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西方確指第4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請掀開文本。請看第十四段:【是日陳在心後至。菩薩問曰:“汝雲何修持?”答雲:“惟修淨土。”菩薩曰:“捨此別無勝門矣。”囑汝一偈:“道無他說,唯心而已。蓮胎始成,專精勿二。”】捨此別無勝門。“捨”就是捨棄,“此”就是指淨土法門,捨去淨土法門,就沒有其他殊勝的法門了。

  那麼這個開示也是在當天法會,陳大興遲到——後一點才到達。菩薩就問他:你是怎樣修行的?修什麼法門的?陳大興就回答:唯修淨土,我唯一修行的就是念佛往生淨土。覺明妙行菩薩非常贊歎!就說了這句話:捨棄這個淨土法門,沒有其他更殊勝的法門了!大家對這句話可不可草草看過,在我們修行的道路上首先“擇法覺分”:要選擇一個最好的法門。但往往我們不具擇法之眼,到處尋找,常常沒有主張,猶豫不決,所以這就要大善知識給我們來抉擇。覺明妙行菩薩以一個大菩薩的福德、智慧,以及過來人的資格告訴我們:淨土法門是一切法門中最殊勝的,所以我們今生遇到淨土一法,應當要生希有難遭之想,生殷重之心,一定要認識到這個法門是無價的摩尼寶珠。常常我們沒有這種認知的話,就覺得修念佛法門好像很平淡,好像還有更殊勝的法門:我修這個法門是不是吃虧了?所以就東尋找西尋找,尋找來尋找去,最後還回不到淨土一法,就耽誤了這一輩子。所以對淨土法門的信心,就是要認為淨土法門是至高無上的,是圓攝一切法的。就像澫益大師所說: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至極圓頓的一個法門,是《華嚴經》的奧藏,《法華經》的密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指南,都不越出這個淨土法門之外。能建立這樣一個圓頓的正信正見,我們就會老實下來,就不會以為:好像念佛很低人一等,你看人家上根利智的參禅和者修止觀,我什麼都不行,只有湊合著念幾句佛,這樣的看法就是凡夫的知見了。

  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是最殊勝的法門。就咐囑陳大心居士一個偈子:道無他說,唯心而已。蓮胎始成,專精勿二。一切諸佛並沒有更多的繁言異說,只有兩個字——“唯心”。一切世間的善法、一切出世間的解脫,都離不開當下這一念心;所以無上大法就在我們妙明真心裡面,修道就是修心。我們也要以這個心來觀照淨土一法,比如說,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會講淨土往生一法?這跟那個時代的眾生有出離的願望,有解脫的需求(有關),在這個厭離心裡面就感得釋迦牟尼佛跟他宣說往生淨土一法,也是由他的心感召出來的。實際上這個淨土法門、兩土世尊的顯現,也是求出離道的眾生的心所顯現出來的。包括我們這個法會為什麼會講《西方確指》?是由於我們秦皇島的四眾弟子很好樂淨土法門,很希望聽這麼個法,所以才會選擇《西方確指》在這裡講,這也是大家唯心所現的一個境界;所以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

  那麼這個陳大心居士也是以他出離的心,專門選擇淨土法門來修行,至誠懇切。前面就談到陳大心居士,七寶池裡面已經有他的一朵蓮華了。所以在這裡這個偈頌說: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面你的蓮華的胎開始成就了,這是對他的鼓勵。“你要一心念佛,專精勿二。”要專精:專就是一個法門,不能搞得兩個、三個,就是不夾雜。精就是要精進勇猛,不間斷,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專精,不能三心二意;這就是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只要“專精勿二”去修,你的蓮胎將會長得越來越大,光明將來越來越熾盛,這是這一段的意思。

  請看第十五段:【菩薩曰:“所示淨土一門,真諸佛心宗,人天徑路。今汝等雖求往生,若發願不切,如入海而不獲寶,徒勞無益也。”我昔於晉明帝時,受貧子身,為貧苦故,乃發大願雲:‘我以夙業,受此苦報。若我今日不得見阿彌陀佛,生極樂國,成就一切功德者,縱令喪身,終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專精憶念,但得心開。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於佛前,親蒙授記。後至七十五歲而坐脫,竟生極樂。後以度生願重,再來此土,隨方顯化。或為比丘,或為居士,或為國王,或為宰臣,或為女人,或為屠丐,或隱或顯,或順或逆,皆隨順說法,導諸群品。又以仙道多未悟真常,耽長壽樂,不思進修。我現仙身,救其迷墜,如唐僖宗朝一事也。今則又為汝等發明邪正,闡揚淨土。汝等當一意一心,堅修此門,必不相誤。若心志一堅,又不待隔世再生,現前亦得見佛,如我昔年無異。有偈四句:“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隨方顯化度眾生。隨著十方眾生不同的根機,顯示應化身來度眾生;這是覺明妙行菩薩陳述自己一種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

  覺明妙行菩薩說:我前面所開示的淨土往生一法,乃真諸佛心宗。我們看這些句子都是非常切要的開示,對淨土法門本質特點最高的概述:淨土一法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的心宗。那諸佛的心是什麼?大慈悲心:欲拯濟群萌、惠以眾生真實之利的心。那麼淨土一法就是能大暢十方諸佛救度眾生本懷的一個法門,最能體現十方諸佛拯救眾生的大悲心、大智慧、大善巧、大威德的一個法門。所以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要在自己的剎土宣說阿彌陀佛的大願,勸勉與會的座下弟子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以及伸出廣長舌相來證明淨土法門的真實不虛,對一切念佛人十方諸佛都要護念加持?就在於這一門徹底體現了十方諸佛的心,所以就稱為“諸佛心宗。”這,一切人天得到解脫成佛的“徑路”捷徑,你不要走得那麼彎曲。阿彌陀佛的這個大願提供給我們,就讓我們帶業往生;然後到那裡一加持就是阿鞞跋致菩薩,得一生補處,它是成佛的捷徑,一定要了解這一點;這是概述了淨土法門本質的殊勝。

  用這個來開顯與會的大眾弟子:現在汝等雖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這裡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求往生的願不懇切的話,那就好像入大海而沒有獲得海底的寶珠——徒勞無益。這裡就把發願擺在了一個很重要的地位,這是往生的關鍵。建立信心之後,一定要發出願往生的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種厭離、欣求,要從真誠心裡面發出來。這一點實際上是不容易的,我們眾生在這個輪回的六道裡面,無量劫以來這種功名利祿、五欲六塵、家親眷屬我們都很熟悉。一旦要把它,不僅從行為上而且從念頭上徹底放下,這是不容易的事情。常常我們的願不懇切,不是從真心裡面發出來的,所以臨命終時,也是很難感通彌陀的願力。“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大家可不要看輕這一句話,實際上對我們是很大的挑戰。我們常常是半信半疑,常常往生這個事情的願不是很懇切,所以常常把念佛做為生活的一個點綴:我有空就念兩句,沒有空就算了,生活當中有很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做,我哪有時間念佛呀?當他說“哪有時間念佛”的話,就把念佛放在了比世間的事情更後退的位置上;往生的願不是放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上,所以這是我們要加以警覺的。

