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全居士:徹悟禅師語錄卷上1

徹悟禅師語錄卷上

嗣法門人了亮集

示眾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

一切法門,指佛一代時教所說種種法門。以明心為要者,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無非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妄幻之生死,證本具之真如。何謂佛之知見,即眾生人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妙覺明心也。一切行門,指欲復本心性,從性起修之種種修持法門也。以淨心為要者,一切修行法門,皆須從斷除煩惱妄想入手,達至心地清淨為要務也。

先說明心之要,明心之要,無如念佛,何以故?念佛之心即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由於念念即佛,可以不假其他方便,自得悟明心地,《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雲:“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即是開悟明心也。憶佛,憶念不忘,造次不離,念茲在茲也。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若能如是懇切,或則現生心開,如初祖遠公,證念佛三昧,定中三見彌陀聖相。或則往生西方,親觐彌陀,聞法之後,自然心開,永明禅師所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由此可見,念佛豈非明心至要之道乎哉。

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次說淨心之要,也無如念佛,為什麼?因為念佛,若無異念,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啊!吾人現前一念,不出十法界,以十界之外,更無一法可得故。而十界之中,唯佛念最為淨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者,何謂相應?即感應道交。怎麼才算相應。相應有三種:(一)行人深信切願念佛之心,與彌陀四十八宏願相應,心心落入彌陀大誓海中,似水投水,似空合空,此約生佛互感說。(二)行人自心相應。正念佛時,能念是始覺,所念是本覺,始本不二,理智一如,即究竟覺,此約能念所念相應說。(三)因地心與果地覺相應。凡夫念佛的心,是因地心,六字萬德洪名,乃彌陀大願大行所成就之果地覺,眾生正念佛時,即是以因地心,契果地覺,此約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說。

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此是以清水珠能清濁水為喻,明念佛為殊勝妙行。清水珠,喻佛號。濁水,喻眾生亂心。眾生不念佛時,大多時候是雜亂垢心,《地藏經》雲:“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只有此句萬德洪名,念念相續,才能消除雜亂垢心,歸於淨心,念念即佛。所以說,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末法眾生,離開這句佛號,就不能了生脫死。如來在《大集經》中預記雲:“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這句彌陀名號,無異是生死大海中一只救生圈,只有緊緊抓住這只救生圈,才能渡過生死大海,抵達涅槃彼岸。

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此段是總結明心淨心之要。信解行證,乃大小乘佛法之通途修證順序。起信居首,起信之後,必須開解,開解之後,方得論於修行,行滿證果。若不開解,即便起修,就是盲修瞎煉,難免墮坑落塹,走入歧途矣。念佛一門則不然,起信之後,不必開解,即可起行,信願持名,求生西方。何以故?因為淨宗之信,悟在其中。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這是佛眼親見的現量悟境,佛在《彌陀經》中,特告捨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告捨利弗及海會大眾,未世眾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求生彼國。有此“二有”而作前提,這是以佛知見而為我們的知見,故可不必別求悟境,悟自在信中故也。又:通途法門,悟後起行,行滿證果,有一定次序,小乘斷見惑證初果,斷八十一品思惑盡,證羅漢果。大乘住行向地各階位,別教初住斷見惑,七住斷思惑,八住已去進歷十行十向,斷塵沙惑,登地已去及至等覺,無明惑分分斷,三德分分證,修證不能躐等。但念佛法門,是即修即證。何以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故。正念佛時,修即包含證故。又:小乘多生修習,僅斷分段生死,大乘漸斷變易生死,也須經歷多劫熏修。念佛法門,信願持名,往生西方,一生西方,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不斷自斷。以與佛同壽故,只此一生,便補佛位。蓮池大師贊歎持名念佛雲:“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諸聖,即指諸佛。片言,即一句彌陀。然則一句彌陀,豈非至要之道乎哉!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

這幾句是闡明吾人現前一念之心,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變造十法界之理。吾人本具真心,本來是不生不滅的。由於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而起無明,產生業識,或稱業相。因妄明立妄所,妄分能見所見,能見即見分,即轉相。所見即相分,即現相。(或稱境界相)所謂“無明不覺生三細”是也,(三細即業相、轉相、現相)因境迷惑轉深,所謂“境界為緣長六粗”是也。(六粗即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心真如門從不變之體而立,心生滅門從隨緣之用而立。真如即一法不立之空性,惟其不變、性空,故能隨緣。所以一念之心,具有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功能,因在凡地,眾生不能離念,故終日不變,終日隨緣,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

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

這幾句是說,在凡夫地,皆不離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故也。即使至等覺位,尚有一品生相無明未破,亦不能徹底離念,等覺之下,皆悉有念,不過粗細差別而已。既有其念,凡起一念,必落心具十界中之一界,以十法界,更無外故。

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每起一念,八識田中就落下染淨種子,即產生十界中之一界受生之緣,若知此理,猶尚不肯念佛者,未有其人,反顯其人必能念佛也。

