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陳兵:佛法的心髓:自治其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教向以擅長治心著稱,佛稱大醫王,專以治療眾生心病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達了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中國人對佛教功能的界定。人類文化中,若論對心理衛生、精神健康的重視,當數佛教為第一。佛教以心為決定眾生苦樂升沉,乃至國土世界污染清淨的關鍵,《雜阿經》卷十佛言:“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捨品》雲:“心清淨故世界清淨,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用如實的知見“自治其心”、“自淨其意”,因而成為佛陀所示解脫世間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對境臨事,心中盡管自然會起貪欲、憤怒等煩惱,心理活動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進、慈悲等殊勝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功能,以智能自主心、鍛煉心、淨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
《中阿含·念處經》載:佛陀教導徒眾“以心治心”,就像木匠用繩墨在木料上打上線,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兩位大力士捉住一個瘦弱的賊,隨意抓旋處置。《法句經》雲:“洗除心垢,如工煉金。”意謂應像良工巧匠煉金打鐵那樣錘煉自心,去除無明煩惱的雜質垢穢,使心如同金子一樣純淨。佛陀從對人生痛苦和存在意義的反省入手,以人內心深處了生死、趨求常樂的終極關懷為核心,對人心的結構、內容、性質及造成苦惱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過切身的實踐驗證,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達到“現法安樂”乃至涅槃解脫的技術。後世的佛教大師們,對佛陀教法不斷發揮補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學。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極其高明的心理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導師,佛法是一門高級的心理學。
佛教的修行體系,從歸依、發心到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薩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為治理自心而設計,都可以看作鍛煉心及心理治療的技術,或曰“心理衛生技術”、“精神保健體操”。正如宗薩欽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見地與修行》中所說:“佛陀的一切教法,都可以認為是訓練心的方法。”佛教治理、鍛煉心的方法極其豐富,主要者大略有以下十二門:
1、以正信、正歸依、正見安心
正確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終極理想,是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正見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和方向盤,也是進行心理鍛煉和治療的必要指導。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歸依,建議人了解佛教的內容和特質,觀察佛陀人格的偉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驗證性、佛陀聖弟子的清淨品性,經過深入了解、思考、比較、抉擇,自覺歸依佛法僧三寶。這種正歸依,能予人堅強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歸宿,心靈得以安頓。三歸依的核心,是樹立正見,通過學習佛法,確信一切無常、諸法無我而業果不虛,乃本然如是的真實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義,應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導下,過好物質的、倫理的、精神的生活,報恩盡職,為眾生、社會服務奉獻,如實認識自心、淨化自心,完善人格,獲得現前、後世、究竟的安樂。這種正信正見,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治療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
2、以發心振作心
