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師生之本分與修持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一、師生之本分
(一)弟子本分
1、惡意向師及善者問答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雲何?”
這一節經文,是阿難請教的話,問意很明顯,旨在請示世人做學生的本分事。論語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是人能知本分、盡本分,則近道矣。這的確是教學上最重要的課題。做學生、做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本分職責;要知道自己的本分職責,一定先要認識教育、師道,與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及一切眾生的關系。佛陀教育和儒家教學,都是以“仁”、“孝”為基始根本,精進提升到真善美慧的完人境界,就叫做“聖人”,或稱做“佛陀”。所以古德有說:“學問之道,仁而已。仁之道,孝弟而已。”儒佛的教育就是“仁孝”的教育,其具體的教學就是倫常八德的修養。中國人自古以來“學孝、學仁”,“行孝、行仁”,“教孝、教仁”,將仁孝之心,提升到最高境界,擴展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皆朋友。而佛教更進一步,推展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的時空物我一如,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的至極境界,這才是竭盡“仁孝”之極致;竭盡教育的功能,完成偉大不可思議的圓滿人格,稱之為“佛”。儒佛的教學,都是從“格物”、“致知”達到“誠意”、“正心”做起。佛法中的斷煩惱,就是格物功夫;學法門就是致知學問。大乘佛法,六度裡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都是格物工夫的具體修學法。“般若”更是“致知”之極致,根本智、後得智的圓滿成就。直心、平等心是意誠之極,深心、清淨心是心正之極,身修之極。大慈大悲是家齊之極,國治之極,天下公平之極。是儒道、佛道、天道、人道,一體也,一道無二道。圓修圓證此道之人,就叫做“聖人”,叫做“佛”。
大乘佛法的教學,是以四大菩薩為中心。(一)地藏代表孝道,地能生育萬物,含藏萬物。孝為萬善根源,蘊藏無盡德能,是以孝心比如大地。這是佛教必修的第一門課程,導師就是地藏菩薩。儒家教學,首重忠孝,其在童年就接受真實、明德、福慧基本的教育,與地藏教學完全相同。(二)觀音代表大慈大悲,(三)文殊代表明哲理智,這兩位菩薩的教學又通於“仁愛”、“信義”四德目。“仁”者,人我一體也。“愛”者,一切恭敬也。“忠孝”是教學之體,“仁愛信義”是教學之用,待人接物心存“仁愛”,言有“信”無欺,行有“義”,“義”者,盡義務而無求報償也。此四德是用在壯年,服務於社會、國家的善良教學,是佛教的悲智雙運,普利眾生;是儒家的“在親民”,是教人修福、造福的教育。普賢代表大修行,等虛空法界的真實行,類似“和平”二德目。“和”者,恆順、隨喜也,就是一切法都能隨和、隨緣的意思;“平”者是心境平等、不變的意思。正是普賢教人,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的宗旨。如能養得性情和平,和於十方,平等三際,聖賢之學,究竟圓滿極於斯矣!從此,起心動念,言談舉止,無不稱性,也就是止於至善的境界,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美的享受,這種享受實在是和平提升至極而證得者;這是美的教育,是享福的教育。由此可知,儒佛的教育都是以“仁孝”為根本,少年基福,壯年造福,老年享福的中華福智教育。用來達成倫常社會、世界大同的至善目標。以上所講的,只是儒佛教學的粗淺簡介,希望能藉此機會幫助大家對儒佛教育多了解一些,明了儒佛大道是確實有益於我們實際生活的,然後才能談“尊師重道”,才會懂得這一段經文問答的意趣所在。
現在解釋經文:“世間人”指一般人,“弟子”是指在學的學生說的,“惡意”指(一)輕慢(二)嗔恨(三)嫉妒(四)背叛(五)陷害等等,都是很重的惡意、惡行。“道德”,禮記上說:“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稱,大者包羅萬事,小則才藝善行。”“道”是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日用事物當然謂之道。“德”是行道有得於心謂之德。佛教的戒定慧,儒家的五常八德,皆謂之德。“道德”是儒宗佛祖教人立身之大本。明教大師說:“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意即安貧樂道,止於止善)道德之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意即雖為天子,暴YIN匹夫耳)”合起來講,就是修養戒定慧,或是力行孝悌忠信一切善法的,都叫道德之人。老師和道德之人,是鄉之寶、國之寶,因為他的道德學問,能化民成俗、福佑地方,功德最大。阿難問意是說:假若有人或是在學學生,惡意對老師,或是惡意對有道德的人,會有什麼樣的罪過呢?
