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蕅益大師: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必一門深入,念佛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為助,正助合行,如順風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念佛之法雖多,持名最為簡便,持名之法亦多,記數尤為穩當,真操實履之士,豈求異愚夫愚婦哉?

出三界火宅,有橫豎兩途:以自力斷惑超生死者,名豎出三界,事難功漸;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橫超三界,事易功頓。遠祖雲:‘功高易進,念佛為先。’經雲: ‘末世憶憶人修行,罕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脫。’如趁船渡海,不勞功力。夫能笃信西方捷徑,至誠發願,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倘信不真,願不切,行不力,佛雖大慈為舟,如眾生不肯登舟何哉?

欲速脫輪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欲決定生極樂世界,又莫如以信為前導,願為後鞭。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雲何為信?一信阿彌陀佛願力二信釋迦文佛教語,三信六方諸佛贊歎,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須先生深信,勿起疑惑。雲何為願?一切時中,厭惡娑婆生死之苦,欣慕淨土菩提之樂,隨有所作,若善若惡,善則回向求生,惡則忏願求生,更無二志,是名為願。信願既具,念佛方為正行,改惡修善皆為助行。隨功力之淺深,以分九品四土,纖毫不濫,只須自己檢察,不必旁問他人。謂深信切願念佛,而念佛時,心多散亂者,即是下品下生。散亂漸少者,即是下品中生。便不散亂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嗔癡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亂,任運先斷見思塵沙,亦能伏斷無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願持名念佛,能歷九品,的確不謬。又信願持名,消伏業障,帶惑往生者,即是凡聖同居淨土。見思斷盡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淨土。豁破一分無明而往生者,即是實報莊嚴淨土。持到究竟之處,無明斷盡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淨土。故持名能淨四土。亦的確不謬。問:如何持名能斷無明?答:所持之佛名,無論悟與不悟,無非一境三谛。能持之念心,無論達與不達,無非一心三觀。只為眾生妄想執著,情見分別,所以不契圓常。殊不知能持者即是始覺,所持者即是本覺,今直下持去,持外無佛,佛外無持,能所不二,則始覺合乎本覺,名究竟覺矣。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准。盡一日中,出聲一炷香,默持一炷香,循環無間,必以一心不亂為期,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诳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鹹得現前。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裡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裡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裡許。真能念佛:不復起貪嗔癡,即大持戒;不計人我是非,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禅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試自檢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亂境界,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你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

【按】明示信願持名,能歷九品,淨四土。如信不真,願不猛,雖一心不亂,亦不得生,至為切要,應深信切願而直下持去,持到究竟之處,即無明斷盡,而往生常寂光淨土矣。
 

上一篇:印光大師:念佛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
下一篇:印光大師:悟到極處,若未斷盡煩惑,仍然是六道輪回中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