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密碼
作者:生根活佛
我們首先要知道快樂是什麼?很多人會說:”快樂是無憂無慮、沒有負擔!”也許這是你給的答案,但是我卻要說:無憂無慮、沒有負擔,不一定是快樂,而且有些人的快樂很可能正是在有憂有慮、有負擔之間所能享有的一種欣悅,如果真地無憂無慮,只怕你也不知道什麼是快樂了!如果你從無煩惱和痛苦,你也就沒有快樂的感覺,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快樂的感受是什麼?” 有些人說:“沒有悲哀,就是快樂的。”但有些人既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對於快樂的理解和辨別可多了。一言以蔽之,快樂就是歡樂,是感到高興或滿意的感覺。快樂其實是一種開朗、輕松、朝陽的心情、也是一種洞悉人生真谛的大智慧。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會有一塊屬於自己純潔的聖地,這塊聖地沒有被情緒染垢之前,我們非常開朗、輕松、自由、寧靜、幸福、滿意、快樂。
我們每個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就是快樂,為何我們得不到快樂呢?因為萬物都有自己的密碼,如果你不會應用密碼,或者忘記密碼,就永遠解不開萬物的秘密,快樂也如此而已,沒有快樂的密碼,永遠打不開快樂的保險櫃。身居鬧市的人們心情越來越煩躁,沒有自由的空間,很容易忘記快樂的密碼。而且很多人自作聰明,覺得不必依傳統快樂的密碼,自己能創造新的密碼,或者改變密碼,但是我們要知道,有些密碼使是人類無法改造的。很多人在尋找快樂密碼的時候,一直朝錯誤的方向而奔馳;有的人猶如守株待兔一般等待快樂,渴望天上掉下快樂的餡餅;有的人為了尋得快樂,不斷地追求名譽、金錢、權勢等太多的誘惑事物,不停地設計前程似錦的美好藍圖,這樣誘惑下,每時每刻都在世俗煩惱和痛苦掙扎之中,而且越陷越深,離快樂也越來越遠。因為快樂的密碼丟在社會誘惑的垃圾桶裡,也許這一世找不到,等待下一世吧!很多人到死亡的那天還沒有找到快樂的密碼,一直痛苦和煩躁,恐懼和擔憂。
快樂可分六種:自在的快樂、真誠的快樂、滿足的快樂、單純的快樂、幸福的快樂、枯澀的快樂。這六種快樂都有不同的密碼。比如說:自在快樂的密碼既是放下;真誠快樂的密碼既是真心;滿足快樂的密碼既是讓自己忙起來;單純快樂的密碼既是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密碼既是把握自己;枯澀快樂的密碼既是傻呆。
世界上最快樂的就是放下,就是說,誰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比如,過去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去尋找快樂,可是,走過千山萬水也未找到,於是他沮喪地坐在山道旁。這時,一位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下來。富翁說:“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為何沒有快樂呢?”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擦著汗水說:“快樂也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呀!”富翁恍然大悟:是啊,自己背著沉重的珠寶,既怕人偷又怕人搶,還怕被人謀財害命,整天提心吊膽,快樂從何而來?憂心忡忡,後來他反而因為幫助了窮人,得到窮人的感激和愛戴而快樂起來。富翁最後變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他的快樂不僅僅單純的滿足、幸福的快樂,而是自由自在、寧靜與輕松的快樂。
世界上最坦白的快樂就是真誠與真心,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裡觀光旅游,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都贊歎他,少年探究自己的內心深處時候,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本來是正常的事情,內心自然升起快樂與歡樂,也是一種驕傲。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游客就越來越多。因此,生命越簡單就越真實,快樂越平凡就越彌久的。
世界上最快樂的是少欲知足的心態,但我們本身是個欲望強大之人,欲望大的人內心無法快樂起來,對於這種人來說,快樂的秘訣就是讓自己忙起來,無論是多麼沒意思的事,都讓他們去做,他們心裡就滿意、快樂,比如,過去有個黨員,他沒有事可做,心裡總是不樂意,希望政府給他安排工作,但沒人理他與安排工作,後來他自己拉起掃把去掃大街,每次把大街掃得干干淨淨的時候,心裡就快樂起來。他們可以讓沒事可做的民眾建造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處的事情來提升他們的幸福和快樂。父母們經常跟不快樂的孩子們說:“孩子們,起來干點什麼吧,做什麼都行,就算你所做的事沒有意義,你也會因此而感到快樂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事做,或者人事安排、聯系運作,到驗收結果,達成目標,看著由無到有,是一種最快樂的,這就是滿足的快樂。
