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我們有求不應的原因是什麼?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下面他舉《起信論》,《起信論》上說「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其實這句話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跟這句話意思完全相同。下面又說「藏」,藏是什麼意思?藏是「庫藏」的意思,前面我們也說過。 諸佛所有一切功德皆在其中」,就是收藏在裡面,就叫做「如來藏」。 「現行功德未能起,故不名法身」,這個意思很完全,這就在凡夫位,現行功德不能現前,所以不叫做法身。我們就知道,迷的時候叫如來藏,覺悟的時候就證得法身,為什麼?如來藏裡面的無量功德都現前,諸佛所有一切功德都現前了,它起作用,都現在生活當中,都現在工作裡面、待人接物之處,充滿智慧、德能、相好,這就是佛,證得法身就稱佛。底下《起信論義記》裡面講, 「隱時能出生如來,名如來藏」,隱時是隱藏的時候,隱藏的時候,如來藏在裡頭,沒出生。沒出生,但是他一覺悟就出生,如來就現前,所以叫如來藏。底下有個括號說「能攝故出生也」,從這些講法,我們逐漸都明白了。後面說「顯時為萬德依止,名為法身」,這個意思好,就是隱顯,隱的時候叫如來藏,顯的時候叫法身。所以這非常明顯的告訴我們,經論裡面都說這樁事情,隱顯不同,法身跟如來藏是一體的兩面。如來藏大意我們搞清楚了,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搞清楚叫看破,看破之後才肯放下,知道放下的功德利益是無法想像的。不知道事實真相,勸你放下你不肯放下,你認為一放下我什麼都沒有。這也不能怪大家,為什麼?好像事實擺在面前不是像佛所說的。佛教我們放下財富你就得財富,我放下了真的會得到嗎?得不到。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佛說錯?佛沒說錯,我們把佛的意思錯會了,我們沒有放下,自己以為放下,其實沒有放下。我們在這裡投機取巧,像做生意一樣,你放一塊錢明天就賺一萬塊,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一本萬利。僥幸的心、投機取巧的心來學佛,你怎麼會有成就?你怎麼會有感應?哪有這種道理?這裡頭有個原理、有個真理,就是我們的看破放下要與性德相應,才能起作用。我們孝養父母這是覺悟,放下什麼你才真覺悟?放下不孝父母,放下不敬父母,因為不孝、不敬是煩惱不是性德。孝父母、敬父母是性德,性德它與自性的智慧德相相應,起感應道交的作用。佛真的沒有說錯,我們自己聽經、讀經,我們把佛的意思想錯、解錯,為什麼會錯?我們的心本來就錯,妄心,它不是真心。真心你聽經、你聞法,你所得到的是正知正見;我們不是真心,聽經聞法所得到的多半還是邪知邪見,所以這才叫真正難。 誰能夠把自私自利放下?我們都是凡夫,而且根性都不利,所謂是中下根性,我自己也是屬於中下根性,怎樣才能轉得過來?慢慢的轉,不能著急。就像一根木頭泡在水裡面,已經泡幾十年濕透了,我們要問,這根木頭裡面還有沒有火?還能不能點燃?木的性裡面就藏著有火,肯定能點燃,但是現在它濕透,怎麼點也點不燃。可是只要你有耐心,你有長時間,你慢慢去點,一年點不燃就兩年,兩年點不燃就三年,我相信能夠有十年、二十年肯定點燃。就是要有耐心、有恆心,锲而不捨,我們學經教就是走的這個過程。最初的因當然還是過去的善根,佛家講的「善根福德因緣」,有善根就是你能信,你接觸之後能信能解這是善根,肯真干這就是福德,遇到緣這才能走上成功之道。自己過去生中有這一點善根,在這一生當中能遇到。 老師,這是緣;一介紹我們就相信、就肯干,這就是福德。干得很辛苦,不退轉,天天讀經愈讀愈有味,最初的十年是最難熬的。為什麼?最初十年念不懂,能體會的意思非常淺薄,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法喜得不到。夫子所講的「不亦說乎」,那個喜悅得不到。也就是前十年都是落在佛學常識,義理悟不到,這是個難關,最難過的。所以往往學佛這一關不能突破就退轉,就不學,那就沒有法子。如果肯學,锲而不捨,二十年、三十年肯定有悟處,法喜現前,也就是學佛嘗到佛法的味道,叫法味。