發心,為修行的必要“加行”或起點,有如汽車上路前的確定目的地和加油。發心有發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三個層次。增上心者,通過觀察因果業報和人身的珍貴,決心合理生活,離惡行善,盡諸責任,做個合格的人、好人,獲得今生後世的利樂。出離心者,通過觀察人生的痛苦和世間的缺陷,決心以如實知見的智能淨化自心,超越不圓滿的生命形態,獲得涅槃常樂。菩提心者,通過觀察諸佛的功德、眾生的苦難、社會的弊病和自己的心性,發願修大乘道,以利樂眾生、莊嚴國土為己任,帶動眾生同趨生命進化的頂峰——成佛。藏傳佛教有極其具體的發起如上三心的觀修方法。發心使人具有明確、高尚的人生目標,能賦予人鍛煉自心的強大力量和積極向上的陽剛之氣,脫離卑劣、怯弱的低級心態,避免向下墮落。
3、以持戒約束心
持戒,乃佛教諸乘諸宗修行的基址,所謂“道品樓觀,以戒為郭”。持戒,是通過觀察思考,自覺求受佛戒,並依戒律之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佛教各種戒,皆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绮語、不邪見、不貪欲十善為核心內容,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實質。受戒持戒,從心理衛生的角度講,是用認定的合理軌范,由約束行為、語言不作諸惡,力行諸善,從最粗顯的層面鍛煉心的自主能力,使心不被有害於自他的煩惱所牽,流於惡行惡言,大乘菩薩戒還有督促受持者力行諸善、恪盡利樂眾生職責的積極作用。持戒能使人避免殺害、貪污、盜竊、YIN亂、縱欲、辱罵、挑撥、酗酒、吸毒、賭博等惡行,淨化社會環境。持戒者因行端身正,心安理得,能保持安然平穩的心態,如《法句經》偈所言:“持戒者安,全身無惱,夜臥恬淡,寤則多歡。”
4、以方便對治調伏心
方便,指為達到目的而采取的種種方法、技巧、技術;對治,謂針治煩惱和不良情緒,如對症服藥。佛教對治煩惱、妄念和不良情緒的方法很多,重要者有雙思維法、觀息法、反面觀想法、轉治法、自我認定法等。雙思維法,須經常注意自心的狀態,保持對自心的明白覺知,知道哪些心念、情緒是善的、有益的,哪些是惡的、無益有害的,當貪欲、憤怒等惡念將生、已生時,以正見思考其害處及將會引起的惡果,及時捨棄斷除,不令延續;當善念生起時,思考其有益而保持延續。觀息法,是在惡念、不良情緒生起後,轉念觀察自己的呼吸,或數息,或調息令漸漸深細,能很快止息惡念,平靜心波。反面觀想法,謂想象與煩惱妄念所念相反的東西,如欲火熾盛時觀想所貪戀的人身中有屎尿膿血等種種污穢不淨,怒火中燒時觀想所恨之人的優點、可愛之處,心情郁悶時回想歡娛成功,驕傲時省察錯誤過失,等等。以不淨觀對治貪欲、慈悲觀對治嗔恨,是佛經中所舉最常用的對治法。轉治法,如欲火中燒時,將貪占心轉為慈愛心,觀想所貪愛的人如同姐妹子女等,這是佛陀教給比丘眾對治性愛沖動的重要方法。自我認定法,是在煩惱惡念生起時,提醒自己明白佛弟子、比丘等身份,認識到生起如是念頭非我所宜,實時捨棄。如《佛遺教經》中佛陀教導比丘“當自摩頭”,體認身份,棄除驕慢。此外,對治煩惱的方便還有具治法、兼治法、息念法、轉移法、縱念法等多種。
5、以智能觀心
這是佛教用以把握和淨化自心、斷滅煩惱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為佛教止觀修習中“觀“(毗婆捨那)的核心內容,是佛教全部修行道的心髓。智能,指對佛法特有的一切緣起、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理之體認,以此正見觀照自心,深入觀析、體察心念生滅無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空無自性,這樣觀察時,本身便有息滅煩惱妄念、截斷意識之流,使心清明寧靜的作用。《中阿含·念處經》中,佛以“觀心如心”四字總括觀心之要。當由如實觀心見到心的真如實性後,整個心理結構發生質變,對佛法和心的真實得到決定的體認,會產生把握自心的超常力量,容易保持安樂明覺的心境。佛教諸宗諸派,各有其觀心之道,大乘如來藏系的觀心要在於當下一念頓觀心的體性而“明心見性”,天台、華嚴、真言、禅宗及密教大圓滿、大手印、道果法等,皆以由觀心而見性為修持心要,有生住滅、去來、一異、一多、處所、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四運、四句推檢觀心等多種方法。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則以本宗關於實相的“圓融三谛”頓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此宗還用“一念三千”的見地頓觀當下一念具足全宇宙的一切,稱“圓頓止觀”。
6、以忏悔清洗心
忏悔,是多種宗教通用的重要修行方法,佛教尤其是大乘、密乘對之亦十分重視。佛教忏悔之旨,在於清洗惡業、過錯的積垢,放卸心理包袱,使心從罪過錯誤的重壓下解脫,得以安然、純淨、輕快。佛教忏悔有具相忏、羯磨忏等講究形儀的方式,在僧眾或佛像前坦白發露過錯,自我譴責,表示悔過,決心永不再犯。密教多以修金剛薩埵法來進行忏悔。最有效的忏悔,是佛教特有的實相忏,要在以佛法的智能觀罪業、過錯本空,無能犯所犯、能忏所忏。如《觀普賢菩薩經》所雲:“若人欲忏悔,端坐念實相,眾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7、以慈悲軟化心
慈悲,是對眾生拔苦與樂的深度同情心、恻隱之心、仁愛心,將慈悲擴展至無條件、無限量、無分別、無執著,普遍於全宇宙一切眾生,名“大慈大悲”,是佛教崇尚的精神,乃佛菩薩主要的品性和感情。經雲:“佛無一切心,唯有悲心在。”慈悲,可謂人類心靈苑囿中最美麗的花朵,世人多對與自己無關、有隙的人、敵人不慈悲,但沒有人不喜歡別人對他慈悲。慈悲給人溫暖、友愛,常懷慈悲,人皆友愛,社會生存環境自然會優化。佛教諸乘諸宗都十分重視對慈悲心的培養,諸乘共修的“四無量心”(四梵住)中的慈無量心、悲無量心,通過觀想,將慈悲擴展至無限,是軟化心靈、培養高尚品質的高級訓練方法,有對治冷漠、殘酷、怨恨、憤怒的特效。
