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宣化上人:金剛經(無得無說分第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個“差別”,一般人都讀ㄔㄚcha1別,那麼應該讀成ㄘci1別。那麼不認字的人呢,就看這個字是個差(ㄔㄚcha1),所以就念成一個ㄔㄚcha1了。念成一個ㄔㄚcha1就差中差了。這個差(ㄘci1),什麼叫差呢?差別就是分別。有一般人說,沒有讀過書的人就念成ㄔㄚcha1別了。這也是很可憐的!

“須菩提。於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怎樣子呢?“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這個“耶”字是個探問字,就是得沒有得呢?“如來”,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對著失而言得,失去了,再把它得著了,這叫得。那麼這個地方,這個“得”不是說“得”,應該講成“失”。說,如來丟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丟了嗎?要沒有丟就沒有得的,所以說,得,可以拿著它當作失、丟了講,就失去了。如來失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因為得呀,得的反面就是失;有所得,必定以前失過,所以現在才得。如果沒有失過,那怎麼會有得呢?這麼樣一講,你就明白了。這是一個最完善的講法。

你先把它,講他失了沒失。他得沒得,我不懂。失了沒失?丟了沒丟啊?哦!說,沒有丟;沒有丟!那從什麼地方會得呢?這你就明白了吧?沒有丟,你從什麼地方會得?這個說是“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你就先問他,丟了沒丟?沒有丟;沒有丟也沒有得。這是一個最正確的理論。

這個“耶”字呢,就是問說,得了沒得;得了沒得,也就是反問的丟了沒丟。這個講法就是祗有我這麼講法,其他法師都不這樣講法。

“如來有所說法耶”: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又問須菩提說:如來他有所說法嗎?“有所說法”:就是,他說過法嗎?那麼可以再反過來說,如來沒有說過法嗎?你說沒有說過法,如來又說法;你說如來說法,他又問如來有沒有說法。你說這個地方怎樣講呢?所以就問須菩提,看看須菩提有沒有智慧,有沒有般若。要有般若就懂這個道理了;要沒有般若呢,就不明白了。所以須菩提就說了,“須菩提言”:說了,“如我解佛所說義”呀,說,要是照著我的意見來解釋佛所說的這個意思,“無有定法”:沒有一定的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不答他得了沒有得,他說,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麼個法的名,沒有的。既然沒有,又有什麼得,有什麼失呢?為什麼沒有呢?“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因為,如來所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祗不過是一個名而已。其實這個名也是個空的,根本就沒有啊!那麼根本沒有,哪有一個得?哪有一個失呢?“亦無有定法”: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

如來所說的法,都是因人施教,因病下藥。因為某一個人說某一種法;因為某一種病開某一個藥方,去治某一種病。這根本也沒有一定的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呢?什麼緣故我這樣講呢?“如來所說法”:如來所說的法,“皆不可取”:隨說隨掃,就像掃地似的,有了塵土就掃去了。說出來這個法就是法塵。那麼如來又把它掃去了,掃去,掃干淨了,沒有了。“皆不可取。”“不可說”:如來說什麼法?無法可說。“非法。非非法”:不是法,也不是不是法。什麼法?沒有的,一切都沒有。“所以者何”:所以緣故是什麼道理呢?“一切賢聖”:所有的一切聖人和賢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他都是,以這個無為法;“無為法”就是無所作為,沒有相的,沒有相而有差別,有一個分別。

佛法根本就不用學,誰都有的,誰都會的。你就把你的執著去了,那個佛法就現出來了;你的執著不去,你越找,你越找不著。為什麼找不著?就因為你有所執著,你沒有放下;沒有放下,你就拿不起來。你必須要,左手放下這個執著,右手才能提起來實相的般若。所謂提起來是一種比喻,並不是,叫你真正有所,好像有一個東西似的,你可以用手把它拿起來。你要能拿起來實相般若,你把虛空,可以就一把抓到;把這個虛空抓到一起,那你就能把實相的般若拿起來。如果你抓不住虛空,一把抓不住這整個的虛空的話,那個實相般若不要拿的。實相般若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你怎麼樣拿?你根本就是在這個實相般若裡邊的,你怎麼能,再把它拿起來?不過我們現在有所執著,就沒有得到這個法身的本體,沒有認識本來的面目。你要認識本來面目了,六祖所說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四句偈頌說得盡善盡美。你要是真正能放下了,就體驗到這種的意思。那時候你也得到你真正本有的實相般若了。得到,所謂得到又是一個名詞,根本就無所得,因為我們沒有丟,所以就不要得了。

 

上一篇:一個7歲小女孩拯救近2萬個非洲孩子
下一篇:希阿榮博堪布:解脫之道從認識痛苦開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