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種植福田

 

《法海觀瀾》自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海觀瀾》自序
(摘自《靈峰宗論》藕益大師著)
子輿氏曰:“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況《大藏》法海,甚深無量。不得其術,何以觀之哉?統論修證法門,浩若塵沙,非止八萬四千而已。然五門收之,罄無不盡。何者?欲游佛海,先資戒航,戒淨則解行可遵,行圓則秘密斯證,證入則依果自嚴。故首律宗,明造修之始。次諸教,明開解之途。次禅觀,明自他同歸之地也。
中峰本公謂:“密咒如春,教乘如夏,南山律宗如秋,禅宗如冬。”一往似當,再研未必盡然。克論諸宗,當究旨歸,不取跡象。禁咒秘密,如冬令生意含於未發,豈全似春?戒為佛法初門,儒不學禮無以立,釋不受戒不許聽教參禅,如春令草木萌甲,安得似秋?豈謂佛制毗尼,似蕭何制律,遂擬以肅殺之氣耶?禅於無修證中妙論修證,無證而證,則體含萬用,可擬冬;無修而修,則刊花就實,正似秋耳。教乘如夏,吾無間然。只此四門,罔不以淨土為歸,亦猶土之寄王四時也。
夫大小兩乘,皆首戒律,而大必兼小,小不兼大。南山不敢自稱大乘,不應以南山名宗。但雲律宗如春可矣。
教亦自有大小兩乘,西土每分。此土晉魏以來,或分或兼,今皆獨弘大乘。復有三家:一天台宗,二賢首宗,三慈恩宗。天台教觀齊舉,教可如夏,觀即如秋。賢首教多觀少,清涼收禅不頓教。圭峰自立三教以對三宗,則三教如夏,三宗如秋。慈恩弘《唯識》,自修兜率觀門。基公略示唯識五觀,未嘗克實勸修。然夏後定有秋,是在學者自知領會而已,故且雲諸教如夏也。
禅也自有大小兩門。於大乘中,復分頓漸。小及大漸,此所不論。達磨承佛教盛行之後,特來指示心要,如畫龍點睛,令其飛去。乃至六祖,無不皆然。雖藉《楞伽》、《金剛》印心,未嘗廢教。而貴行起解絕,不許坐在知解窠臼。故與台宗圓妙止觀,同如秋也。
密宗唯大乘法,身入壇結密印,口誦密言,意專密觀,名三密法門。若論初修之者,必先持淨戒,發菩提心,解法界理,方許入壇,克期取證,亦由春夏而入秋。今約諸佛所說神咒,不許翻譯,唯令持者立地證入,又令聞者,乃至遇影蒙塵,皆成究竟解脫種子。故但雲密宗如冬也。
淨土者,三德秘藏,常樂我淨,究竟安穩之處。所謂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縱不橫,不並不別,依正不二,不可思議。不二而二,故全依即正,名為佛身;全正即依,名為淨土。只此常寂光法性身土,全體迷之,而為三界六道;偏正取之,而為聲聞、緣覺、權位菩薩;隨分悟之,而為三賢十聖。所以諸佛為實施權,不動法性,垂下三土。為接三賢十聖,示實報淨土;為接聲聞、緣覺、權位菩薩,示方便淨土;為接三界六道凡夫,示同居淨土。而諸眾生,根性不同,樂欲亦異,或因持三聚戒,而淨四土;或因習教,解甚深義,而淨四土;或因禅觀,直悟自心,而淨四土;或因專修三密,傳持咒印,而淨四土;或唯一門而淨四土,或二門、三門、四門而淨四土。如世間草木花果,或生長熟脫於春,或生長熟脫於夏,或生長熟脫於秋,或生長熟脫於冬。或唯經一時即熟脫,或經二時、三時,乃至具經四時得熟脫。故須雲淨土如土,王四時也。
夫八萬四千,乃至塵沙法門,未有不具戒者,未有不正解者,未有不笃行者,未有不證密者,未有不歸淨土者。故曰五門收之,罄無不盡也。然則無解行之戒,非戒也。無戒行之教,非教也。無戒教之禅,非禅也。無戒行及禅之密,非密也。非戒非教非禅非密,則非淨土真實因也。非有四種淨土,則戒、教、禅、密,無實果也。非真實因果,則不顯非因非果之心性也。不顯心性,則無以觀法海甚深無量,而徹其涯底。故以五門之瀾,為觀法海之術,願與同志者共之。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佛教是教育
下一篇:噩夢醒來:咱們原本孤苦伶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