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
世尊答覆阿難的經文,可分為三節:(一)答問惡意向師及善人(二)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三)說明善戒感天慎勿嫉妒。這是第一節。佛告訴阿難說:“夫為人者”,是說做人的道理,應當愛好他人之善,不可以嫉妒。“善”的標准,前面也講過不少,佛法中五戒十善,儒家倫常八德,是最重要的准則。禮記上說:“修身踐言,謂之善行。”中峰大師說:“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則公平,公平是真善,利己則自私,自私是假善。古人有說:“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真善也。”了凡先生說:“鄉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難自立;且豪傑铮铮,不甚修形跡,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敗,而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匡直而輔翼之,其功最宏。”由此可見,善人者,心善行善,其言行足以化導一方,為民師保,移風易俗,安定社會,福利國家,猶如暗路明燈,航海指南.不可失也。所以,做人應該常存心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切不可嫉妒善人,障礙好事。
“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這一句,如不學佛,的確是看不出其中果報的嚴重,佛的功德,無與倫比,說之不盡,不可思議。因為佛陀教化影響的范圍,是等同法性、周遍法界。因此,阿難在前面稱佛為天中之天,佛為九法界導師,眾生要是惡意對佛,果報都在無間地獄,出離很難。明了這個道理,才曉得佛說這句話的嚴重性。但是世間道德之人及善師,畢竟不是佛,為什麼惡意向之會得類似的苦報呢?須知惡意對待一個有守有為、心行善良的道德善師,是一種滅法害眾生的罪行。我們的身命得自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老師,所以老師的恩德等同父母,禮記中所說:“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就是這個道理。再說善師道德之人,其心行與佛心行相應,諸天善神,無不推崇受教,功同造化,普利眾生,是故果報與佛無異。
2、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
寧持萬石弩自射身,不可惡意向之,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
這是第二小節,說明惡意向老師及善人的比喻,經文很明顯易曉。佛說:寧願拿著萬石強大的弩弓來自射己身,也不可以用惡意來對待老師及道德之人。古時候一百二十斤為一石,萬石是形容弓的強有力,射程遠。弩弓是一種機械弓,同時可以發射多支箭的機械弓,是古代兵器中的利器。佛這句話是勸誡的語氣,其中深意,我們能夠想像得到。以下三句是比喻。佛說:阿難,拿著這樣強有力的弩弓自射自己的身體,痛不痛呢?阿難回答說:很痛,很痛。世尊。佛又比喻說:如果有人用惡意對待老師及有道德的人,將來果報的痛苦,將是遠超過弩箭射身之痛。因為弩箭射身,痛止一時、一生。地獄苦痛乃千萬年求出離而不可得,弩箭射身如何能比。是勸告諸君,不可以惡意向師及道德善人。
3、善戒感天慎勿嫉妒
為人弟子,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這一段經文,是第三小節,說明善心善行,感動天神,慎勿嫉妒。