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即念佛法界也。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以無我心,觀察四谛,即念聲聞法界也。

這幾句是說隨緣四聖法界情狀。若此心緣念佛視一切眾生平等之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依正二報功德莊嚴,及念佛之萬德洪名,無他雜念,名為相應,即念佛法界也。若此心緣念上求下化菩提心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若此心與我空之理相應,緣念十二因緣流轉門或還滅門,(十二因緣流轉門: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還滅門:即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即緣覺法界也。若此心與我空之理相應,觀察苦(世間苦果,即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集(世間苦因,即貪、嗔、癡、慢、疑五鈍使,身、邊、邪、戒取、見取五利使)滅(滅世間苦因苦果,證出世樂果)道(出世樂因,即三十七道品)四谛,即聲聞法界也。四谛,先說果後說因者,欲令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也。

或與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天法界也。若與五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懷嗔慢勝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若以緩軟心,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也。十惡者,即殺,盜,淫,妄言,绮語,惡口,兩舌,貪,嗔,邪見,是。反此,則為十善。

這幾句是說隨緣六凡法界情狀。若此心緣念色界天四禅定與無色界天四空定及六欲天上品十善,與之相應,即念天法界也。若此心與佛之五戒(殺盜淫妄酒)或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此心與修戒善等法,但其心兼有嗔恚我慢勝負爭斗之心,由於善惡隔雜,則落修羅法界。若以緩軟心,緣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若緩和與急促心相半,緣念中品十惡,則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緣念上品十惡,即墮地獄法界。何謂十惡?即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绮語,惡口,兩舌,意三:貪,嗔,邪見。反此,則為十善者,反其道而行之,即不殺生(兼行放生)不偷盜(兼行布施)不邪淫(兼清心寡欲)不妄言(而說真實語)不绮語(而說厚德益人語)不惡口(而說和悅語)不兩舌(而說和解雙方語)不貪(兼能知足)不嗔(兼能忍耐)不邪見(而能正知見及深信因果)

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何界相應者猛。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

此幾句勉行人於日用之中所起之念,效曾子一日三省,常自檢點,與何界相應者多,相應者猛,善念則使之增長,惡念則立起驅除。則他日生於何界,更不勞問人矣。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彼既丈夫我亦爾,安可輕己生退屈。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即其現處,當體即心。凡在有心,不能無境。不現佛境,便現九界之境。不現三乘之境,便現六凡之境。不現天人鬼畜之境,便現地獄境界。

這幾句是說一切境界,皆是唯業力所招感,也就是說,是眾生阿賴耶識種子起現行所招感,唯心所現。既唯心現,則一切境界,當體即是心。凡在有心,不能無境,但總不出十法界,不現佛界之境,便現九界之境,不現三乘之境,便現六凡之境,不現天人鬼畜之境,便現地獄境界。

佛及三乘所現境界,雖有優降不同,要皆受享法樂而已。三界諸天所現之境,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樂。人道之境,苦樂相間,各隨其業,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樂少。至於地獄,則純一極苦。

這段話是說十界所現之境,苦樂不同情況。佛及三乘聖人所現之境,雖然受樂程度優降有所差別,總皆唯享法性之樂。三界諸天所現之境,色、無色界天,唯享禅定之樂。欲界六天,但享五欲之樂。至於人道之境,苦樂夾雜,隨各人業力,苦樂或多或少不同。餓鬼道畜生之境,惡業所感,苦時多,樂時少。至於地獄道眾生,則純是極苦

如人夢中所見山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無夢境。設無夢境,亦無夢心。故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

這幾句引喻說明心境因果關系,有其心,方有其境。比如夢中見到山川人物,皆是當人夢心所現,夢境是果,夢心是因。若無夢心,必無夢境。反過來說,若無其果,因亦不生。設無夢境,亦無夢心。因此從夢喻可以例知,心外無境,(心即是境)境外無心(境即是心)換句話說:境不離心,心不離境,心境不二。或者說:全境即是心,全心即是境。

若於因中察果,當須觀心。設於果處驗因,當須觀境。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果必從因,因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猶不念佛求生淨土者,吾不信也。

此是總結心境因果不二之理,勸人念佛求生淨土。世出世間,離不開因果二字,既有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果無浪得,因不虛棄。若於因地,觀察未來果報,只要觀自己發心真與不真,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乃一定之理,何以故?因必感果,果無浪得啊!假設於現世所受的果報中,去推測過去世因中如何?只要觀察現前所受苦樂境遇,就可驗知前世心地是惡多還是善多。現世樂境多,不如意境少,乃前生善心濃,惡念輕。若現世苦境多,稱心境少,乃前生惡心濃,善念輕。何以故?果必從因,因不虛棄啊!故曰未有無心(心,因也)境,曾無無境(境,果也)心。果境必從因,因必感果。若真正明白因果心境一如不二之理,就會知道念佛一法,最為殊勝矣。徹悟大師說,猶不肯念佛求生淨土者,我不信也,反顯人們必定肯信受矣。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

