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反求諸己
人活在充滿罪惡的世間,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所以私心越來越大,對於他人,視如無物,個人的感覺和利益漸漸大於一切,把做人的基本原則,消失於無形。人的私心太重,首先會影響的就是人際關系,再者是社會關系,因為太自私,便不肯考慮他人,只會不擇手段去達到目的,沒有想到這些行為,會令他人不安和痛苦,所以說雖然是一個人的問題,結果也會變成社會問題,最後,任何一種風氣、任何一種價值觀,都會慢慢改變著社會面。
人們對修身、治國、平天下這些事,好像是很遙遠的問題,與自己沒有太大的關系,但原來天下太平,竟然是要從個人開始做起!如果沒有優秀的個人,總不能有個良好的團體,但個人的好壞,關鍵又在那裡呢?答案竟然是在一個人的心,沒有一個好的心,出不了一個好的人,人人不存好心,怎能有一個好的社會,讓我們好好地生活下去,所以我們不怨天,不尤人,就是不必埋怨他人不好,社會不好,世界不好,環境不好,若然不好,就由自己開始改變吧!別人雖不友善,但你的心存友善,別人不慈悲,但你有悲心,終有一天你會把身邊的人感化過來。《論語。衛靈公》有雲:“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又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凡事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從自身去尋找原因。
在此舉一則典故,可與大家共勉:相傳在夏朝,大水經常淹沒人們所住的茅篷,大家都找不到解決之辦法。當時有一人名叫大禹,他運用“疏通河流”此方法,用了十三年長的時間,逐步把這個大水化為小河流。終於大禹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們都高興萬分,不用再被水災所逼迫;很多諸侯都認為他是一位好的領導者,願意前去歸順,順理成章,國家亦富強起來。事隔多年,諸侯中的有扈氏要起兵叛變,大禹派了他的兒子伯啟前去制服他。兩方大軍在“甘”這個地方打起仗來,伯啟的部隊大敗而逃。跟在伯啟身邊的將領們要求伯啟略事整頓後,再行出兵還擊。伯啟說:“不用再戰了!大家不妨想一想,我們的國土比他大,率領大軍的將領,也是我國之精英,結果我們卻不能完成任務,戰勝他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我沒有以身作則去帶領屬下,管教下屬的方法也不及他,所以,若要讓老百姓恢復安居樂業,首先,我必須自我檢討,並糾正自己所犯的錯誤。”
自此以後,伯啟認真要求自己,與所有士兵一同作息,天還未亮,便起來操練,生活變得樸實,又選用品德好、有才能的人來作參謀。有扈氏從其他諸侯那裡得知伯啟的改變,不但不敢舉兵來侵略,反而帶兵前來歸順伯啟。
這個典故很有意思,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己本身的缺點,並努力改正,只有保持這種態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這樣做的人,就是‘反求諸己’。雖然,這只是短短的四個字,卻可以作為我們修養上的金科玉律,它不但提醒我們時時要反省自己,也可以用來勉別人,在做人處事方面,一定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