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家庭教育從胎教開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嚴』是莊嚴,莊嚴就是美好,我們世間人常講真善美慧,這四個字可以說是用來形容這個「嚴」字非常恰當,嚴就是真善美慧,不但是真善美,充滿了智慧。這個『行』,前面花是代表行,德行。我們的老祖宗教給我們怎樣修行,佛門裡面講修行,在從前,可以說是自古以來,學術裡面叫修身。民國初年小學課本裡面有這一門課叫「修身」,抗戰期間好像就沒有了。抗戰開始的時候是民國二十六年,好像就是從那一年,我記得很清楚,小學一年級的課本,在這之前有修身這門課,在這之後變了,改成「公民」,不叫修身,改成公民。修身好,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它這個影響力,滿清亡了之後還影響了二十五年,到第二十六年的時候改掉了,改成公民,公民沒有修身好。在佛法裡面講修行,修行的意思比修身更好,修身只著重身,舉止要端莊,要合理、如理,但是行的意思比身廣。為什麼行?起心動念是心的行為,言語是口的行為,身體動作是身的行為,所以修行包括身語意都在其中。但是修身,當然內容也包括這三個,沒有那麼明顯。修行依什麼?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的,什麼樣的行為是錯誤的,標准在哪裡?標准在五倫、五常、八德,真的很簡單。五倫是講關系,我們佛門裡面講的覺悟、看破,明瞭關系是看破,看破是什麼?這個事實真相你看清楚、看明白。這什麼?這是道,看破就是你見道了。佛門裡頭有見道位,見道而後才能夠修道,修道以後才能夠證道,這是自然的次第,循序漸進。
    中國古人從小就教你明白這些關系,在沒有明白之前先讓你看、讓你接觸,這就是小孩的教育。中國教育是從胎教開始,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教育,母親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正,要端莊,為什麼?會影響胎兒。起心動念會影響,你的念頭都是善的,都是清淨的,這小孩將來健康,將來充滿智慧;如果你起心動念是不善的,心浮氣躁的,這會影響小孩的聰明智慧,他聰明智慧就很差,他就會胡思亂想。現在人知道這個真相的確實不多。小孩一生下來,他張開眼睛他會看,他會聽,他已經在模仿了,也就是他已經在學習。所以父母在他的面前,長輩、大人在他的面前,言行舉止都要端莊,不能讓他看到負面的,不能讓他聽到負面的,也不可以讓他接觸到負面的。他所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是倫理道德,這叫扎根教育,根深蒂固。這個小孩學了三年一千天,這一千天,根深蒂固。所以中國古諺語裡面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有道理,不是隨便說的。這是基礎教育扎得穩,這都屬於家庭教育,在古時候非常重視。
    倫理道德的教育,那是小孩五、六歲上學,聰明的小孩有五歲就上學,上私塾,念《三字經》、念《千字文》,那有一套小學生的這些科目,老師教你念。十一、二歲的時候老師就跟你講,跟你講解,教你去背四書五經十三經,背這些東西。因為十二歲之前記憶力好,利用你這個優勢,把應該背誦的這些課程全部完成,不講解的,就叫你背。上學之後老師教他,就開始講倫理道德的故事,讓他漸漸了解。倫理是道,所謂道是自然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發明的,不是人制作的,它是自然的。夫婦是道,父子是道,兄弟是道,君臣是道,朋友是道,傳統的這些聖賢教導我們就這五倫,這是道。明瞭關系之後,怎樣和睦相處,互敬互愛,這就是德,隨順是德。這個德有個根,根是什麼?根是父子有親,就是父母對兒女那種親愛,兒女對父母的親愛,這不是人教的,是自然的,這是自性,他本來就是這樣的,這是德,大德!所以聖人曉得,這個德行好,如何能把它保持,一生都不改變,於是教育這個念頭從這裡興起來的。為什麼要教?教的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這種親愛永恆不變,所有的德行都是從這種親愛演變而成的。這是萬德的核心,萬德之本就是父子有親,這要靠教育。教育第二個目的是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你愛你的兄弟、愛你的家族、愛你的鄰裡鄉黨、愛你的朋友,再擴大到愛社會、愛國家。你看《弟子規》裡面講「凡是人,皆須愛」,都是父子有親這個親愛漸漸擴大。中國五千年的教育是什麼?愛的教育。所以這個民族是個和平的民族,是個團結的民族,是一家人的民族。
