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轉載
戒除“網瘾”,素質教育是良方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專家:戒除“網瘾” 素質教育是良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不健康的網游和毒品相比,更便宜、更便捷、影響面更廣,危害也更大
記者:“網瘾青少年”問題,近段時間備受社會關注。您認為我國目前青少年的“網瘾”問題有多嚴重?
寇曉偉(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音像電子和網絡出版管理司副司長):據最新統計,我國網民達1.03億,其中青少年網民占80%。 青少年上網大多以玩游戲和聊天為主,網絡成瘾、網絡受騙、網絡犯罪等問題日益突出。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10%的中學生有網絡成瘾綜合征的傾向。
陶宏開(美籍素質教育專家、華中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據我了解,濟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網瘾”造成的,其他地方的情況也不樂觀。不健康的網絡游戲玷污了網絡,毒害了一代青少年,在“網游致富幾人笑”的背後,是“孩童迷途萬眾傷”的無數家庭的痛苦!
記者:有人形象地稱網游是“精神鴉片”。
陶宏開:這個比喻非常貼切。“網瘾”成為社會問題,已向兩頭發展,尤其是低齡化趨勢明顯。不健康的網絡游戲和毒品相比,更便宜、更便捷、影響面更廣,所以危害更大。
記者:怎樣判斷一個人網絡成瘾呢?
陶宏開:成不成瘾,不是以簡單的上網時間長短來衡量,而要以對網游的依賴程度來判斷,看其是否超出了正常理性標准,是否脫離了健康人正常的基本生活軌道。
加強行業自律,以社會效益為重;防止青少年沉迷,企業責任重大
記者:您認為“網瘾”問題是如何形成的?
陶宏開:三種因素誘發“網瘾”:不健康的、壓力過大的成長環境;得不到別人承認的失落感;人際關系不好。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青少年通過上網逃避現實,尋求精神寄托。“網瘾”問題的背後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的失敗。
記者:那麼誰該為沉溺於網絡的青少年“埋單”?網絡游戲商家、不良網吧、政府部門,誰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張春良(網絡沉溺公共救助網創辦人):企業在獲取利潤的同時,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網游產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有能力為拯救“網瘾青少年”提供資金及技術上的支持。從發展角度講,商家唯有承擔起社會責任,才能樹立良好形象,才能促進游戲產業走上良性發展軌道。
陶宏開:網絡只是個載體而已,關鍵是內容。目前電腦的功能被異化,大都用來玩游戲、聊天了。政府有關主管部門一定要大力加強對網絡內容的監管。
寇曉偉:不能把棍子都打在商家身上。互聯網沒發展起來時,青少年也一度沉迷於電子游戲、台球、武俠小說等。網游產品屬文化產品,也是傳播社會價值觀和政治觀點的工具。我國政府主管部門對游戲出版業的態度一貫明確,就是要通過規范和引導來促進游戲產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我們要正視兩大困境:一是來自產業自身,主要是如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使民族游戲產業在國際競爭中做大做強。二是來自社會的壓力。如何加強行業自律,以社會效益為重,防止青少年沉迷,網游企業責任重大。這關系到網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戒除“網瘾”靠“三改”:改進家庭教育、改革應試教育、改良社會文化
記者:針對“網瘾”現象,社會上出現了很多新的治療方法,比如近來頗受爭議的藥物療法及七大網游運營商推出的防沉迷系統。您認為“網瘾”可以根治嗎?
張春良:網絡成瘾從總體而言是不可避免、難以根治的。而就個體而言它又是可以避免的,成瘾後也可治愈。戒除“網瘾”不能單純依靠技術手段,防沉迷系統雖好,也解決不了外掛和私服等問題。
陶宏開:“物理療法”有一定作用,但治標不治本。藥物封閉治療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作用,但離開特定的環境還可能復發。“網瘾”是個認識、習慣問題,不是病,光靠堵堵不住。
寇曉偉:政府部門對網絡這把“雙刃劍”有了越來越清醒的認識。但目前的困難是投入不足,力度不夠,導致手段落後,監管乏力。來自社會、家長等方面的壓力仍然很大。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齊抓共管。但要想從根本上戒除“網瘾”,也是不現實的,只能想辦法把負面影響減少到最低。
記者:堵的辦法作用有限。該怎樣疏導才有實效呢?
張春良:正是某種程度上的教育方式過於呆板,趣味性不強,人性化不夠,才造成青少年厭學,選擇逃避現實而投奔網絡世界。一些國家的做法值得借鑒。在英國,學校大力組織孩子們參加豐富的課余活動;在法國,家長經常與孩子探討上網的技巧和經驗,了解孩子的喜好和上網的基本情況。
陶宏開:戒除“網瘾”沒有靈丹妙藥,需要改進家庭教育、改革應試教育、改良社會文化。其中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只有先“教教家長”,才能真正做到“救救孩子”!
寇曉偉: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還沒有落到實處。中小學網絡安全與道德教育明顯滯後於網絡信息技術教育,青少年上網技術越好,越容易出問題。教育的重心應該更多關注青少年心理和人格塑造,增強他們對不良網絡信息及其他一切不良文化的抵抗力。提高青少年個人素質,自覺抵制不良文化侵襲,才是戒除“網瘾”的關鍵所在。
|
|
|
|
|
|
上一篇:范仲淹的兒子一生只信奉兩個字
下一篇:上網長時間看電腦 可誘發癫痫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