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沈家桢老居士:五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五眼
沈家桢老居士講
一九六九年佛誕日以英文講於紐約大覺寺
講稿由舒吉夫人、唐龍居士譯成中文
諸位朋友:
什麼叫做五眼呢?
在佛教的名詞裡,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
這幾個名稱,來和諸位研討一些佛法。首先我要指出,這裡所稱的「眼」,並不
是單指人類的眼睛。人類的眼睛只是肉眼的一種。事實上,人眼並不十分優越。
鷹的眼睛比人眼看得遠得多。貓頭鷹的眼睛對於光,遠比我們的眼睛敏感,所以
貓頭鷹能在黑暗裡看見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肉眼
為了說明人眼的限制,我要介紹這張由現代科學家所繪制叫做電磁光譜的圖
表(見彩圖一)。這張圖表告訴我們,人眼只能看見宇宙裡非常狹窄的一段,我
們稱它為「可見光帶」(指圖中的彩色部分)。人眼看不到紅內線波長和比這波
長更長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線波長和比這波長更短的一切。
那就是說:在人類還沒有發明別的工具來幫助他的肉眼探測「可見光帶」以
外的宇宙前,人類所看到的,並認為是完全的、真的、確實的世界,實際上是極
不完全的,它只是整個宇宙的極小一部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宇宙,已經比幾百
年前不知要大了多少,可是還只是整個宇宙微乎其微的一部分;這個極重要的事
實真理,一向是被人類所忽略的。想想兩千五百年前佛陀便能不靠我們今日所擁
有的任何工具指出同樣的結論。那確實是令人驚服的。
這裡有個比喻,也許可以幫各位更清楚地了解我們人類的肉眼是如何拙劣,
以及天眼和肉眼的比較是怎樣的。
試想像在一個大城市的中心,如果有一幢完全關閉的屋子,只開了一個很小
的窗子,從這個窗口,一個人只能看到層疊的高樓和上面一小塊藍色天空,以及
有限的人們活動。假設有一個小孩,在這屋子裡出生長大,那麼他對世界的印象
可能是什麼樣兒呢?無疑地,他對他的世界的印象是根據透過這個小小的窗口所
看到的一切。你如為他描述海景浩瀚的美麗和日出日落的奇觀,無論說得怎樣天
花亂墜,他都很難了解,很難欣賞。我們人類的肉眼所能給我們的便只有這些。
事實上我們是住在一個黑暗的屋子裡,透過一個很小的「窗口」──我們的眼睛
──去看世界,然而我們卻堅持地說,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完全整體、確切而又
真實的世界!
現在假設另有一所完全封閉的房子建在山頂上,並且開有一個很大的風景窗,
從這兒可以看見無際的天空和無限的曠野。或許,為了讓它更顯得美妙些,我們
不妨說,到處都是鮮花園地,還有少女們在園中曼舞婆娑。在這個屋裡也有一個
小孩出生成長。
那第二個孩子所看見的世界,無疑地要遠比那個從小窗口看出去的擁擠都市
要來得偉大與美麗。如果說第一個孩子只有肉眼,那麼我們可以譬喻地說,第二
個孩子是具有天眼了。
天眼
通常我們都說只有天上的神或女神才有天眼,然而按照佛教的義理,這種說
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我們人類也能得到天眼,有兩個方法可以使我們做到:一
是透過「禅那」(Dhyana),這是一個梵文字,通常譯為「冥想」
(Meditation)。另一個方法是在肉眼上加儀器(要知道肉眼本身也
是一種儀器,在今天甚至可以移植了)。雖然第一個方法比第二個高明得多,第
二個方法卻可能易於為現代人所接受。現代人依靠高度望遠鏡可以看得很遠很遠。
用顯微鏡可以看到肉眼所不見的微生物的活動。今天,一個人可以藉著人造衛星
及電視看到萬千裡以外發生的事。有許多奇景在佛陀的時代是天眼所獨享的,現
代人也能看到了。在佛陀的時代,禅那可能是使人類超越肉眼限制的唯一方法。
其實,人的看的能力原是無限的,我們之所以不能發揮這整個看的能力,乃是受
了我們這對肉眼的限制。很明顯的,佛陀深知這一真理。經過多年的禅那,佛陀
發現肉眼的障礙可以打破,人原來的看的能力可以充分發揮。當一個人發揮了他
原來的視力時,他將毫無困難地把視界擴展到天眼所能達到的范圍。
說到這兒,我相信諸位不難了解肉眼是什麼,天眼是什麼了。在佛陀的時代,
使人類了解天眼是很困難的。但是在現代,實際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某種程
度的天眼,因此,我們也就比較容易領會得到。
慧眼
現在讓我們來談慧眼。
為了描述慧眼,我必須介紹一個很重要的佛法基本概念,這個概念在梵文裡
叫做Sunyata,通常把它譯為「空」,更正確些,是譯成「第一義空」。
這個教義是很獨特的,在別的宗教教義裡可不容易找到。佛教浩瀚的經典有極大
部分致力於研究「空」。我今天所能貢獻給各位的,實在只是從汪洋大海中掬出
來的一滴水,但我願意盡我所能。以下是介紹佛陀常常使用的三種分析方法。而
每一個方法都歸結到宇宙萬物萬象的本體原皆是「空」。
第一種方法,我叫它分解分析法。
我這裡有一架收音機,讓我用它來做例子。這是一架我們叫做收音機的東西,
現在我把它的擴聲器拿了出來,諸位是否把這一個擴聲器叫做收音機呢?答案是
否定的。諸位將稱它為擴聲器。現在我又拿出電晶體,諸位把電晶體叫做收音機
嗎?又不是的,那是電晶體。電容器、電阻器、塑膠套子、電線等等,又怎樣呢?
