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感應篇》是世間法,也是出世的基礎。《感應篇》中許多的根本道理,是佛法的基礎和修行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探求究竟解脫的出世間法,是大智慧人的目標。須知,我們的人身是極其難得的,我們如果投生在地獄中,因為有炎熱或寒冷的大苦,而無暇修行佛法。如果投生在餓鬼道中,則會因為受到巨大的饑渴和饑餓而無暇修行佛法;如果投生在畜生道中,我們便會因為呆蠢和愚癡而無暇修行佛法。如果投生在長壽天,全在三摩地中虛度時日,生不起修法的心。如果出生在無佛法的邊地,將連法的名字都聽不到,出生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則因為沒有佛教而不知道修行佛法。如果生來就是傻子和啞巴,心智不明,口齒不清,亦不知如何來修佛法,心情邪見則不可能修佛法,所以,我們的人身是千劫難逢的,我們利用此難得的人身,可以做許多有益的事情,如果我們希望後世不生於惡趣,而生於善趣的話,不管哪一種天、人的果位,這個暇滿人身都能為我們辦到,我們這個人身可以持戒、布施、忍辱、禅定、精進、般若,往生極樂世界的因,此身也能修成,如果我們把這樣的人身浪費掉,實在是太可惜了。
我們在生死圈中,沒有不死的,死是絕對的,而且我們的死亡是沒有定期的,剎那間就可以由我們這個人身轉為其它的身體,死的時候什麼對我們有利呢?妻子(丈夫)財物等我們是帶不走的,死的時候只有孑然一身而去,縱然我們有最圓滿的家眷、子女,死亡時候沒有一個人能夠陪伴我們,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這一個肉體,在我們死亡的時候還必須捨棄,唯有我們的心識而去,而對死亡唯一能利益的就是修持正法,皈依三寶,因此我們必須發心,虔誠地修行正法,皈依三寶,早日解脫。
如果我們現在不修持佛法,一旦死亡還不知受生到什麼地方去。我們死後不外是兩大去處,一個是善趣,一個是惡趣,從我們所做的善惡業來判斷,是善業多,還是惡業多,如果惡業多,注定要墮入三惡道中去了。如果我們墮入,何能堪忍。如果想拔除三惡道的苦,唯有依持三寶,修善除惡。我們必須利用沒有墮入三惡道的時候,求取正法,虔心修持,以避免墮入三惡道。如果我們勤修善行,積功累德,但我們不求解脫,我們只能生入三善道中去。三善道中同樣充滿了痛苦,人道眾生有生老病死的苦,有求不得的苦,有愛別離的苦,有怨憎會的苦,有五蘊熾盛苦。一切苦今生我們無不遇到,即使因為我們的福報,能夠生到至高無上的天上,也仍然沒有離開苦,歡樂一生,最終也還是要墮落,六道中沒有一道全部充滿了快樂,因此,我們要在明白因果報應的基礎上,修善改惡,並且依持戒定慧三學,勤修斷滅貪嗔癡,才能脫離六道生流轉,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不生不滅的涅槃大樂。
《太上感應篇》新證 後記
太上,就是道家所稱的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太上感應篇》是太上特地為了勸導世人斷惡修善而寫的一部書。
現代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也把思想道德建設列入其中,由此可見政府對德育建設的關功程度,我所在的市每隔三年就表彰一批孝順父母、敬老愛幼、見義勇為、扶貧濟困、帶領一方致富的優秀人物,許多人物事跡相當感人,起到了開一方風化的作用。記得十幾歲的時候,正逢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同院的江奶奶是祖傳醫生,對幾種病手到病除,受到人們尊重。一天,她到公社衛生院去抓藥,有醫生問她:“現在好?還是過去好?”其本意是在引導江奶奶憶苦思甜。江奶奶卻說“現在不好。”她說:現在的孩子不孝順父母,不尊重先生(老師)和老人。所以社會這麼亂。她的話引起人們共鳴,當時並沒有人告發她的“反動言論”,反而都自覺地加強了對子女的教育。由此可見,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心都是思善的。而人心向善,正是建設穩定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的基礎。《太上感應篇》是勸善斷惡之書,有緣讀到此書,即是有福之人,如若信受奉行,就是大福之人。所以,遵守並奉行《太上感應篇》與精神文明建設實在是殊途同歸,實在是建設良好思想道德體系的基礎,也附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