佛在經中特別指為人弟子,絕對不可以輕慢老師,及用惡意對待有道德的人,應當將老師和道德之人,看作佛菩薩一樣,不可以輕慢嫉妒。“見善代其歡喜”一句,是修隨喜功德。更應當盡心盡力助成善行,身之敬事,口之贊揚,意之喜悅,財物之供養,是助成善行,功德等同。譬如鐘表之功在指針報時,然構成鐘表的每個零件,都有報時的功德;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功德並沒有兩樣,為什麼我們不肯做呢?佛又說:人能持戒清淨,德行能感動諸天神明的尊重,如唐道宣律師,感得博叉天王之子侍衛一樣。華嚴經說:“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贊歎”,一切鬼神自然恭敬保護。佛又說:寧可自己投身大火燒死,利劍自割死,都不算是苦。要小心謹慎,莫嫉妒善人善事,其罪不小。釋門自鏡錄中有“妒賢嫉化第四”,詳載報應之事,可以參看。
(二)師教本分
1、師呵弟子問答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
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
這是第一節,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尤其是末法時代,現前的社會,做一個好老師,良師、善師、明師,實在也是不容易的。現代的教育,比古時候普及太多了,學校多,學生多,老師也多。想想過去的學校(抗戰期間),一般學校,全校師生很少有超過一千人的,一個班級,多的也不過三四十個學生,少的只有十幾個學生,老師教學比較容易貫注,師生猶如父子,終身憶念不忘。至於不依情理處罰學生的老師,的確是很少見的。現在的學校裡,像這樣的事,或有所聞,但這並不算是新聞,因為遠在三千年前,教學過程中,就有這種事實發生,所以,阿難尊者才提出來,請教佛陀。
阿難說:“一位做人老師的人,是可得任意呵斥、遏抑(壓制)學生,而不必依從正當的道理。或者是學生犯了小過,故意宣揚成為大過,像這樣的為人老師,會不會有罪呢?”佛說:“不可不可,做老師的人,不可以無理隨便呵斥處罰學生,不可以將學生的小過失說成大過。”“師弟子義,義感自然”,是講師生恩德情義,合乎性德,順乎自然。當相聚之時,情誼之交感,恩同骨肉,所以要彼此常相問訊,要存心厚道。學生對老師如父兄,老師愛學生如子弟。佛常教人慈悲一切,愛護眾生。做父兄師長的,要常常將自己一生感到遺憾的、錯誤的、失敗的經驗教訓,善告子弟,所謂“前車之鑒,後車知戒”,希望下一代永遠不犯上一代的錯誤,那麼,下一代的成就,才能真正超過上一代,比上一代更幸福、更美滿、更偉大,這才是真的愛護兒女、學生。做兒女學生的,也一定要體會父兄師長的恩德。
2、示以正規不使怨訟
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祟禮律,不使怨訟。
這是第二節,說明老師應教學生正道規矩,無使學生心懷怨尤。“黜之以理”,黜指責罰,當學生犯了過錯,應該責罰時,老師可以責罰學生,但絕不是無理忿恨隨便處罰,而是基於愛心,目的使其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教之以道”,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人能明道理。理,真理、天理、性理、自然之理,是古今賢聖共同遵循之大道;在儒家為倫常八德,敦倫盡分,閒邪存誠;在佛法為五戒十善,二學三慧,六度一心,明心見性,入不二門,是教之以大道。人能體行大道,則一切科技發明,必能造福世人,而不會去制造殺人利器,毀滅世界,造無邊罪業了。因此,人必須受教育,一定要接受天理人道的教育,做好人、行好事,自利利他,造福國族人蕈的福慧雙修圓滿教育。“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儒家講禮,佛說戒律,“禮律”是行的哲學,是大道的實踐,是真善美化的幸福享受,一切聖哲、佛菩薩,無不竭力推崇弘揚。中國過去有禮義之邦美稱,一個講求禮律的國家,就是一切國家的模范。弘揚推崇禮律的社會,一定是真正的安和樂利的社會。“禮律”是德行教育,是根本教育。回想過去,童蒙教育,以灑掃應對、背誦句讀;佛門則五年學戒、誦經論、事長上,皆是禮律的根本修學,其根本深厚,終身受用不盡,那有不發達的呢?因緣具足,進可以福利國家社會;因緣其足,則為儒宗佛祖教化眾生,心安理得,那裡有怨尤不平呢?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問至此地,就叫做“得道”了。況且,“禮律”是大道的基始,禮主和,律主嚴,教和學,都得要寬嚴得中,才能達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境界。