這些部分無一可以稱為收音機。現在請大家注意,當各個部分都拆散移開了後,
諸位能告訴我收音機在那裡嗎?收音機沒有了。因此,「收音機」只是我們為暫
時合在一起的許多零件的集合體所取的一個假名稱。當一個人在心中把它分解時,
它就失去了存在。因此,收音機並不是一個永久性的實體,收音機即是「空」。
(請注意這個「空」不是「實」和「空」相對的空,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因
此,佛法中更精密地稱之為「第一義空」。)
不僅收音機是「空」,擴聲器也是「空」。假如我拿出擴聲器中的磁鐵,諸
位稱它為擴聲器嗎?不會的,諸位一定稱它為磁鐵。假如我移掉架子,諸位稱它
為擴聲器嗎?也不會的,諸位將稱它為架子。當所有的零件都拆開移去時,你還
到那裡去找擴聲器呢?所以,我們分解了擴聲器,它就失去它的存在。擴聲器不
是一個永久性的實體,擴聲器是「空」。
分解的分析法非常重要。因為諸位可以把這個方法應用到世上的每一樣東西
上而引出相同的結論:每一樣東西都能分解,沒有一樣東西是永久性的實體。所
以,不管我們稱呼它為什麼,它總是「空」。佛陀把這個方法應用到他自己身體
上。他幻想從他身體上去掉他的頭,而後問道:這頭是否還能稱為人身或「自我
」?答案是:否,它是一個頭。他從身上取去手臂,這可以叫做人身或「自我」
嗎?答案又是:否,它是一只手臂。他取出他的心,問道:這是否人身或「自我
」?也不是的。現在我們甚至於更精確地了解到一個人的心可以移植給另一個人,
而不把另一個人改變成這個人。他取去身上的每一部分,發現這些部分沒有一個
可以稱為人身或「自我」。最後,在每一部分都移去之後,「自我」在那裡呢?
