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全居士:徹悟禅師語錄卷上2

徹悟禅師語錄卷上2

既生彼土,則常常見佛,時時聞法,衣食居處,出於自然。水鳥樹林,皆悉說法,同居土中,橫見上三淨土。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圓證三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

既得生彼極樂國土,即有如下勝益:一、見佛聞法益。能常常見佛,時時聞法。二、衣食居處自然益。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居處七寶宮殿,自然化現。三、聽無情說法益。流水光明,風動行樹鈴響羅網,皆說妙法,行人聞之,皆增進念三寶之心。四、圓淨四土益。身在同居,能橫見上方便、實報、寂光三土聖人。五、上善俱會益。與諸上善人(一生補處菩薩)俱在一起,獲親近之益。六、圓證三種不退益。(一位不退,不退凡夫地,二行不退,不退大乘度生行,三念不退,不退失中道正念。)七、只此一生,便補佛位益。(如此土彌勒菩薩)

然則淨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末後不待發慧。不須忏業,不斷煩惱,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至極究竟。學者當細心玩味而詳擇之。毋以一時貢高,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

最後徹祖總結道:淨土一門,最初省求悟門,(不必開悟)不待發慧,不須斷煩惱(即見思惑)修法至極省要,至極徑捷,及其證入,至極廣大(指圓證三不退、圓淨四土)至極究竟(指一生成佛)諄勸學大乘者,通途法門與淨土念佛法門之不同處,當細心玩味,莫要一時貢高,欲仗自力了生死,而失此殊勝最大利益也。

一窮人遙望,見錢一串,就而取之,乃蛇也,遂瞠立於其傍。復一人至,得錢一串攜去。夫錢非蛇也,而蛇現者,唯業所感,唯心所現也。錢上之蛇,固是業感心現。而蛇上之錢,獨非業感心現乎。

一切境界,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舉一公案:一窮人遙望,見一串錢,近前而取,乃蛇也。瞠目立於其傍。後有一人來,見是錢一串,遂俯拾而去。夫見錢與見蛇,皆當人唯業感,唯心現。前之窮人,見錢而蛇現者,乃其唯惡業所感,唯心所現也。後一人,唯見蛇上之錢者,亦其唯業所感,唯心所現也。業感不同,故所見有異。

錢上之蛇,一人之別業妄見也。蛇上之錢,多人之同分妄見也。一人之妄見,其妄易知,多人之妄見,其妄難知。

錢上之蛇現者,是窮人獨特業力所見。一人之別業妄見也。,不見蛇,唯見錢者,是多人共業力所現。多人之同業妄見也。一人獨見之妄見難知,如患目眚者,見空中華,眾人所不睹,故其妄易知。天上出現彗星災象,國人所共睹,故其妄難知。(實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

以易知例難知,難知亦易知矣。然則蛇固蛇也,錢亦蛇也。皆唯心現。推此而往,內而根身,外而境界,由一方而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錢上之蛇也。但唯心之蛇既現,便能螫人。唯心之錢既現,便得享用。非謂唯心,便無外境。

以易知的別業妄見,比例難知的同分妄見,然則蛇固唯業所感,錢亦唯業所感,皆唯心現。推而廣之,內而根身,外而境界,從一方而至至十方,以及四大部洲,三千大千世界,皆此錢上之蛇也,但唯心之蛇既現,便能螫人。唯心之錢既現,便能享用,非謂唯心,便無外境也。

且娑婆之穢苦,安養之淨樂,皆唯心現。唯心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受用。既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捨唯心之穢苦,以取唯心之淨樂。而乃久經長劫,甘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可知娑婆之穢苦,安養之淨樂,皆唯業感,唯心現。一則以穢業感,一則以淨業感。唯心之穢苦既現,則遭大逼迫,唯心之淨樂既現,則得大安用。既然穢苦淨樂皆唯心現,何不捨棄娑婆唯心穢土之苦,以取極樂唯心淨土之樂。而竟安於娑婆忍土,久經長劫,甘心為八苦之所交煎也哉!

