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我學佛六年的體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學佛的時間有六年了,是從2003年元月開始的,那時候才23歲。其實前面的幾年都是在了解佛學,比如佛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解脫方法。我算是那種智商比較高的人,從小學習優異,聰明穎悟,對很多新東西一點就通。可以說,一直都是心高氣傲,但是佛陀關於人生的苦難和其解脫方法深深折服了我。學習的過程中,我沒有皈依,也沒有拜師,反正現在網絡比較發達,所以網上閱讀經論的時間比較多。屈指算來,這六年,除了自己比較喜歡的中國歷史外,佛學論著是讀得最多的。記得2004年夏天單位去浙江旅游,我隨身帶的就是南懷瑾的《楞伽大義今釋》。

當然了,這個過程中有過一次反復,就是對於“第一因”的探究,我覺得佛經上沒有解釋,然後短暫的離開了佛學,轉而研究儒家的思孟心學。2005年春天生了場大病,頓感人生無常,心裡郁悶至極。當時我一個人住,我在網上打開印光大師的照片,然後跪在地上念佛忏悔,經過那一次深切的念佛之後,我的心理壓力消失無影無蹤。病好之後,某天我抬頭看天空,忽然感覺自己的心體和虛空一樣不生不滅,無須修證,也算是一點體悟吧。

後來我選擇了淨土宗,到現在我都很感恩印光大師,他老人家圓寂多年,但是他的言教還是在指導我們這些後來人。剛開始念佛的時候,真是妄念紛飛,一點不得力。2008年5月,斷肉吃素。每天晚上睡前念佛,逐漸的妄念要少一些。由於家庭原因和自己的抱負(我一直很優秀,父母希望我能做一番事業),我知道這一生不太可能出家。於是在阿彌陀佛面前發願,今生斷惡修善,勤習佛法,往生淨土之後再回婆娑世界出家修行。

我18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儒家思孟心學,所以儒學功底尚可。由於有了一個堅定的“做頂天立地大丈夫”,“富貴不YIN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的價值觀,所以給學佛帶了一些便利。印光大師說“佛儒二家,並則雙美”,我還是有一些體會的。有時候我看儒家的《中庸》,裡面提到的“中道”和《金剛經》裡面的“無為法”有些類似。現在的感悟是,儒家思想已經見道,但是不圓滿,所以宋明的儒學最後都要引入禅宗來發展。禅宗二祖慧可年輕時也是一個儒道高手,但最後還是選擇出家修佛。

2008年6月,一天晚上在陽台上眺望小區的夜景,那天晚上夜色很好,我突然體會到心體是無染的,是無善無惡的。明朝大儒王陽明晚年的天泉證道“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時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致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好像是有一點契入。很多禅宗公案一下子就明白了,但我知道這只是皮毛的知解,不是真正的體悟。

我父母一直不贊成我學佛,他們怕我學得太深會出家。雖然我媽也會給菩薩燒香,但是她的佛教知識真是屬於道聽途說之類,她給菩薩燒香就是為了讓菩薩保佑我們這個家庭。她和老家一個寺廟的尼姑關系很好,那個尼師是個文盲,但修持很好,我經常見這個尼師,她的苦行我們都很佩服。據說她開了智慧,很多經都會背誦。這幾年這個尼師身體很差,老是生病,每次我媽去看她,回來就說:“她是服侍菩薩的人,干嘛還遭這麼多病痛呢?”我嘴裡不說,可心裡想,二祖慧可還是被害的呢。可是普通大眾對佛教的理解就是我媽的水平,要樹立正見真的很重要。

我父母經常到上海來看我,他們當然不會讓我念佛,所以我念佛一直都是默念,而且是睡覺前在床上念。我觀想自己跪在阿彌陀佛面前,然後念出來,讓自己的耳朵聽到。有時候狀態好的時候,會逐漸產生歡喜心。

我晚上有時候念佛的時候,很靜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個念佛的“我”在什麼地方呢?肯定不會在四肢,如果在大腦,那麼在大腦的哪個點上呢?如果不是在身體裡,那麼在虛空的什麼地方呢?這個疑問產生了,但又找不到答案,然後只好換個念頭趕緊睡覺。

2008年12月31號,也就是去年最後一天,我乘公交車回家,聽手機中的mp3,是王力宏的《唯一》,當時感覺就像聽自己念佛一樣,是自己唱出來的,然後說不對啊,這是王力宏唱的,但是誰在聽歌呢?找不到啊。突然之間,我知道了:並沒有一個所謂真實的“我”,都是五蘊六塵的假合。回家之後,我寫了一首四句的偈子:人牛俱不見,光明照世界。融冰歸大海,月圓百花開。

可以說,在學佛的過程中,都有新的體悟和認識。現在是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修行過程中,能有明眼善知識的指引。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篇:淨空法師法語:將來的果報,我們可以預見
下一篇:責任與榮譽:戒YIN經驗談之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