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太虛法師談人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今天提出“人生”兩個字的名義來談談。 “人”是什麼?怎樣叫“生”?這是兩個問題。世俗對於人生的解說,往往以為人生幾十年光陰就是人生的安立,把人生概指為“人之一生”、“人的生命”或“人的生活”而已。今謂人生應該要分析來講。 第一、“人”是什麼?即是人的一名所名的那個人究竟是怎樣?依照中國的人字,是象形的,所以首先可雲人是個有形體的。但有形體僅足區別無形體的虛空而已,其馀如動植礦物等都是有形體的,又如何從有形體的物中顯出這所名的人呢?於是從形體上顯然不同的一點,則可曰人是“自然主義的宇宙下那個渺小的兩手動物”——胡適之語——。然此不過在動物中加有兩手的符號罷了,其馀就作用而言,亦可曰人是能用火或用鐵器的動物,或曰人是能有言語文字的動物,此亦皆就其一種作用為符號,便於指別曰人而已。其實有此諸作用未必為人——若鳥亦能言語等——,離此等作用亦未嘗不為人也。然大致先認人為動物的一類,以為人類所表現出來的常性就在作用活動,那末,諸動物若象馬等皆有活動作用,難道象馬等也可以叫他做人麼?想大家要齊聲說是不對罷!於是有謂人是有形物故非虛空,人又是有形體有生機物故非土石,人又是有形體有生機有活動作用的動物故非草木,人又是有能群的政治及理性的道德者故非禽獸。講到能群的政治與理性的道德,可謂能在動物中嶄然顯出人的不共性了。故曰:“天地之性人為貴”。又曰“人為萬物靈長”。古來講做一個人要有理性的道德,即現在所講做人要有人格,就是從理性中發揮道德以完成人格的人。這種人格是尊重的,是異於禽獸的。此內具的理性道德以現於人倫的群眾,即為禮法政治等。然後以儒家所說的“仁”,最足表明人之性德,故孟子說“仁者,人也”。子思說:“人者,仁也”。孔子也說:“克己復禮為仁”。此仁乃指人之性德,亦指為君子或成人的意思,如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未有小人而仁者也”。這樣觀察,古來賢哲很注重有性德人格的人,所以人是應保持仁之理性道德,乃能永久不失去人之所以為人的德性。不然,不但不能養成為有德性的仁人,而人與人就不免發生種種沖突種種殘害不仁的事來。放眼一觀,現世界人類的悲慘現象,即由未有完成人格的仁人,沒有成人,所以不能盡行人道。 以上所講,雖可略明人名所名的人之大較,但佛法中則又言人者忍也,言人世上如此的苦乃這些人作偏能忍受得住。此之忍字,有識其不知厭離苦求出苦的意思,這是三乘共教的意思。若大乘勝義,則亦可雲是菩薩難忍能忍難行能行的能基為堅忍精進之德。 但是佛法對於人的看法,人只是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六大等緣法的和合相,若是離去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六大等緣的和合,其實無人可得。從這種五蘊等和合相而假說為一個人,而五蘊等又是剎那生滅的,故人又是相續——生滅——的假相。人名所名的人,只是和合及相續的假相,故金剛經說:“無人相”,是表明人本無實,不過為諸法和合及相續的假相而已。既然為和合及相續的假相,則本無固定的實人可知,故“人假無人”。 第二、怎樣叫“生”?生的定義,本以對滅,滅是滅去,生是生起,從無而有是謂之生,從有至無是謂之滅,這一點是通常人所共知的。但普通還有一種解說,生與死對,以死對生,分明是一種生活、生長的意思。生活的生,是能相續增長有變化的。凡生之後不即死滅,有住及異,生、住、異、滅、謂之四相,言生至滅的中間必經過存在的住,至少也要經過變化的異而後方滅。生死的生,合生、住、異曰生,異滅曰死,故與生滅的生不同。講從無至有的生,必有能生所生乃成立生義。若無能生即無所謂所生,即不能說有“從無至有”的生。但說何為所生者的能生呢?若說從自生,既未生雲何有自?若說從他生,但此間所說的他須與自相對,當未有自的時候雲何有他?他既不有,雲何能生?若說自他共生,但當在未生的時候無自故無他,雲何有自他共可言共生?若說無能生而有生,則虛空何不#然生人?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皆不得說有生,故只得說“緣生”,從眾緣和合而生。然緣生之生本空,以實無能生、所生之可分劃。假說此法為所生,而觀此法實唯眾緣,假說眾緣為能生,而觀眾緣全即此法。且眾緣與此法同為眾緣所生法,而此法與眾緣亦同為能生的眾緣,攝入重重,交遍無盡,故“生空無生”。 照以上看起來,“人生”的意義大概可以明白了,略舉於左以當結論。 一、“人”是什麼?是五蘊和合及相續的假相——故人假無人。 二、怎樣叫“生”?是眾緣交遍且互融的空性——故生空無生。 三、怎樣做“人”?尊重仁及堅忍精進的人格,啟發此人人本具的性德,做成一個能仁能堅忍精進的“仁人”。 四、“人生”為什麼?造成人人能仁能堅忍精進的人格,去實證“人假無人”、“生空無生”的人生真相,同登正覺。
十四年七月在廬山講
|
|
|
|
|
|
上一篇:慧律法師:頓悟本心
下一篇:南懷瑾先生:佛教的孝道思想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