吾人生死關頭,唯二種力。一者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負債,強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最大,心力尤大。以業無自性,全依於心。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故心力唯重,業力唯強,乃能牽生。

人生難免一死,死歸何處?臨終唯二種力在起作用,一者心力,二者業力。心緒多端,重處偏墮,此心力也。如人負債,重者先牽,此業力也。業力雖大,心力尤大,何以故,以業由心造,心能轉業故。所以心力重,業力強,方能牽引阿賴耶識去投生受報。

若以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則強。心重業強,唯西方是趨。則他日報終命盡,定往西方,不生余處矣。如大樹大牆,尋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決不向余處也。

若以重心修淨業,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業必強。心重業強,唯西方是趨,則他日臨終,定生西方,不生余處矣。如大樹大牆,平時歪向西邊,他日若倒,決不會倒向余方。

何為重心。我輩修習淨業,信貴於深,願貴於切。以信深願切故,一切邪說莫能搖惑,一切境緣莫能引轉。

何為重心?重心即是信深願切,什麼才算信深願切?就是一切邪說不能搖惑,一切境緣不能引轉我原有修習淨業的決心。

若正修淨業時,倘達摩大師,忽現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禅,汝但捨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當向祖師作禮,謂我先已受釋迦如來念佛法門,發願受持,終身不易。祖師雖有深妙禅道,吾則不敢自違本誓也。縱或釋迦如來,忽爾現身,謂曰,吾先說念佛法門,特一時方便耳。今更有殊勝法門,超於彼者。汝當且置念佛,吾即為說勝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陳曰,我先禀受世尊淨業法門,發願一息尚存,決不更張。如來雖有勝法,吾則不敢自違本願也。雖佛祖現身,尚不改其所信,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足以搖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

設譬以明信深:若禅宗初祖達摩大師現身授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禅法令捨置念佛,釋迦如來現身令捨念佛法門修更為殊勝法門亦不敢自違修念佛法門的本願。雖佛祖現身尚不能改變其原來信仰,況魔王外道,虛妄邪說,豈能搖惑其信心,若能如是信,其信可謂深矣。

若赤熱鐵輪,旋轉頂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輪王勝妙五欲現前,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尚不改所願,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豈能引轉哉。能如是願,其願可謂切矣。

設譬以明願切:若赤熱鐵輪在頂上旋轉,此地獄苦境也,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願。若轉輪王勝妙五欲(色聲香味觸)現前,此樂境也,亦不以此樂退失往生之願。此逆順至極之境界,尚不改往生之願,何況世間小小逆順境界,所能引轉我往生之願哉!若能如是願,其信可謂切矣。

信深願切,是謂重心。而修淨業,淨業必強。心重故則易純,業強故則易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果得染緣已盡,則臨終時,雖欲輪回境界再現在前,亦不可得。

信深願切,即是重心,以重心修淨業,淨業必強。心重則易純,(指信願切,知見正)業強則易熟(信深願切念佛,則淨業易熟)極樂淨業若熟,娑婆染緣便盡,則臨終時,雖欲輪回境界再現在前,亦不可得。

果得淨業已熟,則臨終時,雖欲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

果能淨業成熟,則臨終時,雖想彌陀淨土不現在前,亦不可得。

然此信願,要在操之有素,臨時自不入於歧路。如古德臨欲命終,六欲天童次第接引,皆不去,唯專心待佛,後佛現,乃曰佛來也,遂合掌而逝。夫臨欲命終,四大分張,此何時也。六欲天童,次第接引,此何境也。苟素常信願不到十分堅固,當此時,對此境,而能強作主宰乎。如古德真可謂千古修淨業者之標榜矣。