徹祖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這十六字,前面八字,是學道通途,修任何法門都要發菩提心,念佛法門當然也不例外。學佛的目的,在於了生死,若真正為了生死的菩提心發不起來,則一切開示,都是戲論之法,得不到實益。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是名魔業。”忘失尚且不可,何況未發乎。

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回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

世間上一切苦難,比起生死來,就算不得什麼了,因此生死之苦,最為深重。一切六道眾生,隨所造善惡業力,在生死中輪回受報,生生死死,從無已時。出一胞胎,入一胞胎,捨一皮袋,取一皮袋。即使生在人道,剛生如風刀割膚,臨死若烏黾脫殼,已是不堪其苦。無量劫來,由於輪回未出,墮落不知有多少回。豬胞胎,狗胞胎,都曾鑽過,驢皮袋,馬皮袋,也曾取過。言之可痛!思之可愧!

此個人身,最為難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惡趣。三途易入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七佛以來,猶為蟻子。八萬劫後,未脫鴿身。

所以此個人身,最為難得,最易打失。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念之差,便入惡趣者,如阿耆達王,臨終一念嗔心,墮大蟒蛇身。三途苦報時長,墮入極其容易,要出離就難了。至於墮入地獄,萬死千生,動經多劫。苦則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無不備受。具如《地藏經地獄名號品》所說。七佛以來,猶為蟻子,八萬劫後,未脫鴿身二句,引喻說明三途易墮難出。一次,佛在祇園精捨,忽發微笑,阿難問佛,世尊何故發笑?佛指地上一群螞蟻說,這群螞蟻,七佛以來已經成了螞蟻,至今仍是螞蟻身。七佛,即莊嚴劫三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沙浮佛。賢劫四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七佛相繼出世,時間之長,已經百劫。一只鴿子,受鴿子身,已過八萬大劫,至今未脫鴿身。三途易入而難出,豈不信哉!

畜道時長已極。鬼獄時長尤倍。久經長劫,何了何休。萬苦交煎,無歸無救。每一言之,衣毛卓豎。時一念及,五內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喪考妣,如救頭然也。

畜道時已極長,如七佛以來之蟻群,八萬劫後之鴿身。至於墮入鬼獄二道,則歷時尤長,長劫受苦,何時能了,何時能休。萬苦交煎,無處歸投,無人救援,每一言念及此,不禁汗毛卓豎,五髒如焚。由此痛念六道輪回生死之苦,發勇猛心,誓求出離,如喪考妣之痛,如救頭燃之急,而不敢稍有怠忽也。

然我有生死,我求出離,而一切眾生皆有生死,皆應出離。彼等與我,本同一體,皆是多生父母,未來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則理有所虧,心有未安。況大心不發,則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群生。無始恩愛,何以解脫。無始怨愆,何以解釋。積劫罪業,難以忏除。積劫善根,難以成熟。隨所修行,多諸障緣。縱有所成,終墮偏小。故須稱性發大菩提心也。

既然我有生死問題,要求出離,一切眾生同樣有生死問題,也應令彼同皆出離,何以故?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同體故。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若不發普度眾生之心,唯求自利,則有悖三無差別的同體之理,良心上也說不過去。況且大菩提心不發,外不合佛平等普度眾生之心,因而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具體性。因而不能證諸法無生勝忍。大菩提心,即是智悲雙運之心,智,上求佛道,悲,下化眾生。若不發此心,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普利群生。若不發大心,無始恩愛纏綿,何能擺脫,無始怨愆,又何以化解。若不發大心,累劫罪業,難以忏除。累劫善根,難以成熟。修行之間,多諸障礙、違緣,縱修行有成就,也不過焦芽敗種,權乘小果而已。不發大心,既有如是眾多過失,故須稱性發大菩提心也。

然大心既發,應修大行。而於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矣。

既發大心,應修大行,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矣。何以故,一句佛號,人人會念,下手最易。能帶業往生,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故最易成就。百丈雲:“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念佛有廿五位菩薩保佑,不遭魔事,故至極穩當。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故至極圓頓。印祖說:“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實為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故簡易直截,至極穩當,至極圓頓,無如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門矣。

所謂深信者。釋迦如來梵音聲相,決無诳語。彌陀世尊大慈悲心,決無虛願。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見佛往生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不虛棄,果無浪得,此可不待問佛而能自信者也。況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橫遍豎窮,當體無外。彌陀淨土,總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往生傳載臨終瑞相,班班列列,豈欺我哉。

深信者,一信,釋迦如來“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梵音聲相,決無诳語。二信,彌陀世尊因地發四十八大願,果佛今成,決無虛願。三信,念佛求生之因,必感往生見佛之果,因果不虛,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四信理,吾人現前一念,即六識妄心。乃真如隨緣而起,是為全真成妄,如全水成波。但此隨緣妄心,亦不離真如本體,是為全妄即真。如全波即水。終日隨緣,隨緣是真如緣起,終日不變,不變是緣起性空。我心豎窮三際(約時間說),橫遍十方(約空間說),豎橫交徹,即法界體,其體無外。彌陀,(正報)淨土(依報),總在我之心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往生傳》所載,多有往生之人,臨終瑞相分明,(如異香滿室,天樂盈空等)班班列列,彰灼可考,豈欺我哉!