因此,他下結論說:不僅肉體是「空」的,就連「自我」的觀念也是「空」。
第二個方法,我叫它歸納分析法。
雖然我們在世界上看到成千成萬不同的東西,人卻能將它們歸納為少數基本
原素。比如說,基於化學的特性,人類把黃金列為基本原素之一。雖然成千的金
制物品,從復雜的黃金鑄像到簡單的金條,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但每種金制物品
都可以熔解並再鑄成另一形狀,它們都是可變的、不恆久的。能保持不變的是共
同的化學特性。因為有這共同的特性,所以我們就把所有的這些物品叫做金子。
換句話說,它們都可以歸納成一個稱為金子的單一元素。
在佛陀的時代,印度哲學家將宇宙間的森羅萬象歸納為四種基本元素,就是:
地、水、火、風。佛陀則宣稱這四種元素還可以進一步歸納為「空」。並用金子
做例子,佛陀的意思是:雖然我們已經抽出這一切金制物品的共同特性,稱它為
金子,可是我們能指出金子是怎樣的一種東西嗎?能指出金子究竟在那裡嗎?凡
是我們所能夠指出的,都只是金子的某一種特殊形狀,例如金條,可是金條不能
代表金子,因為金條是可以變的,並不是永久不變的。因此,「金子」這二個字
只是我們給某些特性的一個名稱,是沒法拿出來給你看的。所以,佛說金子是「
空」。基於同樣的推論,一切固體都即是「空」。
不僅固體是空,液體又何嘗不是空?液體的特性,也是沒有永久性,沒有固
定的形狀,是可變的,是無從捉摸的,是空。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說,宇宙每
一樣東西都能歸納為「空」。(這即是「色即是空」的注釋。不但色法是空,心
法也是空,因為歐美人著重物質,所以這篇講詞偏重色法,請讀者注意。)
西方科學家也獲得一個與此類同的結論,那確是很有趣的事。在愛因斯坦發
現相對論之前,西方科學家把宇宙萬物歸納為兩個基本元素,說這兩個元素是恆
久常存的;一個叫做物質,另一個叫做能。愛因斯坦用數學方法證明,將這兩個
元素統一了起來。他說:物質也是能的一種形態、正和電是能的一種形態,光是
能的一種形態等一樣。他由此下結論說,宇宙萬物萬象都只是能的各種不同的形
態。可是我們如進一步問,什麼是能的原來性質呢?你能拿出能的本體來給我們
看看嗎?雖然我不敢武斷地說西洋科學家的所謂能,同於佛法的所謂「空」,至
少我說能的本體也是沒有固定形狀,無法捉摸,類似於「空」。
第三個方法,我叫它透視分析法。
佛陀用禅那來實施這種方法,我們沒有這樣的功夫,不容易照辦,幸好現代
的科學成就提供了許多工具儀器,可以大大地幫助我們了解這個透視分析法。
讓我們再來談談這張電磁光譜(見彩圖一)。我們知道,人類的肉眼只能看
到宇宙中這個在譜上叫做「可見光帶」的很小的范圍。但是靠某種儀器的幫助,
例如紅內線儀、X光、顯微鏡等,現代人已能夠看到「可見光帶」以外的若干宇
宙領域。為了更容易幫助諸位透徹了解起見,請諸位再看這張圖表(見彩圖二)。
這張圖表所顯示的是,藉不同的儀器、在不同的電磁波長下所看到的一個通常我
們所謂的人。我在這張圖表上標明了一到五。在「一」底下,諸位看到一個主要
由紅、黃及綠三種顏色所構成的形象,那是藉紅內線儀所看到的人的樣子。在「
二」底下是肉眼不用其他儀器所看到的人。在「三」底下是透過X光所看到的人,
皮和肉都不見了,然而骨架仍在。接著一個標明「四」的,是用顯微鏡所看到的
人身各部分的分子構造圖。最右邊標明「五」的是一片空白。
諸位看了這個圖,請不要誤會,說這四個圖和那一片空白是代表不同的實體,
它們是同一個人。也不要誤會,認為從左到右它們占據著不同的空間。實際上,
它們是在同一個空間裡的。為了再說得清楚一點,請諸位把我當作我所談的那個
人。請試想像,如果諸位的眼睛能看到紅內線,那麼諸位所看到站在這裡的我便
是紅、黃、綠三色組成的形象。現在,再改用諸位日常使用的「儀器」來看,在
諸位的肉眼裡,我的身體顯現出來了。再想像諸位的眼睛能看到X光,那麼皮肉
及血液都消失了,諸位現在看見的,便只是我的骨骼。再換另一種儀器──顯微
鏡的眼睛──來看,現在站在這裡的則是一個復雜的分子結合了。我們更進一步
深入探討,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分子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則由質點組成,最後