  於是覺明妙行菩薩就談自己,他在晉明帝的時候公元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個很貧窮的命運,可能連生存都有問題。由於這樣的貧窮潦倒故,他就發了一個大願:我以往昔的惡業,這一世受到貧窮的苦報,現在我要求生極樂世界。如果我今生不能見到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一切功德的話,我就縱然把生命搭進去,也不退轉。發了一個大誓,這個大誓言是用生命做賭注的。所以修行到一個對決的階段,就是把生命作賭注,就像閉死關一樣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這就是要動真格的,一人和萬人戰,要把無量劫以來的生死鐵網給它穿透過去,這是要有大的力量。發出大的誓言之後,這位菩薩那時候還是一個貧窮的凡夫,他就七日七夜一心憶佛念佛,七日七夜是不休息的了。是做好把生命搭進去的准備,這樣來念,得到了念佛三昧,打開了自性的寶藏,見到了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這時候他見的相好光明可是報身佛,因為他是見到阿彌陀佛像遍滿十方世界的相好光明,這是得到理一心不亂,念佛三昧的境界。這個境界那都是破無明的境界了,阿彌陀佛就現在他的面前,為他授決定往生之記。得到念佛三昧之後,也自然任運地過完這一生的生活,到七十五歲的時候“坐脫”,直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從這裡也看到,念佛人不可勉強地中止自己的生命,得念佛三昧有能力往生,也要自然地過完生命中的壽命。

  那麼到了極樂世界以後,由於他生前度眾生的大願很殷重,所以一去,就常常再來震旦國,隨不同的時空環境、眾生的根機,來顯現化身:曾經示現過比丘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居士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國王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宰相大臣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女人的身份,或者示現為屠夫、乞丐這些身份。在這些身份當中:或者是順境,或者是逆境,或者是在主流的教化,或者在隱秘的狀態當中去教化眾生,都是隨順不同的情形、根機,來說淨土一法,來引導更多的眾生修行佛法。還有我產中國那些道家修仙道,常常不能覺悟當下這一念,不生不滅的真常自性,只是耽著修內丹、外丹、周天什麼,求長生不老之術,不能思惟進修大乘解脫的佛法。覺明妙行菩薩也曾經示現過神仙的身份,修道家的功夫來接引、引導這些迷失正修的修行人,這就(是)在唐僖宗那一朝,他曾經在外道出家的事情。“今天又為汝等發明邪正。”什麼叫邪修,什麼叫正修來闡述淨土往生一法,你們應當一心一意堅定地個行念佛法門,這個(法門)一定不會耽誤大家,一定是當生成就。這種信心、志願一旦堅固下來,能夠像我原來一樣修行,現前也能見佛。

  最後一個偈子: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四句很平白的話,但是非常值得我們銘記,落實在行為當中。“少說一句話”,我們這張嘴巴,三寸不爛之舌,每天唠唠叨叨,說了多少沒有意義的話:東家長西家短,足球賽怎麼樣,哪個國家怎麼打仗,什麼地方又有好的商品,又有名牌的東西,一天到晚都說這些毫無意義的話。所以少說這些話,拿著時間多念一句佛;沒有意思的話都不要說,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我們的妄想雜念如果能夠讓它死去,就是無念,沒有妄念。沒有妄念的當下,我們的法身慧命就活過來了。念佛就是轉化念頭,打死念頭的最好的方法;所以念佛要念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古人一般是三萬作為底線限,或三萬,或五萬,或七萬,或十萬。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只提倡一萬,如果一萬都念不到,一天到晚你的嘴巴唠唠叨叨,就不知道唠叨什麼東西。所以“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盡量不說話,盡量多念佛,就好。

  請看第十六段:【或問:“學人雲何得離塵欲,得無障礙?”菩薩曰:“我將由小而推之大,由外而推之內,汝等當善解其義。有人於此,無故而奪汝一錢,動瞋恨否?”答以:“一錢雖微,見奪則瞋。”“又無故而與汝一錢,生喜悅否?”曰:“一錢雖微,見與則喜。”有答以“一錢甚微,與何足喜,奪無可瞋”者。菩薩曰:“汝能如是,心之清淨久矣,何至今日尚沉濁垢耶?汝等當知,學人洗心不密,見有見無,處處是著,念念皆貪,所以業識紛馳,無暫停止。即念一句阿彌陀佛,心想依然外游,未能頃刻歸一。良由汝等於無量劫來,未嘗發一時一日遠離塵欲之心。故此欲塵,亦從無始劫來,未嘗一時一日肯離汝心。身纏心縛,深入塵網,哪得如蓮華出淤泥而不染?故知欲斷貪著,先從一錢之與奪作棄捨觀,作非我有觀。奪不起瞋,與不起悅。如是乃是百千萬錢,乃至億億萬錢,乃至國城妻子,乃至身肉骨髓,乃至過、現、未來心意意識,乃至生死業報、菩提涅槃,一切皆如此一錢與奪無異。自然漏習消亡,障緣永滅,漸履清淨,成就道品。汝等當依此修行,勿更自虞窒礙。”】作棄捨觀,得離塵欲。怎麼去捨?怎麼去得?“捨得”怎麼理解?看看下面。

  有人來請問:“學人怎麼樣才能離開塵欲?”這個塵就是煩惱的意思。為什麼用“塵”?灰塵是動相的,叫昏擾擾相,而且很多。那麼怎麼能了解這個塵?這就比如束陽光過來,你再透過陽光看,那個灰塵就很多。灰塵的背景的是什麼?在動的灰塵的背景就是不動的空。“空”——不動的空,就是我們妙湛的覺心——真心。那個“塵”就是虛妄的妄想;這個“塵”跟“空”是一體的。這個塵——這個煩惱體現在行為上就是欲望;欲望表現為五種欲望:財、色、名、食、睡。在凡夫層面,追求金錢追求女色,財色,追求知名度,虛名,追求飲食,追求睡眠:這是五欲。那麼這樣的一個煩惱,就是塵勞五欲,就是把我們系縛在輪回不能出離的一個根源。所以修行怎麼離開這樣的煩惱五欲,使自己的身心沒有障礙;有這個煩惱五欲,我們身心不得自由。我們身心為這個欲望做奴隸,為它去奔波,我們的主人翁就體現不出發號施令的價值,都被五欲的這個煩惱賊給我們控制住了;這就是我們凡夫眾生的生命真相,也是值得可悲的一種現象。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這個問題很重要了,關系到每一個修道人怎麼用功夫。

  覺明妙行菩薩就開示,對這個事情不能去談那些大道理。首先下手的功夫,菩薩就說:我現在將由一件小事推到一個大的地方去,將由外面再推到裡面來,來回答你這個問題,你們應當要認真地領會這其中的意思。菩薩就問:如果有人在這裡無緣無故地奪你一塊錢,你會不會動瞋恨心?會不會生氣?有人回答:這一塊錢雖然少,但是看到有人來搶我的一塊錢,當然我要生氣了,瞋怒了。菩薩又問:如果有人無緣無故給你一塊錢,你會不會生喜悅心?回答說:一塊錢雖然少,但是有人送給我,我當然很高興了。但是旁邊又有人回答:這一塊錢這麼少,給我,我也不足以歡喜;把我一塊錢奪走,我也不至於生氣,有人這樣回答。