如此信已,願樂自切。以彼土之樂,回觀娑婆之苦,厭離自深。如離廁坑,如出牢獄。以娑婆之苦,遙觀彼土之樂,欣樂自切。如歸故鄉,如奔寶所。總之如渴思飲,如饑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藥,如嬰兒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墮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懇切,一切境緣,莫能引轉矣。

信心果真,願樂自切。以極樂淨土之樂,回觀娑婆之苦,厭離之心,自然深切,如求離廁坑,如求出牢獄。此為厭離行。以娑婆之苦,遙觀彼極樂淨土之樂,欣樂之心,自然懇切,求如思歸故鄉,如投奔寶所,如渴之思飲,如饑之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藥,(一句彌陀,是阿伽陀藥)如嬰兒之思慈母。(彌陀是大慈悲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即是怨家也)如墮水火而急求救援。此為欣求行。若能如此懇切,一切順逆境緣,(順境如五欲樂境,逆境如傷病苦境)不能引轉彼念佛之信心矣。

然後以此信願之心,執持名號。持一聲是一九蓮種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須心心相續,念念無差。唯專唯勤,無雜無間。愈久愈堅,轉持轉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亂矣。誠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釋迦如來便為诳語,彌陀世尊便為虛願。有是理乎哉。

然後以深信願之心,執持萬德洪名,持一聲是九品蓮華種子,念一句是往生西方正因,直須心心相續,念念無差,無間無雜,是為一向專念,久而久之,自成片段,進入一心不亂境界矣,誠然如此,若不能往生西方者,釋迦如來便為诳語,彌陀世尊便為虛願,有此理乎哉!反顯決定能往生也。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

此段之文,闡明念佛法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與禅宗參話頭真指人心,見性成佛修法難易作一較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易。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難。何謂見性?離心意識參,至根塵迥脫,靈光迸露,頓忘身心世界,始為見性,故難。何謂作佛?不必離念,只要觀佛依正,或持佛名號,即為作佛,故易。

經雲,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非以想念於佛,即為作佛耶。

引觀經之文作證,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豈非想佛即是作佛也。

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禅,尤為直截痛快也哉。一是祖語,一是佛言。何重何輕,何取何捨。學者但當盡捨舊習,虛其心,平其氣,試一玩味而檢點之。當必首肯是說為不謬矣。

一言成佛,一言作佛,語雖有異,理無二致。然而見性、作佛,難易天淵若此,豈非淨宗念佛較宗門參禅更為直截易修也。況直指人性,見性成佛是祖語,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佛語,何輕何重,何取何捨,學者且莫存先入之見,但當盡捨藐視念佛,高唱 “佛之一字,吾不喜聞”,及“念佛一日,漱口三日”的舊習,虛其心,平其氣,深思體味而檢討之,一定會點頭許我此說為不謬矣。

石霜遷化,眾舉泰首座繼席住持。時九峰虔為侍者,乃曰,若繼住持,須明先師意。泰曰,先師有什麼意,我會不得。虔曰,先師尋常教人,休去,歇去,冷湫湫地去,古廟香爐去,一條白練去,萬年一念去。其余則不問,如何是一條白練去。泰雲,此但明一色邊事。虔雲,原來未會先師意。泰雲,裝香來,香煙盡處,我若去不得,即不會先師意。左右即裝香,香煙未盡,泰即化去。虔撫其背曰,坐脫立亡即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

舉禅錄唐代石霜慶諸禅師遷化,遴選繼席住持一段公案,說明宗門徹悟之難,即使如泰首座參禅功夫能做到坐脫立亡,尚且因不解“石霜七去”(石霜禅師平常勘驗學人的七去的機峰轉語:1休去、2歇去、3冷湫湫地去、4一念萬年去、5寒灰枯木去、6古廟香爐去、7一條白練去。)被石霜慶諸法嗣、侍者九峰道虔譏為未會先師意。對其繼席住持提出異議。

曹山堂上坐,紙衣道者從堂下過。山曰,莫是紙衣道者麼。衣曰,不敢。山曰,如何是紙衣下事。衣曰,一裘才掛體,萬法悉皆如。山曰,如何是紙衣下用。衣曰,諾,便化去。山曰,汝只解恁麼去,不解恁麼來。衣復開目問曰,一靈真性,不假胞胎時,如何。山曰,未是妙。