然此堅定信願,須在平時操之有素,臨終自然不入歧路,引古德臨命終時,六欲天童子次第接引皆不去,專待佛來始合掌而逝為證。

有禅者問曰,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夢也,極樂亦夢也,既同是一夢,修之何益。余曰,不然,七地以前,夢中修道。無明大夢,雖等覺猶眠。唯佛一人,始稱大覺。當夢眼未開之時,苦樂宛然。與其夢受娑婆之極苦,何若夢受極樂之妙樂。況娑婆之夢,從夢入夢,夢之又夢,展轉沉迷者也。極樂之夢,從夢入覺,覺之又覺,漸至於大覺者也。夢雖同,所以夢者未嘗同也。可概論乎。

一切諸法,皆是緣起法,緣起性空,皆如夢境。《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故禅人有一切諸法,悉皆如夢,娑婆固是夢,極樂也是夢,既同是夢境,修之何益之問。徹祖答曰:不然!不能混為一談。娑婆之夢與極樂之夢,有本質不同。七地菩薩(即遠行地)以前,包含七地在內,以修行時,未離心意識,皆有作意,以尚存功用之念,固然是夢中修道。凡夫更不必言。但無明大夢,雖等覺大士,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夢猶未醒,直至等覺後心,進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方才成佛。無明大夢,方徹底醒來。然而當夢眼未開之時,夢中之境,苦樂宛然。與其夢受娑婆之極苦,何若夢受極樂之妙樂。何況娑婆之夢,夢境唯增長貪嗔癡,從夢入夢,轉增迷惑。極樂之夢,夢境唯見佛聞法,上善俱會,乃從夢入覺,覺之又覺,直至夢醒,朗然大覺。然則娑婆之夢,極樂之夢,夢雖同,所夢之境,一增迷,一增覺,何嘗相同,豈可一概而論。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淨土一門,信尤為要。以持名念佛,乃諸佛甚深行處。唯除一生所系菩薩,可知少分。自余一切聖賢,但當遵信而已。非其智分之所能知,況下劣凡夫乎。

《大智度論》雲: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淨土念佛一門,信尤為重要。以一句佛號,乃本彌陀果德建立,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持名念佛,乃諸佛甚深境界,唯佛與佛,方能徹知。唯除一生所系菩薩(即等覺菩薩)可知少分,其余三賢十聖,但當遵信(謂唯仰信佛語不虛)而已。以非其智慧道力所能知也。何況下劣凡夫。

然十一善法,以信居初,信心之前,更無善法。五十五位,以信為始,信位之前,別無聖位。故菩薩造起信論,祖師作信心銘。以信心一法,為入道要門也。

《華嚴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清淨法,一切善法從信而生。是以《百法明門論》十一種善法,信居其初。信心之前更無善法。《楞嚴經》明菩薩進修階位,有五十五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十地、等覺。也是以信位為始,信位之前,別無信位。馬鳴菩薩作佛法綱要的《大乘起信論》禅宗三祖僧燦大師作《信心銘》佛菩薩祖師皆強調信心,以信心一法,為入道要門故也。

昔王仲回問於楊無為曰,念佛如何得不間斷去。楊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王欣然而去。未久,楊夢仲回致謝,謂因蒙指示,得大利益,今已生淨土矣。楊後見仲回之子,問及仲回去時光景,及去之時節,正楊得夢之日。噫,信之時義大矣哉。

念佛一法,重在深信,不為他歧所惑,方得不間斷地修下去,在不間斷念佛中,得往生之益。今人於念佛法門,信心不純,一聞別有他法,能更快入道,即放下念佛,又去從事其他活計。昔王仲回問楊無為,念佛如何能不間斷。楊無為謂王曰,欲念佛得不間斷,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王仲回奉教,深信不疑行去,果得往生。噫,信之義,大矣哉!

