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虛偽谄曲之心」。「虛者,虛妄不實。偽者,詐現假相。谄者,佞也,逢迎人意而吐其言,即常雲之阿谀奉承也。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這是字面上的解釋,它與性德完全相違背,這是我們應該要遠離的,不能有這個心,不能有這個念頭。「無有」,那就是統統放下了,我們的心要真實、真誠,真就是不是假的,誠就不是虛偽的,虛妄就不實了。菩提心是以真誠為體,它起作用有自受用跟他受用,自受用是清淨平等正覺,他受用,你用什麼樣的心待別人,菩提心是大慈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愛心,佛法為什麼不用愛?在一般人心目當中,愛裡頭有情、有執著,有情執。慈悲是愛,慈悲是基於理智的,智慧,不是情執,就是不是感情用事,它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裡面的愛就叫慈悲,阿賴耶識裡面的愛才稱之為愛。在相上講是相同的,在根源上不一樣,一個是出自自性,一個是出自阿賴耶。我們簡單的講,理智的愛叫慈悲,慈悲裡頭帶著有感情,就叫做愛,這個大家就好懂。所以這才曉得,佛法裡頭對於一切眾生的愛,對於一切眾生的關懷、照顧、幫助,都是基於真實智慧,他不是感情用事,所以他能夠永恆不變。愛會變,你看男女相愛結婚了,上午結婚,下午就離婚,這是什麼愛?兒戲!這種事情真有。所以它不是真的。如果是佛法裡面,是真的,永恆不變。
偽是假相,詐現假相,不是真的。谄媚,我們一般講巴結人,所謂看風使舵,討人歡喜,這叫阿谀奉承。曲,委曲,枉也、邪也,邪是不正,我們講邪知邪見,邪說邪行,曲裡頭有這個意思。這些都是違背性德的,這些心行都是在造惡業,這不是善業,在造惡業,惡業所感的是惡報。所以,「無有虛偽、谄偽、谄曲,則心端直無過」。現代科學家教給我們應付災難,這個方法是教我們改變心態,很有道理。二0一二預言災難來了,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應對?他教給我們,「棄惡揚善」,這個裡頭虛偽谄曲就是惡,這些心念一定要把它放下。什麼是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善。師長兩個字是兩樁事情,要知道,師是老師,長是長輩。年齡比我大的,輩分比我高的,德行、學問在我上的,都應當尊重,都應當承事,這叫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態」,你看跟佛法講的沒有兩樣。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九三集)2011/2/20 檔名:02-03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