一切質量都可以轉變成能。能的原本性質是我們看不見,也抓不到,無形無色,
無從捉摸的。讓我們稱它為「無形之形」,這個就是「五」底下的空白處。
請諸位注意這一事實:我仍是同一個通常所謂的人,但現在卻以不同的形象
在諸位的面前呈現──一個彩色的影像,一個肉體,一架骨骼,一個分子微體的
結合,以及諸位從各種不同的境界看成的其他許多形態。最後則是無形之形。
這第三個方法──透視分析法,也引到同樣的結論:宇宙間的萬物萬象都可
以深究到它的根源,科學家稱它為能,而佛陀稱它為「空」。
有一點極其重要,要請諸位注意,前面我所說的都是意識理解,而「空」卻
是直接的經驗境界。容我重復地說一遍:「空」是直接的經驗境界。據說當一個
人達到那境界時,他便會經驗到一種極大的快樂感,比一般人所經驗到的任何快
樂感都要強幾百倍。不僅這樣,「空」是一種沒有變動與無常之感的境界。
現在讓我再推進一步。諸位都知道,認識了人的痛苦是導致悉達多太子放棄
宮廷生活,做一個苦行僧,去尋求人類解脫大道的直接原因。佛陀列出了人類的
八苦──苦在梵文裡是duhkha。這八苦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
會、求不得和無常(也即是五蘊熾盛)。我沒有時間為諸位更詳細地解繹八苦,
但是,如果諸位細心地將它們分析一下,就可以斷定,這八苦統統都跟我們所具
有的肉體,以及我們稱為「自我」的意識有關,或者也可以說,肉體和「自我」
意識是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
因此顯而易見,在「空」的境界中,肉體與「自我」意識已不再存在,苦又
怎麼還能存在呢?當一個人達到那種境界時,宇宙萬物,包括他自己在內,都成
「空」觀。所有人類的痛苦以及生死都消失了,都不再執著,這種人我們說他擁
有了慧眼。
這就像忽然從一個極沉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這就像慈母和他失去了多年的
愛子不期而遇的心境;這就像在一個狂風暴雨的大海中絕望地航行時,忽然發現
一條地平線時的狂歡。這些是佛經上對一個人得到慧眼時,所經歷的大喜悅的一
點描寫。
很多佛陀的弟子都達到了這種境界。在佛教裡他們被稱為阿羅漢,他們已是
聖人。然而佛陀卻向他們發出嚴厲的警告:「不要停頓在慧眼上!」佛陀指出,
人的最大的病是執著;當人只有肉眼或天眼的時候,他把不完整、易變的,因而
也是虛妄不真實的世界看成完全的、恆久的、真實的。他就執著於他所看到的世
界,一切痛苦由此而生,這是一個極端。可是當一個人用慧眼看見了宇宙萬物是
無常的、不真的、「空」的時候,他喜樂留戀於這個「空」的境界,這就成了對
「空」的執著,是另一個極端。無論是對「有」或對「空」,一旦有了執著,那
個構成一切無明和痛苦之根的「自我」意識便不能完全絕滅,人也就不能澈底解
脫。因此,法眼的獲得乃是佛法中再進一步的教旨。
法眼
什麼是法眼呢?一個人得到了慧眼之後,能不停滯留戀在「空」的境界裡,
卻體認到:雖然他在不同的境界裡所看到的都是虛妄不實的幻相,然而對那一個
境界而言,這些幻相即是真的,這個人得到了法眼。
現在讓我們再參考第二個圖表。一個只有肉眼的人會堅持只有肉眼所看見的
一切是真的,他缺乏對其他境界的知識。一個擁有天眼的人會說紅內線的形象、
肉體、骨架、分子的復合體等等都是真的,並執著於這一切。一個擁有慧眼的人
看出這個圖上的一切形象全是無常、無實體和虛妄不真的幻相,唯有「空」才是
真實恆久的狀態,因此便執著於「空」。
現在一個擁有法眼的人會說,雖然這一切形象確實是無常、虛妄的假相,它
們卻不是與「空」分得開的另一實體,它們都是同體,然而就它們所在的境界領
域而言,它們全都是真的、實有的。
「空」的直接體驗給人以大智慧;然而若能把一切雖然都是假相,可是在它
自己的境界領域裡卻是真的這一點認識了,那就會自然產生一種無條件的、無差
別的、遍及一切的愛與慈悲。我們認為這種人擁有法眼,在佛教裡則稱他為菩提
薩缍,簡稱菩薩。
一旦一個人達到了「空」的境界而又能克服了對「空」的執著,無條件、無
差別、遍及一切的愛與慈悲,便自然而然地從一個「空」的直接經驗裡產生出來,
那真是人類的奇跡,也因此使得佛法成為最獨特、最精深的實踐教義。
讓我告訴諸位一個故事,用它來說明得到慧眼的阿羅漢與擁有法眼的菩薩間
不同之處。
一座大廈失火了,只有一個導向安全的門。許多人-男人、女人、小孩-在
