要的付出。”星雲大師《愛的真谛》說:
真正的愛是雙向的,真正的愛是要成全對方、祝福對方,愛不是占有,而是奉獻。
愛情專家們一致強調:愛是付出,是讓對方幸福,將愛情給予對方,比向對方索討愛情使自己更感歡欣。突破自我中心立場、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不分你我地考慮雙方的幸福,乃愛情成熟的表現,超越自我中心立場的付出、奉獻甚至為對方作出犧牲,是愛情發展的最高層次。這種高尚的愛情頗接近佛法所謂“法愛”的精神,若以佛法的般若智慧為導,可以作為轉貪愛為菩提、即愛情婚姻而解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