再舉曹山本寂禅師(曹洞宗第二代祖師)勘問紙衣道者一段公案,證明大徹大悟之不易,紙衣道者,即唐代禅僧克符,(以平時喜著紙衣,世稱紙衣道者),如曹山勘問他:什麼是紙衣下事,就是問他己躬下大事是什麼?紙衣回答:一裘才掛體,萬法悉皆如。意思是說,有般若觀照之一裘在身,所觀萬法,自然就如如不動了。曹山進一步勘問:什麼是紙衣下用。就是說,您體上說得還不錯,但怎麼樣從體起用呢?紙衣道者應諾,(即是說可以)便要圓寂以顯自己禅定功夫。曹山笑道:您只解這樣圓寂化去,還不明白從空出假,游戲神通,不來而來,化度有情。紙衣道者又睜開眼睛問曹山道;我一靈真性不昧,但不假胞胎時,怎麼樣?曹山回答紙衣說,“這還不是妙”。為什麼?灰身滅智,沉空滯寂,這是小乘伎倆,不解從空出假,學大乘菩薩,化度有情,怎能說妙。紙衣道者,只識體,不解用,即使能說走就走,當下化去,所以落曹山譏評:“未是妙”。

夫坐脫立亡,未明大法,固非了事,然其造詣工夫,殊非易易。果能回此一段精神,專心念佛,求生淨土,當必穩得上品上生。豈更遭人檢點哉。如紙衣進問,如何是妙。山答雲,不借借,衣便珍重化去。噫,與其不借而借臭穢胞胎,何如不借而借香潔蓮華。直以胞胎臭穢,蓮華香潔而論,已自勝劣懸殊。況出胎隔陰,作主大難,而蓮胞一敷,勝緣具足。此則日劫相懸,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矣。無怪乎永明大師,謂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此真語也,實語也,大慈悲心淚出痛腸之語也。學者幸勿忽諸。

此段是徹悟禅師對這二段公案的評論,說二人(泰首座、紙衣道者)一個能坐脫一個會立亡,由於未明大法,沒有了卻生死大事,然二位造詣功夫,已經很不容易了,若能回此參禅精神,專心念佛,求生淨土,當必穩得上品上生,豈更遭人檢點哉!如紙衣道者聽曹山評論他,說走就走,這“未是妙”。就進一步問曹山:如何是妙?曹山答道:“不借而借”。意思是說,約體上說,是不借胞胎,以真如不生不滅故。約用上說,不妨借個胞胎,淨如幻淨土,度空華眾生。但紙衣不能領會。便道聲珍重,化去了。徹祖感歎道:啊!與其不借而借,未明大法,借個穢土臭胞胎,還不如仗佛慈力,帶業往生,借個蓮花為胎。胞胎臭穢,蓮胎香潔,勝劣縣殊啊!何況聲聞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自力了生死,作主大難,怎如往生西方,蓮胞一開,見佛聞法,勝緣具足,不歷異生,決定一生成佛,較此方自力修禅,何異日劫相倍。淨土修行一日,抵得過此土修禅一劫。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不足喻其苦樂之不同。無怪乎永明四料簡中說:“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這是永明大師真語實語,淚出痛腸之語,學人幸勿輕忽四料簡的殊勝開示。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隨淨緣,即佛法界。迷,隨染緣,即九法界。十方虛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報,是此一念情想合離。四大依報,是此一念動靜違順。唯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無法可得。

此段文闡明現前一念之本質與功能,唯此一念,變現諸法。由於最初一念妄動,轉本有智光,變為業識,妄分能所產生依正二報,末後返妄歸真,於等覺後心,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入妙覺位。夫起妄之後,歸真之前,不外乎此一念。十界諸法,唯此一念所變現。一念悟,隨淨緣,即現佛法界,一念迷,隨染緣,即現九法界。十方虛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胎卵濕化)正報,是此一念情想離合,(情少想多,則上升,情多想少則墮落,情想參半為人道中生)四大依報,是此一念動靜違順(靜順國土依報勝,動違國土依報劣,所謂心淨佛土淨,心穢佛土穢是也)唯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無法可得也。

原此一念,本是法界,從緣而起。緣無自性,全體法界。故得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法爾具此威神,法爾具此功用。

探索此一念,本是法界,念從緣起。以緣無自性,(緣起之法,自性本空)全體即是法界,故此一念,當體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本離四句,本絕百非,不可思議。天然具此威神,天然具此功用。

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

此明正念佛時橫遍十方之相。(約空間說)今以此即法界體之一念,念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在我心中(此約眾生一邊說)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此約佛一邊說)這種境界乃我能念之心光,和所念彌陀之無量光,猶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

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

此明念佛時豎窮三際之相。(約時間說)三際,即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克實而論,三際是不存在的,因它是眾生虛妄的生滅心所現。真如無有生滅,所以不存在時間上過現未差別。故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何以故,三際同時,無前後故。