這大廈裡玩,他們之中只有少數人知道火災的危險。這少數知道危險的人,努力
尋求一條出路。路是又長又難走的。最後他們沖出濃煙,出了大廈,當他們再度
在戶外新鮮的空氣裡呼吸時,他們是如此地高興,以致他們就只是躺在地上,再
也不想做任何事情了。然而,他們之中卻有一個人,不這樣想。他記得許多人仍
在這大廈裡,而不明白火的危險;而且即使他們明白了,他們也不知道通到門口
的路。所以,他便不顧自己的疲倦和危險,一再跑進大廈,去引導別人走出這危
險的地方。
這個人就是菩薩。
另一個有名的故事,由赫士唐·史密斯教援(Prof. Houston
Smith,他的中文名字是施錫恩)在他的傑作《人類的宗教》裡介紹給西方
的讀者。故事是這樣的:三個人為了到遠地尋寶而旅行橫貫沙漠。他們在烈日下
走了一段很長的路,又累又渴,急切需要一個蔭涼的地方休息,和一些水或水果
來解他們的焦渴。忽然,他們來到一個有圍牆的莊院。他們之中一個人爬上牆頭,
高興地喊起來,就跳進了那莊院,第二個旅行者跟著也跳進了莊院。接著第三個
旅行者也爬上了牆,他從那裡看到一所美麗的花園,在棕榈樹的蔭蔽下,還有一
個有噴泉的大水池。在渴累交迫、赤日黃沙的景況下,這是何等的誘惑!正當他
要跳進莊院去的時候,他想起還有許多許多的旅行者仍舊在那可怕的炎日沙漠裡
拖著沉重的腳步旁徨,不知道有這個綠洲。他終於拒絕了跳進莊院的誘惑,忍耐
著一切的苦,再爬下牆來,回到那漫無邊際、熾熱的沙漠裡,去接引別的旅行者
到這個蔭涼休息的地方來。
我相信在座的每個人都不難了解,這第三個人是菩薩。
這裡必須指出:這樣的慈悲並不是表面的,而是發自內心,深不可測的。它
沒有諸如「因為我喜歡你」或「因為你服從我」一類的先決條件。它是無差別的、
無條件的。這種慈悲和愛是從「空」的直接體驗而生,是從完全調和、完全平等、
沒有任何執著的境界而生。
為了幫助各位更正確地了解法眼,我必須提出非常重要的兩點。第一,法眼
能觀照真理的無限方面。正如在無邊無際的太空中,天文學家指出許多銀河、恆
星、行星等等一樣,在「空」的體驗中看出無窮無數的境界,無窮無數的天堂、
人間,無窮無數的有情眾生和不可計數的活動。第二,具有法眼的菩薩是沒有執
著的。在《金剛經》裡佛陀一再地說,當菩薩救度眾生時,他對主體,例如「自
我」;對客體,例如「你」;對其余的事物,例如行為;或對時間的概念都沒有
任何執著。因為如果菩薩對任何事物有絲毫執著,他便不能稱為菩薩。
說到這裡,我希望諸位對肉眼、天眼、慧眼及法眼這四種眼已經有了清楚的
觀念。下面是禅宗裡兩首有名的偈及關於它們的故事。
中國唐朝時候,有一次禅宗的五祖要他的弟子們都寫一首偈給他看,以顯示
他們對佛法的了解。神秀上座呈了如下的一首: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評論說,神秀只到了門口,還沒有登堂入室。
一個名叫惠能的俗人也在寺內。雖然他沒有接受過五祖的教誨,卻是一個有
大利根的人。當惠能聽到這首偈時,他不以為然,便說:「我也有一首偈。」於
是就宣讀他的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後來,惠能做了五祖的弟子並證到大覺大悟,成為禅宗史上最有名的六祖。
他對不同根性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誨。雖然沒有這樣的記載,我敢說,六祖會毫不
猶疑地告訴一個來求教的初學者: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現在我想問:神秀是用了那種眼作他的偈?惠能又是用了那種眼不同意神秀
而念出他的偈?為什麼在他成了六祖之後,他卻可以用他先前所不同意的偈來教
人?現在六祖用的又是那一種眼呢?我不回答這些問題,願意把它們留給諸位,
以便諸位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佛眼
現在我們來談談佛眼。
到此為止,我算勉強說了一些關於前四種眼的解說。可是關於佛眼,我確實
無法說什麼,因為無論我說什麼,都是隔靴抓養,不會中鹄的。
但我也很明白,我不能就此停止,站在這裡,一聲不響,像佛陀那樣,就只
舉起一朵金色蓮花。不僅我沒有像佛陀那種透過沈默能夠傳達了解的輻射力,而
且諸位也不會滿意。那是可以了解的,因為不但我們的眼是肉眼、我們的耳朵和