《易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古往今來,作善降之百福,作惡降之百殃,因果報應,從來不爽。《太上感應篇》上所列善惡條款,全面細致。依之而行,自能將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放入善的框架之中,真正做到想好的、說好的、做好的,自然也能得到好的果報。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你用法律、條例、紀律約束不了他,簡單的品德教育也對他不起太大的作用。對待這樣的人,只有因果報應、天地神明才能啟動他的改過向善之心。要知道人即使不怕法律制裁,但沒有不怕鬼神的。如現代河南的呂山傑,他因打仗名聞鄉裡,喝酒就鬧事,打老婆、罵孩子,殺生、打牌、調戲婦女,無所不為。是遠近聞名的浪子,人見人惡,成為大人嚇孩子的凶惡人物。自從他聽到李居士、單居士講的因果報應故事後,知道了因果報應的可怕,於是幡然悔悟,決心重新做人,開始學佛。經過幾年的修學,忏悔,戒除了一切惡習,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好人,也成為大人教育孩子改過向善的榜樣。
《太上感應篇》即是講因果報應的,就是教人們敬天地神靈的。使作惡的人讀到此書,能夠明白即使人間的法律可能僥幸逃過去,惡報絕不會放過自己。因此促使他自己猛醒,生起危機意識,生起求後世美好的打算,進而天良發現,改往修來。事實證明,《太上感應篇》不但是修行者成就聖果的基礎,也是現實生活中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有許多奉行《太上感應篇》的靈驗事跡,在這裡簡單列舉幾則,供養讀者。
在古代,有一個錢塘人叫汪源,在他童年的時候,見到《太上感應篇》就十分欣喜,堅持誦讀,毅然樹立了遵照實行的志向。汪源的父親汪靜先生曾想刻制印《太上感應篇》的書板,但還沒有完成心願就去世了。於是汪源就把家產賣了,找人刻成書板,並多方面勸化善士共同出資,一共印了一萬部書。一天,汪源夢見父親對他說:“你不但善於繼承我的遺志,而且還能勸化善士共同布施。我已經因此超升到天界了。你的母親也能得享長壽。出資的眾人和你的名字,都已經登錄在天庭的善冊中了。”汪源的夢後來果然都兌現了。
孟某,為人深厚老實。在仕途上一直不前,他雖然不認真研讀《太上感應篇》,並且還害怕別人說他“迷信”。但他肯聽朋友勸說,遵照因果報應規律為人處事。他從不自誇自己的長處,也不揭露別人的短處。在濟人急難方面做得更加突出。過去,他負責單位扶貧工作,一年在他代表單位扶貧的時候,一個貧困戶找到他,說孩子學習很好,但沒有錢讀書,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資助。孟某無權決定單位扶貧款的支出,只好由自己來盡力資助他的孩子完成學業。以後,每到扶貧點,他都去看望那個學生,並送一些錢給他。那個學生考上高中,學費不夠到他家要錢,他如數給拿。考上大學也盡力資助。為此,單位同事大多笑他是大傻瓜,說:“你是大款咋地?有錢買點吃的給老婆孩子吃不好嗎?就這麼往外送錢,跟白扔一樣。”原來孟某的妻子下崗,在社區打工,一個月只有幾百元錢。他上有老人,下有孩子讀書,家裡還有病人,在單位來說他就是一個貧困戶。雖然贊歎的人少,他還是樂此不彼,不改初衷。2003年他就任某單位副職,提為副縣級。有人說:其實笑他傻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吃虧的人最後得到的是大便宜,事實上那些奸的人,並沒有提職。