  菩薩根據這回答,就說:如果真的能夠給一塊錢,你不生喜悅心;奪一塊錢,你不生瞋恨心;你的心早就得清淨了,那何至於現在還沉到這個五濁惡世裡面煩惱重重呢?實際上你是達不到這個水平的。告訴他:所以你們應當知道一個修行人對於內心的念頭把控、覺照得不細膩……不能把握自己的念頭,他基本上就是一個散亂的狀態。散亂的狀態就是無明嘛!見有見無,處處都是執著,念念都是貪心,這就是凡夫眾生的心態:你說一個“有”,他執著一個“有”;你說一個“空”,他就執著一個“空”;他是處處離不開執著。你要說不執著,好,他也執著那個“不執著”,你就沒有辦法。念念都是貪:不學佛,貪五欲六塵;學佛也要貪功德,貪讀經書讀得很多;你給寺院捐了一千塊錢,我比你捐的多——捐了兩千塊錢:他都要比較。這都是眾生的常態,由於這樣,眾生這個業識心的心,這個識心是由於我們業力導致的,所以常常叫業識心,就非常的奔馳、散亂、紛纭,沒有一刻地停止,念念在那裡分別,執著,計較。就好像禅宗裡說:“禅師您每天怎麼修行?”那禅師會說:餓了吃飯,困了睡覺。哎,你這個修行——我們也是這樣啊!餓了吃飯,困了睡覺。禅師說:你跟我不一樣。你吃飯的時候千般計較,這個飯怎麼樣,有沒有營養,合不合口味:是這樣計較。你睡覺的時候不是真正睡覺,你裡面有很多的心結,都睡不著。所以你的睡覺、吃飯是完全在分別、執著、計度裡面的,跟禅師的那種直心用事是不一樣的。

  所以這次我們要認證:我們就是這種心態,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的念頭仍然向外面跑。這大家會體會到,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是不是牽掛其它的事情?沒有一刻跟這個佛號打成一片。原來古人說這個心口不一:存心很壞,又裝作修行的樣子,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想著拔人家的禾;看著人家的禾長得很好“我把它偷過來,”口裡還在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保佑我把他的禾偷過來,就是那樣。為什麼出現這個情況?其根本原因就是汝等眾生,在無量劫以來,未嘗發過一念遠離煩惱五欲的心,沒有發過這個出離心。多少人認為:五欲就是我的幸福啊!做人可不要追求財、色、名、食、睡嗎?財、色、名、食、睡追求得到手,追求得很多,這才是成功的人生——成功人士。他不以為這個東西是不好的東西,所以他就沒有遠離的心,沒有厭離的心。由於你對這個好樂,沒有厭離之心,而且認為是幸福的源泉,是你成功人生的表達。所以這樣的一個煩惱五欲,就無量劫以來,也沒有一時一日能離開你這顆心。你這個心,完全跟塵勞、五欲打成了一片,這就是凡夫的心。就是這樣的煩惱、這樣的欲望,把我們的身體捆綁住了,把我們的心也系縛住了,就深深地進入煩惱的鐵網裡面,不能動彈。一旦到了三界六道的輪回,為什麼無量劫以來輪轉不休啊?就是這個塵勞、五欲。我們不能認證它的真相,不能了解它苦、空、無常的特點,不想去厭離它;所以就不可能像蓮華出污泥而不染,做不到這一點。這個佛教常常用蓮華代表我們正覺的佛性,淤泥代表我們的煩惱、五欲。

  我們蓮華為什麼出不來?跟污泥濁水打成一片了,就爛在裡面了。只有發出大的菩提心,我們這個正覺的蓮華才能長出污泥濁水:就是超脫五欲的煩惱長在虛空裡面。長在虛空裡面,才能綻放蓮華的香味;如果這蓮華長不出來,就在污泥濁水裡面,這個蓮華不也成了污泥濁水嗎?它哪有香味?這就比喻:我們雖然有佛性,但是佛性沒有出來,所以我們通身都是業力,通身都是煩惱,通身都是罪惡深重;雖然這樣,但佛性還是沒有減少一點。為了使這個蓮華長出煩惱的污泥,為了使我們的佛性從煩惱當中提煉出來,所以要從這種五欲的執著、貪婪當中掙脫出來。那掙脫出來,怎麼斷這個貪欲執著?就從一塊錢下手:人家是給你一塊錢,還是奪你一塊錢,都把它作“棄捨觀”——都把它捨掉。這一塊錢,作“非我有觀”,不是我所有的,都是空的,都是身外之物。別人奪這一塊錢,不起瞋恨心;別人給一塊錢,不起喜悅心。你先從這一塊錢做起:奪一塊錢,不生氣;給一塊錢,不喜悅。如果你能把這個基礎做好,乃至於給你一百塊錢,你不喜悅;奪一百塊錢,不生氣。給你一千塊錢,給,不喜悅;奪,不生氣。給你一萬塊錢,給,不喜悅;奪,不生氣。給你一百萬,給,不喜悅;奪,瞋恨。乃至於一千萬、幾個億、億億萬錢,都作棄捨觀、不屬於我所有的觀,如如不動。乃至於給你一個國家做國王,給你一個城市,給你一個天姿國色的妻子:給,你不喜悅;奪取,不生煩惱。乃至於對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骨髓,他要奪走,也不生氣,也不煩惱。這就是由小推到大了,由外推到內,“外”就是外面的錢財、國城、男女屬於外;裡面就是自己的這個身體,這就“內”。財還是外面的,有時候財好捨,但生命不好捨。現在要把生命也可以捨,有時候這個肉體生命可以捨,但是自己的知見:所謂心意識,捨不掉。對心意識也要捨,過去、現在、未來我們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我們整個心、意、識也作非我有觀,作棄捨觀。乃至於“生死業報”,無量劫以來善業、惡業的果報,把它捨棄。甚至菩提涅槃也得捨,也不要以為涅槃有個真實的客體;涅槃、菩提也作非我有觀、棄捨觀。為什麼?它也是空的,它也是如幻、如化、如夢、如影的,把一切都要捨。

  這一切就從一塊錢的給與奪開始,無論是一塊錢,還是百千萬億錢;無論是我的身體,還是心意識,都要做平等地棄捨。如果這樣,能夠觀照成熟,知見正確,行為上就能落實下來。有的人說:我是看得破,但是放不下;當你放不下的時候,實際上也沒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的,就能真實地放得下;真能放得下,就能真實地得自在。這就是般若空慧的力量:這個金剛般若自然就能夠消除我們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消除了,我們修道的障礙、違緣,就會永遠的滅跡,內在的煩惱、外面的障緣都消失了,我們內外就漸漸地清淨了。確實,修行需要修清淨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於胸的時候去談什麼清淨,都是不能去談的,是不夠資格的,念念都不清淨。所以還是從不清淨的當下老實念佛開始,真正把無明、煩惱、習氣全都斷盡,才叫究竟的清淨。說究竟的清淨,唯佛獨有;等覺菩薩還有一份生相無明未破,還不能說究竟的清淨。

