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從禅僧對話看台灣商界的三“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作者: 官志雄
王永慶、王又曾、王玉雲:這三位同姓本家又同是台灣的巨賈富翁。那麼他們又有什麼不同呢?台灣《聯合報》副刊發表了張作錦的一篇文章《寒山、拾得和三位王先生》,談到相關的內容。
文章摘錄如下:
在台灣企業界的名人中,我認識三位王先生:王永慶、王又曾和王玉雲。這三位先生,有的略有往來,有的僅數面之雅;有的可能記得我的名字,有的大概已經記不住我的名字了。
王永慶先生是石化業的龍頭。前些年他精力旺盛,常請行外人到他家晚餐,縱談國家天下事。王先生待客菜肴雖稱不菲,但絕無魚翅、燕窩之屬,倒是有一大盤人人難忘的炒米粉。他的子女幫忙擺桌子、端菜,大人談話時他們遠坐一旁聆聽,從不插嘴。
十多年前我在紐約工作,對於從超市裝東西回家的紙袋,就像一般節省的家庭一樣,捨不得丟掉,拿來作垃圾袋用。有一次王先生在他新澤西家中設宴,回程中兒子告訴我,王家也用購物紙袋裝垃圾。
王氏的節約習慣,成就了他的大事業。當年政府在美援協助下,要在台灣發展塑料工業。起初屬意一位造紙企業家,對方未接受。當局指示台灣銀行調查全省存款戶,看誰較有財力。結果大戶不在台北,嘉義分行一位籍籍無名的米店老板王永慶存款一百多萬新台幣,因而成為人選。現在大家稱王永慶為“經營之神”,但印證他親口講的一則小故事,他的成功只是“心存顧客”而已。王氏說,他開米店時,別的米店只等顧客自己上門,他則記住每一顧客的家庭情況。某人一家五口,買的米夠吃十五天,十二天時他就打電話詢問顧客是否已吃完?是否需要接著運送米?於是主顧只增不減,利潤也就滾滾而來。
王又曾先生的財力比不上王永慶,但力霸、東森等企業,加起來也十分壯觀,非一般富商可比。
王又曾在他的招待所宴請新聞界,我去過三兩次,他人極隨和,但與客人的共同語言不多。現在,他因不正當的經營手法,受法律追究,自己被困美國移民拘留所多時,四名子女和弟弟則在台灣坐監。一度呼風喚雨的家族,現在面臨風狂雨驟。
1964年我初入報界,被派到高雄市采訪新聞,王玉雲先生時任議長,後任市長,公開場合略有接觸。他偶爾也到我們采訪辦事處串門。後來他從官場轉到商場,起初一帆風順,有“南霸天”之稱。終因掏空中興銀行,以八十二歲高齡,被判七年徒刑。在入獄前夕,忽然“失蹤”。他逃出境了?還是隱匿台灣?或終將歸案服刑?不論何者,他的晚年歲月都將極為悲慘。
這三位王先生,不是富可敵國,就是腰纏萬貫,照我們小民的想法,是“吃八輩子也吃不完”。為什麼還有人無所不用其極的再去弄那些見不得人的錢?人要多富才算富啊!時人每謂大眾習於“仇富”,實則一般人所仇者,僅為“不義之富”罷了。
唐朝名僧寒山和拾得曾有一段頗富禅機的對話: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世間事,是否都應忍讓?能忍是否必然自安?各人有自己的判斷。但是“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卻如當頭棒喝,使人心撼神搖。人的品行功過,都要經過時間檢驗。“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宿命論,它是“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同義語。
今天在各行各業裡,那些胡作非為、貪得無厭的人,未必一定要“再過幾年”,也許只要一年半載,到時“你且看他”。
|
|
|
|
|
|
上一篇:讓世人冷汗一身的孝道三戒
下一篇:林則徐先生十無益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