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嘗到法味,他說「世味哪有法味濃!」世是世間的這種快樂,世間味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味道,不能跟佛法比,佛法的味比那個濃得太多,佛法裡頭有真樂。世味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個東西世間人以為是樂,是有樂,那個樂像什麼?像吸毒,像打嗎啡,樂過去之後悲就來了,樂極生悲,它有苦!不像佛法,佛法樂是永恆的、不變的,這是真樂。你要很長的時間慢慢心定下來,心定就開智慧,智慧開了再接觸佛經,你會看到字字句句無量義。我們肯定確實是無量義,那一點都不假,每個字出生無盡叫無盡義,字字句句無盡義。我們從什麼地方相信?每年讀這部經,每年都有新意思出來,上次讀沒見到的,這次讀意思浮出來。所以這個經就永遠有興趣,讀不厭的,遍遍有新意思,它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這就是性德,性德與它相應,它是不是性德?它是性德。彌勒菩薩講得很好,「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它怎麼不是性德!念是性德,念裡面成形,物質現象是性德,物質現象裡含藏精神還是性德,法味無窮!能嘗到這個你就永遠不會退轉,什麼困難也難不到你。可是這個總得要有三十年以上的功夫,锲而不捨,你才能夠熬出來,你沒有這個功夫不行!而且還真的要干,干就是依教奉行,佛在經教裡教我們怎麼做法,我們真做,不折不扣的去做。 首先就自度,自己得利益,自己得利益才能幫助別人;自己沒得到,沒有法子幫助別人。所以首先要成就自己,自利才能利他,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自他不二!所以你就會很熱心,真的是大慈大悲熱心為一切眾生服務,你不會感覺得疲勞,你也不會感覺得辛苦。為什麼?到那個境界逐漸不再執著我,不再執著我這個身體,天天工作不會累。誰累呢?我累!有我就會累,沒有我不會累,無我就真正契入佛菩薩的境界。有我,人會老、會衰退,無我他就不老,他就不會衰退。有我,就有生死、就有病痛。無我,誰生病?誰生死?沒有!這也是大乘經教裡面佛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學佛頭一關破我執,這一關難,但是它把這個放在第一關,第二關是邊見,就是對立。我們現在在學習過程當中,深深能夠體悟到,破我執難,但是我們如果能夠把對立這個概念放下,比破我執容易。所以先學,我自己的學法是如此,首先學不跟任何人對立,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這個很自在、很快樂。對人、對事、對一切萬物不對立,平等心慢慢就現前,對一切人平等,不要去分別,不要去執著。 首先下手處,怨親平等,最重要的,我們學佛的同學常講冤親債主。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這不是這一生,過去生生世世你跟這些眾生結怨,這是真有不是假的。冤冤相報麻煩可大了,這是學佛最大的障礙,殺生你欠人家命債,借債你得要還錢,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事是大麻煩事。所以學佛我們要想在這一生成就,時時刻刻要念著無量劫來的冤親債主,我們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要回向給他們,希望能化解,我們一同修行,一同往生淨土同成佛道,念念不忘,菩提道上才能夠一帆風順,障礙才能夠減少。障礙要完全能夠化解,那是分別執著真的放下。只要一切不分別、不執著,冤親債主就能化解,你才真正能得到諸佛如來威神的加持;如果你分別執著還有那麼一點點,你的冤親債主都還跟在你後面,所以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但是我們要有信心,那就是說我們的自性是如來,所以佛稱贊我們是佛,佛說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我們每個人真正都是佛,只是現在是迷惑顛倒的佛,現在還在造作罪業的佛,沒有清醒過來的佛,這是佛說話的本意。我們明白,怎樣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對了。 