法藏比丘,對世自在王佛,發稱性四十八種大願,依願久經無量長劫,修習大行,至於因圓果滿,自致成佛。法藏轉名彌陀,世界轉名極樂。彌陀之所以為彌陀者,深證其唯心自性也。然此彌陀極樂,非自性彌陀,唯心極樂乎。

據《無量壽經》所說:阿彌陀佛因地為轉輪聖王,捐國異王,出家修道,法號法藏。在世自在王佛前,法藏比丘發願欲建立一個超過十方佛土,能廣度九法界一切眾生的佛土,世自在王佛知其志願廣大,為彼示現二百十一億莊嚴佛剎。令彼一一得見,法藏菩薩經五劫思惟,取這些佛剎最極殊勝之處,結成自己成佛國土,在世自在王佛前,(時已證八地)發了四十八大願,依願經無央數劫修行,因圓果滿,自然成佛,法藏轉名彌陀,世界轉名極樂。彌陀所以成佛者,證無別證,只不過徹證其唯心自性而已。自性是什麼?或稱佛性,或稱實相,或稱一真法界。證自性,就是徹證實相,最基本德能,就是無為法身,真實智慧。亦即寂照圓融的自性,無為法身,即自性寂,亦即無量壽。真實智慧,即自性照,亦即無量光。夫一切凡夫,亦具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真性。因此一切眾生,也具足無量壽、無量光。(此約性德說)佛無非徹證我們凡夫眾生的自性。因此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豈非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乎。

我們念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念自己的心,什麼叫佛?能念心即是佛。觀經雲:“諸佛如來是法界,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古德雲:能念之心即是佛。(此約修德說)故知彌陀法身,即在我們念佛心中顯現。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句是觀經眼目,能理解此二句義,便會信心十足,老實念佛了。這句名號是建立在眾生無量光壽之性上面,所以我們念佛,即與彌陀無量光無量壽之心相契,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似水投水,似空印空。此乃念佛的究竟實義也。

但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不偏屬佛,亦不偏屬眾生。若以心屬彌陀,則眾生乃彌陀心中之眾生。若以心屬眾生,則彌陀乃眾生心中之彌陀。以彌陀心中之眾生,念眾生心中之彌陀。豈眾生心中之彌陀,不應彌陀心中之眾生耶。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即此心性,乃生佛平等共有。盡管眾生通體煩惱,但佛性仍舊不生不滅,與佛無異,故此心性,不偏屬佛,亦不偏屬眾生。若以此心屬彌陀,(為主)則眾生乃彌陀心中之眾生(為伴)。若以此心屬眾生,(為主)則彌陀乃眾生心中之彌陀(為伴)若知同體,主伴不二,則念佛之心,倍感親切,信心更足。以彌陀心中之眾生,念眾生心中之彌陀,豈眾生心中之彌陀,不應彌陀心中之眾生耶!

但佛悟此心,如醒時人,眾生迷此心,如夢中人。離醒時人,無別夢中之人,豈離夢中之人,別有醒時之人耶。但夢中之人,當不自認為真。亦不離夢中之人,別求醒時之人。唯應常憶醒時之人,憶之又憶,則將見大夢漸醒,而夢眼大開。即夢中能憶之人,便是所憶醒時之人。而醒時之人,非夢中人也。

上說三無差別,乃約理性說,若約事相說,生佛天淵。佛五住究盡,二死永亡。徹證自性。眾生具足煩惱惑業,六道輪轉。佛悟此心,如醒時人。眾生迷此心,如夢中人。但生佛迷悟雖異,其性體無殊。離醒時人,無別夢中之人。(醒時人,就是夢中人)豈離夢中之人,別有醒時之人耶!(夢中人,就是醒時人)但夢中人,此比喻眾生,當不自認夢境為真(即不執為實有)就是了。也不必離夢中人,去別求醒時之人。所謂迷時法華轉,悟時轉法華。妄心若歇,歇即菩提。無別求也。唯應常常憶醒時之人,(喻憶念阿彌陀佛。)憶之又憶,將見大夢漸醒,而夢眼大開。(喻念佛得力,返迷歸悟,豁破無明)即夢中能憶之人,便是所憶醒時之人(喻昔時憶佛念佛之人,即是現時成佛之人)而醒時之人,非夢中人也。(喻成佛之後,非是昔日之迷惑眾生也)

夢中人眾多,醒時人唯一。十方諸佛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別,法爾自妙之法也。念佛之意,大略如此。