  所以我們透過一塊錢的“奪,不生氣;予,不喜悅”,從這裡開始做起。由小做到大,就能漸漸地成就我們的道業,遠離五欲的塵勞。汝等當依照這個來修行,不要再自己招致修行上的障礙。我們了解佛門講捨得,就從這裡理解捨得:棄捨,作棄捨觀就能得離塵欲。得離塵欲,“得”不是說要得到什麼東西,佛教講的“得無所得”,由無所得故,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談“得”,就是得離五欲塵勞,這就叫“得”。不是你要得多少錢,得什麼東西,甚至得什麼果位,這都不對。一切修行的果位皆以無為法而有差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於菩薩的證位,是在無為法的契證程度上去談證位的,不是你在有為的層面得什麼東西。有為的層面得什麼東西,得得越多,你煩惱就越重,輪轉就更深,所以一定要在無為法層面去建立正確的知見。

  請看第十七段:【孟冬二日,為菩薩誕生之辰,眾設供稱壽。菩薩曰:“汝等為何特壽我?”皆曰:“心以為供。”菩薩曰:“心是何物可,可以持供?”答曰:“唯一至誠,本是無物。”菩薩曰:“既言無物,誰知至誠?”能知誠者,定有處所,可得舉示,雲何無物?答曰:“實無所得。”菩薩曰:“汝言無得,為是暫無,為決定無?”眾擬議未對。菩薩曰:“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一涉纖疑,毫厘千裡。當知汝等言誠言妄,說有道無,皆是起滅計較、推詳卜度之心。以是祝我,均無所益。”聽我妙偈:“至真無二心,至真無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除妄心不實,依真心強名。真妄兩不立,南無釋迦尊。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這是覺明妙行菩薩的一個偈頌裡面的兩句話,了達心無處所,就是“覓心了不可得”。從這裡生起方便的後得智,造福眾生。

  這是到冬季——“孟冬”,孟冬屬於初冬,入冬的第二天是菩薩誕辰之日。大眾就准備——設種種供具、供養品,來為菩薩做壽。菩薩就問他們:“汝等以何物為我做壽?”與會的弟子就說:“心以為供。”以這顆心作為供奉。菩薩就問:“心是何物,可以持供?”你看這些話語都是教化學人的,叫機鋒轉語,指歸向上本分。你說你心來作供養,心是什麼物?你可以拿來作供養?那弟子回答:“唯一至誠,本是無物。”這個心唯一是至誠,至誠之心本來就沒有什麼物,這就有點六祖慧能跟懷讓禅師的對話。六祖問:“你是從哪兒來?”懷讓說:“我特地從嵩山來,拜見和尚。” 六祖慧能說:什麼物?怎麼來?你說來,是什麼物?怎麼來的?懷讓禅師回答:說似一物即不中。來,我也不是身體來,也不是有個東西來,說似一物即不中,自性絕待;說像一個東西,就已經不是了。六祖慧能就印可他這個回答。

  菩薩說:你們說無物,既然無物,誰知道至誠?能知道誠的這種知覺心,一定是有處所,你們找找看,舉示這個能知真誠的東西。能不能舉出來?為什麼說它無物?這弟子回答:“實無所得。”真實的,這個無得所。菩薩又追問了:你們說無所得,是暫時無所得,還是決定無所得?你看這些機鋒轉語一下去,一勘驗:實際上這些弟子未明心地,一談到關鍵處,就沒有辦法去對話。因為禅宗這個機鋒轉語是當下現量回答的,不需要“我要去想一想,你等一等”,你一想就錯;所以現在這些弟子們就想,擬議,“擬義”就是想,想一下,討論一下。所以菩薩不認可他們,就給他回答:“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這就反映心性當中:無,決定是無,沒有一物“本是無物”;但是也不能說它斷滅,它能發揮妙作用。所以從俗谛的層面來說,假谛的層面來說,它也有“有則決定有”;只要把握了這個心性的真空,以及他作用的妙有,才把握了它的本來面目;所以叫做“無則決定無,有則決定有”。一旦涉及到你有纖毫的懷疑,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開始差了毫厘,最後結果就失之千裡。你們這些人談什麼真誠,什麼虛妄,說有說無,都是你們的生滅心靠邏輯思惟去計度出來的,都不是直起直用的妙明真心。所以你由這個心來給我做壽,是沒有什麼益處的。

  告訴他:“你們來聽我的妙偈。”這個大家可以常常參酌一下:【“至真無二心,至真無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除妄心不實,依真心強名。真妄兩不立,南無釋迦尊。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至真無二心,至真無量心。”就是至極的真心,它是不二的;不二的心就是圓融絕待的進入那種空明狀態——無相無念的心,這是“至真無二心”。但至真呢,它又無不相,又能產生妙用,又叫無量心;是則無二心,是則無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你不要以為心有一個客體,心本是空,沒有一切心。一切性也沒有它的客體,也不是心,心也不知心,實際上真心就是無心。當然這個繞起來很難理解,但要知道諸佛是無心的,無心才能無不心,無為才能無不為:是這麼一個關系。你有心,就是有造作;有造作,就有局限。無心,才無量。

  【“除妄心不實,依真心強名。真妄兩不立,南無釋迦尊。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你說“我要除掉妄心”,這個說法在一種究竟層面是不成立的,是不真實的,除卻妄心亦為邪。你說“我要依真心修行”,這個真心也是勉強的一個名相概念。一定要在一個本體層面,真心、妄心都是不能讓它成立的:你有真心的概念,就有妄心的概念;這兩個概念的對峙、對待都是不真實的。一定要消除真、妄的對待,才能回到佛的境界“南無釋迦尊”。【“真妄兩不立,南無釋迦尊。”“了心無處所,方便福群生。”】所以要了達心沒有處所,你看《楞嚴經》七處征心,七處:心在裡面,還是在外面,還是在中間,還是在根內……一切都沒有,無心。了解心的虛妄之相、緣起之相,才能見性:見到性,開發了如來藏,這裡面世間、出世間一切的功德,就法爾自然地現前,就能夠善巧方便地去度化眾生;所以一切功德要在諸法人性當中生起來。

