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法語:念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1 諸位要曉得,念經不是超度亡魂的。佛法在世間,主要是度人的,不是度亡魂的。
2 念經,是把你自己的心性引發出來。
3 真正修行人的心願行,與佛的心願行相應,這就是念經的殊勝功德。
4 有許多居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會念經,換成別的書就不會念了,這是有感應的。
5 我們要是常常讀經,常常看注解,看個三年、五年,你自自然然就通達,就不會有障礙了,這裡面是有感應的。
6 我們只念《阿彌陀經》,除這部經之外,其他的經都不念了,死心塌地就依這部經,這個感應就特別的快。
7 念佛之前,為什麼要念一遍《阿彌陀經》?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跟我們講得很好,念一遍《阿彌陀經》是定心的。
8 念《阿彌陀經》,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念得字字分明、清清楚楚,這個裡面決定不起一個念頭,這是修戒定慧。
9 不管是哪一宗、哪一個法門,我們看古人的成就,你仔細去研究,他們都是從讀經入門的。念經就是修戒定慧,戒定慧就是性德。
10 戒律雖然那麼多,它的精神只有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念經就是持戒,而且是圓圓滿滿的持戒。
11 你讀經,你心裡面不會起惡念,自然就“諸惡莫作”;你念佛菩薩的教訓,這是最善,再沒有比這個更善了。
12 念經的時候要一心念,專心念。經上常講一心稱名,一心就是定。
13 一部經從頭到尾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這就是慧。
14 專念一部經,心裡沒有妄想,心定了,念久了之後開智慧,正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15 以清淨心念經,心中一塵不染,才能契入佛法。
16 以虔誠恭敬心展開經本,從頭到尾念一遍,戒定慧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全都圓圓滿滿在這裡修,這個真正不可思議!
17 佛經,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本性是無有窮盡,所以佛經言語文字裡所含的法味也就無有窮盡,它有很濃厚的義味。
18 法味絕對不是文字裡頭有的。如果文字裡有法味,每個人讀文字應該都可以領略到,不是!
19 法味從哪裡來?是你藉著文字把自己的心性引發出來,所以其味無窮,這叫法喜充滿,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悟處。這個悟有沒有止境?沒有,沒有止境的。
20 你去念經,天天有悟處。
21 也許有人說:我天天念經,都沒有悟處。為什麼沒有悟處?你念經不得法,一面念一面打妄想,沒有悟處。
22 念經的時候心地不清淨,你不會有悟處;念經的時候態度不恭敬,你沒有悟處。
23 用誠敬心清淨心來念經,沒有說是沒有悟處的,只可以說悟的有淺深差別,必定有悟處。
24 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念兩遍有兩遍的悟處,這個悟處沒有止境的。《阿彌陀經》從初發心到成佛都念不厭,就是這個道理。
25 諸位一定要牢牢地記住:讀經時不求解義。
26 你沒有通過心意識,讀到那個地方,這個意思忽然就現前了,這是悟處。
27 境界現前,你也不要生歡喜心。為什麼?你過兩天再讀的時候,會比這個意義更精更深,境界都出來了。
28 境界現前根本不理它,還是恭恭敬敬地念下去,這樣子才行。這種讀經叫功德,與自性相應,與戒定慧三學相應,與五分法身相應。
29 念經是把自己真如本性裡面無量的智慧、德能統統念出來,妙在這裡,這不可思議!
30 佛勸我們,佛經不可不讀!《觀經》三福,最後是讀誦大乘,所以讀經非常地重要。
31 我們對於經義要圓解,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32 念經的第一個階段是熟記經文。
33 念經的第二個階段是深解義趣。
34 念經的第三個階段是落實經義。
35 念經時,要隨文入觀。隨文入觀是經文裡面講到什麼境界,你自己就入到這個境界。
36 念佛人的淨念是:思惟經義,隨文入觀。你這個念都在經義裡頭,常常思惟經義,能念念都能夠與經教相應,這個相應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落實。
37 把經典所說的教誨,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就能自在、隨緣。
38 我們念經是求開悟。要求開悟從哪裡求?從定上求,從清淨心裡面求。
39 我們心得清淨,心得平等,這個時候的理解是智慧。
40 天天讀經、天天聽經,天天接受佛菩薩的教誨;天天讀經、天天聽經,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
41 讀誦經文,是天天不離佛。
42 天天念經,求自己的心、行與經典相應。
43 念經,行與解相應,才有功德。
44 灌頂的意思是:把無上的正法傳授給你。
45 念《阿彌陀經》一次,諸佛菩薩就向你灌頂一次。
46 《阿彌陀經》自始至終都是在講極樂世界,自始至終都是在勸人念佛求生淨土。
47 念經想經裡面的境界,這個經裡面的境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境界,“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48 念經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我們念《阿彌陀經》的真正目的,實在講,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南無阿彌陀佛
|
|
|
|
|
|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依教奉行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四依法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