曹偉是河南商丘人,從小家中困難,十二歲的時候,因為交不起還學費而辍學到飯店打工,後來到北京打工,2003年到北方某市,他用自己的積蓄開了一家“傻子糧店”,他說,自己在最困難的時候,那麼多人幫了我,我不能忘記眾人的恩德。他掙錢後,主動和學校聯系,資助了二十名貧困學生,一名大學生。每到年節,他都給所在社區60歲以上的老人送糧送油,自己一家卻省吃儉用,他的衣服沒有超過五十元的,鞋沒有超過十元錢的,每天只穿工作服,只有在市裡表彰他的時候,才買了一套二百元的西服。有個聾啞老人在外邊流浪,沒有生活收入,只靠撿垃圾吃。曹偉發現後,就每天供聾啞人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衣服。他多次讓老人住到他的糧店裡去,老人說什麼都不肯。一次,老人病了,曹偉見老人沒有來取吃的,就去看望,見老人病了,急忙送進醫院治病,直到老人病體康復。人們都說他撿了個爹回來,說他真是個傻子,他仍一如既往,一供就是三四年,至今老人仍健在。2008年四川發生地震後,曹偉帶著幾十萬元到地震災區,給他們送去糧食和帳蓬。現在三十多歲的曹偉已經成了家,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在全市開了幾十家“傻子糧店”。同時他的善業也越來越大,遍及全國。
陳敬宗不是大款,也不是企業家,他利用業余時間辦了一個淨宗圖書館,將佛學書免費流通出去。幾年來免費送書達數萬冊。同時,他也匯集了一千四百多名愛心人士,他是市裡紅字會的志願者,四川地震後,他牽頭募捐4.2萬元,買了150噸大米,捐給災區。2008年春南方部分省份遭遇冰凍災害,他牽頭募捐1.2萬元。2005年到2007年,他們共資助28個貧困學生1.5萬元,給敬老院和孤殘兒童送糧食衣服計2萬多元,買放3萬多元的生命。2008年他獲得了“抗震救災優秀志願者”的稱號。
2003年張鸾和丈夫劉波到北方某市作生意,他們人生地不熟,很難招到員工,於是他們回到老家黑龍江去招工,他的員工都來自農村,每月包吃住,還有六百元工資,對農村孩子來說他們很滿足。為豐富員工業余生活,張鸾訂了報紙,在報上她們經常看到貧病百姓需要救助的事,為此,他們有了一個想法,眾人拾柴火焰高,他們約定每月每人拿出幾十元錢,或者能拯救一個家庭,或者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為此,他們經常組織起來扶貧助困,捐資助學,看望病女童,幫盲女找工作。她給自己的團隊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愛心團隊”。他們在報上看到女孩楊娜無力治病,她們專程去探望,送去1200元錢,和米、面、油、牛奶等物。玉傑是一個12歲的盲女孩,和奶奶相依為命,她希望學個手藝,將來供養奶奶,她們送去1000元錢,並將玉傑接到市裡過元旦。病女宏旭患了腎病,全市愛心人士都為她捐款,愛心團隊也送去1000元錢,他們就是這樣一做數年,現在張鸾的生意越來越大,員工的工資也不斷提高,有的員工學到手藝,回去自己創業。
陳文自小失去母親,十幾歲被繼母趕出家庭,解放前靠打零工度日,後來參軍。轉業後跟一江湖藝人賣藥,因為不象賣藥的,被說成是台灣特務,被抓進監獄一關八年。後來在監獄參加工作,他工作後經常撿廢品,賣的錢用於改善監獄的生活。一次他看到一個滿身生瘡的小孩,他因為和父母吵架跑出來,陳文把他領回家,給他治病,一起住十多天,等小孩身上的瘡基本好了,才送他回家。事隔幾年後,當年的小孩成為一個商人,他特意去尋找陳文,給他買了當時流行的黑白電視機。從那以後,陳文經常收留流浪的孩子,家裡最多時收留九個孩子。凡是到他那裡住過的孩子,經他教育勸說,都能回頭走上正道。四十年來,他共救助過300多個流浪兒童,自己卻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他單身一人,無兒無女,工資除自己生活外,全部用來救助孩子。他已經八十多歲了,身體健康,生活快樂,也受到了人們的尊重。
趙廣軍是一個30多歲的商人,他用自己掙的錢無償資助棄嬰朱妍妍,患肌肉萎縮的女子趙麗傑,病魔纏身的優秀青年教師毛偉。看到報上登出八歲又胞胎女孩因為家庭貧困無力上學後,他又送去糧食、學習用品和錢,並帶著兒子去探望,與他們結成為朋友。趙廣軍這樣默默地資助別人,從來不宣傳自己,後來被記者找到報道出來。現在他的事業興旺,兒子從小學習優秀,事事吉祥。
結語的結語
此書完成於四年前,前年修改定稿,一直沒有錢出書。自從與學佛網結緣後,讀到很多好文章,我將這些文章轉到我的QQ空間,以此因緣,結識了許多QQ好友,他們是專門為了我的空間小故事而來,而這些小故事都是轉載於學佛網。很感謝明華居士的學佛網,為我們學佛人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結識了許多佛友。同時,花費數年心血完成的《太上感應篇新證》在這裡得以完全發表,現在點擊率超過十萬,就算是有一千人認真讀過某一段文字,也達到了我寫書和要出書的目的,使我完成了部分心願。在這裡我祝學佛網越辦越好,祝佛友們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