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把握因緣就是智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在單獨的事件上,能隨時把握機會與不能把握機會可能對生活影響不大,但是不懂得把握因緣的觀念如長期累積,甚至根深蒂固,則會對我們的一生起決定性的影響,嚴重時則左右著我們的命運。

在慈濟志業推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很微妙的道理。修行既然是講因緣,則往往一些小小的因緣卻有大大的啟示,甚至帶給我們莫大的影響。有時候,表面上看來只是一個小因緣,卻大大改變我們的一生,而有些人更因把握了每一個小因緣而成就了畢生的道業,因此我們才會說:“連接每一個當下就是永恆”、“把握因緣就是智慧”這些話,讓我們有大大省覺的空間。

三十九年前,證嚴上人因把握“地上一攤血”的因緣,而一念悲心起,創造了慈濟世界。我則因十多年前的一次靜思精捨尋根,而找到心靈的家,從此走入心靈的桃花園。有些人因觀賞了一場慈濟手語表演而進入慈濟當志工,如今是據點的負責人。有人只是隨興報名參加慈濟的團康活動,進而參加慈濟其它活動,滿心歡喜之余,也帶動全家加入慈濟大愛的行列,成為慈濟家庭。有人只是參加一場慈濟的音樂演唱會,因為被慈濟人用心投入及殷勤服務所感動,而大喜大捨,從此改變觀念,在經營事業之余,也積極投入志業。有人只是把握了一個做資源回收的因緣,從中體會心靈環保的重要,而自此轉移生活的重心、改變人生的目標,因此開創出生命的無盡空間,活出希望與信心。

把握因緣就有如把握善念一般,
不能因善小而不為;
小因緣不能把握的人,
絕對無法奢望大因緣的成熟。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從許多不經意的小事中體會把握因緣的道理。搭公交車時,因為一個班車沒能趕上,而下一班車又偏偏客滿,或延遲進站,造成趕不上車只是差幾秒鐘,而蹉跎時間是個把鐘頭。“蹉跎人生的一站,有時會深深影響人生的全程”即是如此。駕車時,一個綠燈沒能實時通過,碰到後面是一連串的紅燈。此有如在單獨的事件上,能隨時把握機會與不能把握機會可能對生活影響不大,但是不懂得把握因緣的觀念如長期累積,甚至根深蒂固,則會對我們的一生起決定性的影響,嚴重時則左右著我們的命運。

有時候,雖僅僅是一個小小的茶會,但因分享者有著浴火鳳凰的心路歷程,而讓聽者感同身受、若有所悟,有人可能因此大夢初醒,因一句肺腑之言而打動一個念頭,因一個念頭而改變一生。因此,把握因緣就有如把握善念一般,不能因善小而不為,小因緣不能把握的人,絕對無法奢望大因緣的成熟。因為,機會絕對不會留給尚未准備好的人,尚未准備好的人即使機會來了,他也沒有智慧去把握。靜思語所說:“小事不做,大事難成”即此道理。

把握當下是幾秒鐘,
但要恆持剎那卻是幾年功;
讓剎那成為永恆就要連接每一個當下,
這些都需要有智慧做後盾。

證嚴上人勉勵慈濟人要“把握當下,恆持剎那”,更是將把握因緣與把握當下的哲理再深入剖析與闡述,那是上人創造慈濟世界,帶領全球慈濟人推動心靈改革的點滴體會。嚴格說來,這就是生活智慧,我們做到了才能有所體會,沒有這樣的體會就是還沒做到或還做不夠,要想做到,就要從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因緣用心學起。把握當下是幾秒鐘,但要恆持剎那卻是幾年功,因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把握因緣是一剎那的事情,讓剎那成為永恆就要連接每一個當下,這些都需要有智慧做後盾,所以才說“觀察諸法用智慧,把握因緣來修行”。

人因有惰性,有時候因緣來到,也會因心生懈怠而躊躇不前,但因善知識的提攜或激勵而勉強把握,結果因把握一次而成長一次,自己受益後,把握因緣的感觸更為深刻,這在許多慈濟人的心得分享中屢見不鮮,紛紛感恩當初苦口婆心也不厭其煩接引我們的善知識。例如慈濟生活營,往往是要幾天的時間去參與,把握與否不但是智慧的抉擇,有時更是內心的交戰。去嘛!要犧牲好幾天的時間,而且要整天上課及活動。不去嘛!失去如此讓心智提升的進修機會又很可惜,這種選擇的過程就是人生的經歷。因緣把握了才會有美好的回憶,因緣錯失了當然就會後悔過去。

把握因緣需要用智慧,如果自認能力不足,無法隨時把握因緣,則不妨試試勉強的功夫,強迫自己或勉強自己去把握因緣,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時間一久,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勉強把握因緣也算是把握了因緣,一旦把握因緣就是把握讓自己往上提升的契機,從中自然會有成長的喜悅,那時我們會說:“把握因緣的感覺真好!”

 

上一篇:陽光照向黑暗 黑暗自然消失
下一篇: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對抉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