    中國人常常自己說炎黃世冑,炎是炎帝(神農氏),黃是黃帝,炎黃的子孫。真的嗎?真的,我很相信,沒有懷疑。《百家姓》裡面的四百多個姓氏肯定是黃帝子孫。黃帝去我們四千五百多年,往上面再推,有神農氏、有伏羲氏,神農、伏羲大概有一千年。那時候沒有文字,所以是傳說,從黃帝發明了文字就有記載。中國有記載的,這是真正可信的,有四千五百年。所以這是德,有道、有德。再擴充,擴充以後成為八個德目。八德有兩種說法,我們把它合起來,除掉重復的,十二個字,第一個說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第二種說法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兩個說法都好。第一個說法是古時候說的,第二個說法是近代的,我們除掉裡面重復的,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你就曉得中國世世代代用什麼來普及到全民教育,就這十二個字。過去學校少,所以不識字的人多,但是雖不識字,他受過教育,他懂得做人,也就是說五倫八德他從小就學會了,不認識字他也能做到。不認識字他的心地清淨,思想純正,言行與道德統統相應,所以社會安定,人與人相處和睦。從小就學會謙虛,學會尊敬別人,這與大乘佛法完全相應。
    學佛的人,你看普賢十願,第一個是「禮敬諸佛」,這就是自己謙虛,能尊重別人,這是首先要學的。現在人不懂得,自己有一點點長處,跟外國人學,學什麼?值得驕傲,有一點點長處就值得驕傲,這不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會驕傲的。你看《論語》,孔子所說的,他說假如有這麼一個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聖人,孔子一生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就是周公,他說這個人他的才華有周公之才之美,但是「使驕且吝」,這個人傲慢,這個人吝啬,這個吝啬最重要是吝法,他有才華,他不願意教人,「其余則不足觀也」,那這個人就不必說了。在佛法裡面,驕慢是根本煩惱,你看貪瞋癡下面就是慢。無論他修得怎麼好,他瞧不起別人,他還嫉妒別人,這就完了,那全是假的。古諺語裡頭也說得很好,「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愈是有道德,愈有學問,愈謙虛,愈顯得心平氣和,不會激動,不會沖動,無論是順境、逆境,他都能保持一個平常心,這是道。平是平等,常是永遠保持著,心地清淨平等。《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這是真正的有道,真正修德,這是真正的莊嚴。
    中國古人教得好,從孝順父母做起。要順父母的心,順父母的志,父母都希望兒女好,要能隨順。但是現在這個隨順當中要有智慧,才能夠如理如法的隨順。我們中國倫理道德教育丟掉將近一個世紀,現在年輕人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甚至到曾祖父母還未必知道,大概到高祖父母知道這個事情,那他教你,對你的期望就不一樣了。現在你的父母、祖父母可能對你期望什麼?發財!賺錢,這個重要,這就是他方向、目標已經錯了。古時候人價值觀不在名利,在德行,教你要做個好人,榮宗耀祖,光大門楣,他那個價值觀不相同。中國幾千年教育都是崇尚仁義,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以孔孟學說做為國家全民教育的一個典范。孔子說什麼?孔子講仁,「仁者愛人」;孟子講義,「義者循理」,義就是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人人都能有愛人的心,愛人就不會害人,人人都講義,就不會犯法,不會做錯誤的事情。這五千年的太平盛世是用仁義兩個字教出來的,以這個為中心,圍繞著中心,「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是這樣教出來的,人是教得好的。最近這一百年,滿清亡國,民國成立,大家把祖宗教誨疏忽了,看到外國人這些科技文明很羨慕,盲目的去追求,我們今天遭受這樣的苦難,原因在此地,不能不知道。
    印祖一生最重視的因果教育,從哪裡看?從印這個書。我看弘化社的書,我看到他老人家印的,《了凡四訓》、《感應篇匯編》、《安士全書》,這三種書我看它的版權頁,印了幾十版,每一版數量最少的一萬冊,最多的五萬冊,幾十版!我給它稍稍統計一下就這三種書,《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匯編》、《安士全書》,差不多將近三百萬冊!我那時候一看這個版權頁,我都呆了。老和尚一生,這是後來稱為淨宗第十三代祖師,對於佛法沒有這樣弘揚,印的佛經我們去看版權頁,一千冊、二千冊,頂多三千冊。為什麼這些書印的數量最多,一版是五萬冊,而且不斷在印,我想了兩個星期,他為什麼這樣做法?才想到因果教育,看到《安士全書》,周安士有兩句話說得好,「人人深明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我這就明白了,為什麼?現在世界亂,為什麼亂?不信因果。所以信因果這樁事情,比《弟子規》重要、比《十善業道》重要。相信因果,《弟子規》跟《十善業道》落實,那真是踏實,你真心在學習。如果不相信因果,《弟子規》跟《十善業道》都是表面的,不是真的,外面有這個樣子,裡面不一樣。所以我們才真正體會到,印祖的用心,他要救這個世界、要救這個劫運,這是一個大劫難。我們怎麼救自己?怎麼幫助別人?印祖這一生做出這麼好的榜樣給我們看,深信因果,要學因果、要講因果。今天在全世界都要極力發揚,要說明因果教育的重要。
