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的意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信仰的主要內涵在於向‘佛陀’學習,此即所謂‘學佛’;亦即以佛陀為導師,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勝功德,達到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學佛首先應該了解‘佛’的意義。 ‘佛’是‘佛陀’的簡稱,來自梵語 Buddha 的音譯。又稱浮圖、浮陀等,意譯為覺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覺、覺他、覺滿,如實知見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聖者。自覺、覺他、覺滿,是‘覺’的三個層次。‘自覺’,是本身對諸法實相有了正確的認識與覺悟,有別於凡夫的不覺與外道的錯覺,因此又稱‘正覺’,這是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所達到的最高境界。‘覺他’,是菩薩們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轉而覺悟他人,有別於二乘人的自覺,故又稱‘等覺’(遍覺)。‘覺滿’專指佛陀自覺、覺他的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又稱‘無上覺’,有別於二乘及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但未能破盡見思、塵沙二惑。佛陀以無漏清淨的智慧破除根本無明(無明惑),斷盡見、思二惑,圓滿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為‘三覺圓,萬德滿’的聖者,所以也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者。佛陀不僅是覺悟宇宙真理的覺者,也是徹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佛陀具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其中,‘一切智’是二乘了達諸法總相,認識諸法本體是空的智慧;‘道種智’是菩薩認識諸法別相,了知諸法的千差萬別乃緣生而有的智慧;‘一切種智’唯佛陀所證,是能通達‘緣起性空’的諸法總別相,亦即認識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的‘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能覺察、證悟這種真理的人,就是佛陀。佛陀化導世間眾生,為‘能化之人’,故又稱為‘能人’、‘能仁’。人與仁同音,假借而相通,能仁原為梵語‘釋迦’的意譯;佛憐愍眾生無不仁慈,故轉而以能人、能仁為諸佛的通號。因此,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只要能夠證得真理,達到佛的境界,都可以稱為佛。所以,‘佛’之一字,就如博士一詞,只要具足同樣資格,任何人均可稱之;而佛性人人本具,只要能證悟自心本性,人人皆可成佛。佛陀出現在世間,為世間難得的珍寶,故稱為‘佛寶’。《心地觀經》說:‘善男子!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1.有無上大功德田;2.有無上大恩德田;3.於無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貴;4.極難值遇,如優昙花;5.獨出現三千大千世界;6.圓滿世間、出世間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故,佛寶有不思議恩。’ 佛的意義,既為覺者、智者,所以學佛的目的,不外是要開智慧,求覺悟,而其關鍵,即在去除煩惱障及所知障。煩惱的根本就是貪嗔癡,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無始以來的無明,此即‘自覺’,正如禅宗的開悟或見性。自覺之後進而能夠覺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自覺是屬於修‘慧’,覺他是屬於修‘福’,福慧雙修即是菩薩;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當福慧圓滿具足,這時才是‘三覺圓,萬德具’的佛陀。《佛地論》說:‘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醒覺,如蓮花開,故名佛也。’ ‘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佛性’在經典中名稱繁多,有‘如來藏’、‘真如’、‘心地’、‘圓覺’,或是‘本來面目’等,名字雖異,意義相同。《法華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釋迦牟尼佛初成道時,即發出宣言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凡夫的清淨自性本來與佛無異,所謂‘般若風光,人人本具’,只因被無明煩惱所覆,因而不能顯發,猶如明鏡蒙塵、明月為烏雲所覆。學佛即是去除煩惱,開顯佛性的功夫,《法華經》所說的‘懷珠作丐’、‘藏寶受貧’,這是眾生最大的遺憾。《圓覺經》說:‘譬如銷金,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吾人學佛,亦如開采金礦一般,雖然佛性本具,但不經修行,則如金礦未經開采,終不能得。所以,學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時要知精進修行,果能如此,則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論是多麼頑劣愚癡的眾生,也終有開悟、見性、圓滿佛道的一天。

 

上一篇:守住口業,利益巨大
下一篇:如來十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