  請看第十八段:【時諸弟子鹹再拜,願更聞法要。菩薩曰:“善哉善哉!汝等願更法要,當誠解我語,善答我問。諸弟子,譬如有人謂一人言:‘燕京帝王所都,富貴無比。’是人聞言,有志往否?”鹹曰:“願往。”菩薩曰:“汝不識路徑,當雲何?”鹹曰:“有人指示,從之而行。”菩薩曰:“不可。倘是人指以向南、向東,若有明辨,竟從其言,則燕都遠之又遠矣。”眾曰:“然則如何?”菩薩曰:“畢竟得一走過燕都之人,教人曰:‘汝須向北而往,便可直達帝所。’諸弟子,此人所指,有錯謬否?”鹹稽首曰:“無謬。”菩薩曰:“又譬如有人,欲登萬仞之巅、九層之頂,當如何教之?”鹹曰:“從卑至高。”菩薩曰:“然。古雲:‘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須是從第一級,至第二級,乃至最上一級,方為正說。若雲一步便跨到最高處,為浪語矣。”又譬如有人,天子將命以官,诏是人曰:‘汝願為宰相耶?小吏耶?’是人雲何上答?鹹曰:“必願為宰相。”菩薩曰:“然。又譬如有人,在於歧路,不知所從。有憫之者,指曰:‘是邊極艱險,極曲折,不得便出頭。是邊極正大,極平坦,走去便得出頭。’其人受指,於此兩邊,當走何路”鹹曰:“走正大,走平坦。”菩薩曰:“善哉善哉!爾等酬我所問,俱合正理。然爾等能明解我所喻否?”鹹再拜曰:“唯垂開示。”菩薩曰:“善聽。爾等向來雖有求道之心,而不識修行之要,趨向無據,如人欲往燕都而不知路徑者是。若遇邪師,教以邪法,如帝都在北而反指以往東、向南者是。則其人雖終日行,而茫無歸宿,何由觐至尊,何由成大道?今我所示彌陀淨土,帝都也。信願行三,勤加精進,終至往生,是從第一級至最上一級也。期登上品,是願為宰相,不願為小吏也。依此而修,是走正大,而不行邪曲也。我即走過燕都之人也,若爾等不能深信,是捨帝都而趨邊地也,棄宰相之尊而就小吏賤也,背正大而求艱僻也。萬仞之山巅,九層之塔頂,非爾所及矣。可勝悲痛哉!”】四喻顯淨業法要。

  這一段有四個比喻來顯示修行淨業的法要,在這一會上來登壇的這些弟子都反復頂禮菩薩,願意再聞更多的法要,這就是請法了。覺明妙行菩薩也順應眾生的求法之心,說:善哉善哉!你們都要願意更聞法要,就應當至誠地理解我的語言來善於回答我的提問,用這種啟發式——提問的方式來開示諸弟子。

  第一個比喻:譬如有人對另外一個說燕京,燕京就是指北京,燕京是帝王首都;北京,從明朝成祖以來定都得名。覺明妙行菩薩登台的時候是明末清初,當時的首都都是在燕京。燕京是皇帝所住的地方,富貴無比,這個人聽到了,是不是願意去呀?大家都說:“願意到那兒去。”到天子——皇帝住的地方去,叫首善之地,就現在的北京,你想弄個北京戶口也不容易,都願意去。那些想要得名利、展示才華的,當然在首都是最好的地方了,大家都願意去。菩薩又問:你們不認識去燕京的道路,那怎麼辦呢?不識路。大家就回答:如果有人給我們指路,我們就聽從,按照他指路的方向走。

  菩薩說:不可以,因為這樣太有風險了。如果這個人給你指錯了方向呢?本來燕京是在北方,如果給你指到南方去了,走到廣東去了,怎麼辦?比如給你指向東面,走到山東去了,怎麼辦?如果你們對這個方位都不能明辨,就那麼輕信這個指路人的語言,那可能你離燕京都就越來越遠了,所以首先找一個指方向指正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方向都給你指錯了,南轅北轍了,雖然你精進,越精進離你的目標越遠,所以怕就怕犯了方向性的錯誤。覺明妙行菩薩講這一點,怕行人犯方向性的錯誤:不可以這樣輕率地聽別人指路。那麼大家就問:那怎麼辦呢?我們不識路,又不能輕率地聽。菩薩回答——這句話很重要:你是要聽人指路,但這個人你要找對。這個人是什麼?就是到過北京的人,他曾經去過北京;如果他說,你就聽他說。他就會告訴你:你們需要向北方而去,就能直接到達皇帝的地方了。曾經到過北京的人給你指路,你說這個人所指的路有不有錯誤呀?大家這時候就頂禮——明白了:哦,沒有錯誤,要找一個曾經去過的人,過來人,這就是。這是第一個比喻。

  第二個比喻,菩薩說:又比如有個人想登萬仞之巅,一仞是八尺,萬仞之巅也就是很高的山,要登到這個山頂上一個九層的佛塔,要登到它的塔尖,那你教他怎麼做?大家都說:“從卑至高。”你得一步一步從低走到高的地方。菩薩認可這個回答:“然。”古人雲: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走一千裡路,還是要從你當下這一步開始。所以必須從第一級到第二級,乃至最上一級,這才是正確的說法。如果說一步就能達到山頂,一步就能跨到塔尖,這就虛假的語言——不真實的。這是第二個比喻。第三個比喻就說,有人遇到了天子要任命官位,下诏書到這個人,問他:你願意做宰相,還是願意做小官哪?那這人怎麼回答呀?大家都說:“那一定應該願做宰相了。”菩薩也認可他:“然。”這種回答是對的。

  第四個比喻,又比如有人在歧路,三岔路口——分歧很多的地方,不知所措,不知道走哪條路。有憐憫這樣迷路的人就跟他指示,告訴他:這邊的路極為艱險,極為曲折,你走過去還走不到頭,很危險。走這邊路,這條路是很寬敞的路,很正大的路,走過去直接到達目的地。那麼這個人受到這樣的指示,這樣的話語,於這兩邊,他選擇走哪條路呢?大家都回答:“應當選擇正大、平坦的道路。”菩薩就贊歎:善哉善哉!你們回答我的問題都符合正理。但是你們能不能理解我所比喻的含義呢?大家都再三頂禮,說:“唯垂開示。”就是我們還不了解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是直心酬答菩薩的問題。

  菩薩就告訴——開示法門:“你們善聽。”認真谛聽思惟,你們一向以來雖然有求道之心,但並不了解修行的法要,所以趨向目標沒有堅實的依據。就好像有人想往北京,而不知道走哪條路是正確的;如果遇到邪師,教給他邪的方法;就好像北京本來在北面,反而被這個邪師指向了往東、往南一樣。如果這個人聽從了邪師的教誨,雖然終日每天都在行走,也許走得很精進勇猛,但是他的歸宿——目的地,就越來越渺茫了。怎麼能夠見到至尊的皇帝呢?怎麼能夠成就大道?所以善知識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指出一條正確的修道路,指方向。

  你看印光大師在《文鈔》常常表達,他很謙虛,說:我這個人沒有修行,沒有智慧。如果要談修行就像一個殘疾人一步都挪不動,但是我能夠在十字路口為大家指路,你到哪兒去,我可以指;就好像殘疾人走不了路,但是殘疾人有眼睛,他明白道路,給你指路一樣。印祖常常謙虛地把自己定位為:我是“殘疾人”——我的功夫不夠,但是我能夠給大家指出正確的道路,而且這個道路也是從佛那裡,從以往菩薩、祖師裡面所繼承的正確指路的理念,指出條正確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這個末法時代,對修行人還給他指條路:你要開悟,你要得神通,你要怎麼樣怎麼樣……你這個道路就指錯了。就好像很多人念佛,念佛為什麼——為了開悟;如果把念佛指向開悟,這個方向就徹底錯了;念佛就是指向往生。很多人念佛就天天要開悟,要開悟,一旦開不了悟,他就完了。要得清淨心,要一心不亂,要功夫成片:都是搞錯了。