意識也同樣都是肉體的,所以我們必須使它們滿足。因此,我總得說上一點兒:
一、諸位一定會注意到,當我談到前面四種眼的時候,總有一個主體和一個
客體。譬如說,就肉眼而言,人是主體,世間現象是客體;就慧眼而言,阿羅漢
是主體,「空」是客體;當我說法眼時,菩薩是主體而宇宙間萬千境界是客體。
然而,現在談到佛眼時,倘若說佛是主體而宇宙是客體,那就絕對錯了。因為佛
與宇宙之間區別已經不再存在;佛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佛。倘若說佛擁有佛眼,
這話是同樣的錯誤,因為佛與佛眼之間也沒有差別;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
簡而言之,諸位所能提到的任何相對觀念,在佛眼下都不再存在。甚至「空」也
不存在,因為「空」就是佛,而佛就是「空」。
二、我對佛眼想說的第二點,是關於「無限的無限」概念。我說「無限的無
限」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我們說人類宇宙觀的概念是無限的,那麼拿它和佛陀宇
宙觀的體驗相比較,只就有如一個泡沫在大海之中。這是不可信的嗎?是的,這
是難信的。但是讓我們想想數學裡說些什麼。諸位知道一次乘方是一條直線;兩
次乘方是一個平面或面積;三次乘方代表一體積或空間,其大小已經可能是無限
的了。現在四次乘方怎樣呢?五次乘方以至若干次乘方又是怎麼樣的呢?如果諸
位能向我解釋若干次乘方代表的是什麼,諸位對佛陀的宇宙觀-無限的無限-就
已有點了解了。
三、我對佛眼想說的第三點是瞬息性和「一發即到性」,這又是一個很難為
人們了解的概念。對我們來說,時間的持續是一件確確實實的事。因為有這個時
間的因素,人從一個嬰孩長大為青年、成人和老年等等。若說在佛眼之下時間是
不存在的,這是我們不能了解的。那就是佛眼之所以為佛眼。億萬年無異於一剎
那。照我們的宇宙觀看來,距離地球以億萬光年計的世界,佛可以在一瞬間到達,
這是如何的奇跡!
四、關於佛眼的第四點是互攝互入的總體性與無不涵攝性。諸位中可能看過
一部叫「黃色潛艇」的電影。在那電影裡,有一個真空吸管的怪物,它能吸進任
何遇到的東西,在它吸完世界上一切東西以後,它開始吸它所站著的大地。真空
吸管是如此有力,以致它把整個地球吸到了自己身體裡面,於是它也吸進了它自
己。這一個描寫可以給諸位一些無不涵攝的概念。
綜結而言,我對佛眼提到了下列四點:
一、無主體與客體,那是絕對待,沒有相對概念;
二、無限的無限,那是絕空間,沒有空間概念;
三、瞬息性和一發即到性,那是絕時間,沒有時間概念;
四、總體性和無不涵攝性,那是無空無,沒有空無所有的概念。
這是佛眼的四種概念。
在我結束今天的講話前,我要給諸位再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對夫婦,常要爭吵,後來他們聽到了五眼的說法。有一天他們又開始吵
嘴了,看起來那又將是一次像往常一樣的爭吵,弄得夫妻兩人都惱怒非常,氣憤
頹喪,以致他們可以好幾天見面不講話。正在這當兒,忽然丈夫說:「現在我在
用我的天眼,呀!你只不過是一具骨架,我為什麼要跟一具骨架爭吵呢?」妻子
靜默了一會兒,然後放聲大笑。丈夫問她:「你現在干什麼?」妻子說:「我正
在用我的慧眼,你已經消失了。現在沒有什麼可以惱我了。我很快樂的在『空』
的境界裡。」然後他們兩個都大笑著說:「還是讓我們都用我們的法眼吧。雖然
我們都是假相,但讓我們在這個境界中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吧。」
今天我們慶祝這位偉人──釋迦牟尼佛的生日,智海法師還要贈送諸位一個
大生日蛋糕。我現在所贈送的只是一些生日糖果而已。我的生日糖果是這句忠告:
「不要總是用你的肉眼,要把視界擴大。」不要讓你的心老是被這個細窄地段中
所見到的事物弄得神魂顛倒。把窄帶打破,把視界擴大,發展張開你的天眼。漸
漸地發展張開你的慧眼。到了這個境地後,請諸位想著在那廣大熾熱的生死大漠
中掙扎的許多同胞以及別的可憐眾生;張開你的法眼。最後我希望諸位全都有佛
眼,諸位都成佛。
謝謝諸位!
|
|
|
|
|
|
上一篇:廣超法師:佛法與科學
下一篇:聖一法師:《金剛經》淺釋1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