我們講如來,佛法裡講的。現在一般人呢?一般人他講真理,真理意思就是如來,相信真理,我們佛經裡面講相信自性,都是一個意思。我們讀了這段文,知道一切眾生煩惱心中,確實具足無量無邊不思議的智慧德相,真有,決定不是假的。諸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無量無邊的功德,我們自性裡頭統統具足。只是我們現在被煩惱蓋覆,不能夠現前,不是沒有。好像黃金,金在礦裡面跟礦石合在一起,你拿到礦石,你不能說礦石裡頭沒有金。我們前面說木頭裡面有火,你一點燃它就燒起來,你不能說它沒有。可是它沒有點燃的時候,木頭裡你看不到火,你磨擦它慢慢就燃燒起來。這個石頭裡面你去提煉,提煉它就有黃金,它不是沒有。我們現在再嚴重的煩惱,煩惱裡頭有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藏,在大乘法裡面有講兩大類,空如來藏跟不空如來藏,有這兩種說法。 「空如來藏」是說我們的心性,雖然隨染淨緣,隨著清淨就叫涅槃,隨染污就叫生死;這個意思講,隨六道眾生就叫生死,隨四聖法界就叫涅槃,四聖法界是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隨著他們是清淨的,心清淨的。都說之為眾生,六道裡面四聖法界是界外的凡夫,就是六道以外的凡夫。為什麼稱他凡夫?他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就是用八識五十一心所,他用的是這個心。四聖法界為什麼稱為淨土?雖然用妄心,他的妄心用得跟佛很接近、很相似;換句話說,佛的教誨他們各個依教奉行,與戒相應、與定相應、與慧相應,這四聖法界。所以他們居住的環境叫淨土,他沒有染污、沒有災難。六道凡夫裡面,這裡面有善惡,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如果我們世界上居民,這個地球上居民人心都是善的,這個地球就非常美好,不會有一點災難。 今天還有同學問我,明後天我要到澳洲去,人家告訴我澳洲南部大火,北部有水災,現在地球上處處都有災難,氣候異常,這什麼原因?佛經裡頭解釋,但是很多人不相信,認為什麼?認為這是宗教、這是迷信,那就沒法子。世尊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災難是怎麼發生的?水災是貪欲發生的,貪心是水,火災是瞋恚感應的,風災是愚癡感應的,地震是傲慢、嫉妒、不平所感應,佛是這麼跟我們說。總的一句話說,境隨心轉,境是外面的山河大地,山河大地是隨著人心在轉的。這種說法,跟我們中國一般風水師的說法相應,風水家常講「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人有福,這個地方風水不好,像現在的地球風災、水災、火災還加上地震;如果人心善,這災難都沒有了,都化解。科學技術做不到,人的意念能改變環境,我們相信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呼吁這個世界上的宗教徒,信仰宗教的人,我們大家斷惡修善、破迷開悟,為全世界各個地區災難來祈禱,會產生效果,縱然距離遠也能產生效果。這個博士曾經做過實驗,他在他自己辦公室,在東京放一杯水,玻璃杯放一杯水。打電話給全世界的朋友們,跟他一起研究水實驗的,世界各地都有,同一個時間大家一起祈禱,心都觀想他的辦公室桌上這杯水,祈禱十分鐘,同一個時間全世界各地。然後把這個水放在冰箱裡面,攝氏五度它結成的雪花,到顯微鏡底下去看,那個結晶非常之美,產生效果。這就是我們意念沒有距離的,你在地球的那邊,我們地球那邊是美國,你在那邊祈禱想著這個地方,它就起感應。他做的這些實驗做得好,我們可以拿來用,認真的去做會起很大的感應,災難能化解。 </w:t> 去年巴西的預言家講九月份亞洲的大地震,九點一級的地震,確實是被我們許多同修念佛回向,真的化解,這不是沒有,這是會產生力量。巴西這個預言家在地震發生前一個星期宣布,這個災難沒有了。本來他說這個災難,如果不發生在中國,肯定發生在日本,結果在一個星期之前,透出來的信息說中國沒有,日本也沒有,真的就沒有。所以只要我們學佛的同學,我那個時候通知還是全世界淨宗學會的同學們,每天認真為這樁事情來回向,其他宗教叫做祈禱,會產生效果,各地方有災難我們就要認真做。