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慧法師:不要被虛妄境界所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伽經》上說:“大乘諸度門,諸佛心第一”。也就是說,在所有的法門當中,在十方諸佛所說的法要當中,都強調如何調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當中這是第一位的。

所謂修行者,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性,修性也是修心,心性不一不二。禅宗的功夫以明心見性為目標,所謂:明自本心,見自本性。

心性有何差別呢?心有生滅變易,性者如如不動。所以,性是體,心是用。明心用,見心體,這就是修行切要的功夫。

佛教講的一切法,闡釋的一切道理,都是根據世間萬事萬物本自具足的體和用而宣說的。把體用弄明白了,在修行上,少走彎路,容易見效果。比如說,一盞燈,也有體有用。燈的本身就是體,燈所發的光明就是用。體用結合,才能把世間的萬事萬物說清楚。體用搞清楚了,在修行中才能真正找到本末,找到究竟的東西是什麼。

因為不認識到一切事物的本體,就容易本末倒置,捨本逐末。修行的根本,明心見性,找到這個根本了,就不會胡思亂想,找到這個根本了,就不會癡人說夢。

我們修行,不是要在眼前的點點滴滴的奇特現象上去用心,要從根本上用心。點點滴滴的奇特現象不用功的人也會有的,比如說日常做夢,夢境有好有壞,有善有惡。夢畢竟是夢,一般來講夢裡的事情總是相反的。比如說夢到好的境界,恰恰就是有一件不好的事情會發生;夢到驚險的事情,往往就會有順利的事情出現。那些解夢的人,圓夢的人,多半都是用這種方法來為人解夢。

相反的,我們修行的人呢,就會迷於夢境的虛幻。在夢中看到有師父給我說法,看到菩薩在點化,這固然反映了一個修行人日常心心念念在追求佛法,追求神異,如果從解夢的角度出發,夢中好的境界,恰恰是消極的現象、不好的現象將要產生的一種征兆。

我講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修行人不要在夢幻泡影這些虛假的現象上去用心思,這不是根本,是枝末。修行得好或者不好,有進步或者沒有進步,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遇緣逢境來考驗自己,在逆境中來考驗自己。

逆境現前動心還是不動心,有煩惱還是沒有煩惱,信心是動搖還是堅定,這個才是根本。

因為修行的最終目標是要了生脫死,最終在生死這件大事面前能夠作得了主。在日常的逆境來臨的時候能夠不動心,能夠作得了主,經常能如此,在大限到來的時候,也就能作得了主。

逆境能作主,能不起煩惱,在順境中又如何?也是考驗修行人的一種現實的境界。在逆境中不能動心,在順境中更不要動心,順逆都有方便來對治,順逆都不動心,修行才有少分相應。

因為人生的煩惱無非是八風,所謂利、衰、苦、樂、稱、譏、毀、譽。 在八風中能夠不動搖,能夠作得了主,在生死中,在生死到來的時候,在臘月三十日才能勉強打發得開。

修行人,就是要在現實的生活環境中,鍛煉自己,考驗自己。鍛煉自己抵制煩惱的力量如何,考驗自己定力如何。所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在貪嗔癡的面前,戒定慧能不能起作用,戒有沒有力量,定有沒有力量,慧有沒有力量,戒定慧的力量抵不抵得過貪嗔癡的力量?特別是當一個人無明火起來的時候,往往多少人勸都勸不住,拉都拉不開,多大的力量?戒定慧的力量一點也沒有了。修行就是要從根本上,從心地上來培養戒定慧的力量。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體的生活環境中來養成,在實際的修行過程中來養成。

 

上一篇:淨慧法師:心經與玄奘法師的殊勝經歷
下一篇:淨慧法師:修行要抓住當下這一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