3、雙戒誹謗之谕
弟子亦爾,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誹謗,含毒致怨,以小成大,還自燒身。
這一段經文是第三節,佛陀戒勸師生雙方不可互相誹謗。
“弟子亦爾”,這一句是說做學生的,也必須遵從禮律,尊師重道,師生雙方恩義真誠,做老師的要像一個老師,做學生的要像一個學生,各人要守各人的本分,千萬不可以互相誹謗。“含毒致怨”是說做學生的,心懷惡意,對待善師及道德之人。“以小成大”是講做老師的,絕對不可因為學生犯了一點小過,就渲染成為大罪。如果師生之間,惡意相向,結果受害的還是自己。佛說“還自燒身”,古人說:觀其友而知其人,觀其師而知其徒,觀其徒而知其師,這是一定的道理。又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陽明先生說:“朋友相處,常見自己不是,方能默化得人之不是。”為學之道,首先在求自己不是處,方有長進。
(三)弟子背師罪果
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慎莫舉惡意向師,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此丘僧、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
這一段經文,是佛答問師教本分的總結,說明學生背師叛道的罪果。古德說:皈依佛者,不墮地獄;皈依法者,不墮餓鬼;皈依僧者,不墮旁生。何以故?佛為無上醫王,法是除病良藥,僧是導人知識,並為真淨福田,背之則邪,向之則正。若欲得道,當依佛語,違而得者,無有是處。佛言:一切眾生,若不皈依三寶,永劫墮三惡道。六祖惠能大師說:“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皈依覺,二足尊;皈依正,離欲尊;皈依淨,眾中尊。”“從今以後,稱覺為師,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二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看,名離欲尊。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又說:“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三皈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皈,言卻成妄。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皈依自心三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三寶的定義,以及什麼叫皈依,六祖大師在壇經中,為我們說得如此的明白詳盡,才使我們深信佛言至誠無欺。我們的身命得自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老師,所以學生應當以孝順父母的心來孝順老師,要小心謹慎,不可以惡意對老師;如果以惡意對老師,那就同以惡意對佛法僧、對父母沒有兩樣,為鬼神所厭棄,天地所不容。佛答阿難問師生本分,經文至此告一段落。
二、師生之行持
(一)末世興惡
1、世人四惡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這一段文長,現在我們分做三小節來看,這是第一小節。
師生本分雖已說,但時值末世(佛滅二千年以後,叫末法時期),世風日下,禮崩樂壞,師道漸衰,才悲歎地說出這一段話,我們現在去佛已有三千零七年之久,目前世風敗壞的情形,佛教衰微的狀況,眾生種種行業果報,一一皆如經說,一點不錯,可見在三千年前,佛眼確已觀見,清清楚楚,了如指掌。
