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華山思過崖:落實佛的教育,從吃飯開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昨天看碟片的時候,看到‘五觀若明,千金易化,三心不了,滴水難消。”,知道三心是貪嗔癡,但仍然不明白五觀的具體內容,於是開始搜索。找到了下面這個文章。

“佛教作為一種流傳久遠的文化,它對我們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知識都有詳盡的論述,形成了一套系統的理論。僅就飲食方面而言,佛教也有一套完整的飲食理。作為佛弟子,明了佛教的飲食觀,對我們培養慈悲之心和促進道念增長很有幫助。本文現擬就佛教飲食觀分述如下:

一、佛教提倡清心素食。作為一個佛教徒,(特別是出家人)戒殺素食是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佛教之所以提倡素食是出於以下理由:

(1)培養慈悲心。佛教認為,食肉即是殺生。雖然食肉之人沒有親手殺生,但由於他們的食肉,導致了屠者多造了殺業,從而也間接犯了殺生戒。《沙彌律儀》雲:“或自殺、或教他殺、見殺隨喜,均犯殺生戒。食肉之人,亦復如是,若人食肉,即是斷了慈悲心。”因為凡是有慈悲心的人,都是使一切眾生和睦共處,不相侵害。而食肉的人卻使一切眾生相互結怨,不得安樂。食肉之人不僅斷了慈悲心,他們與道相違,防害道業,雖百千劫修道,卻一事無成。而人若食素,不僅可以使人不造殺業,而且能夠培養起我們憐憫生靈的慈悲之心。

(2)免造惡業。素食不僅可以使我們培養起慈悲心,而且可以使人遠離惡業。如前所述,若人食肉,即是造作了殺業,同時也是為自己種下地獄的種子,來世不但會受到短命的苦報,而且還會在地獄中受諸苦難。苦報受盡,轉為人身,還常遭受貧窮凍餓,相貌丑陋,身體殘疾,常為人輕賤等果報。

食素則是間接的放生,放生之人,將來會得到諸種善報。現世放生,來世可得長壽的善報,而且生富貴之家,容貌姣好,受人尊重,因此,素食是使人遠離惡業的最佳途徑。

(3)遠離怨怨相報的回圈。若人食肉,則會引起永無休止的怨怨相報。因為我們啖食眾生之肉,會使眾生生起怨恨之心,將來眾生也會以此相報。若人啖食眾生之父母子女,眾生也會以啖食其父母子女相報復。不僅如此,有的眾生有可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父母兄弟,若食其肉,無異於自食其六親眷屬。《梵網經》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若以經雲,食眾生之肉,實即食自己多生多劫之父母兄弟,明白此理,我們又怎能忍心為之。

不僅殺食人之父母會引起眾生的憎恨,食自己多生之父母,亦會引起他們的怨恨,將來他們會以同樣的手段相報償,如此怨怨相報,生生不已,實可悲哀。只有食素,我們才不會造作惡業,最終才會跳出怨怨相報的因果回圈,從而使自己清心寡欲,增進道心。

二、佛教主張飲食調和。對於出家人食素,要不要吃得六味調和,香甜可口,歷來眾說紛纭,莫衷一是。有的人主張出家人的生活應盡量可口一些,以滋養色身,成就道業;也有的人主張,出家人應當遠離美味佳肴,以食粗飲淡度日,以防貪心生起。其實,從佛教諸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出,佛陀是贊同佛弟子食六味調和之食,只不過是反對佛弟子一味地貪求美味而已。

我們都知道,每天中午,出家人在念誦供養咒時,都會唱言:“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其中“三德六味”即是在告訴我們作為供佛和僧人的飲食,一定要六味俱足,方為合法,否則便是對佛和僧有失恭敬。

所謂“三德六味”即是清淨、柔軟、如法三德,淡、鹹、辛、酸、甘、苦六種味道。若廚中之人,備辦僧人之食,能夠揀擇干淨,便合於清淨德;食物若能精細甘和,便合於柔軟之德,若能應時置辦,制造得宜便合於如法之德。對於“六味”,紫柏大師在其《示廚》一文中指出:“蓋淡味為諸味之體;鹹味其性潤,能滋於肌膚,故味之調者,必以鹽為首;辛味其性熱,能暖髒腑之寒,故味之辣者為辛;酸味其性涼,能解諸味之毒,故味之酢者為酸;甘味其性和,能和脾胃,故味甜者為甘;苦味其性冷,能解髒腑之熱,故味啬者為苦。”

紫柏大師認為,寺中飲食應按“三德六味”之理來備辦,以使三德俱足,六味調和,令諸佛菩薩及大眾僧伽生起歡喜心。紫柏大師在《示廚》中雲:

“三德無阙,六味無私,此等飲食,若入佛鼻,若入僧口,如嗅旃檀,如飲甘露,五內調和,百毛暢悅,身適心安,顯資色力,顯資心力。色力得資,則身康健,心力得資,則神無擾,則觀智易成。若飲食不如法,則身得病,心多擾。身心既病且擾,而又能精進開悟者,無有是處。”