所以想到從前古時候,國家災難的時候,這些帝王大臣齋戒沐浴、斷惡修善,來祈求上天保佑化解災難,它有道理,它不是迷信,它真能產生效果。遇到有大災難,帝王下命令大赦天下,做好事,有道理,跟佛經上所講的同一個原理。我們相信古代帝王多半是虔誠的佛弟子,他們經常禮請高僧大德到宮廷裡面去講經教學,他懂得,知道災難現前怎麼樣應付。平常以倫理、道德、因果教化人民,人民心善、言善、行善,災難就不會發生。如果把教育疏忽,人心不善、行為不善,災難就起來,天災人禍一齊起來,它都是有關聯的。所以我們不能不曉得這些道理。 學佛之後,我們在大乘教裡面逐漸的明白,心性是平等的。所以佛教給我們,不要著相,不但不要著相,連心性也不可以分別執著。不但不能分別執著,也不能起心動念,為什麼?自性裡頭沒有分別執著,你起這個東西是錯誤的。自性是清淨的,我們知道它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我們用什麼方法回歸自性?用禅定。禅定這個名詞的含義,禅是從梵文翻過來的,禅那;定是中國字,它們意思很接近。所以用這麼一個名詞叫華梵合譯,兩個字,一個字是梵文,一個字是中國意思。禅的意思裡頭有靜有慮,所以它是放下,可是放下裡頭有看破,並不是完全放下,放下是什麼?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看破是什麼?他什麼都明了,不是不清楚。古人比喻得好,在禅定的境界,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個境界叫禅。如果只有定沒有境界,那錯了,那個禅定裡面是什麼?有定、有無明,他什麼都不知道。果報在哪裡?果報在四禅無想天。這個道理要懂,你要不懂的話,你修無想定以為你是修禅,那大錯特錯了。無想定實在講也不容易,什麼都不想,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放下,但是一片漆黑什麼都不知道,這不是禅。禅是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什麼都知道,你問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你不問他,他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說般若無知。沒有緣的時候,他心清淨的,心如止水;有緣你向他請教,無所不知。 「般若無知,無所不知」,那是禅。拿一部經本來問你,你不能說是你不知道,那你不是修禅的。修禅的時候,他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是平等的,這是禅,所以慧是覺,禅定也翻作止觀,他慧他才觀。定是止,止是什麼?就是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修行功夫叫得力。有止沒有觀,錯誤的,有觀沒有止也錯誤,所以佛導我們止觀等運。 平等的去學習,性相二邊都不執著,二邊都不分別,二邊都清清楚楚,對於理體清楚,哲學裡面講的本體,對於現象也清楚。體是真的,體是真有,但是體它不是個形相,所以講體通常都用空來代表。這個空不是無,空是有,為什麼說它空?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不是物質,我們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到它;不是精神,我們想不到它,第六意識是想,你想不到它。所以說「心行處滅,言語道斷」,它真有,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萬事萬法是從它生起來的。我們常常用現在的電視屏幕來做比喻,法性理體就是屏幕,你不能執著它,它什麼都沒有。屏幕裡面現的相,這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還包括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因為它也現相,都是屏幕裡的相。相是什麼?相是幻相,性是真性,真性永恆不變。但是真妄確實是兩樁事情,妄不會跟真融在一起,真也不會跟妄融在一起,各是互相不妨礙,就跟我們電視屏幕顯像這個樣子很相似。所以你要會看,會看你天天用這個心去看,用這種觀去看,看久了也會開悟,也會豁然貫通。