先說末世惡人,下面四類是世間一般惡人:(一)不忠。國以民為本,以君為尊,故盡忠為先,對國家、對元首、對職守,不能盡忠的是一大惡。(二)不孝。家以父母為尊,故盡孝為先,佛戒經說: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所以,人子對父母不孝是二大惡。(三)無有仁義。這是說處社會,則大眾為尊,故存仁行義為先,仁者慈悲一切,義者處事合理合情,若是在社會上待人處事,不仁不義,是三大惡。(四)不順人道。做人之道,儒講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佛門五戒十善,皆是人道,左傳上說:人棄常則妖興。楞嚴經也說:破根本戒則妖邪魔鬼興世。所以棄離五常,破根本大戒,就是不順人倫大道,是四惡。末法世間,這四種惡人很多,且佛門出家人也有不如法者。
2、比丘損他
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
這是第二小節,佛說末世比丘諸不如法事。“魔世”,並無時間性,一般通指惡人多時則稱魔世,詳如楞嚴經第六卷說。“魔世比丘”,就是指世道人心敗壞之時,諸魔也就趁機滲透清淨的佛門,示現出家相,住持佛法,破壞佛道,所謂為師子蟲,還吃師子肉。“四數”是指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爾尼。“但念他惡,不自止惡”,唯見他人作惡,自己一切過失惡行,不知禁止,不知反省,縱遇善友勸戒,也不知道回頭,自是四數中者。經文: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這一句是說嫉妒阻善。“賢”是指有道德善行的人,真正修行,自行化他,魔見了一定生嫉妒心。“善”是指一切善事好事,別人行善做好事,利益大眾,魔見到了,一定要設法阻撓破壞。他們自己,唯有自私自利,從無利他的善念。所以佛說:“不念行善,強梁嫉賢。”“行善”指十善六度萬行。“強梁”猶言強橫、不講道理,橫行霸道。老子:“強梁者,不得其死。”“嫉賢”二字,連續重覆提醒,足見是大惡。“既不能為,復毀敗人。”這二句經文,是說出家所為,即是弘護正法,利益眾生,既然自己不能弘法利生,不知慚愧,反而破壞他人弘護正法,這不是滅法又是什麼呢?“斷絕道意,令不得行。”此句是說末世比丘,閉絕道門,令眾生長淪苦海,此類比丘皆魔化入佛,欲壞佛法者,防不勝防,世俗人壞法滅法者亦多,故佛子不可不護持,護法必有智慧善巧方便,這句是講破壞、阻礙人正修行。以上所說比丘害他。
3、比丘損自
“貪欲務俗,多求利業。”這兩句是說惡世比丘,貪求利養。講到出家,佛法中說有三種家:(一)眷屬之家——即田宅之家。(二)五欲之家——六塵之家。(三)六道之家——三界是家。“出”是出離,蓮他大師說有四類:(一)在家在家。身心居家,沒有出離之意。(二)在家出家。身雖在家,心恆在道,諸大菩薩多現長者、居士身,善巧化度眾生者是。(三)出家在家。身雖出家,心在名利,無異俗人,如經文所說,貪求五欲,專務俗事,多求自私自利的事業,於其個人無有利益,而有益於眾生的事業,他是不肯做的;所以說他,雖然圓頂受戒,現比丘身,其實是個俗人,非佛弟子。(四)出家出家。不染欲塵,心在三學三慧,志在一心見性,精進不退,是真佛弟子。
請看經文:“積財自喪,厚財賤道。”從這兩句經文中,我們可以見到佛陀對於末世比丘愛之切,也責之深。積財者必自喪,俗話說:一家飽暖千家怨。世法尚且不可,何況出家佛子,這不但是不明道理,就是連因果報應的事理,也不能認清。一點露水道心早就被花花紙票給迷失了,可悲!可痛!把錢財看的厚重的,必然輕賤道業。
前年我在港九講經,有青年比丘來求學講經,問我須要什麼條件,我告訴他說:(一)決心不要名利,(二)不怕餓死凍死,(三)八風(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動,不怨天不尤人。若能具足這三個條件,則可以學道講經,如果不能安貧樂道,又怎麼會有成就。可是,真能放下財富名利,修學佛道的,又有幾人?誠非真愛世人,慈悲一切者不能也。所以,真佛弟子,一定是重道、尊師、賤財,富實於我猶浮雲耳!不然,則如佛言:“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此三句結論果報三塗,世間惡人,魔世比丘,須知造作惡業容易,而三途惡報決定不免,稍有明見者,決不肯造作愚昧之事。“惡趣”二字,總指三惡道。“大泥犁”是印度話,意思是無間地獄,為地獄最極苦地,長劫求出無期,事實具見地藏經。經文至此,已將末世興惡一段講完。