此段結歸多即是一,一即是多,常同常別,圓融無礙之理。夢中人眾多,醒時人唯一者,此示一即多也。迷時,芸芸眾生皆夢中之人,多也。悟時成佛,即醒時之人,一也。何以故?十方諸如來,所證是同,共同一法身,(同證法界圓融之體)一心(同大圓鏡智)一智慧(同權實二智)十力、四無所畏,亦相同,故一也。諸佛多如微塵,而所證功德平等,此乃即一即多,常同常別之義也。此乃自然而然不可思議之法也。又:常同常別:諸佛果地功德相等,而因地發願不同,亦同中有別,如諸佛之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十由旬、百由旬者,唯阿彌陀佛應身光明,照十方國,無有障礙。又:一即是多: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念阿彌陀佛一佛功德,與念十方諸佛功德相等。念佛道理,大概如此。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二語,上句說事,下句說理。事是即理之事。謂生即不生,非直以生為生也。理是即事之理。謂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為不去也。兩句作一句看,則事理圓融,所謂合之則雙美也。若兩句作兩句看,則事理分張,所謂離之則兩傷也。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二句,全彰禅淨不二,殊途同歸宗旨。有一則宗門公案:天衣懷禅師一次在丈室中,問在座眾弟子,至道不取不捨,若存取捨,則墮凡夫知見。而經中佛教眾生捨此土娑婆,生西方極樂,是則有取有捨,然則二者如何會通?眾弟子無語,良久,天衣懷禅師自答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二句,上句從事相上說,經說有極樂世界,其土有佛,號阿彌陀。行人念佛,求生極樂,決定得生。下句從理性上說,心體周遍,無有形相,雖有往生之事,實無來去之相,中論偈所謂“不來亦不去”是也。說去是事,說不去是理。說有去,往生極樂,是即理之事,說不去,無來去形相可得,是即事之理。克實而論,事是即理之事,謂生即不生,非直以生為生也。意思是說,不能理解為僅有生的事相,事相亦寓理性;理是即事之理,謂不去而去,非直以不去為不去也。意思是說,不能理解為僅有不去的理性,理性亦寓事相。由此可明白,若將此二句作一句來理解、觀察,則事理圓融,所謂合之則雙美也。若將此二句作二句,分割開來,孤立地理解,則事理分張,所謂離之則兩傷也。

若不合此兩句作一句,便當演此兩句作四句,謂生則決定生。生而無生。去則實不去。不去而去。雖為四句,義亦無增,合為一句,義亦無減,總一事理圓融耳。

徹祖大慈悲心,為令學人明白,再加善巧開示說,若合此二句作一句看,猶不能領會,則可將此二句演化成四句,就是生則決定生(決定生是事),生(事)而無生(無生是理),去則實不去(實不去是理),不去(理)而去(去是事)。這樣雖演為四句,義也無增,合為一句,義亦無減,開合不同,總一事理圓融耳。

與其執去則實不去之理,不如執生則決定生之事為得。何也,以執事昧理,猶不虛入品之功。若執理廢事,便不免落空之诮。以事有偕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故也。以有生為生,則墮常見,以不去為不去,則墮斷見。斷常雖同一邪見,而斷見之過患深重,故不若執事之為得。然總不如圓會二句為佳耳。

此段總結評說之文。眾生不解,或執理,或執事。均有其過。但執事之過小,執理之過大。與其執去則實不去,(執理)不如執生則決定生(執事)為有得。為什麼?因為執事而不明理,猶不虛入品之功,不過蓮品低些而已。若執理廢事(不去念佛求生)便不免落空之诮。何以故,因為事相有偕(帶起)理性之功,(比如念佛時,雖不曉能念是始覺,所念是本覺,始本合一,即究竟覺。念念即佛之理,而此理未嘗不具也,)理無獨立之能(理須依事而起)故也。凡夫不知,以有生為生,則墮常見,(執為實有)以不去為不去,則墮斷見。(執斷空)斷常雖同一邪見,而斷見之過患尤為深重。因尤其執理,還不如執事之為有得。(以不廢入品之功故)然而總不如圓會二句(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佳耳。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約緣生無性,則生佛平等一空。若約無性緣生,則十界勝劣懸殊。阿祈達王臨終,為驅蠅人以拂拂面,一念嗔心,遂墮為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其子墮水,因撈子故,與之俱沒,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

