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總論菩薩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薩依其功德和勢力,在許多的經典,有不同的意義。《華嚴經》有開士、大士、力士、無上士等名;《菩薩地持經》有佛子、大師、大聖、大名稱、大功德、大自得等諸義;《瑜伽師地論》有普能降伏、勇健、憐愍、法師等之說;《金剛經心印疏》說菩薩摩诃薩有七種廣大的含義:
  一、具大根:眾生所見、所聞、根器、樂欲等不同,而有頓、漸,有鈍、利等分別。佛陀為大醫王,視眾生根器的利鈍,能應機說法,令其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例如《法華經.化城喻品》載,佛陀以權巧方便演說五乘佛法、大乘不共法等,調御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回自向他’,不以自了解脫為究竟圓滿。
  聲聞以四聖谛為根,成四果位;緣覺以十二因緣為根,成辟支佛;菩薩則以悲智為根,成無上正等正覺。菩薩因為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根性,故能發四弘誓願,勇猛不退。
  二、有大智:菩薩的大智,猶如《金剛經》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大智,故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楞伽經》的‘一切眾生,猶如己身’,具足‘同體共生’的認識,故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勝鬘經》的‘以無厭心為眾生說’,故能護持正法,教化眾生。
  菩薩的大智,能斷三界的見、思二惑,能離去戲論,能超出二果淺薄的小智。此大智慧起如幻三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無窮妙用。
  三、信大法:菩薩信解‘緣起中道’的真理正法,能觀空有無礙,故能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菩薩信解‘大悲為本,方便為門’,故能悲智雙運,福慧俱圓。菩薩信解‘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故能如常不輕菩薩,不輕慢一切眾生。菩薩信解‘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故能無相布施,無我度生。
  四、解大理:菩薩悟解‘般若’為諸佛之母,‘緣起緣滅’是萬法實相,‘三法印’是宇宙人生真谛,‘四大非有’、‘五蘊皆空’是生命本質,‘同體共生’是宇宙軌則,‘三十七菩提分’是福慧資糧,‘上求下化’是成佛之道。菩薩體認法身真如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本體,所以雖有生死,而不畏懼,也不迷惑,此皆由於理解人生緣起緣滅的真理。
  五、修大行:菩薩的大行,即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佛陀在未成佛道之前,歷經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即使輪回六道之中,亦無一時忘失菩薩慈悲的德行,無一念退失菩薩‘上求下化’的本願。例如:作獅子王時,施其身命,滿足鹫鳥;為兔王身時,以聞法故,燒身供養;為金色鹿時,勇猛無畏,救群鹿命;為寂靜王時,日日刺血,供養病人;為大龍王時,心無嗔怨,忍其剝皮;為國王身時,剜身千燈,求於半偈;為大兔王時,自投羅網,令群兔出。
  六、經大時:菩薩的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時間,還要完成五十一階位後才能圓滿。菩薩在第一大阿僧只大劫,是以修信心為主,滿十信階位,修到現證空性。第二大阿僧只大劫,已轉凡成聖,為地前菩薩,修到七地清淨無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只大劫,進入八地‘不動地’無相無得,無證無悟,成無生法忍,盡斷三界惑已,位居補處。
  菩薩具有善根願心,能‘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久集無量福德智慧,不生疲倦;具般若空慧,久住世間教化眾生,不生厭離。
  七、證大果:大果是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斷二障、二惑、二施,貪、嗔、癡永盡,超越有無、大小、一多、淨穢、空有,已達到因圓果滿的境界。在《解深密經》中,說明菩薩證得涅槃果位後,又頻起悲願於有形色、方所、事業、住處、眷屬、因果等,變現那由他國土,分身千百億,示教利喜。
  菩薩證悟無上正等正覺之後,具有廣大無量無邊的慈心悲願,能生死一如,大小互融。在《四谛論》裡更以‘圓滿、清淨、最上、真如、無憂、無盡、無礙、無求’來形容菩薩聖者的情況。從菩薩到達佛的境界,不可言說,不可思議,如《華嚴經》雲:‘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佛陀也教誡世人:‘見緣起法即見佛。’
  從菩薩道到佛果的完成,須具菩薩慈悲的大根,了達緣起性空的大智,信仰六度四攝的大法,悟解無證無得的大理,修學上求下化的大行,不畏三大阿僧只劫的大時,即能證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的佛果,那就是從菩薩到佛果的圓滿了。

 

上一篇: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下一篇:圓滿菩薩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