    我們落實三個根,一定要知道因果教育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有這個,儒的根、佛的根才能扎得穩;沒有因果,儒跟佛的根都沒有辦法生,生不了根,你說這多重要。這是我們今天講到擇法。真正學佛、真正求自度,在家的同學希望我們一家和睦,家和萬事興,在這個時代依舊能過上美滿幸福的人生,不是做不到,做得到,你扎這三個根。多少時間?一年夠了。先用半年的時間念《了凡四訓》,《了凡四訓》引導我們,它講這個理講得很清楚,了凡先生自己為我們做了示范,是從因果下手。他的功過格就是《感應篇》,依照《感應篇》裡面的條目每天反省,有違背的馬上要改過來,做到的要勉勵自己不要忘記,繼續去做,這個對,從這裡扎根。《弟子規》是倫理道德教育,有這些基礎你再學《十善業道》,這是佛教教育,一點都不困難。這個根扎下去之後,用一年時間,然後你在大乘經論裡選一部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這一生成就!選擇經論不要好高骛遠,要選得很踏實,實際的,我這一生當中真能成就的,那就對了。
    在中國過去幾千年來長治久安,靠什麼?固然是靠教育,教育用什麼方法來推行,影響整個社會?是家。所以家在中國過去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家沒有了,中國家被完全摧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八年戰爭把中國的家毀掉,這是中國人最大的損失,五千年傳統沒有了,所以現在社會亂。中國人講家是大家庭,不分家的,你看看從前的宗譜,五代同堂,一個村莊,那一個村莊就是個家庭。你走進他們這個家庭,他們有大家長來管理這個大家,五代同堂。家裡面人數少的,差不多將近三百人,這麼大的家族;普通,我們講一般普通這個家庭,五百人左右;如果說旺族,人丁很興旺的,七、八百人,歷史上還有記載一千多人的,那比較少,那真正是旺族。一個家庭就是個社會、它就是個組織,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規,《弟子規》是家規,人人要遵守。有家學,也就是我們今天講子弟學校,在從前就是私塾,所以家學。有家業,他們家庭從事的事業、生產的事業,老字號、老招牌幾百年,子子孫孫繼續干,愈做愈精彩,這是中國古代的社會。所以它這個家學、家規起了很大作用。社會上呢?社會上沒有惡人,所以長治久安這麼來的。在過去古老的中國,這社會上各行各業,哪一個行業最舒服、最快樂、最幸福?給諸位說,做官的。做官的人最舒服、最快樂,為什麼?沒有案子辦,人人都是好人,沒有作奸犯科的,一個月有一、二件案子那就很多,人人都是好人,沒事干。不像現在,現在這個社會各行各業裡頭最辛苦的是做官的,辦不完的案子。
九一一事件之後,這個社會沖突非常嚴重,怎樣化解?怎樣恢復到社會安定和平?這是大事,不是小事。我們參與之後,在這一方面留意,去思惟、去觀察,尋找病根在哪裡。所以想到中國過去長治久安之道,靠什麼?靠倫理教育,靠道德教育,靠因果教育。正好是中國傳統教學裡頭儒釋道的三個根,現在沒有了,儒釋道雖然有,根沒有了,所以儒釋道也不起作用。儒釋道變質了,往好的方面說,它變學術,不好的方面,它變成迷信,這是嚴重的危機。
    所以我們極力提倡,要把這三個根救起來,從哪裡做起?一定從自己本身去做起,依教修行。《弟子規》裡面講一百一十三樁事情,說的綱目很簡單,每樁事情引申出去是無量無邊。就像佛法裡面講的十善業道,十條,這十個是總綱,每一條裡面都有十條,十乘十就一百,一百條裡面,每一條裡頭都有一百條,所以小乘把十善業道展開就是三千威儀,大乘菩薩把十善業道展開就變成八萬細行。《華嚴經》上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你就曉得,《弟子規》一展開跟菩薩八萬細行沒有兩樣。所以這三樣東西是一體,可以結合。在現前的社會要特別著重於因果教育,一定要知道生命是永恆的,人是不會死的。身體毀掉,換個身體就是,這個身體不是我,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樣。衣服髒了、破了,你會換一件,同樣的道理,身體用個幾十年不好使用了,換一個,不會貪生怕死,歡歡喜喜換一個身體。歡喜,換的身體就愈換愈好,要是恐懼、害怕,愈換愈壞,那就麻煩大了。這些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清楚。

 

上一篇:現代人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
下一篇:寂靜法師:拜佛是心靈運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