所以曉得染淨皆空,屏幕裡面的現相是染,屏幕是清淨的不染,屏幕裡面的色相是空的,這個屏幕怎麼?屏幕也不可得。我們現在是有個屏幕,有個東西可以得,實際上呢?實際上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它也不可得,叫萬法皆空。於性、於相都不要去分別,都不要去執著,那就是常寂光普照,這叫空如來藏,是從這方面看的。 「不空如來藏」,心性具足無漏清淨功德,同時也具足有漏業惑染法,包藏含攝,無德不備,無法不現。這就是我們《還源觀》裡面,第二段、第三段所講的,你不能說它空,也不能說它不空。你要是了解事實真相,說空,對!相是幻相,當相即空,了不可得;性是真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也不可得,這是說空如來藏。說不空呢?相雖然是幻相,幻相不是沒有,有,幻相從哪裡起來?幻相依真而起,所以真裡面含藏著幻相,這個理很深。但是明白之後,對我們修學有很大的幫助。人生活在世間不能沒有求願,所以八苦裡頭有求不得苦,你有求。如果你把事相搞清楚之後,求願的心放下,真正做到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為什麼不要去爭、不要去求?你統統具足,何必去爭,何必去求!你要去求、去爭,要真的能夠求得到、爭得到,佛都佩服你。你爭不到,你也求不到,你所爭的、你所求的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當然自性本有要見性才能夠得受用,不見性不能得受用,不見性的時候你所爭到、所求的,我們講你命裡有的。命裡有的那是業,你過去生中造的業,過去生中修財布施,你這一生得財富,你爭也好,不爭也好,你都得到。爭也能得到,不爭也能得到,你了解這個,那我何必還爭!就不要爭了。可是不爭的時候得到更多,爭的時候得到反而少,為什麼?爭是煩惱,你帶著煩惱會把你的福報逐漸減損,就虧損,所以不爭得到的多,爭得到的少。現在大家講競爭,錯了,他命裡有一百億的財富,因為他爭,打了對折,大概只能得五十億,自己就以為不得了,其實已經虧一半。他要是不爭的話會增長,命裡的一百億可能會達到一百二十億,何必要爭?爭是缺德。所以不用競爭,不用傷害別人、破壞別人,不可以用這個手段,你來的愈來愈多。北京有個胡小林居士,聽我講經懂得這個道理,他做生意以前是競爭,想盡方法破壞競爭的對手,去侮辱他、去打擊他。現在明白這個道理,對競爭對手贊歎,不爭了,反而自己的生意,在金融風暴來的時候,他一點損害都沒有。他告訴我,現在身心愉快,沒有這個煩惱,不擔憂,生意比去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五,這意想不到。原本以為,家人、朋友都跟他說,你不跟對手競爭,你這生意怎麼做?他自己跟家人、朋友說,我做一年試驗試驗看,這一年賠掉我都沒有關系,我來做試驗。結果沒想到這些訂單超過去年,跟我說佛法真管用,佛法用在商業上會發財。你說是真的嗎?真的。為什麼?你做這個生意,你裡頭德行加進去,怎麼會不發財!你不懂這個道理,天天跟人爭,破壞別人,你這個生意裡頭加上罪惡進去。你爭與不爭都是你命裡有的,加上罪惡肯定是減損,加上功德肯定是往上升,這是佛法用在商業上,無論用在哪個行業上,都會帶給你想不到的利益。所以佛就是教人不爭,教人守本分,教人累積功德,累積功德不但裡面有智慧,裡面同樣有財富,無所不有!所以學佛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覺悟的人。 不空如來藏裡頭,給我們解釋這個原理原則,我們清淨的功德具足,不清淨的染污煩惱也具足,問題是我們怎麼用法?染污那邊我不用它,清淨這邊我用它,這就對了,這就沒錯。所以就稱為不空如來藏。這是法性之體,法性能生法相,法相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也是諸佛實報莊嚴土,那都是屬於相分,性相是一不是二。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這次因為澳洲總理的邀約,我明天就得離開,因為這次我們預訂的沒講完,我想我澳洲回來的時候繼續講。謝謝大家,祝福大家過年好。
|
|
|
|
|
|
上一篇:達真堪布:不求回報地付出才能了債
下一篇:佛教說善有善報,為什麼我一生做好人,婚姻還是不幸福?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