紫柏大師的這段論述則是讓我們明了出家人的飲食,必須六味調和,只有這樣,出家人都會身體健康,專注於道業,設若讓一個生命不保的人來修道,無異於癡人說夢。佛教中也常說:“法輪未轉,食輪先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佛教不是讓我們放棄美味,專注苦行的宗教。早在佛陀初出家修道之時,他曾誤認為修道即是修苦行,他“前後就外道問道一年,以無所得故,入伽阇山苦行林中,端坐思維,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如是六年,極苦行已,形體贏瘠,有若枯木。”六年苦行,佛陀不僅形容枯槁,甚至幾乎為此喪命。

在經過六年苦行之後,佛陀才終於“悟知苦行非菩提因,亦非知苦斷集證滅修道。”佛陀於是從座起至尼連禅河澡浴,並接受牧女乳糜供養,隨之身體光悅,氣力充足,從此安心修道,終證無上菩提。

由此可見,佛陀通過親身經歷說明減飲食,食惡食於修道無益。真正的修道是由心而悟,而不是通過食粗劣飲食才能達到目的。因此我們現代寺院,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應為僧眾備辦“三德俱足,六味調和”的飲食,使大眾身心安適,道心增長。

三、不非時食。不非時食是佛制基本戒條。佛制從清晨明相出現至日正午(中午十二點鐘)為僧食時。從日過午至次日天未亮之前為非僧食時,故名非時。若出家人非時而食,名為破齋,往往結罪。《毗尼三昧經》雲‥“瓶沙王問佛,何故佛日中食?佛言:早起諸天食,日午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牲食,日暮鬼神食。”由此可知,諸天早食,佛午食,畜牲午後食,餓鬼夜食。為佛弟子,誠應以諸佛為准,不過午食。

不非時食,是為了憐憫餓鬼的痛苦。一切餓鬼,都是由前世悭貪不捨而招得的果報。這些餓鬼腹大咽小,時常為饑渴所苦。假使餓鬼聽到碗筷之聲,咽喉饑火燃燒,痛苦莫名。午後是餓鬼進食之時,假使諸佛弟子在午後進食,餓鬼聽聞碗響之聲,會倍感饑渴難耐,加重了它們的痛苦和嗔恨心。修行之人當修菩薩行,常念餓鬼之苦,堅持不非時食戒,以免動諸餓鬼的念頭。

對於身體健康的出家人,佛制皆應持不非時食戒,但對於那些體弱多病的人,無法做到日中一食,必須少食多餐者,允許為其開方便。如《五分律》雲:“時諸比丘,服吐下藥,不及時食,腹中空悶,醫教令食。諸比丘問佛,佛聽以囊盛谷,煮汁令服,不能得瘥;佛聽以囊盛米,煮汁服之,稍有起色,但不能愈,佛乃慈聽,以米煮粥,畫不成字,令屏處服之,病愈即忏悔。”

古人稱晚食為藥石,意即藥石能治療髒腑內科病及眾生饑餓。晚食對佛子身體有益處,但當身體康健之後,則不應再午後進食。

諸佛弟子,因病的緣故,午後進食,應當生起忏悔之心。經常念及餓鬼之苦,生起慈悲之心。雖允許午後進食,但不應多食,不應美食,不貪求適意之食。

持不非時食戒的人,能得諸多殊勝功德。《處處經》雲:

“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YIN,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風,五身得安穩,亦不作病。”

四、食存五觀。食存五觀主要是對出家人而言,出家人臨食時,當存五種觀想: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所謂計功就是計算作食的功勞。我們所吃的食物,從種植、耕耘、收獲、加工、炊煮,其中飽含了農夫的血汗,我們若貪心,當墮地獄,地獄期滿,轉為畜生,償人之債。我們常作如是觀想,便會真切地感到,只有真實修行,才能消此飲食。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出家人若飲食時,應當仔細思量自己的道德與行持,看自己的德行是否符合佛制要求,假使不持戒、坐禅、誦經、行三寶之事,便是德行全缺,便不應受此飲食。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眾生的過患,以貪為根本,如果沒有貪心,則諸患不生,出家之人,常念心中過患,使其遠離過惡,惡念不生。《明了論》雲:“出家人先須防心三過,謂於上味食起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癡心,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經常作此種觀想,方可少犯過錯。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我們的生命仰賴飲食得以存活,若無飲食,則會變得形容枯槁,疾病纏身,無力辦道。對於飲食,我們視之為對治身體枯瘦的良藥,只要其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即可,不必刻意去貪求美食。

(5)為成道業,方受此食。我們每天維持新陳代謝,需要從飲食中攝取熱量及營養,以保持身體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促進道業增長,為了成就道業,我們因而受此飲食。若飲食時,應當默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所修善根,回向眾生,共成佛道。

對於飲食,我們不宜妄加評論其好壞,若評論好時,人易生貪心,若說不好時,容易生嗔心,如此評論將來會遭受愚癡的果報。正確的態度是對美食不貪心,對劣食不生嗔心,以平等心待之,則是如理如法之行為。

佛教的飲食觀,系統而全面。其中不僅有對佛弟子素食觀念的闡釋,而且還有關於飲食就“六味調和”的論證。對於出家的佛子而言,不僅在飲食時堅持不非時戒,而且還應食存五種觀想,如此則會身體康健,道念日增”。(  

上一篇:暗香:我念經念咒的不可思議經歷
下一篇:念佛小子: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