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知識
非財布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在佛教經典中記載,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筆者最近閱讀日本佛教書籍,得知除了上述三種外,還有為經濟能力不佳者設想的七種“非財布施”。台灣的學佛人士較少人知道,故筆者針對日本佛教徒現今正鼓勵推行實踐的“非財布施”做個介紹,並將其引申,抒發個人的感觸和心得於後,希望與讀者大眾共勉實踐之。
所謂“非財布施”包括“體施”、“心施”、“目施”、“言施”、“和顏施”、“座施”、“借宿施”等七項。以下逐項細說:
一、體施 ── 沒有報酬的方式提供自己的勞力為對方服務,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前者如當義工,後者象是一九五O年在越南(當年南北越尚未統一)的佛教僧侶集體自焚殉教。越南僧侶們為抗議當時南越政府鎮壓佛教徒不准人民信仰佛教的命令,這些勇敢的示威僧侶前僕後繼地以自己的身體企圖換取更多人的性命,這種行為不能說是自殺,而是典型的“體施”。
二、心施 ── 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等布施。譬如遠古的堯舜以道德垂拱,結果天下太平,人心歸向。堯見自己兒子的賢能和道德比不上舜,他為天下人的幸福設想,決定把地位讓給舜,這種地位的禅讓,成為永垂不朽的美談。
今年重陽節前夕,社區滿六十五歲的老人集體到台北旅游,旅程中承蒙社區住眾開設的素食餐廳招待。值得一提的是,這間餐廳裡提供的蔬果,因為怕有農藥殘留,用自來水洗了又洗,最後還用大量的開水洗滌一番,如此處理令人吃得安心,料理的菜肴也特別好吃。試想,時下能象這間餐廳如此用心、發心的有幾人?回程時,餐廳主人還專程送來百余盒的便當,這分為別人設想的善心及念舊的情感,讓老人們深受感動。
三、目施 ── 定睛注視對方的起居行動等布施。前幾個月在台北,有一位年屆耄耋的退伍軍官跳樓自殺,風燭殘年的他孑然一身,老病纏身又無親人依靠,只好選擇自殺一途。如果能有人多方照護這類孤苦老人,或指定專人經常對他“目施”,或許不至於發生如此悲劇。
國民革命成功後,國父孫中山先生讓位給袁世凱當首任的大總統。但袁某亟思當皇帝,他的二子袁克文反對,一再勸袁某勿走火入魔,結果招來袁某的叱責,並予以軟禁。在軟禁期間,他一直對父親袁某“目施”,前後發表兩首诤谏的詩,希望父親懸崖勒馬。
四、言施 ── 給對方說好話的布施。印光大師曾開示我們“多行四好” ── 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勵人應切實勵行。能做到大師的訓辭,大者必有好報,小者立足社會無往不利。孔子說:“巽與之言,能無說乎?”表示對人說好話,雙方都蒙受其利。在此舉出一則清代俞樾的〈高帽〉故事。
俗話把當面奉承人叫作“戴高帽”(北平的俏皮話,表示向人說好話)。有個在朝廷做官的要放到外地任職,臨走時向老師告辭。老師告誡道:“地方官可不好做呀,要小心謹慎。”
學生回答說:“我已經准備了‘高帽子’一百頂,逢人便送一頂,想來不致於出什麼岔子。”
老師生氣地訓斥道:“我們要用正道來待人,哪能這樣?”
學生馬上說:“天下象老師這樣不喜歡戴高帽子的人,能有幾個啊!”
老師微微點頭道:“你這話說得還有點見識。”
這人辭別了老師,對人說:“我這一百頂高帽子,如今只剩九十九頂了。”
好話人人都喜歡聽,多說善意的好話布施給人,能令眾生歡喜。
五、和顏施 ── 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例如對郵差先生親切和藹地說:“勞駕您了,辛苦您了,謝謝!”而對方必定露出一副笑臉回敬。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應該和和氣氣相對,這是禮貌也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
六、座施 ── 如在公車內讓座給銀發族、殘障人士及小孩等的布施。據筆者搭公車的經驗,年輕人不讓座位,甚至霸占“博愛座”的現象很嚴重。有的學生自己爭先上車,不肯讓老人先上車,坐在位置後便意兩眼閉起假睡。盼望各界多行“座施”的宣傳,畢竟“座施”者行好事必有好報應。
筆者在日本旅行多次,發現他們的公車司機很“可愛”,他(她)們經常透過廣播呼吁年輕人要讓座,偶爾還會在停車空檔時站立起來,看看車箱內有否不讓座的年輕人,一發現年輕人沒有愛心,他(她)會扳起臉孔訓斥對方一番。這一點我們做得到嗎?
七、借宿施 ── 給弱勢者或一時窮困之人提供一宿。日前從報紙中看到一則饒具人情味的感動故事。事情是這樣的:住於台北市某中年男子,因多年失業,靠著打零工維生,家中有一位十一歲的女兒,因為打零工不一定天天有,往往三餐不繼,父女經常撿拾垃圾桶裡的食物過日子。後來他覺得如此生活淒慘,倒不如把女兒寄養在親戚家吧!於是,他騎著自行車想以六天的時間,把女兒載回到嘉義老家。當這對父女騎到苗栗市北苗派出所附近時,被晚間巡邏的吳姓警員發現了,認為他們行跡可疑,攔阻下來問明案由。面對一個月沒有洗澡滿身發臭,已經兩天沒有進食的可憐父女,吳姓員警二話不說便把他們帶回公家宿捨,先讓他們洗澡,拿出衣服給他們換穿,到外頭買許多餐食供他們吃個飽,還留下這對父女住宿一晚。翌日早上,吳姓員警的母親煮一頓豐富的早餐,請他們父女吃完後,拿了好幾佰元塞在女童的口袋裡,然後由吳姓員警跟一位同事送到苗栗車站,准備讓父女倆搭電車回嘉義。跟吳姓員警有交情的火車站務員得悉原由後,為了這樁好事不讓吳姓員警一人包辦,他也掏腰包購買兩張車票,送父女倆上車回嘉義。
社會上壞人很多,但是好人也不少,象這位吳姓員警及火車站務員共同編織的善舉故事,多麼溫馨,多麼動人心弦!
許多人誤以為所謂的布施,就是拿錢資助需要幫助的人,殊不知還有不用錢財的“非財布施”。非財的布施,在於“做不做”而己,不是“能不能”的問題。有充裕的錢財當然可以行財布施,假若沒有多余的錢財也可以行“非財布施”,可以讓我們人生的“功過記錄簿”,留下的功德多於過失!(
|
|
|
|
|
|
上一篇:如何培植福德
下一篇:一站的愛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