世界上無憂無慮的人不一定是都快樂,但可以說他們的心情很單純,比如,我們剛出生在嬰兒的時候,我們無憂無慮,純潔無比,心情很單純,沒有更多的染垢,不復雜,很純潔。我們小時候總想長大了有多好,沒有人管,不用應付考試,該有多愉快,而在自己工作以後,又想如果不用每天按時上下班,該有多快樂?但是每天都上班下班、帶孩子,看家養老,心裡感到無限的壓力,忙忙碌碌的生活裡幾乎找不到真正的快樂,但是有些人非常單純,簡單,反而過得快樂與幸福。我們每個人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比如僧人一般的生活也是一種快樂,在僧人的眼裡,他們沒有世間這些瑣碎的雜事,他們像是活在仙界一般,不食人間煙火,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裡,那裡雖然沒有世俗的東西,但有的是一片寧靜,是一種靠近大自然的真實感、在安寧,清幽的環境中,他們生活很簡單。因此,他們快樂的來自於無憂無慮,他們能放得下一切,而能放得下一切的人,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能做到無憂無慮的活,你就是世界上最快樂之人,而且你能快樂的地活著,也能快樂地死著。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達到自己的目的,達到目的必須要把握自己,連自己都把握不了自己,你如何把握你的夢想和理想?實際上,幸福與快樂都是一種心情,一種心境,一種精神狀態,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悅,我這裡指的把握自己就是把握自己的心態,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態,你就把握不了幸福和快樂。幸福的快樂不僅僅是人在活著的時候是快樂,而且死也是一種快樂,比如說,過去有兩個夫妻相親相愛,但是家人、親戚及朋友們一直反對,最後女人在自己所愛人的懷裡面對死亡,男人覺得自己的情人是世上最幸福、最快樂的人。後來男人自己也在自己心愛人的旁邊自焚而死,他覺得這樣死而感到自己的榮幸,也是一種幸福與快樂。過去抗日的年代裡,英雄們為了完成自己任務,面對刀槍,沖著陣地,獲得成功的時候,笑容滿臉而面對死亡,這也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快樂,是一種驕傲。但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卻不是那麼回事,因為佛教主要講自由自在的快樂。
很多俗人的想法就是離開了這個復雜的社會,不用再生活在競爭下,帶著面具而生活,死了一了百了,這種想法是其實極端與盲目的想法。本來一個人的死,本應是惋惜的、是悲痛的,但有些人的確覺得自己能在愛人的懷裡死去,或者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完成任務而死,是多麼地幸福的看法,因此,幸福和快樂都是一種心態和感受。但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死是一種非常痛苦的事情,並不是快樂的事。在世上活著的時候,你不快樂的話,你面對死亡也不可能是快樂的。因此,真正幸福的快樂就是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獲得成功的結果時,感到非常幸福,這也是一種心態。
很多人覺得傻子是很可憐的,但是傻瓜有傻瓜的福,他有他的快樂和幸福,因為,傻瓜不會競爭,浮躁,什麼都不會,因此被稱為傻子,是因為他的腦子有問題,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天天流著哈喇子,張著嘴傻笑……其實那也是一種幸福。有些人比傻子還傻瓜,總是做些蠢事,心裡煩惱和折磨,身心不安。目前過多的當官貪污,明星吸毒,名人YIN妓,僧人還俗,這些人比傻子還傻,做些傷天害理的事,禍到臨頭,還不知改過。傻子雖然傻,但不會做傷天害理之事。另外傻子他從不去爭官,爭權,掙錢,也從不忙著學習與工作等,他只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喜歡的就一點也不會理會。他們能夠隨時隨地地發脾氣,也沒有人會說什麼……總之,他們的生活比貪官、吸毒、YIN妓、還俗之人還是更有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是有真正自己的自由,所以他們也是一種快樂。他們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吳明著作裡這樣寫的,在英國一家報紙曾以“什麼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征答活動,從應征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了四個最佳答案: 一、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自己欣賞的藝術家; 二、正在用沙子築城堡的兒童; 三、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四、千辛萬苦開刀後,終於挽救了危重病人的醫生。要使自己成為快樂的人: 從第一個答案中,我們知道必須工作,有工作,人就會快樂; 第二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要對未來充滿希望; 第三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心中有愛——那種無私的、不計報酬的愛; 第四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為樂的技能。只有這樣的人,世人才會給他最豐厚的回報,正所謂予人快樂予己快樂。
吳明著作裡所寫的快樂都屬於幸福和滿意的快樂,是俗人與生活之中暫短的快樂,並不是佛教所講的自由自在與永久的快樂。你若想獲得永久的快樂,就必須要學會放下。
你快樂但我不快樂,我快樂但你不快樂,這是一種不平等的心態,是一方的快樂,這種快樂必須要互相分享,互相關愛與擁戴,為快樂而付出代價,我們的生活一定變得快樂而幸福!
你不快樂所以我不快樂,我不快樂所以大家都不快樂,這也是一種心境,我們無論如何首先要把自己快樂起來,然後讓大家一起快樂起來,這是真正快樂的基本心態!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我快樂所以大家都快樂,這是一種心境,那麼要達到人人都快樂,就要時時刻刻保持著悅人、悅己的心態!
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放下,放下既是所謂快樂的唯一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