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慈善是行為,更是境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來源:河源日報    作者: 何小流

    這幾天,筆者一直在想一個問題:自己是不是一個慈善的人。因為沒有標准,所以沒有參照,想了許久還是沒有結論。

    提出這個問題,源於一則消息:河源市慈善總會成立。據報道,在籌備過程中,市慈善總會籌備委員會就積極籌集慈善基金。河源遭受“6·20”百年一遇大水災時,市慈善總會籌備委員會廣泛發動全市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捐款,共籌得慈善捐款1747.4482萬元。

    副市長楊耀初指出,市慈善總會的成立,是河源慈善事業發展史上一個新的起點,必將對河源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什麼是慈善事業?前些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中有相關的“慈善事業”的詞條,釋義是:“從同情、憐憫或宗教信仰出發對貧弱者以金錢或物品相助……帶有濃重的宗教和迷信色彩,其目的是為了做好事求善報;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業看作是一種施捨……它只是對少數人的一種暫時的、消極的救濟……”這自然是一種帶主觀色彩的理解。隨著社會文明程度提高,人們對慈善事業發有了更正確的理解:一種民間非營利性組織,由捐贈人提供財產並通過一定的機構進行管理,借金錢的捐助和其他服務,來提升人類的福祉。

    對此,有論者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的競爭和資源配置的不平衡,必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起來的人們,興辦慈善事業、捐助慈善事業、扶貧濟困,旨在讓先富起來的人們樹立起樂善好施的良好社會形象,贏得廣大社會公眾尤其是困難群體的尊重和理解,化解貧困群體的怨憤情緒和不平心理,減少針對富裕階層的報復犯罪行為和不穩定因素。甚至有人認為,企業具有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權利,而企業或個人通過慈善捐贈,支持扶貧濟困的慈善事業,主動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的目的在於提升企業的公眾形象和品牌影響力。

    這些說法,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但筆者認為,慈善事業發展的根本推動力不在於此,而在於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人類自古以來的向善向美、仁義道德的不懈追求而形成的一種社會良知。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慈善事業作為一種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不斷被弘揚光大,慈善行為成了許多人的自覺行為。由於慈善精神對於社會具有廣泛的感召作用,發揚慈善精神,可以感召個人、群體、社會團體、組織,參加到關心他人、關愛社會的事業中來。

    慈善,實質上是發自內心的對他人的同情和關懷。可見,對於困難群體,慈善是甘露;對於社會,慈善則是希望。有觀點認為,慈善從客觀作用來看,是社會和諧的“潤滑劑”和“穩定器”,但其實質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一把尺子。慈善事業的發展,承載了人們向善向美、助人為樂的傳統,也是城市文明進步的標志。 

    慈善事業,不一定就是富豪的事。一些並不十分富有的人,同樣可以做出非凡的業績。在我國國家級貧困縣——安徽省颍上縣,有位名叫王家玉的農民,收養了199個孤兒(多數殘疾),最後導致傾家蕩產、負債累累。這樣的善舉對普通人來說,似乎不太可能做到,但是,我們可以保持一顆向善向美的心,不再對別人的苦痛麻木不仁,不再用另類的眼光去看待熱心慈善事業的人。

   慈善事業,也不一定就是捐款的事。沒有很多的錢,一樣可以做“慈善家”,只要我們把慈善之心當作一種道德境界來追求。

 

上一篇:請僧寶施放焰口時,死亡的祖先是否實際有領受到?
下一篇:一個窮人的善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