(二)應何所求
1、報佛恩
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
這三句經文是說,既然發心出家,就不應當作像上面所說的世俗事務,更不可以作惡,應該放下五欲名利,那麼出家弟子於世畢竟何求呢?佛陀告訴我們說:應當念報佛恩,在佛門日課回向偈中,朝暮念念不忘者,“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一)念眾生苦,佛以眾生為心。(二)報恩唯有自度度他,以順佛心。佛恩中圓攝有父母之恩、師長之恩、國家之恩及一切眾生互助之恩,除此之外,尚有護法檀越之恩。求證佛道,必由報恩心始,發於衷者,必有其行,自行、化他、修道、研經、善行,皆為報恩濟苦耳。經文:“當持經戒,相率以道。”經論是印證知見的標准,戒律是修正行為的依據,修行人必須明經守戒,斷惡行善。斷煩惱,道自得。欲求出離,必求道;道載文字,求道在修行。心行似佛菩薩,自利然後能利他。相率大眾,教之以道。
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
“道”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究竟解脫的理論依據,及修行的方法,不可不學,這些無比珍貴的寶藏,全記載在經典之中。所以,經不可以不讀,讀經才能開啟我們本性中的真正智慧,使我們能認清人生宇宙的真實相,必須有智慧,對於人生宇宙具足正確、圓滿、深入的了解而後才會有善行,善不可不修,修善是培福積德,福慧雙修,世法中稱做真善美慧,極幸福之人生;佛法中稱為“二足尊”,意思是說,他的福慧二者,都達到圓滿具足而為天上人間一切大眾所尊崇者。這三句經文是講自學,第一句修道,好比走路;第二句讀經,好比認識路;第三句善行,好比交通工具,選擇最佳的交通工具,迅速到達幸福美滿的境界。這三句話,非常重要,如果違背了,自然是盲修瞎練,說食數寶,其果報不言可知。下一句“行善、布德”,是講度他利眾,度化眾生,一定要善行卓著,大福德人,是以佛菩薩廣修六度、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惠施眾生,眾生感恩則易受教。“布德”,是講菩薩同時以大威德感化眾生,眾生仰德,知佛法必在恭敬中求,易成法器。我們在此地,可以見到佛菩薩教人自行化他的大悲方便了。
“濟神離苦,超出生死。”這兩句經文是總結念報佛恩的功德。“神”是指“神識”,一般稱作“靈魂”,無始劫來,造業受報,生死輪回,苦不堪言;唯有佛法,可以使我們精神得到解脫,得到超越三界,確實獲得不生不滅境界。
以上我們將“應何所求”的第一段“念報佛恩”講完了。
2、改舊習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也。
這一段經文,是佛陀教我們改革舊習氣,改造心理。前面說過,學佛修道的人,不可不慎習染,文具四事:(一)不可輕慢賢人,“見賢勿慢”。在過去,見到賢德的人,想想自己不如人家,不免生起嫉妒、輕慢,如仇如怨,其實這是自家的病態心理,精神的不健康、不正常。佛教我們要改過革心,從今以後,見到賢人,見到好老師,一定要恭敬、供養、承事,協助其弘法利生,像唐朝時的印宗法師,就是我們的好榜樣。壇經上說:‘惠能大師自黃梅得法以後,一度避難到曹溪,但是不久,又被惡人找到,大師逃至四會縣,避難獵人隊中,經過十五年。有一天,自己想想,弘法利生的機緣成熟,就應當弘法報恩,不可終隱。這樣,大師離開了獵人隊,一日,行到廣州法性寺,恰好遇到印宗法師在法性寺宣講涅槃經,當時有風吹動懸幡,有一出家人說“風在動”,另一出家人說“幡在動”,爭論不已;惠能大師見到這個場面,遂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當時在坐的大眾,聽了能大師所說,都非常驚奇,印宗法師請至上席坐,請教佛法奧義,見惠能大師言簡理當,不由文字;說道:“行者定是非常人”,這時,惠能大師還是以在家居士的身分,所以印宗法師稱他‘行者’。