8、以喜樂滋養心
喜悅、歡樂、愉快,是最佳的心靈營養品,常懷喜樂,給人喜樂,能使自他身心健康,延年益壽,人際關系和諧融洽。佛經中常說“法樂”、“禅悅”、“法喜”“隨喜”,樂,為涅槃的功德之一,獲得現前、後世乃至究竟的安樂(涅槃),是佛教的目標。中國佛寺山門殿中那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布袋和尚)形象,集中表達了佛教常懷喜樂、予人喜樂的精神。諸乘共修的“四無量心”中的第三“喜無量心”,通過觀想眾生歡喜、為眾生歡喜而歡喜,將歡喜心擴展至無限量,是培養歡喜心的絕妙方法,為對治嫉妒的特效藥。
9、以“捨”寬松心
“捨”謂捨棄、放下、放松,佛教認為是有益的心理狀態。捨,主要指捨棄心中盤踞、粘著的貪占、憤怒、嫉恨等煩惱及憂愁、焦慮、散亂等不良情緒,捨棄因過度而變得有害的激動、狂喜、變態慈悲,捨棄貪惜吝啬,斬斷不應有的情絲等,使心寬松、平靜。捨能令激動的心平靜,緊張的心放松,堵塞的心開通,是一種調節自心的重要技術。佛教“四無量心”中的第四“捨無量心”,通過觀想,放棄心中的激動和粘著,將捨心擴展至無限,有對治激動、散亂、吝啬的特效。
10、以安忍煉心
安忍,梵語孱提(ksanti),指在任何刺激下心安然不動,是對心理承受力、包容力的鍛煉。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忍度,專門鍛煉安忍,所忍受的對象,包括寒熱饑渴病痛等苦,打罵、誹謗、嘲諷、譏笑、陷害等逆緣,贊揚、奉承、歌頌等順緣,及甚深難解的佛法義理。安忍,須磨練自心,在任何情況下都平靜不動搖,臨危不懼,臨亂不慌,臨難不驚,遇謗不怒,贊譽不喜,勝而不驕,敗而不挫,難忍能忍,有如磐石,風吹不動,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這是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事業所須具備的性格。大乘修習安忍的訣要,是以能忍所忍皆空的如實智能觀察,這種方法在鍛煉忍力上有特出的效用。
11、以精進磨砺心
精進一譯“勤”,梵語毗離耶(virya),指堅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是人心本具陽性的力量,可以開發、鍛煉、增長。精進被佛陀強調為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事業所必須,為佛教諸乘修行道的重要內容,“正精進”列為八正道之一,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以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恆令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為內容,以精進斷惡修善,貫徹所有的修行道。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精進度,專門鍛煉精進力,以緣起性空的智能觀照能精進、所精進皆空為修習的訣要,要求將精進力增長至無涯無際。
12、以禅定凝練心
禅定,為梵語禅那(dhyana)與三摩地(samadhi)之合譯,通指“心安一境”——高度專注的心態,佛教認為專注一境不散亂的定心乃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事業所必須,《成實論》卷十四:“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專門鍛煉定心的禅定,為佛教諸乘修行道的重要內容,戒定慧三學中的增上定(心)學,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禅那度,都是禅定的修習,具體的修習方法有南傳上座部的“四十業處”,大乘的般舟、一行、覺意、首楞嚴、念佛等三昧,密教的四部瑜伽,總計多達數百種,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禅定學。佛教禅定的特點,是以如實知見的智能為導,強調“無智不禅”。禅宗之禅,更是定慧一體,不拘打坐的形式,即世間而出世間,頓入頓證。禅定修習不僅可以提高專注一境的能力,而且能使身心發生諸多良性變化,令人享受到高級的“禅悅”,有治病、健身、益智延年、開發潛能、伏住煩惱等功用。
此外,佛教還有念佛、念天、念死、持咒等多種治理、鍛煉心的方法。佛教徒日常所修的禮佛、誦經、祈禱、唱贊、聆聽虛靜淡遠的佛教音樂等宗教行儀,其實都有調整心、鍛煉心、治療心理疾病的效果。通過多種修習,對心靈從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專注力、忍耐力、情緒等多方面進行鍛煉,使人的心理素質全面、高度優化,心理結構從多煩惱、不自主、低層次的凡夫型逐漸提升到智能、慈悲、安祥、精進的完美聖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謂“心靈自我進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實現”。
|
|
|
|
|
|
上一篇:誦念大悲咒逢凶化吉
下一篇:陳兵:佛法與現代人的“心病”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