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成觀法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附錄一:宋·蔣之奇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附錄】古德序文、注疏目錄

  附錄一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浙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

  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難讀。又難得善本。會南都太子太保致政張公施此經。而眉山蘇子瞻為書而刻之板以為金山常住。金山長老佛印大師了元。持以見寄。之奇為之言曰。佛之所說經。總十二部。而其多至於五千卷。方其正法流行之時。人有聞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蓋不可為量數。至於像法末法之後。去聖既遠。人始溺於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於一真之體。乃漫不省解。於是有祖師出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為教外別傳。於動容發語之頃。而上根利器之人。已目擊而得之矣。故雲門至於罵佛。而藥山至戒人不得讀經。皆此意也。由是去佛而謂之禅。離義而謂之玄。故學佛者必诋禅。而諱義者亦必宗玄。二家之徒更相非。而不知其相為用也。且禅者。六度之一也,顧豈異於佛哉。之奇以為禅出於佛。而玄出於義。不以佛廢禅。不以玄廢義。則其近之矣。冉求問聞斯行諸。孔子曰。聞斯行之。子路問聞斯行諸。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說豈有常哉。求其偏而已。學佛之敝。至於溺經文。惑句義。而人不體玄。則言禅以救之。學禅之敝。至於馳空言。玩琦辯。而人不了義。則言佛以救之。二者更相救。而佛法完矣。昔達摩西來。既已傳心印於二祖。且雲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此亦佛與禅並傳。而玄與義俱付也。至五祖始易以《金剛經》傳授。故六祖聞客讀《金剛經》。而問其所從來。客雲。我從蕲州黃梅縣東五祖山來。五祖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成佛矣。則是持《金剛經》者始於五祖。故《金剛》以是盛行於世。而《楞伽》遂無傳焉。今之傳者,實自張公倡之。之奇過南都谒張公。親聞公說《楞伽》因緣。始張公自三司使翰林學士出守滁。一日入琅琊僧捨。見一經函。發而視之。乃《楞伽經》也。恍然覺其前生之所書。筆畫宛然。其殆神先受之甚明也。

  之奇聞羊叔子五歲時。令乳母取所弄金鐶(環)。乳母謂之。汝初無是物。祜即自詣鄰人李氏東垣桑木中探得之。主人驚曰。此吾亡兒所失物也。雲何持去。乳母具言之。知祜之前身為李氏子也。白樂天始生七月。姆(拇)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谙識聲律。史氏以為笃於才章。蓋天禀然而樂天固自以為宿習之緣矣。人之以是一真不滅之性。而死生去來於天地之間。其為世數。雖折天下之草木以為籌箸。不能算之矣。然以淪於死生。神識疲耗。不能復記。惟圓明不昧之人知焉。有如張公以高文大冊。再中制舉。登侍從。秉鈞軸。出入朝廷逾四十年。風烈事業。播人耳目。則其前身嘗為大善知識。無足疑者。其能記憶前世之事。豈不謂信然哉。故因讀楞伽新經。而記其因緣於經之端雲。

 

上一篇:成觀法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附錄二:宋·蘇東坡序
下一篇:成觀法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卷第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