印宗於是執弟子禮,請教黃梅指示,六祖說:“指授即無,唯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印宗問:“為什麼不論禅定解脫?”六祖說:“因為禅定解脫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在這裡,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是六祖所傳、所修、所教授的,為一乘上上法,直指人心,明心見性,所以說“唯論見性”、“佛法是不二之法”,初學切忌錯會了意思,受害不淺,這是不得不先說明的。六祖又說:“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法師聽了以後,歡喜合掌,於是為惠能剃度,願事為師。六祖得到印宗的護持,才有機緣開東山法門,普度眾生。像印宗之遇六祖,以前輩大法師的身分,反而師事初剃發出家的能大師,的確,非我慢情忘者不能也。其尊賢重道,捨己為人,真非常人可及也。是則六祖之功德成就,即是印宗的功德成就耳。印宗之於六祖,很像鮑叔牙之於管仲;由此可見,世出世間,建大功、立大業,利濟天下後世,都須要最有力的增上緣,是謂之機緣成熟。
下一句“見善勿謗”。這是教我們不可阻礙人為善,凡是見到善事、好事,不論是什麼人做的,縱然是惡人做、怨家對頭做,只要他能行善,縱然是小善,也是應該贊歎,值得稱揚的,這正是使惡人遷善改過的最好機會。過而能改,回頭是岸,善莫大焉。明朝袁了凡說:“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之危,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老尊賢,愛惜物命,人能由此十事,自行教他,則萬德圓備矣。”正是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是世間第一等的善事。反過來講,阻礙人行善,尤其阻礙惡人向善,當然也是世間第一等惡事。惡事萬萬不可為也,這才是具有大智慧、大慈、大悲,真正的菩薩行。
經文:“不以小過證入大罪”。這一句是第三個事例,過不證罪。一個做人老師的人,對待學生,正如慈母之待赤子,如理如法的教導,為國家民族,為世界眾生,小心地培育下一代的幼苗,焉有不盡心、不盡力之理。是以師恩有過於父母者,若以學生犯了些小過失,便證入大罪,處以重罰,使學生懷恨心頭,那是摧殘下一代而不是培育下一代了,其功過報應,先已說過,不再重覆了。
第四個事例是:“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也。”這四句經文,是佛陀教我們要慎因果。特別是做人老師——和尚的人,古印度稱“和尚”就是親自教我的老師,要不是親自教我者,我不稱他做“和尚”,所以“和尚”是親教師的稱呼。由此可見,“和尚”是眾生的親教師,如果親教師不依法理,就是違背諸佛所證的真理—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一心不二的見性之理,又不能契機,換句話說,就是學無所用,所學不適合其現前所需,也就是現前不得其受用,不得其利益的教學,都是違法失理。我們知道,佛教寺院是佛陀教育的機構,寺院的主持,就是一方大眾的親教師,他負有傳道、弘道,教導一方大眾修學大道的神聖使命,是一方眾生法身慧命之所依,故一方大眾稱之為“和尚”——親教師。他要是教學不如法、不如理,那就有很大的罪過,古人說:為不善於顯明之中,人得而誅之;為不善於幽闇之中,鬼得而誅之。又說:庸醫殺人身命,死墮十八層地獄;庸教誤人子弟,死墮十九層地獄,何況主持聖教為天人師者,如法依理,化導一方,功德真不可思議;經論史實,可證罪福,必須謹慎。第三大段,師弟之分,到此講完。
|
|
|
|
|
|
上一篇:高光:屠殺動物受報應的現代實例
下一篇:君達那比丘與女子幻像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