  所以覺明妙行菩薩說:我在這裡為你們指路,指示你們,阿彌陀佛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法界的帝都,法界的首都。這個理念傳達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真實的,因為四十八大願是面對九法界開放的,是上至等覺菩薩、下至悠悠凡夫、乃至五逆十惡的地獄眾生都能夠去的地方。十方諸佛都勸勉他坐下的聲聞、菩薩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可以說是法界的首都。於是這個首都裡面的佛,就叫“佛中之王”。提供一個首都的地方,你說這不是一個大方向就指對了嗎?指對了這個目標,那怎麼才能去得了?就是信、願、行三資糧。信、願、行三資糧,在這三個方面精進努力,最終就能往生。這就好像爬山,爬塔,從第一級到最上一級,這是第二個比喻的意思。

  第三個比喻,就是修念佛法門你的志向一定要遠大,要求上品上生。這就好像你做官要做宰相,不做一個副科長。依照淨土一法來修行,這是走一條正大光明的道路,不會走那些邪道,或者彎彎曲曲的道路。那進一步,菩薩說:我就是走過燕都之人,我有資格給你們指路。他就是在我們這個世間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再常常回來的人,他已經到過極樂世界的人,所以他指路不會有任何的錯誤。如果你們不能相信我的話,而且聽其他邪師講的邪法……,邪師邪法——修其他的宗教外道也不能說它是不好的,但是它不能解決解脫的問題。這就好像首都不去,你要到邊地去,要偏遠的山區去一樣。這個邊,在佛法裡面講八種障難之一,沒有佛、法、僧三寶的地方叫邊地。你捨那種法王居住的首都不去,到那個沒有佛法的蠻荒之地去,那你一輩子——生生世世不完了嗎?你修淨土法門,就是指向“宰相”之尊嚴,而不是得一點“小吏”的卑賤地位。修其他的法門,它也有點功德,就好像你得一點小吏一樣的成果。但你修淨土法門,是獲得宰相的尊嚴。

  更進一步比喻,你修淨土法門實際上就是佛子,就是成佛的後繼人了,大乘佛法的佛子;你一去也成為阿彌陀佛。如果修其他的聲聞法,現在很多人喜歡聲聞四念處法,七覺分什麼,但是你就修四念處得一個初禅、二禅、三禅,你就是得阿羅漢果,跟成佛也是不能相比。更何況這個時代你想要得九次第定,是不可得的時代,得初果都不可得;我們修淨土法門是得到最高的尊榮。所以選擇淨土法門,就是走一條正大光明的大道;背棄這個法門,走的就是一條艱僻的道路。淨土法門是靠信願行,彌陀願力的加持,得到大的修行利益,就能像坐電梯一樣達到那個塔頂的高度。如果你修自力的法門,得一步一步爬,行走非常艱難,也不是你們這些人的道力所能企及的,所以離開淨土一法選擇其它的,那是極為悲痛的一件事情。這些都是覺明妙行菩薩吐肝吐膽的肺腑之言哪!婆心切切,才用這樣四個比喻顯示了淨土無限殊勝的利益。

  請看下面第十九段:【眾欲積田為修行計。菩薩曰:“汝等欲矢志同學,久聚不散,謝絕世故。於衣食所從,不復為求人計,故發此義。以我觀之,念頭雖好,然畢竟是貪戀塵勞,非清淨法。何以故?街頭一飯,冢間一宿,先佛道范。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則汝諸人終無修行之日矣。又若言自無其赀,將出自募化,更為不可。佛一代教,無此二字。蓋自末世不識禮義、不懼因果、不知廉恥之徒所為。真修道人,生死念切,斷斷不作是想。然更有一言,汝諸人但執正念,各各努力,是即不聚而聚。若身心散逸,事無常恆,是雖聚而實散。茍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生死心切勿預計。就是當下我們真為生死,不要為了修這個法門來預設很多的條件。

  這就是眾多的弟子設想了一個什麼事情呢?想積一些田地作為修道的道糧。菩薩對這個事情怎麼開示呢?說:你們這些人發大心,想共同聚在一起修學淨土法門,長久地聚在一起不散,謝絕世間的事務,於衣食這些資身用具不再去求人,所以才發出這樣的議論,這樣的策劃。那對這樁事情,在我看來,這個念頭雖然是好的,但是它畢竟還是貪戀塵勞,不是清淨之法,也就說菩薩不贊成這樣。為什麼呢?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街頭一飯”,對修行人來說,托缽;“冢間一宿”住在墳墓之間,這是先佛的道范,佛當年就是這樣的:三衣一缽,樹下一宿。如果必須要借田地才能修行,你們策劃這些資身用具、田產有一項不能成就,那是不是你們這些人就沒有修行的時候呢?這告訴一件什麼事情?修行人要把這些外面的東西棄捨,依賴外面的條件越少,自己越自由。

  所以佛陀在世的托缽制度真的是很清淨,他就不需要去“我要去種植,我要去燒飯,洗碗”這些都放棄了;反正到了吃飯時候就去托缽,能托到就吃,托不到還是去坐禅。就不需要在自己的寺院,阿蘭若裡面設計廚房。這個托缽的制度是先佛道范,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但是很遺憾:在中國沒有保存下來。所以我們的寺院還得要有大寮,甚至還要搞小寮,一天到晚就要為這個吃飯的事情去搞。寺院搞這些,我們還要去作個界,作淨地;不作淨地還違反戒律。所以真為生死的人要仿效佛陀的道范,盡量把這些依賴的條件降低。還有人說自己沒有錢財,一定要去“募化”去募捐一些錢來修行,那更是不可以。募化,你看看菩薩對這個問題嚴峻的態度: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時教沒有“募化”兩個字。一個出家人離開名利,一天到晚去募捐,這成何體統?實際上一個出家人首先的本分是放在道業上,你的福德、智慧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人家對你非常的推崇,來對你供養,這時候你用慈悲心給眾生做福田: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一定不能是主動地去募化,化緣;化緣是不符合佛法精髓的。這正是由於末法的時代,那些不識禮儀、不害怕因果,不知廉恥的人所作的事情。你看這話都講得非常嚴峻了,所以就告訴我們這些修道人:我們出家人不要去化緣,把我們的僧格都搞沒有了,我們要深信因果。深信它什麼?釋迦牟尼佛曾經向我們做了承諾,他為什麼在人壽一百歲的時候,八十歲入滅?他是留二十年壽命的福報給末法的修道人:只要你真心辦道,佛的毫光裡面就有一束毫光提供末法修行人的道糧。只要真心辦道,不會餓死的;哪怕這個地球只有一巴掌的田地,修道人都不會餓死。所以你只要真心辦道,還怕沒有道糧嗎?人家自然就會供養。但你沒有道心,主動化緣,就不知廉恥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這樣的一個原則。真修道人,他的生死念頭很懇切,斷斷不去做化緣的行為。