帝網珠光,難齊全體。南柯夢事,略類一班。

此引帝網珠光,南柯夢事為喻,令人易曉橫遍十方,豎窮三際之相。帝網珠光者,忉利天帝釋殿前有一千顆牟尼寶珠綴成的圓形因陀羅網,通體透明,一珠之光,映照千珠,千珠之光,映照一珠,交光互映,重重無盡。此即《華嚴經》十玄門第七因陀羅網境界門,橫遍十方之象也。但雖以帝網珠光為喻,也很難將橫遍十方境界全部比況出來。南柯夢事者,唐李公佐,作《南柯記》略雲:淳於棼,家廣陵(今揚州)宅南有古槐,枝干扶疏,棼生日醉臥,夢至大槐安國,妻公主,為南柯太守二十年,生五男二女,備極榮顯,後與敵戰而敗,公主亦卒,被遣歸,夢遂醒。夕陽未隱,酒樽猶在。因尋槐下有一蟻穴,方悟槐安國南柯郡者,乃古槐下之蟻穴也。棼感人世倏忽,遂棲心道門。夫棼二十年榮貴,一夢之頃,然則所謂時間有何長短可得也。今以南柯夢事為喻,不過令人悟知豎窮三際仿佛如此耳。

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如或未能,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焉耳。

此豎窮橫遍,乃華嚴事事無礙法界之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當仰信,直下承當,必可全身受用。參學事畢,不須再行參訪,己躬大事(所謂明悟自性)已經成辦也。如果未能直下承當,則當慢慢觀察體會,隨分隨力,取得受用耳。

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即能轉業。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任運作受,即為業縛。

此段文闡明業與心之互動關系。命運可以改造的原理。命運如何改造?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故。心為何不能轉業,心力微弱,而業力強,心力不勝業力,則不能轉業,即為業縛。業不隨心轉,即不受心力支配,反過來,即能縛心。心何以能轉業?因為造業之心,也是常住真心,心與道合,吃素念佛,即能轉業。改變了原來業力運行軌跡,命運得到改善。業何以能縛心?心依常分,心力弱,業力大,不能扭轉原來業力運行軌跡,只得任運作業受報,(作是因,受是果)即為業縛。命運仍歸由業力所支配。

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唯業所感故,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以業能縛心故。唯心所現故,前境來報,皆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若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一定之時,而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定而不定。

一切現前境界,一切當來果報,皆唯業所感,唯心所現。正由唯業所感故,現前境界,當來果報,皆有一定。但這不是上帝給與,也不是佛菩薩給與。乃業能縛心故。正由唯心所現故,人定勝天,人有主觀能動心,也可改造命運,現前境界,當來果報,亦無一定,以心能轉業故。比如人正當業能縛心,前境來報皆有一定之時,忽發廣大心,修真實行,心與佛合,心與無為道合,則心能轉業,前境來報由一定轉為不定。

又心能轉業,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業能縛心,即前境來報,不定而定。

又:心能轉業,正當前境來報不定之時,而大心忽退,實行有虧,則仍舊業能縛心,前境來報,卷土重來,不定又轉為一定。如王某原來持齋三年,因患病,退失道心,將欲開葷,一友規勸不聽,將三年持齋功德,立據賣給其友,夜夢冥使勾命,謂汝10月之前,早已壽應盡矣,緣持齋功德,延至今日不死,今汝欲開葷,壽命反透支矣,立欲勾去,王某乞冥使寬限半天,向友退錢討還字據,不賣持齋功德可乎,冥使允之,夢醒,赴友人家,具道其事。其友回答:我於買齋當日,已向佛前焚疏回向矣。王某大悔無及,立為冥使勾去。

然業乃造於已往,此則無可奈何。所幸而發心與否,其機在我。造業轉業,不由別人。如吾人即今發心念佛,求生極樂。或觀依正,或持名號,念念相續,觀念之極,則心與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極,則心能轉業。而前境之娑婆,轉為極樂。胎獄之來報,轉為蓮胞。便是樂邦自在人矣。

此段明業造於既往,已無可如何,但發心改過遷善,主動權在我,造善業轉惡業,不由別人。如發心念佛,求生西方,或觀佛依正,或專持名號,觀念之極,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合之其極,則心力強,業力弱,即能轉業,前境之娑婆,轉為極樂。胎獄之來報,轉為極樂之蓮胞。便為極樂國中人矣。

若正恁麼時,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與佛合,則業能縛心。而前境仍舊,來報依然,還是忍土苦眾生也。

此明心若退悔,心不與佛合、道合,則業仍能縛心。正當前境來報定而不定,向好處轉化時,若其心失於觀佛依正或持佛名號的觀照,或生退悔,心不與佛合,則業仍能縛心,前境仍舊,來報依然,恢復原狀,仍是娑婆世界的苦眾生也。

然則我輩有志出離,求生淨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奮然而發也哉。

結末,勉勵之詞,命自我立,人定勝天,然則我輩有志出離,求生淨土之人,可弗猛然省悟,奮發自強也哉!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郁頭藍弗,習非非想定於水邊林下,每定將成,多為魚鳥所驚,因發惡願曰,吾他日後,當作飛狸,入林食鳥,入水食魚。後非想定成,遂生天上,壽八萬大劫。天報既終,遂墮為飛狸,入林水以食魚鳥。此惡願也,與性相違,尚有大力用,八萬劫後能滿,況稱性之善願乎。