吾人現前介爾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即是說,我們當前的一念緣起,無有自性,能念念轉變,這是妄心,是從真如性空的理體現起的,真如理體如如不動,是不變的。隨緣的妄念,是從體起用,念念轉換。即是人們常說的心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道理。心具十法界,因此緣念不出十界,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約緣生無性的性空理體而言,它是不變的,則生佛平等。若約無性緣生的隨緣事相而言,則因念之悟迷淨染不同,十界勝劣懸殊。昔阿祈達王臨終一念嗔心,則墮大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兒子墮水,因撈子故,與子俱溺,一念慈心,遂生天上。夫一念慈嗔,天畜隨分,然則此臨終緣生之一念,可不慎重乎哉!

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得不見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僥幸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

若以此心緣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豈能不見佛往生乎!但此臨終住於佛號的一念,不可僥幸得到,必須仗平日懇切持名,念得純熟,臨終方不致失落。所以我們對這句彌陀名號,千念萬念,一天到晚,長年累月不間斷地念者,無非為臨終念熟此一句佛號而已。

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雲,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然唯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果然將這一句佛號念得純熟,則臨命終時,自然只有此句佛念在心中,更無別的念頭。何以故?因為萬德洪名,是金剛種子,此種子一現,阿賴耶識之中,其他種子皆退避不顯故。智者大師在《淨土十疑論》中說,臨終一念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動念即是生淨土時。徹祖解釋說,唯此一念彌陀在念,更無異念,豈非在定之心乎。若念頭定於一句佛號上面,果能如是,則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只恐我們信心不及,不肯死心蹋地老實念佛純熟此一句佛號耳。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既舉。則言外之心不作佛,心不是佛,心作九界,心是九界,心不作九界,心不是九界,等義俱彰矣。噫,果明此理,而猶不念佛者,則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何謂作佛?作佛就是觀佛依正或者持佛名號。何謂是佛?就是心作佛時,此心當下就是佛。因為心具十法界,當作佛時,心具的佛法界自然現前。這二句的義趣既明,則言外心不作佛,心便不是佛的道理自明,心作九界,心便是九界的道理自顯。宋畫家李伯時,善畫馬,日日觀摩馬的狀態,畫藝名重一時,圓通秀禅師誡之曰,君日日畫馬,心摹手追,當心下世墮入馬腹。時黃魯直亦在傍,問秀禅師曰,某作詞,然則來世若何?師曰:君以艷詞绮語動天下人心,若不改過,當墮泥犁之報。魯直剔然憬悟。心造極惡殺業,即是地獄法界。昔有一頑童,常上樹掏鳥窠,捕雛破卵,殺生無數,一日有人至其家,謂童曰,有一樹,樹上鳥窠甚多,何不同去捕捉,童子欣然同去,至一處,有一城,乃生平所未見,城中隱聞笙歌之聲,乃入其城,忽城中變成火場,地上都是燒紅鐵板,足履其上,腳底焦爛,乃大呼號,東西突走,奔至東門,東門忽閉,南西北門,亦復如是。此乃唯童自見,旁有農夫,唯見童子在田間來回奔跑呼號,疑其發狂,乃至童子家,告其父,父隨至田間,見狀果然,呼其兒名,童聞父喚,忽如夢醒,火城之境遂滅,童子倒地不能起,父視兒足底,已被火燒焦如炭矣。豈非心作地獄,心是地獄耶!徹祖喟然歎曰,噫!果明此心作心是之理,還不肯念佛者,吾亦無有辦法矣。

轉自台灣學佛網 http://www.xuefo.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