  現在這種行為還變成什麼?有很多假和尚。他確實是假的,登門——敲著人家的門,說:我們要建立一個寺院,要做佛像,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或者是比丘,或者是尼姑,挨家挨戶敲門哪。我聽到一些社會人士說,人家都對我們很反感:你看,都有一天,我正在家裡好好地看書,聽到敲門聲,一看是一個和尚,說怎麼怎麼樣——要化緣,我實在是很討厭,沒有辦法,給了他一百塊錢,把他打發掉了,人家常常用這個話來說。我會告訴他:這種敲門化緣人的絕對不是真和尚,你可以不給他錢,都是假和尚的行為。還有在大街小巷,都是這麼做;實際政府也得管一管,這樣的假和尚化緣太多了,對佛教形象有極大的損害。

  那麼這種事情不僅在國內,已經蔓延到國外去了。去年我到馬來西亞,人家就問我,馬來西亞居士說:哎呀!現在有很多大陸來的出家人,在這裡化緣,大街小巷化緣。我說:“這絕對不是真和尚。”人家東南亞國家一些華人對出家人都比較恭敬了,他可能見到出家人托缽,人家都會布施;布施可能也比較好,比較多一點。所以就有些人假冒和尚,利用這個旅游簽證半個月的機會,簽個證到那裡呆半個月,化了半個月緣再回國,過段時間又去,搞得人家已經很反感,政府都在關注這個事情。部分中國人這麼不知廉恥,把我們的形象都敗壞到國外到了,這實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走化緣的道路,寧可餓死也不化緣。即便是建寺院,造佛像,也隨緣——隨分隨力:有就建一點,沒有就等待條件,不一定要建富麗堂皇的寺院,不一定要建的多麼高大的佛像。這些都是眾生的共業——善業所感,有因緣,你就做;沒有因緣,你就放在持戒、念佛上,守好自己的本分。我們今天中午談倓虛老和尚,他修了七個叢林。我們看每個叢林修建都不是他攀緣的,他一心就放在弘法上。在弘法的過程當中,就有那些大居士找他來建廟,他有時候都想推,但實際上推也推不掉,就應這個因緣來建廟,他每個寺院都這麼建立起來的。所以這都要值得我們效仿,沒有因緣,老實念佛,修行。有因緣——萬一這個因緣只有你出頭才能建成,也就發菩提心來做這個事情,一切都要隨順因緣為好,不要去攀緣,不要去化緣。

  “然後還有一句話,”這個菩薩開示:你們這些人只要執持正念,就抓住當下這一念放在阿彌陀佛名號上,每個人都這麼努力地念佛,只要這樣做,是不是聚在一起沒有關系。大家都能真誠念佛,就是各自住在自己的家裡,或者各自住在自己相應的寺院,也沒有關系。雖然表象上沒有聚,但你們都在執持正念念佛,這叫不聚而聚——心聚在一起。如果你的正念不能現前,身心都很散亂、放逸,做事又沒有長遠心,即便是聚在一起,身體好像聚在一起,實際上心都散掉了,這叫聚而不聚。所以修道人還是做一點本質性的事情,實在一點的事情,不一定要追求那種形式上的東西。你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應當隨自己的本分來做事,隨時節因緣來做事,不要去策劃一個什麼事情,去搞很多田產,去化緣些錢財;我們這些人聚在一起弄點房子,這叫“閒思預計”,沒有必要。這就是我們對待做事的一個心態,這就是灑脫,這就是隨緣,這才能真正得利益。包括我們做一個道場,做一個佛事,都要有這種心態來做,否則我們就很辛苦,最後的效果還不好,保持正念為至上。

  請看第二十段:【菩薩又告眾曰:“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不得干淨耶?我有一法:汝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換卻奔走利名之心,便能即塵勞而覺路矣。”】發遠離、求度之願。這仍然是談發願的問題,“修行要務,立願為先”建立大願為當務之急。

  菩薩又向眾弟子開示:你們都憂慮自己的身,還糾纏在世網裡面,就是在家居士上有老,下有少,要謀生,要養家活口,有很多的事務要去做。所以就擔心自己念頭不得干淨,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念佛。對這麼一種憂慮,菩薩就開示了一個方法。這方法就是:你們只要發一個願,發什麼願呢?遠離娑婆,求佛加持度我的願,即煩惱為菩提。世間的事情是很多的——紛繁復雜,你想了世間的事務,永遠了不了。如果有道心的居士,覺得家裡事情太多,太麻煩、恩恩怨怨、人我是非、這樣那樣是麻煩;但是麻煩裡面,你就感覺到這是我們的業力所感。我們有這個身體,就得為這個身體去操勞,就得要吃、喝、住、行,又有一個家庭,有子女、家親眷屬,這些子女、家親眷屬到這裡一來,又有緣——有善緣,有惡緣,有冤親債主,有什麼……錯綜復雜,於是人際關系也很復雜。所以這些讓你就很麻煩,很煩惱,不得清淨。怎麼辦?遠離,厭離。一定下輩子不在這個人道裡面糾纏這些人我是非、恩恩怨怨、功名利祿了,你要把這個願發起來。

  這個願發起來,我的心就牢牢地歸投到極樂世界去,我一定要見阿彌陀佛。當你的這個願心很強的時候,那就會有一種轉換的功能,實際上這個願心就是菩提心。當這個菩提心發出來之後,原來奔走那些世間功名利祿的心就會被這個往生見佛的心所轉換。至少在你的念頭當中,這個厭離娑婆、求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的心占主宰地位;雖然也有名利的心在那裡,但是原來的主宰地位退到了其次的位置。那臨終的時候,是願力最先顯現,往生就如箭出弦,直奔極樂世界。這就叫“即塵勞而覺路”。“塵勞”就是這個煩惱五欲勞煩我們,這是凡夫眾生日常生活當中誰也避免不了的。在家人就是要進入這個塵勞,但是這個塵勞能夠覺悟、能夠生起厭離心、能夠把它觀空、能夠轉換一種求往生的念頭,這就是即塵勞而覺路,即煩惱為菩提;就看我們的念頭怎麼轉換。

  請看第二十一段:【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時達本於座下,忽戄然念數聲。菩薩曰:“如是如是。”】息想定慮,心聲相隨。這是教怎麼樣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時候,要把“想”就是妄想、思慮,妄想、思慮就是第六識分別的妄想,第七識的那種思慮的執著,把它放下。然後念佛的時候,這個念佛的心和聲音要互動、要相隨。

  有人就問念佛不能得一心:我念佛很難一心,很難清淨,不知道有什麼方便的方法能夠讓我念佛得一心?針對這個問題,覺明妙行菩薩開示:你要念佛就是“息想定慮”,放下萬緣,一念單提。所以你在念佛的時候,內心當中要把這些事務性的東西全都放下:也不要去接電話,也不要去想其它的東西,也不要去……你做公司領導,好像“我在念佛,放不下”,你要知道:沒有你,地球照樣轉,你把一切放下。然後心很安詳,徐徐地念去,“徐徐”代表心、聲很安詳,很平穩念這句佛號,綿綿密密,不要念得那麼躁妄,不要念得那麼激情,要使這個音聲跟我們的心產生一種互動的格局。就是這個音聲,當下這個心就在這裡,你能聽得清楚,這個佛號是從心裡出來的,由口裡發出聲音,再從耳根把聲音聽進去,也就是念清楚,聽清楚:這就是心和聲音相隨在一起。如果不相隨在一起,你聽不清楚,說明你心跑了。心和聲相隨,這樣念久了,自然你的妄想、雜念就越來越少;這句佛號像清水珠使我們的雜念、妄想、染念,漸漸地澄清。能念的心、所念的境界,就是孤明歷歷了。然後——直接——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號都打成一片了,就能契入到念佛三昧,能、所一如。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不移跬步,金地湧四色金蓮,當下就是極樂世界的境界:阿彌陀佛處處說法,蓮華朵朵綻放。