淨土念佛一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尢以願為最重要,承前啟後,居於樞紐地位。無願之信,不名真信,無願之行,不名真行,凡有願者,終必能成。如郁頭藍弗,外道也。所發之願,(作飛狸,入林食鳥,入水食魚)惡願也。夫惡願違於法性,尚有大力用,八萬劫後能滿,況稱性所發之善願乎。

神僧傳,載一僧於石佛前,戲發願曰,如今生生死不了,願來生作威武大臣,後果作大將軍。此戲發之願也,尚終得遂,況至誠所發之願乎。

僧於石佛前戲發願曰:如今生生不了,願來生作威武大將軍,後果實現。夫此戲願也,尚能成就,況至誠所發之願乎。

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咨嗟歎息。傍一僧曰,汝學佛法,獨不聞未成佛果,先結人緣,汝雖明佛法,其如無緣何。其僧曰,我即終於此乎。傍僧曰,吾代汝為之。問其僧有何所蓄。曰,無他,僅余一衣料耳。曰,此亦足矣。遂變價置買食物,引其僧至一深林,禽鳥昆蟲甚多之處,置食於地,復教以發願。乃囑曰,汝二十年後,方可開法。其僧如所囑,至二十年後始開法,受化者多少年,蓋皆受食之禽鳥昆蟲也。此願力之不可思議也。尚能以他人之願,攝彼蟲鳥,脫異類而入人道。豈自願不能自度耶。

夫願力不可思議,尚能以別人願力,攝受彼禽鳥眾生,脫異類而入人道,豈自發願而不能自度耶!從此則公案,無願不成,可以谛信不疑矣。

佛以四十八願,自致成佛。而我所發之願,正合佛攝生之願。此則直以發願,便可往生。而況佛有不思議大慈大悲。如瑩珂,酒肉無擇之人,後閱往生傳,每讀一傳,為一首肯,遂斷食念佛。至七日,感佛現身慰之曰,汝陽壽尚有十年,當好念佛,吾十年後來接汝。珂曰,娑婆濁惡,易失正念,願早生淨土,承事諸聖。佛曰,汝志如此,我三日後來接汝,三日後果得往生。

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大願,願願度生,誓曰: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今果佛已成,所願定然不虛。我發願求往生。正合佛攝生之願,豈有不感應之理,如瑩珂,破戒之僧,後悔過念佛,尚蒙現身攝受,欲早生淨土,亦允破格接引。佛大慈悲,既慈悲瑩珂之輩,豈獨不慈悲攝受我乎。

又懷玉禅師,精修淨業。一日見佛菩薩滿虛空中,一人執銀台而入。玉念曰,吾一生精進,志在金台,今胡不然。銀台遂隱。玉彌加精進,二十一日後,復見佛菩薩遍滿虛空,前持銀台者易金台而至,玉遂泊然而逝。

台州懷玉禅師臨終,欲佛金台接引,始肯往生,就佛銀台易為金台接引。雖懷玉禅師轉加精進有以致之,佛大慈大悲實為主要因素。

劉遺民,依東林,結社念佛。一日想念佛次,見佛現身。劉念曰,安得如來手摩我頭乎,佛即手摩其頭。復念曰,安得如來衣覆我體乎,佛即以衣覆其體。

佛之慈悲,無所不至,劉遺民求佛摩其頭,佛即手摩其頭,欲衣覆其體,佛即衣覆其體。慈母滿嬰兒之求,不足況其萬一矣。

嗚呼,佛之於眾生,無所不至,真可謂大慈悲父母矣。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頭即摩頭,欲衣覆體即覆體。佛既慈悲一切眾生,豈獨不慈悲我乎。佛既滿一切眾生之願,豈獨不滿我之願乎。大慈悲心,無有揀擇,安有此理。是以真能發願,則信在其中。信願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

佛大慈悲,直是凡有所求,終必滿願。欲速生,即令速生。欲金台即易金台。欲手摩頭,即摩頭,欲衣覆體,即衣覆體。佛既慈悲一切眾生,豈獨不慈悲我乎。深信佛大慈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有揀擇,只要發懇切之願,則信自在其中,持名之行,自然萬牛莫挽矣。然則信願行三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淨,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

世間最可珍重者,莫過於精神,(即念頭)為什麼?一個人若作事,不能念頭集中,任何事情也干不好。何況了生死大事。世間最應愛惜者,莫如光陰,時光若流水逝去,不再回返。《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盡夜。”古人雲,“尺璧非寶,寸陰是兢。”說一寸光陰比徑尺之玉璧更寶貴。故當珍惜,切莫浪擲時光。若作無益於身心之事,如賭博冶游,既勞其神思,又浪費光陰,甚無謂也。當及早覺悟,棲心道業。又:念頭淨染,為上升墮落關鍵。一念淨,佛界緣起,一念染,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人命苦短,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息不來,即為後世,豈可不愛惜乎!