  這個念佛三昧的境界還是要平時必須多念,多念佛號,多多益善。所以你每天能夠念幾萬聲佛號,就是好現象。從幾千到幾萬,這個心念跟這個佛號不間斷,這樣我們的身心——修道的根器,就容易成熟。成熟是什麼?就是熏習。我們見聞覺知這個外界的世間都是污染的,所以它熏習給我們內心也是污染的。這句佛號是清淨的,是佛的境界,是真如,所以這句佛號你提起來,是真如熏無明。真如熏無明,無明就會在這個真如光明當中慢慢地稀薄,所以我們的身心就能夠香光莊嚴;以佛號的功德來熏習我們業識的心,也能夠趨向佛號的功德。所以這個事情是功夫的問題,念佛也要談功夫。功夫是我們水滴石穿的產物,要日積月累,要在每一聲佛號的累積當中來談功夫,這就是信、願、行中“行”門裡面的科目。你在念佛的時候,開始不要說“我一定要讓它得一心”,你想求一心的這個念頭,也是一個妄念,你都不要去求;你求一心,最終得不到一心。所以這個念佛,你得要做功夫,叫什麼?水到渠成: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只抓住你當下這一念在這個佛號當中,心和聲相依,念清楚,聽清楚,把數量念得越多越好,你就做這個耕耘的工作。慢慢的就心越來越清淨,慢慢的就有功夫成片,有一段時間佛號念得非常清淨的一個情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輕安法喜。如果再擴大,在功夫當中,我們自性清淨心的力量非常巨大,就像大勢至菩薩一樣。什麼叫大勢至菩薩?就是通過執持名號,把我們的心打開,內心有大的勢力。這種大的勢力就能穿破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直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就是自性的天真佛;這是心性大的勢力所導致的,這不是勉強去求的。

  這段開示完了之後,當時達本就在座下,忽然戄然,“戄然”就是很震驚,很振作地念了幾句,就好像晴天霹雳似的出了這幾句佛號;這幾句佛號是他至誠懇切、感激的心念出來的。菩薩給他一個認可:“如是如是。”你這種念佛很好。所以這個念佛要貫注我們全身的力量,不是昏昏沉沉、泛泛悠悠,有氣無力地念,要集中我們全部的心力去念,它才有感應的力量。

  我們請看第二十二段:【諸弟子欲造像供養,請示法相。菩薩曰:“諸弟子欲造像供養,積誠已久,合當顯示。但汝塵勞中,我妙明內,即今顯現,汝等不能見也。又我隨機感化,身相不一。今但從本起修,可畫作大比丘像,面如滿月,形體豐偉,著袈裟坐蓮華上。左手置膝,右手作說法相。眉間放白毫光,光中有阿彌陀佛結跏趺坐。要須莊嚴相好,不得潦草。”諸人聞已,皆拱立思維如是法相。菩薩乃言:“諸弟子,人人有個覺明妙行,不即不離,在汝諸人摸索不著處,時時出現。即今明白,更不須設像供養,願見於他日也。”】人人有個覺明妙行。

  這些弟子們由於得到菩薩的法乳之恩非常感戴,所以就想造菩薩的像來供養。就請示法相,看看我造菩薩的像該怎麼造。造佛菩薩像要有度量,要有規則,法相造得莊嚴,造得如法,才能寄托法身的功德。如果法像造得不莊嚴,甚至造得很丑陋,就是亵渎。有一部經叫《造像度量經》,講造佛像它每個部位的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三十二相都有嚴格的诠釋的。把三十二相造得莊嚴,寄寓法身的功德,這具佛像就有靈驗,就能度化眾生,功德無量;在一切功德當中,造像功德第一。但是如果你造得不如法,造得很丑陋,罪過也無邊;所以這樁事情它是很嚴肅的事情。本寺建阿彌陀佛的大銅像,我們在這個小稿和中稿當中,經過幾十次的修改,不厭其煩憂反復斟酌,反復修改,就怕造得不如法,自己反而造了無邊的罪業。目前造的像,大家也看到,雖然達不到十全十美;在目前,也就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了,也就是這麼一個水平了。顯現什麼像,也是我們心裡對佛像理解的一種诠釋。

  覺明妙行菩薩說:你們這些弟子想造菩薩像來供養,我也知道你們這份真誠心由來已久,按道理應當顯示我的法相。但是汝等是在塵勞中,就是在無明煩惱裡面,我是在妙明內,是出了無明煩惱,是在妙明真心裡面。所以境界完全不一樣,我就是給你們顯現我的相,你們也見不到。菩薩像——報身像,凡夫怎麼能見得到呢?就好像地上的螞蟻也看不到我們人一樣。但是菩薩很慈悲:我也會隨眾生的根機所感來顯現化身像,化身像隨眾生的心識變現的,它不能有一個客觀的東西,也是顯現不一。所以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不是觀世音菩薩故意有三十二應,這是隨三十二類眾生的心所顯現的菩薩形象。你們一旦要造像,也就從我本因修行的那個像開始,可以畫一個大比丘像,面如滿月,福報像——滿月之像;形體非常豐厚、偉岸,披袈裟坐蓮華上;左手放在膝蓋上,右手做說法之相;眉間也有白毫放出光明,光明當中有顯現阿彌陀佛結跏趺坐之像。阿彌陀佛像要相好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不得草率行事。

  這些弟子聽到這樣開示,都恭恭敬敬立在那裡,盡心思惟剛剛說的法相應該是什麼樣子——打一個草稿。這時候菩薩又進一步開示,這個開示很重要:因為這是他們想外部菩薩的像,不能回光返照,這時候這種開示是讓弟子回光返照。“人人有個覺明妙行”,覺明妙行是很慈悲,是很有力量,你外慕諸聖,外慕菩薩,但是當下要內重已靈,你已靈裡面就有覺明妙行菩薩的相好、莊嚴、功德、智慧。人人有個覺明妙行,跟你們不即不離,在你們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在你們內心結跏趺坐;但是你們想找他找不到,在你們思惟心意識找不到的地方時時出現。你看這段開示很好:我們只是很崇拜覺明妙行,實際上我們自性就有覺明妙行。為什麼我們不回歸到我們的自心,把我們本具的覺明妙行的相好、莊嚴、功德顯發出來?所以這樣一指點,就告訴這些弟子:你現在明白了,你有覺明妙行,好了,你就如法修行供養,發菩提心供養,就是對我最好的供養,就不需要再去造我的像來供養了。你要見我的像,就趕緊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我的像吧!做了這樣的開示。這位菩薩真有智慧,真慈悲,也真善巧方便,大家就皆大歡喜。

 

上一篇:圓因法師:為什麼放生?放生有什麼功德利益?
下一篇:不可不知的四種造業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