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淨業。倘置佛名而別修三乘聖行,亦是浪用精神,亦是千鈞之弩,為鼷鼠而發機,況造六凡生死之業乎。倘置淨業而別取權乘小果,亦是虛度光陰,亦是以如意寶珠,而貿一衣一食,況取人天有漏之果乎。

若知念頭之重要,實為升墮所系,則不亂起緣念。十界之中,緣念佛界最好,則念念執持名號。如何是不虛度光陰,則刻刻熏修淨業。倘棄佛號不念,而去修三乘(菩薩、緣覺|、聲聞)聖行,亦是千鈞之弩,為一鼷鼠而發,得不償失,何況造六凡生死之業。倘放下淨業而取權乘小果(聲聞四果)亦名虛度光陰。亦是如意寶珠去交換一衣一食,得不償失,何況取人天有漏之果。佛稱三世怨也。

如是珍重,如是愛惜,則心專而佛易感,行勤而業易精。果得真生淨土,親見彌陀,時承開示,面奉慈音,妙悟自心,深證法界。延一念為長劫,促長劫為一念,念劫圓融,得大自在。得非自食其珍重愛惜之報乎。

此段總結之文。如是珍重念頭,如是愛惜光陰,而專懇持名,念心專故,則易感佛,淨業易成。果得往生淨土。親見彌陀,時承開示,妙悟自心,深證法界。(法界即自心異名)三際一如,延一念為長劫,促長劫為一念,念劫圓融,得大自在,,豈非自享其珍重愛惜之報償乎。

夫見道而後修道,修道而後證道,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之定論也。然見道豈易言哉。若依教乘,必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直透重關。然後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煉,不免撞牆磕壁,墮坑落塹矣。

修學佛道,若按通途法門,必須循信解行證順序進行,此千聖同途,千古不易軌轍,所以見道之後,才能起修,何謂見道,即是識得本具真如佛性。若依教下,如天台、賢首、相宗必須大開圓解,如天台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至藥王菩薩品:“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處,寂然入定,親見靈山一會,俨然未散,得旋陀羅尼,是名大開圓解。若依宗門必須直透重關,(即達到不可以心思言議的向上一著境界。)如龐蘊居士聞馬祖道一道:“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當下玄解。又如大慧宗杲聞圓悟克勤“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乃大徹大悟,夫大徹大悟,非依稀仿佛也。開圓解後,方得論修道。否則便為盲修瞎煉,不免墮坑落塹,走入歧路。

唯淨土一門則不然,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但發願持名,即得往生。此乃佛心佛眼,親知親見之境界。非彼三乘賢聖所能知見也。但當深信佛言,依此而發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不必別求悟門也。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須開解,彌陀經釋尊金口誠言有世界名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的“二有”指示,但信願持名,即得往生,乃如來親知親見境界,三彼三乘賢聖所知,念佛求生,以佛知見而為知見,故不必開解,即可起修也。

余門修道,必悟後依法修習,攝心成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所發之慧有勝劣,所斷之惑有淺深,然後方可論其退與不退。唯此淨土門中,唯以信願之心,專持名號,持至一心不亂,淨業即為大成,身後決定往生。一得往生,便永不退轉。

余門修道,悟後起修,必須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因慧斷惑,發慧有勝劣,斷惑有淺深,方可論其退或不退。以台宗教道論:圓教七信斷見思惑,超凡夫位,得位不退。(六信尚有退轉,如捨利弗居六信時,曾行菩薩道,因乞眼因緣,退大向小)圓教八至十信,破塵沙惑,不退大乘度生之行,即行不退。圓教初住已去破無明惑,念念契入中道,得念不退。所謂心心流入薩婆若海是也。念佛法門則不然,但信願專懇持名,臨終定必往生,一得往生,即可不歷異生,不退成佛矣。

又余門修道,先須忏其現業。若現業不忏,即能障道,則進修無路矣。修淨業者,乃帶業往生,不須忏業。以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

此將通途法門與淨宗特別法門在忏罪方面作一比較,更顯念佛一法簡易殊勝。

余門修道,先須忏其現業,若現業不能忏除,即會障礙修行。故須忏除業障,(忏法有三種:一作法忏,二取相忏,三無生忏。)若不忏除業障,即能障道。淨土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乃帶業往生,故不須忏業,以念佛時,已念念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

又余門修道,須斷煩惱。若見思煩惱分毫未盡,則分段生死不盡,不能出離同居國土。唯修淨業,乃橫出三界,不斷煩惱,從此同居,生彼同居。一生彼土,則生死根株便永斷矣。

余門修道,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了生死,若見思煩惱絲毫未盡,(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則分段生死不斷,不能出離此方同居穢土。只有修淨業,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故不須斷煩惱。乃橫出三界,從此同居,生彼極樂同居,一生彼土,則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株永斷。

轉自台灣學佛網 http://www.xuefo.tw